首页 / 正文

雍正上谕 二、严鸿逵、沈在宽诸人应凌迟处死,戮尸枭

  编者按:这一道谕旨,宣布了对吕留良的学生严鸿逵等人及其家族处理决定,使这件历时三年多的文字狱大案告一段落。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灭族刑法的残酷和牵连之广。但这份谕旨所涉及到人员,还只限于和吕留良有关的一小部分人。至于本书前边奏章所载的散布谣言的太监、犯官等人,均另有上谕处理。如果加在一起,受祸的人数就会更加惊人了。

  【原文】

  雍正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刑部等衙门议奏:逆贼严鸿逵枭獍性成,心怀叛逆,与吕留良党恶共济,诬捏妖言实,覆载所难容,为王法所不贷。严鸿逵应凌迟处死,已伏冥诛,应戮尸枭示。其祖父、父、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男十六岁以上,皆斩立决,男十五以下,及严鸿逵之母、女、妻、妾,子之妻妾,俱解部,给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沈在宽传习吕留良、严鸿逵之邪说,猖狂悖乱,附会诋讥,允宜速正典刑凌迟处死。其嫡属等均照律治罪。又吕留良案内黄补庵,自称私淑门人,所作诗词,荒唐狂悖;车鼎丰、车鼎贲,刊刻逆书,往来契厚;孙用克阴相援结,周敬舆甘心附逆,私藏禁书。黄补庵应拟斩立决,妻妾子女给功臣之家为奴,父母、祖孙、兄弟流二千里。车鼎丰等俱拟斩监候。又吕留良案内被惑门徒房明畴、金子尚,应革去生员,杖一百,佥妻流三千里。陈祖陶、沈允怀、沈成之、董吕音、李天维、费定原、王立夫、施子由、沈斗山、沈惠候、沈林友,应革去教谕、举人、监生、生员,杖一百,徒三年。朱霞山、朱芷年,从学严鸿逵时,年尚幼小;张圣范、朱羽采令伊等幼子从沈在宽附学训蒙,审无与沈在宽交好之处,应无庸议。得旨,严鸿逵著戮尸枭示,其孙著发宁古塔,给与披甲人为奴。沈在宽著改斩立决,黄补庵已伏冥诛,其嫡属照议治罪。车鼎丰、车鼎贲、孙用克、周敬舆,俱依拟应斩著监候,秋后处决。房明畴、金子尚俱著佥妻流三千。陈祖陶等十一人,著以杖责完结。张圣范、朱羽采、朱霞山、朱芷年著释放。

  【译文】

  雍正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刑部等衙门议奏,逆贼严鸿逵枭獍成性,心怀叛逆之心,与吕留良党恶相互帮助,诬蔑捏造妖言,实在是天地难容,王法所不能够宽贷的。严鸿逵应凌迟处死,已经死了,应戮尸枭首示众。他的祖父、父子、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男的十六岁以上全部斩立决。十五岁以下及严鸿逵的母女、妻妾、姊妹儿子的妻妾,都解往刑部,给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归入官府。沈在宽传播吕留良、严鸿逵之邪说,猖狂悖乱,附会诋讥,应当速正典刑,凌迟处死,其嫡亲家属均按律条治罪。另外,吕留良案内的黄补庵,自称私淑弟子,所作的诗词,荒唐狂悖。车鼎丰、车鼎贲刊刻叛逆书籍,往来很投合深厚;孙用克暗中相互支援勾结,周敬舆甘心情愿附从逆党,私藏禁书。黄补庵应拟斩立决,妻妾子女给功臣之家为奴,父母、祖孙、兄弟流放二千里。车鼎丰等都拟斩监候。再有,吕留良案内被诱惑的门徒房明畴、金子尚应革去生员的功名,杖责一百,与他们的妻儿一起流放三千里。陈祖陶、沈允怀、沈成之、董吕音、李天维、费定原、王立夫、施子由、沈斗山、沈惠候、沈林友应革去教谕、举人、监生、生员功名,杖责一百,三年徒刑。朱霞山、朱芷年从学严鸿逵时,年纪还很小,张圣范、朱羽采、令伊等小孩子跟沈在宽学习训蒙,审查没有与沈在宽交好的地方,应不予论罪。接到圣旨后,严鸿逵应戮首示众,其孙则发配宁古塔给军人做奴隶。沈在宽改判斩立决。黄补庵已死,其嫡亲家属按刑部已拟定的治罪。车鼎丰、车鼎贲、孙用克、周敬舆全都按照拟定的,应判斩监候,秋后处决。房明畴、金子尚连同妻儿一起流放三千里。陈祖陶等十一人著以杖责结案,张圣范、朱羽采、朱霞山、朱芷年予以释放。

猜你喜欢
  志第五 地形二上·魏收
  卷五十四·志第三十·礼八·张廷玉
  稗传全文·徐显
  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序·恽毓鼎
  国史列传·丁宗洛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查《月令广义》未列入全书等情片·佚名
  卷七十三 韦贤传 第四十三·班固
  王韶传·魏徵
  琅邪王高俨传·李延寿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七·王世贞
  卷六十七·佚名
  卷三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叶昌炽

    二六九、富察昌龄敷槎丰沛从龙诸子弟,亦知注墨与流丹。汰除羸卒论精骑,富察终教胜纳兰。袁枚《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子四人国;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

  • 卷三百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小山集刘翰字武子长沙人绍兴间于湖张孝祥石湖范成大方名重一时翰逰于二公之门故诗声日着乆客都下迄无所就有小山集桂殿秋夀于湖先生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

  • 卷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杨文公集内直芝泥初熟诏书成红药翻阶昼景清屋瓦生烟宫漏永时闻幽鸟自呼名读史效白体易牙昔日曾蒸子翁叔当年亦杀儿史笔是非空自许世情真伪复谁知闺思征夫万

  • 卷二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六五言絶句太宗皇帝咏弓上?明月半【诗如月之恒笺月上?而就盈防月体正半昬而中似弓之张而?直谓上?也古乐府緑沉明月?庾信马射赋弓如明月对堋】激箭流星逺【北史綦连猛传祖珽奏言猛与赵彦深

  • 卷一百六·列传第三十六·卓行·脱脱

        ◎卓行   ○萧札剌 耶律官奴 萧蒲离不   辽之共国任事,耶律、萧二族而已。二族之中,有退然自足,不淫于富贵,不诎于声利,可以振颓风,激薄俗,亦足嘉尚者,得三人焉。作《卓行传》。   萧札剌,字虚辇,北府宰相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四·徐乾学

    元纪十二【起重光大渊献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至大四年春正月癸酉帝不豫免朝贺大赦天下 庚辰帝崩于玉徳殿在位五年寿三十一壬午起辇谷史臣曰武宗当富有之大业慨然欲创治改法而有为故其封

  •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秋七月。庚子朔享太庙。遣贝子毓橚恭代行礼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未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李秉衡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并

  • 平吴录·孙旭

    三桂为明季罪人,又为本朝反贼,其生平亦何足道!以道路之口,传闻之笔,事多淆讹,难以传信,故略述其概。惟桂本贯辽东,藩封南,余生长浙东,又何能得其始末耶?缘余甲寅、乙卯间遭大难,丙辰用奇计遁迹江西,至吉安招抚韩大任,任自幼随桂,为

  • 卷十三【十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十三【十则】    宋 岳珂 撰 指南记里鼔车【阙二叶】 爲里立轮一只附於左脚径一尺三寸三分围四尺一寸四分出齿十八齿间相去二寸三分下平轮一只径四尺一寸四分围一丈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纪昀

    列传元 【七】○元七史天倪【楫 权 枢】 史天祥史天泽【格】史天倪史天祥史天泽△史天倪史天倪字和甫燕之永清人曾祖伦少好侠金末中原涂炭乃建家熟招徕学者所藏活豪士甚众士族陷为奴隶者辄出金赎之甲子岁 大祲发粟

  • 一一一五 寄谕山西巡抚伊桑阿查明旧刻《清凉山志》及板片等解交军机处·佚名

    一一一五 寄谕山西巡抚伊桑阿查明旧刻《清凉山志》及板片等解交军机处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山西巡抚伊<桑阿>,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晋省旧刻《清凉山志》内采辑经典,多有纰缪之处,

  • 列传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一百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安佑[金得培李芳实]。○安佑小字拔都耽津县人金得培尙州人李芳实咸安县人。 佑恭愍元年拜军簿判书鹰扬军上护军累历知枢密院事 知中书政事

  • 八十七、记上海晶报·包天笑

      上海自有大报以来,即有小报,小报起于何时,有人纪载说是在一八九七年,从李伯元(那是写&ldquo;官场现形记&rdquo;别署南亭亭长的)在上海创办&ldquo;游戏报&rdquo;开始的。以我所知,似乎那些小报的发行时期还要早一些,&ldquo

  • 卷下·吴德功

    六月初四日(公历七月二十五日),署台湾府黎景嵩以副将利瓦伊义代杨载云领新楚军,抵中港,进扎头份。初,黎到任后连遣兵攻新竹。傅德升扎十八尖山攻南门,炮力可及新竹城内。杨统领楚军攻北门,郑以金攻西门,以及徐骧等苗勇三面环攻

  • 韦师传·魏徵

    韦师字公颖,京兆杜陵人。 父亲韦王真,北周骠骑大将军。 韦师小时很沉着谨慎,有至性。 刚就学时,初读《孝经》,他放下书,感叹说:“名教的极致,大概就在这里吧!”小时遭到父母之丧,他居丧尽礼,州里称赞他的孝道。 长大后,略读经书史

  • 二十一年·佚名

    (丁巳)二十一年清嘉慶二年春正月1月1日○壬寅朔,展謁于宗廟、景慕宮,駐蹕弘化門,召見諸道朝正戶長。○下綸音于中外曰:「予聞之夫子:『觀於鄕而知王道之易。』易觀政在朝,觀俗在野。政之所及者淺,俗之所得者深,故善乎觀人之國者

  • 二十六年·佚名

    (己丑)二十六年清光緒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勳洪業啓基宣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六〉初一日,丁未。敎曰:「今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等法界無量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離垢繒而繫其頂.   住法師位。廣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衆生於菩提心.常行饒益無有休息.以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