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四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六年。辛酉。五月。甲子朔。禁州县徵粮浮收零尾。谕、国家爱养黎元。莫先于轻徭薄赋。朕御极以下。加惠闾阎。凡所以厚其生计。而除其弊端者。无不留心体察。次第举行。近闻各州县徵粮一事。尚有巧取累民之处。每至开徵之际。设立滚单。将花户姓名。及应完条银数目。开列单内。散给乡民。原使乡民易知。得以照数完纳。前人立法本善。而无如奸书蠹役。日久弊生。视各户银数之多寡。于额粮之外。或多开数钱、至数分不等。乡民多不识字。且自知粮额者甚少。既见为官府所开。遂尔照数完纳。即有自能核算者。又以浮开为数无几。不肯赴官控告。结怨吏胥。且恐匍匐公庭。废时失业。往往隐忍不言。勉强输纳。其多收银两。或系书役先将别户钱粮侵收那用。而以此弥补其数。或通县钱粮正额业经报完。而于卷尾之时。兜收入己。更有不肖有司。暗中俵分。以饱私槖。其申送上司册籍。则仍是按额造报。并无浮多。至于一州县滚单之多。动以万计。而上司难以稽查。无从发觉。其中民间之害。固不减于重耗也。朕闻此弊。各省有之。而江浙为尤甚。用是特颁此旨。通行晓谕。是在各省督抚。仰体朕心。时加访察。如有仍蹈此弊者。即行严参。不稍宽贷。则官吏不得假公营私。而小民共受其惠矣。  

○吏部议奏、礼部侍郎吴家骐、告假回籍。收受俞长庚盘费银两。詹事府詹事陈浩、在俞长庚家陪吊屡日、均属有玷官箴。应照例革职。得旨。吴家骐、陈浩、俱着革职。  

○户部议覆、两广总督马尔泰奏称。广州、肇庆、高州、雷州、琼州、等五府。查勘各属山田水田。从前本堪耕种。后因水冲。仅存石骨。及前经报垦升科。后又坊塌。统计一百十一顷五十七亩有奇。地丁闰银、并本色仓粮米内、有现在已入奏销者。请于乾隆五年奏销册内开除。其未入奏销者。按数豁免。应如所请。从之。  

○赏恤期满换班渡洋遭风飘失台湾右营弁兵、恩荫银两如例。  

○甘肃巡抚元展成奏报。乾隆四年分、武威县。开垦旱地四顷六十亩有奇灵州、开垦鹻地四十一亩有奇。  

○乙丑。上御勤政殿听政。  

○户部议准、浙江巡抚卢焯奏称。浙省地窄民稠。凡平原沃野。已鲜旷土。惟山头地角。溪畔崖边。间有畸零。不成邱段。及从前水冲沙压荒地。人力难施。应请永免升科。其地属膏腴、及地虽瘠薄。已成片段、至三亩以上者。均请照水田六年旱地十年之例。按则升科。至官河堤路。并故绝坟冢。仍严禁借端侵占平毁。从之。  

○又遵旨议奏、查州县存仓谷石。每年出陈易新。恐积谷既多。未必尽能如数。请将地方潮湿。积谷最多之州县。一时平粜不及。经年我贮。遇盘查时。准将气头廒底。减价出粜。仍查明廒座新旧。年分远近。酌减开除。从之。  

○兵部议覆、刑部尚书署理湖广总督那苏图等奏称。弓弩二项。制异用同。必需各按本地情形肄习。请于提标、长沙、洞庭、辰州、沅州、靖州、永顺、岳州、桂阳、九溪、常德、绥宁、保靖、并常德水师等营。照滇省之例设立。毋庸限定名数。俟演试有效。渐次加垃。应如所请。从之。  

○丙寅。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遣官祭关帝庙。  

○刑部议覆、左副都御史二格奏、各省审解案件。若供情错杂。拟断悬殊。实属漫不经心。以致批驳覆审、苦累案犯、因而毙命者。无论内结外结。督抚于驳案审结时。将承转各官指参。如有意存狥庇。不行详察者。即将该督抚。并承审各员。一并交部议处。应如所请。从之。  

○刑部侍郎张照、给假省亲、奏请开缺展限。得旨。不必开缺。汝酌量于八月间来京供职可也。  

○以通政使司右通政罗凤彩、为宗人府府丞。  

○戊辰。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  

○己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庚午。谕曰。云南总督庆复。已命往广东署理两广总督事务。伊在滇省奏明承办之事。如开金江河道、以利济滇蜀两省。派拨兵丁、以防范安南边境。开垦<?石咢>嘉大路之荒地、以增农田。开挖姚安沙地之卤原、以增盐觔。种种筹画。皆系有关地方。有裨民生之事。现在经理尚未就绪。庆复既经调任。署督张允随、自当接办。着庆复与张允随、详细讲论。一一交代。张弁随当念此系地方公务。不可以系前人奏办之件。稍存推诿之念。视庆复所奏之事。即同已奏、庆复所委之人。即同已委。无分被此。无论前后。方不失同寅协。恭体国利民之谊。若果事有难行。必须变通者。则亦不可瞻顾。以致迁就。寻张允随覆奏、庆复署事两广。凡未竟之事。悉系臣应办之事。勉矢寸忱。务竟厥绪。至其中或有应行变通之处。目当奏明酌办。得旨。所奏俱悉。勉力实心为之。  

○辛未。谕曰。巡捕三营兵丁。向未给有生息银两。查步军统领衙门。有入官房租一项。除历年公用外。现存银一万余两。着以九千两赏给巡捕三营生息。以为惠济兵丁之用。其如何派员经管。着步军统领舒赫德、酌量办理。寻覆奏、三营额兵五千名。内除养廉公费名粮外。实在当差兵丁四千四百六十余名。若红白事概行赏给。恐不敷用。请自今年四月初一日起。兵丁遇有本身父母妻室白事。查照直隶之例。赏银四两。其红事暂行停赏。俟利银敷用之日、照例赏给二两。从之。  

○王大臣议覆、直隶总督孙嘉淦三称。独石口地方。气候甚寒。不能建盖营房。驻劄官兵。应如所请。将原议添设副都统一员兵七百名之处停止。其原设之防守尉、已改佐领。照旧设立。并给关防。又奏称。独石口外、三十余里、即平原旷野。又五十余里、为红子城。又百余里、为开平城。襟山带河。平畴沃衍。再张家口外、西行七十余里、为兴和城。北行百余里、为北城子。川原甚广。可耕之田。皆不下数万顷。均堪驻劄满兵、招民开垦等语。但口外天寒霜早。不知该处收获、足供民食与否。又地近牧厂。恐招民耕种。疆界易淆。旗民杂处。或致有争端。请特简王公大臣会同该处总管。详加查勘。从之。  

○又议覆、奉天副都统哲库讷奏称。吉林等处。系满洲根本若聚集流民。于地方实无裨益。应如所请、伯都讷地方。除现在民人。勿许招募外。将该处荒地。与官兵开垦。或作牧场。再出产人参东珠之吉林江。及与长白山乌苏里等处相通之水旱道路。向来不准行走。应令该将军府尹等严行查禁。从之。  

○壬申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癸酉。谕、巡幸木兰。于七月二十六日启銮。所有应行事件着传知各处豫备。  

○又谕、知府一官。承上接下。为州县之表率。诚亲民最要之职也。盖小民之休戚。惟州县知之最周。而州县之贤否。亦惟知府知之最悉。知府精明谙练。即庸常之州县。亦存奋厉之心。知府阘茸无能。即自爱之州县。亦启玩弛之渐。是以雍正六年。皇考特颁谕旨。令各省督抚。甄别所属知府。以昭惩劝。今各省郡守。未必无庸碌衰迈之员。着该督抚秉公甄别。如有年老龙钟者。即应勒令休致。或才具不胜知府方面之任。尚可内用部属外用同知。通判、等官者。亦分别具奏、与年老之员。一同送部引见请旨。庶守令相因整理而于吏治民生。大有裨益。该部可传谕各省督抚知之。  

○又谕。从来诬告越诉。最为良民之害。盖一州一县之内。必有一二狡黠之徒。以殷实之家为可扰。稍不遂意。辄寻衅兴讼。且捏造谎词。拖累株连。以洩私忿。更或未控州县。即控道府。未控道府。即控院司。比比皆是。为有司者。审理词讼。既得其虚诳之情。而不治以诬告之罪。为大吏者。滥准词讼。不思上下之体。而但沽肯管事之名。于是刁健之人。以兴讼为得计。而告讦成风。闾阎不胜其扰累。深可痛恨。虽诬告越诉。律有明条。而实力奉行者少。嗣后州县审理词讼。凡理屈而驾词诬控者。必按律加等治罪。若故行宽纵。经该上司查出。以罢软论。凡未经在下控告者。院司道府、不得滥准。其业经在下控理。复行上控者。必其情理近实。先将原告穷诘。然后准理。若发审属虚。诬告与越诉二罪并坐。如此、庶刁徒共知敛迹。而良懦小民。均享无事之福矣。其如何酌量定例之处。着刑部妥议具奏、寻议奏、诬告越诉。如审理属虚。除照诬告加等律治罪外。先在该地方枷号示众。以儆刁顽。若州县既经审出控告属虚。故行宽纵。照罢软例议处。如院司道府、滥行准理。照上司违例受理。例议处。从之。  

○户部议准、署广东布政使程仁圻奏、粤东地方。出产不齐。民情好尚亦异。惠州、潮州、嘉应、等府州。报捐之人多。而患其无谷。广州、肇庆、等府。产谷之数多。而患其无人。请酌量通融。凡同省之生员俊秀。有就便愿捐者。惟视现成谷石。听其取具本籍地方族邻各结。呈报赴捐。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束鹿县民李志诚妻焦氏。广东英德县民范未祥妻张氏。  

○甲戌。饬民间预筹积谷。谕、今岁直隶。自春徂夏。雨水调匀。麦秋甚为丰稔。乃数年所罕见。者外省督抚、亦多以二麦有收奏报。朕心深为慰悦。即江浙闽楚等。省。春雨稍多。而水耕之乡。实于秋田有益。现在各处禾苗秀发。粮价平减。将来秋成、亦大有可望。夫积贮之道。必讲求于丰年。而后可以济俭岁之用。若至俭岁、而返悔从前之未曾预筹。亦已迟矣。今兹禾麦盈畴。实为田家难遇之景象。各省应贮谷数。自应及时经理。买补足额。以备缓急。但积之于官。虽仓廪无亏。其为数终属有限。惟当于民间有余之时。教以撙节之方。使人自为计。户有盖藏。庶几长保盈宁。不致有辜上天之隆贶。夫欲筹积谷之法。必先去其耗谷者如躧麴烧锅等事最为耗谷。人所共知而小民无知。止贪目前之利。而不知异日之饥馁是在地方有司、化导而禁遏之。今惟河南麴禁颇严。直隶、山东、山西、西安、等省。俱未实力奉行。贩卖流通。去路既广。则躧造必多。及至此省谷耗价昂。或官府拨运。或商贾私贩。则彼省之谷。亦为之耗。此相因之势有必然者。是在各该督抚等、共体朕心。深思民事。有应为之筹画者。则切加劝谕。有应示以严禁者。则勿视为具文。务使上天之恩赐。得以储蓄为万民俯仰之资。如此、则无忝父母斯民之职。而有以慰朕宵旰之勤矣。  

○户部议准、长芦盐政三保奏称。天津府所属境内之各州县盐场、带徵乾隆三四两年灶课钱粮。请照民粮例、分作五年徵收。从之。  

○刑部议准、江西按察使凌燽奏称。查弟殴兄至死。是律应立决之人。其得以缓死监候者。非缘本犯之罪可稍宽。实由伊父母祖宗之无所依恃也。第既入秋、朝审缓决另册以后。年复一年。或该犯父母。先存今故。毋庸留养。或其家先有幼子。今已成丁。无藉承祀应行查明。于朝审册内声明。以备钦定。并请直省一体遵行。从之。  

○乙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从前准噶尔侵犯喀尔喀时。窥伺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皇考特颁谕旨。令移。住多伦诺尔。今兵事已定。经喀尔喀王等奏请。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仍移住库伦准夷性甚狡诈。今虽恭顺乞和。恐后复变更。潜行窥伺亦未可定。着行文额驸策凌。传谕喀尔喀四部落副将军扎萨克等。及驻劄库伦之土谢图汁敦丹多尔济额驸敦多卜多尔济等其如何保护防范之处。公同酌议具奏、前呼图克图在多伦诺尔时。每年遣侍卫二员在彼更番守护。今在库伦。仍着遣往。呼图克图所居之处。得朕侍卫守护诸事便益呼图克图安稳之信朕亦不时得闻也。  

○户部议准吏部尚书署理两江总督杨超曾奏称。江省徵收漕粮。从前未定章程州县之繁费不赀旗丁之需索亦甚。自雍正七年清厘十余年来。官吏军民、画一遵守。未有于核定漕费水脚之外浮收颗粒。多取分厘者御史马丙奏称。江南州县交粮。多勒索脚价气筒收票等钱。鼠耗折耗等米。加派甚多。更兼敲松斛身淋尖脚踢等语。查各属并无其事。该御史所奏、乃系风闻昔日之弊端。并非近日收漕之实事第法立不能无弊积久或至玩生嗣后益当严察申儆属吏。共期洁已爱民倘有不肖州县。不按漕规。分外多取。及纵容胥吏舞弊作奸者立即纠参。不得稍有徇隐。从之。  

○又议覆、四川巡抚硕色奏称川省天全州茶引壅滞经前任抚臣杨馝题请改拨成都、彭县、灌县、该商等认引之时正松潘修城之后挑壕修路番民聚集。尚可行销迨领引之后。番民陆续回巢引茶壅积官商受累请将成都等三县积引四千四十九张课银二千四百一十余两。一并开除应如所请从之。  

○礼部议覆。御史程盛修奏请命各省新拔贡生来京学臣未及汇咨礼部者一体送顺天府乡试应如所请。从之。  

○添建河南贡院号舍二千间从巡抚雅尔图请也。  

○修理广东三水县学宫从两广总督马尔泰请也。  

○丙子。吏部议覆河南巡抚雅尔图奏称。各省学臣周历考试。眷属侨居省会若防范不严。子弟亲朋易于舞弊。应中所请照巡察巡漕之例概不准其随带。得旨。依议如学臣差满之后复留原任或调别省欲携带家眷者。着本人自行具奏请旨。  

○礼部议准、陕西学政陈其凝疏请颁发渊鉴斋古文唐宋文醇于陕甘二省刊刻广布学宫。从之。  

○管理行营事务和亲王弘昼等奏、遵旨议奏本年巡幸木兰事宜。扈从之侍卫章京等。应行分别赏赐。乾清门侍卫、大门侍卫、拜唐阿、銮仪卫章京奏事批本人员。营总护军参领包衣护军参领、各赏银三十两。护军校、骁骑校、包衣参领、闲散章京、步军协尉、步军校、绿营守备、掌伞总管、以及粘竿处行走官员等、各赏银十五两。护军、拜唐阿领催、披甲人、匠役食饷人等、各赏三个月钱粮。共需赏银六万四百余两。又请派员阅射步箭。其侍卫章京、中五箭者。赏银十两。中四箭者、七两。中三箭者五两。护军校、护军、中五箭者、赏银九两。中四箭者六两。中三箭者、三两。又扈从文武官员。秋季俸银。兵丁。八月钱粮。均于七月内支给。奏入、报闻。  

○丁丑。吏部等部议覆原任两广总督马尔泰奏称。广西庆远府永顺土司所辖之白土、邱索、等村。居七十二峒之中。为西南北三巢之心腹。绵亘一百四十余里。经覃奉恩等。恃险肆横以来。久为土司所弃。今虽剿抚荡平。若仍归土司。恐抚绥无术。日久滋事。请将白土邱索。并附近之猴峒计廖老村计廖新村、计廖小村。果怀牛峒加傍水视。加号、加达、麦地、上赧峒、下赧峒、上乌峒中乌峒、下乌峒都计、北畴、加峒上加旺、下加旺、喇便、共二十四村。割归宜山县管辖。于白土添设巡检一员。马夫一名。皂隶二名。弓兵四十名。又添设千总一员。兵七十名驻防白土外委一员。兵三十名。驻防邱索。其千总、外委、于庆远协抽拨。兵丁于庆远协。东兰营、各抽拨五十名。均归庆远右营管辖。又募堡目一名乡勇三十名。归新设巡检管束。颁给印信。建造衙署。其东兰营守备。亦颁发钤记。均应如所请。从之。  

○刑部议覆、左副都御史陈守创奏称。宜省州县签点捕役。散之四境或称路快。或称坊快呀称通捕。其分坐之地。皆系各村地保。敛费供用多串通匪类为害地方。应如所请。嗣后各省州县捕役。不得令其分地坐缉。致有敛钱护匪之事。从之。  

○戊寅。谕各省主考回京时。例于该省存公银两内赏给路费朕念伊等出京时。资斧艰难一时无处称贷着户部每员先给银二百两。知会该省。于应给路费内扣除。  

○又谕、福建台湾地方。上年秋间缺雨。收成较常歉薄。闻今春以来。米价日渐昂贵。小民谋食艰难。而纳课尤为竭蹷。查台湾县。自雍正十三年起、至乾隆三年。未完人丁正杂钱粮饷税银、共二千二百一十六两零。未完供粟、共四万三千七百一十石零。凤山县。乾隆三年未完人丁正杂钱粮饷税银共三百五十六两零。又未完四五六等年带徵三年分被灾官庄银、四百三十六两零。未完供粟、五千一百四十七石零。诸罗县乾隆元年起至三年。未完官庄银共四百三十九两零。未完供粟、共二千六百三十二石零。此皆多年旧欠。今若责偿于俭岁之后。民力未免拮据。朕心轸念。特沛恩膏。概行豁免。至乾隆四年以后未完银粟、统俟本年十月成熟之后。再行徵收。庶追呼无扰。力量宽纾。海疆百姓。共受蠲赋缓徵之益。该部即遵谕行。  

○吏部议覆、都察院奏、五城正指挥。既非外省官员、得邀督抚之咨请。又不得并邀京官之例。一体查核。是内外均无所属。似应酌量变通。嗣后五城正指挥有事降革、系出因公者。着巡城御史检案送部查核。由都察院出具考语、送部引见。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准、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照奏绥远城每年例派巡查官一员。向无衙署。于归化城内官典房屋借住体制未符。请照佐领所居间数拨给。从之。  

○兵部议覆、广州将军阿尔赛奏称。驻防八旗。每年十一月至燕塘炮营演放大炮。需用炮手三十名请于额设二十四名外、添设六名。又请添设铜匠二名铁匠八名。于每旗壮丁内挑充。并酌开铜铁铺一座。于乾隆四年分余息银内、借给一百两。为募雇商匠工本。均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等部议准、原任两广总督马尔泰奏称。肇庆府开平县属。向有九冈坪荒。地二百五十顷经前督臣鄂弥达奏请、开浚大沙河以资灌溉查大沙河水源。由金国寺筑陂引入牛栏痌通至龙颈地方、直达小娘潭等处。乃龙颈土脉浮松随挑随塞。现在已垦之地实止二十一顷七十亩有奇。其余二百二十八顷有奇。尽属高亢。全未开动断不能取资于大沙河之水。应将开浚工程停止。从之。  

○工部议覆、吏部尚书署理两江总督杨超曾、江苏巡抚徐士林、浙江巡抚兼管盐政卢焯、会议。松江府城之二里泾。雍正二年、经盐臣佟吉图、以沙随潮进。淤积盐河。于泾口筑坝。拦截江流。士民以水利无资。纷纷呼吁。原任巡抚张渠、奏请改建石闸。民田需水时。开闸以通江潮。冬夏掣盐时。封固以利河道。咨商盐臣、则欲改建鱼背石坝。多开涵洞。以防私盐越渡。臣等遵旨公同履勘。查二里泾一河。系黄浦江宣洩要路。田畴资其灌溉。舟楫藉以通行。向因一坝横亘中间。以致江潮不能被润。民船难以通行。亟宜开放。以顺舆情。应如张渠原议。于坝基处所。设立木栅一道。栅门两扇务令无碍行舟。责成娄县主簿。批验所大使、就近管理。届掣盐时。依期封固至建栅后、潮汐冲激。酌加岁修银五百两。给商承办。应如所请。从之。  

○以故广西思恩府旧城司土巡检黄永安庶长孙黄绍、袭职。  

卷之一百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脱脱
  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脱脱
  卷七十四·志第二十七·律历七·脱脱
  卷三百六十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六十九·徐梦莘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雍正
  唐鉴卷九·范祖禹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四·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两汉笔记卷一·钱时
  萧允传·姚思廉
  卷二百十六之三·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八·魏庆之

      煅 炼   总 论   诗,最难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吟累日,仅能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然

  • 珠玉词 全文·晏殊

    谒金门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到明垂泪,熏

  • 卷第二十七·陈与义

    ○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潇湘之流碧复碧,上有铁立千寻壁。河朔功就人与能,湖南碑成江动色。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侧。欲搜奇句谢两公,风作浪涌空心恻。

  • 卷九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静志居诗话明制南北都各立教坊司北有东西二院南有十四楼其后南都旧院极盛成间院中色艺优者结二三十姓为手帕姊妹每月节以春檠巧具殽核相鬬名为盒子防沈啓南曽为作图

  • 卷四十·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张参议澄【四首】澄字之纯别字仲经本出辽东乌舎族国初迁之隆安祖黄县府君移官洛水因家焉之纯早孤能自树立避地洛西率资无旬日计而泰然以闭户读书为业尝从辛敬之赵宜之讲学故诗

  • 卷五·宁调元

    明武宗軼事明武宗皇帝,史稱其嬉戲荒淫,有虧帝德。然其氣度恢豁,不拘小節,而事跡有為政史所不述者,采錄一二亦足以資談柄焉。(一)戊辰科庶常散館例在內廷扃試時,諸詞林呈藝。有閩人林吉士好書古字,如以「秋」為「秌」之類。帝怪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张廷玉

        周洪谟 杨守陈 张元祯 傅瀚张昇 吴宽 傅珪 刘春 吴俨 顾清 刘瑞   周洪谟,字尧弼,长宁人。正统十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博闻强记,善文词,熟国朝典故,喜谈经济。   景泰元年,疏劝帝亲经筵,勤听政,因陈时务十

  •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二·温体仁

    上文缺且卿等先帝冯几言犹在耳岂可恝然大臣爱君体国道固如是乎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都著即出视事毋得渎陈有蹈不敬其言官论事亦当为朝廷爱惜老成无得任意雌黄至隐讽微词尤非入告之体以后章奏宜明白简易指事直陈毋得故为含

  • 卷之八十一·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十一月。丙午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亥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仓场、顺天府奏、请拨通州粥厂赈米一摺。通州王恕园等处设厂

  • 第三十九卷 仕绩 三 ○·缪荃孙

    扬 州 府 六 清(下)史致俨 史丙荣 史大立史致俨,字容庄,号望之,江都人。少颖异,八岁即考证周礼人民物产。家贫无书,诣学宫读钦颁书于尊经阁。乾隆四十九年,高庙南巡,致俨以廪膳生与召试。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四年,会

  •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四日安徽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伪妄各书,奏请销毁事。窃照明末野史等书,非纪载失实,卽妄肆毁誉,大为风俗人心之害,屡奉谕旨,训饬查缴,业经前抚臣裴宗锡两次奏缴

  • 卷三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耳陈余传第二 张耳大梁人也【臣瓒曰今陈留大梁城也】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师古曰毋忌六国时信陵君

  •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司马迁

    史有为 译注【说明】这篇类传记叙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位贤良官吏的事迹。五人中,四位国相一位法官,都是居高权重的社稷之臣。其中,孙叔敖与子产,仁厚爱民,善施教化,以政宽得人和,国泰而民安;公仪休、石奢、李离

  • 志第五 礼仪中(原文)·范晔

    立夏 请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黄郊 立秋 貙刘 案户 祠星立冬 冬至 腊 大傩 土牛 遣卫士 朝会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若少。郡县各扫除社

  • 卷八·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八明 黄训 编保治【治下】应诏上书藁【李梦阳】诏曰朕方图新政理乐闻谠言事闗军民利病切于治体可行的着各衙门大小官员悉心开具明白来説于是户部主事臣梦阳上疏曰臣闻人君不患世无直言之

  • 卷二十二·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二宋 林之奇 撰泰誓上       周书泰誓三篇盖是武王伐纣誓师之辞史官随其先后而记之篇名以泰誓者汉孔氏曰大防以誓众顾氏曰此防中之最大者故曰泰誓此二说一则以爲大防以誓众一则以

  • 法王品第二十三·佚名

    日出光明照世间,雲幻焰散黑闇灭。所有萤光及众星,乃至满月皆映蔽。菩萨住空无相愿,行於最上大智行。罗汉缘觉证皆超,一切邪见俱能破。譬如王子施财宝,自在能利诸众生。众生欢喜悉随顺,无疑当得嗣王位。菩萨勤行大智行,施甘露

  • 诸佛菩萨殊胜因缘序·太虚

    诸佛及诸大菩萨,体真如而不住,运神化以无方,乘不可思议方便愿力智轮,随顺一切众生,示土示身,现生现灭,虽月映秋潭,不落仙蟾之魄,而雷震春谷,能花香象之牙,所谓未种善根者使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使之增长,已增长者使之成熟,已成熟者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