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吴录

三桂为明季罪人,又为本朝反贼,其生平亦何足道!以道路之口,传闻之笔,事多淆讹,难以传信,故略述其概。惟桂本贯辽东,藩封南,余生长浙东,又何能得其始末耶?缘余甲寅、乙卯间遭大难,丙辰用奇计遁迹江西,至吉安招抚韩大任,任自幼随桂,为余言甲申至丙辰事甚悉。得大任戊午归正之后,余又奉差往汉中,被羁贵州。时桂孙世藩嗣,据伪位,以贵阳为行在,其伪尚书郭昌、来度,与余交最契,每详言桂之末路。今虽不及具载,而源尾亦略可见云。侣云道人转庵孙旭识。

吴三桂,字硕甫,一字雄爽,辽东铁岭人。先世以军功封,世袭平西伯,家于京师。桂生壬子,及年二十,状貌奇伟,膂力过人,娴骑射,好田猎,为舅祖大寿所器。大寿镇宁远卫,用桂为中军,不期年间,兵强马壮,每战必捷,关外颇闻桂名。桂父骧为参军,尝率五百骑出哨探,与本朝大兵相值,被围。桂望见,号哭大寿前,乞发援兵。大寿曰:“吾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动!万一失利,咎将安归?”桂知不可强,乃自率家丁二十骑突出入重围,射中红旗,王子坠地。将割取首级,为王子仰斫鼻梁,流血不止,桂即掣红旗自裹其面。寻见骧大呼曰:“随我来!”五百骑遂拼命杀出,回宁远。骧谓大寿曰:“非吾子,几不复相见矣。”大寿曰:“壮哉,甥也!”以美姬陈沅赐之(原注:一云陈沅为周皇亲奎姬,非大寿所赐)。未几,陈沅随父骧归京师,而桂以大寿荐镇宁远。

方是时,新安方一藻经略辽东,桂拜其门下。一藻子光琛(原注:字廷献),与桂缔盟为忘形交;及一藻卒,光琛遂入桂幕府,每事咨决焉。陕西兵备道洪承畴善用兵,怀宗命以兵部尚书,赐尚方剑,经略辽东,桂又拜其门下。新安谢四新博学,在承畴幕中,桂纳交最厚。承畴所统诸镇,桂为强。兵二万,遴精锐一千,以五十骑为一队,每队设一领骑,千兵共领骑二十人;置签二十枝,书领骑姓名,插靴筒中,遇急,信手掣签,呼某某,即统本骑随之冲突,往无不利。承畴语桂曰:“吾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于是欲屯田为久驻计。而科道官交章责承畴师老饷匮,观望不前。承畴惧,空壁出战。我大兵佯败,承畴追至杏山,大兵围之,经月粮援俱绝。桂曰:“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桂愿奋勇当前,经略可率众随后,何为坐以待毙乎?”承畴韪其言,桂故向重兵处突围而走。承畴与各军右冲右突,不能出,遂降,而辽东寻失。太宗时为四王子,谓将士曰:“小吴总兵,真好汉子也!”桂退守山海关,约兵十万,以游击胡心水(原注:字太乙)为左营,夏龙山为右营。二营皆少年枭勇,胆力过人,桂结为心腹。心水子国柱(原注:字擎天),龙山子国相,卯岁皆姿貌丰腴,桂各许以女。

甲申三月,李自成破京师,怀宗以身殉,自成遂僭位,称永昌。二年,勒百官助饷,抄吴骧家,得陈沅,悦之,欲立为妃(原注:一云为权将军所得。将军者,李过也。自成闻其美而夺之)。时牛金星、宋献策劝自成行仁义,为久远治安之图,无杀戮太甚。自成曰:“山陕、河南、荆襄已在掌中,大江以南传檄可定。惟山海关吴三桂是一骁将,当招致麾下;而辽东劲敌,又使我衽席不安。”乃使伪巡抚李甲、伪兵备道陈乙持檄招桂,曰:“尔来不失封侯之位。”桂颔之,率众十余万,由永平取路到京,名为勤王,实欲归李。途遇家人持骧手书,有“亟来救父”等语。及问家人,知沅已入贼手,乃大怒,复骧书曰:“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仍拥众归山海关。乃陈兵演武场,请绅衿父老,饷以牛酒,问曰:“我兵何如?”众皆曰:“真天兵也。”问:“可杀李贼否?”众见伪官李、陈在座,不敢对。桂立命斩李甲祭旗,割陈乙两耳纵之,传语曰:“令李贼自送头来。”自成怒,杀骧家口三十余人,罄国出兵,号称三十万。将至永平,桂与方光琛等谋曰:“敌众我寡,计将安出?”光琛曰:“莫若请北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乃命涿州指挥杨坤走我朝乞师,自率精锐千骑出关,过快活岭,投至我军。时太宗已崩,九王子总军务,驻懊恼岭下,即与承畴共传见桂,问:“此来何意?”桂曰:“请大兵共诛李贼耳。”又问:“此意真耶,膺耶?”承畴代答曰:“吴三桂报君父之仇,岂得不真?”九王子曰:“吴总兵有子否?”答曰:“有一子应熊。”九王子曰:“吾四汗(原注:谓太宗)有格格(原注:本朝称公主为格格),当折箭誓为婚姻。”乃共割衣襟白太后,太后曰可,遂血欢饮,立即发兵,以承畴为前驱。承畴入关,传谕军民曰:“大兵来报崇祯皇帝之仇,若等勿疑。”百姓皆香案迎接。将至永平,贼将田见秀、刘宗敏率兵二万来御,桂掣签呼领骑,尽率精锐千骑直冲贼营,以一当百,九王子挥满兵前进。贼众故辽阳败兵,一见本朝旗号,丧胆星散,自成奔还京师。明季,正阳、海岱、顺城三门俱埋大炮,能震四十里;兼有火药数十,以香火炷要处,约数时尽火然,则炮响城崩。于是自成安置炮、药,席卷辎重,载陈沅出德胜门,走陕西,四顾将士,仅存十万。九王子与桂追至通州,传令暂歇少刻,火炮齐发,响震百里。通州在京东,而炮子向南,故不相及。

大兵入永定门,桂索大内无一人,知自成已挈陈沅去,遂统己兵兼程追至陕西。自成弃陈沅而走,止百余骑,后过湖广九宫山,死于农夫之击。桂在陕西,寻获陈沅,收降贼将马宝、王辅臣、张勇、马宁、赵良栋等十余人,兵十余万,拥众驻扎陕西,不惜子女玉帛,与将士同劳苦。五月,九王子辅世宗登极,为摄政王,以崇祯十七年为顺治元年。承畴为首相,录用前明文武官,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三藩俱随入关,以次分下两广、福建等处。而桂以入关功,封平西王,子应熊召为额附。桂语胡心水曰:“吾子少不更理,烦汝代庖。”遂同入京陛见,赐额附府于海岱门内。心水管综庶务,挥金如土,上下左右,无不相得。

己丑,改封孔有德定南王,尚可喜平南王,耿仲明靖南王。先是,宁南侯左良玉,兵下南京,自刎死;中军阎紫金,僧装不知所之,子镇归本朝,官大理寺卿。癸巳,世祖以云、贵、四川未入版图,命承畴为经略、提调七省兵马钱粮,承畴请镇与俱。甲午,承畴出兵,由真定、保定、彰德过河,下荆襄,檄桂率本部兵,由汉中进四川,会师于贵阳,而自渡洞庭,屯常德。遣镇先取宝庆,得之,即题镇为宝庆总兵,赵肃文为宝庆知府。戊戌,定贵州。己亥,入南,永历走缅甸。辛丑冬,桂索永历于缅甸,旋缢杀之。

上即位,加封三桂平西亲王。承畴复命,奏曰:“南苗、蛮杂处,反覆难制,必得重兵弹压。”遂以桂永镇其地,题放文武官员,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本地钱粮不足俸饷,拨江、广每年协济银百万两。桂题授赵廷臣为南巡抚,又以马宝、李本深、张勇、王辅臣、马宁、严自明、刘进忠、吴得功、王进功等为援剿总兵,各统万人,并召关外姻党归南藩下。胡国柱已中北榜甲午举人,与夏国相、郭壮图、卫朴为四额附,又侄婿王长安亦称额附(原注:一云长安先聘三桂女,未婚)。设左右梅勒章京、固山大牛录队子,左右披甲各万人,名曰拜呀喇。以方光琛参赞机务,国柱为大纛章京,其余子侄亲故,俱带孔雀翎子。未几,朝廷擢赵廷臣浙江总督,张勇宁夏提督,王辅臣固原提督,马宁山东提督,李本深贵州提督,吴得功湖广提督,严自明广东提督,刘进忠潮州总兵,王进功福建提督。盖大臣鳌拜所奏,欲调散桂党故也。桂遣王长安行盐苏州,适明珠奉差往海招抚,长安留饮。其部下尚朝柱,见明珠家人安三用事,私与之饮且赆。后朝柱从韩大任归降,明珠收其家,主客所得不赀,盖由安三以此私报其知遇也。凤翔府知府傅宏烈参桂必有异志,宜早为防备,部议宏烈越职言事,劾奏亲王,革职,充广西军中。城御史李棠亦以参桂革职。

浙人吕黍子言于桂曰:“王权尊势重,致使傅、李参劾,盍营园亭,多买歌童舞女,日夜欢娱,使朝廷勿疑。”桂以为然,即令黍子督造安福园于王府之左,松柏高三丈许者,移种皆活。历三年,园成,与吴复庵等弹琴赋诗,徜徉其间。又使赵虾采买吴伶之年十五六者,共四十人,为一队申衙,故有戏具备。四时服蟒,吓以为未全,另造各色哆及金甲嵌胡珠、银甲嵌珊瑚,又玉带、金带、银带、枷南带、犀角带、沉香带俱嵌珠宝,又为箱三十,约费数万金,进安福园供奉。又以象牙抽丝为凉笠,孔雀毛为伞。盖其穷奢极欲,皆类此。每岁年节及桂生辰,胡心水为应熊办人参、貂皮、潞绸、京绢、潞绸、松仁、榛肉、瓜仁、苹果、银桃、蒲桃、秋白、高丽烟布等物来献,计五百驮,每次费银数万。桂亦每年两次进奉太后及格格普茶、鸡枞、伏苓、风兰、金壶、金碗、水西皮碗、象牙器皿之类,每次亦费银数万。一日解役投宿店,遇赍诏官先在,挥鞭逐之,曰:“天下更有何人大于我家者哉?”其势横如此。

丁未、戊申间,胡心水死,内外不相应,凡桂题补各官,多不如请。方光琛、胡国柱曰:“朝廷疑王矣,王当为自全之计。”桂曰:“姑探之。”乃上疏言:“今天下大定,文官仍听吏部铨选,臣不敢题请。”奉旨,依议。又疏言:“今天下宁谧,武官应听吏部考选,臣不敢题请。”亦奉旨,依议。光琛等曰:“王犹不悟朝廷意耶?”桂不语,每与婿侄在箭道校射。悬铁甲为的,箭中甲穿,罪函人;镞曲甲不穿,罪矢人。自后箭中,镞套甲内,镞不曲,甲不穿,函、矢人均赏。事闻,上遣内大臣吴丹赐藩下将士弓箭数千副。桂陈兵教场,率左右梅勒、固山章京等谢恩毕,与吴丹阅射。胡国柱故匿精壮,以老羸比试,由是朝廷之疑稍释。武榜眼李开元先选云贵督标左营游击来谒,桂一见悦之,令拜门生,赐盔甲弓矢鞍马。及还,令国柱祖帐三十里外,赠路费五百金。

辛亥,桂年六十,格格启太后同应熊挈子世瑶来南祝寿。桂语光琛等闩:“可见朝廷不疑我,汝辈其慎之。”问格格须何物,曰:“无所须也。”桂乃遗川马二百匹,送之归。而世留南,时年六岁,令光琛侄英授以句读。

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子俺达公之信不孝。癸丑,可喜与福建靖南嗣王耿精忠先后疏请搬家归辽东。上差户部尚书梁靖标往广东,府尹陈一炳往福建,查算家口数目,以便沿途给与夫马口粮。方光琛等告桂曰:“两藩移家,即将来搬南之渐也,盍疏探上意?”桂遂上疏,如尚、耿之请。上亦允之,差户部侍郎哲尔肯、掌院学士傅达礼、兵部车驾司郎中王新命往南,查算家口。光琛等曰:“家口七八十万,安土重迁,奈何?”桂反意遂决。向胡国柱泣曰:“恨应熊在京耳。”国柱曰:“已遣鲁虾往京接取世子矣。”桂曰:“俟鲁虾回再议。”鲁虾至京,密请应熊回南。应熊曰:“当与格格商之。”入久不出,鲁虾恐事泄,走,回复国柱。国柱嘱鲁虾曰:“尔见王当言世子已被害,河南、湖广沿路置刀斧手,埋伏地雷,专伺王过,罄杀无疑。”鲁虾如其言启王,桂捶胸大恸。国柱与鲁虾潜布流言,藩下数十万家无不愁苦。国柱潜令各家织网布,光琛与黍子潜铸伪印百颗。

十月,钦差哲尔肯等三人抵南,同巡抚朱国治见桂,查家口数日,报八十余万。哲尔肯等议,沿途夫马有数,今家口繁夥,宜陆续起行。先是,壬子,云贵总督甘文之任,谒桂,投眷弟刺,不屑走旁门,桂辞不与见。及桂出看院,文故延见,桂愈不悦;见羽卫中有豹尾枪八杆,故取视称好,借去二杆。及文来索,桂曰:“豹尾枪非亲王不得用,何索为?”文遂大恨。因藩下向有行、坐二粮,乃上疏言:“今非出兵之日,不合有行粮。”桂侦知,即先上疏除去行粮,及文疏至,反为赘辞矣。又桂内弟张季鹰为靖南王虾,辛亥来贺桂寿,挈幼伶过贵州。值文奶公手持大蒜,幼伶戏夺之。奶公怒,捶幼伶,季鹰见之,予奶公杖。文令布、按擒张,布、按阴纵之走,而以远去报。文又示谕所辖,藩下债负不必偿,以此嫌隙日深。及奉搬家之旨,文双羽公文言:“寒冬恐有雨雪,宜速为计。”国治又问:“以何日起驾?用某官作头站?”桂答曰:“缓商。”哲尔肯等催国治三日一问,俱答“缓商”。至十一月十五日,哲尔肯等同国治见桂。桂留饭,国治曰:“三大人候久,王若无意,三大人自去回旨。”桂大詈曰:“咄咄,朱国治!吾挈天下以与人,只此南是吾自己血挣,今汝贪污小奴,不容我治耶?”国治曰:“巡抚贪在何处?”桂曰:“汝还强口!前索大理知府冯苏银三千两,是向我所借;至屡年赃秽狼籍,多出我家,现有日历炳据。”哲尔肯等曰:“王请息怒,此事与巡抚无干。”遂辞出。国治与司道计议,皆曰:“朝廷封疆,与百万生灵所关不小,宜亟上疏,请暂停搬家。”尔肯曰:“吾等奉旨搬家,今若此,何以复命?”众议达礼先回,尔肯、新命暂留南。又二日,国治犹豫不敢上疏。达礼行未百里,为守口官所阻,仍回城中。

二十日五鼓,桂集藩下官属于殿上,掷帽剪发辫。桂妻张氏哭至殿上,骂婿侄曰:“朝廷何负汝等,乃作此举动!”桂命郭壮图亟扶张进宫,胡国柱带兵围巡抚署,缚国治,碎剐于市(原注:顺治庚子,国治巡抚江苏,索吴县知县任维初贿。任以新任无措,私粜仓粮数千石,为诸生所讦。国治知其事由己,属知府余廉贞痛惩诸生。诸生不服,哭庙,其卷堂文为金圣叹作,且在其家开雕。国治遂疏闻,以圣叹为首,立决。苏州民谣曰:“天呀天,圣叹杀头直是冤。今年圣叹国治杀,明年国治又被国治歼。”按谣言“今年”者,子年也;“明年”者,丑年也。今癸丑,国治为国柱所杀,而“柱”与“治”吴语同音)。差人送茶与使臣,言外间兵变,杀巡抚,与大人无与,不必惶骇。新命即献盔甲弓箭为贺,桂幽之别室。乃改国号为周元年,铸印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印”,自称曰余。其所铸伪印,最亲者金吾前后左右四将军,次左右两翼将军,次左右两掖将军,次铁骑前后左右将军,次骁骑前后左右将军;又奋威、仁威、亲威、建威、龙威、绥远、怀远、广武、勇略等将军;又各路总管征朔、讨朔、覆朔、灭朔、殄朔、破朔、剿朔、靖朔八大将军。封郭壮图为留守南路总管将军,料检南府,属印信催征银两充饷。以胡国柱为金吾左将军,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吴国贵为金吾前将军,吴应麒(原注:字维周,三桂侄,后封为楚王)为金吾后将军,马宝为铁骑总管将军,其余援剿总兵俱令挂将军印随征。又以方光琛为吏曹,来度为户曹,钱点为礼曹,韩大任为兵曹,冯苏为刑曹,吕黍子为工曹,郭昌为南巡抚。

十二月初一日,桂自南起兵,先发羽檄,令李开先缚总督甘文迎至军前。乃自率兵二十万,不宿民房,不入城郭,军行五十里,依上傍水下营。每日前军起营,则中军起,次左、次右、次后,黎明即行,日中即止。行二十日,至贵州,知文已先奔镇远自缢,巡抚曹申吉等出郭迎。桂怒李开先纵文出走,欲杀之,众乞哀,乃杖八十,抄其家。吴国贵与胡国柱忤,次早前营不起,桂心甚疑。天明,国贵来告曰:“吾不去矣。”桂与贵一坐一跪,各无语。久之,桂抱国贵大恸曰:“儿在南当即云不去。”遂入帐房高卧,国贵亦自回营,识者以为不祥。次日,仍起行,至镇远,所过州县俱令剪辫。方光琛密告桂曰:“吴国贵虽倔强,然勇略过人,至死不变。惟吴应麒妄自尊大,夏国相轻浮浅露,此二人必不可重用。”桂点首。

甲寅,兵至湖广,陷辰州。湖南巡抚卢振在长沙,弃城而走,所属州县官望风奔溃。于是沅州、常德、宝庆、长沙、永州、衡州、岳州等府俱属桂。桂命吴应麒挂讨朔将军印守岳州,吴国贵挂靖朔将军印守衡州,王屏藩挂破朔将军印攻四川,方光琛巡抚湖南。吴世琮挂大将军印攻广西,全省俱陷,擒李棠、傅宏烈送桂,桂赦之,用宏烈为监军道,棠及方孝标为承旨学士。遣使潜至徽州聘谢四新,四新辞不赴,答一诗曰:“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不思亲。”使回,桂怒骂曰:“薄福小人!”王屏藩报四川全省俱平,桂即以为四川总督将军守保宁,而以来度为四川布政使司。聘故明少卿李长祥,延以宾礼,问方略。长祥曰:“亟改大明名号以收拾人心,立怀宗后裔以鼓舞忠义。”桂以其言问方献廷、胡国柱二人,曰:“昔项羽立义帝,后又弑之,反动天下之兵。今天下在王掌握,他日又置怀宗后裔于何地?”长祥知桂意,遂谢去。桂以夏国柱挂殄朔将军印,由衡山出萍乡。上差和硕安亲王为征南大将军,由江西至袁州,攻萍乡。

是年二月十五日,福建耿精忠亦起兵应桂,称“甲寅”年。上命和硕康亲王为奉命大将军,与将军赉塔领满兵二十万,攻福建。又差顺承郡王为宁南靖寇大将军,领满兵十万,由武昌攻岳州;川湖总督蔡毓荣领汉兵十万,由荆襄攻松滋;刑部尚书莫洛为大将军,与固原提督王辅臣领满汉兵十二万,由宁羌州攻四川。先是,桂遗辅臣札二道,一与辅臣,一转与宁夏提督张勇。辅臣令义子王继贞自首于朝,勇奏辅臣不行关会,而辄自陈首,是逼臣反也;辅臣亦奏不污伪命,自合举首,而勇妄行讦奏,是逼臣反也。以此,两人相持不敢动。及莫洛至宁羌,所统满兵与辅臣部兵不协,往往忿争,诎辱不堪,鼓噪而起。副将邵苓芝射洛,中喉死,辅臣不得已,奔回平凉以叛。王屏藩乘辅臣之变,出据汉中,守凤翔栈道。桂封屏藩为东宁侯,屏藩获参领阎彩臣以献。彩臣者,故阎镇之侄,而马宝之义子也。被获时,大骂请死,屏藩曰:“我岂不能杀汝,以汝义父马将军有旧,故贳汝耳。”初,桂移镇南总兵,及反,命之从己。镇辞曰:“非敢抗命,但年迈七十,何能为,惟王谅之。”桂遂不之强,寻命往常德。至是,命彩臣依镇家以居。后桂至常德,从官多占民居,夏国相以羽箭插彩臣家,彩臣怒折箭。国相哭诉桂,桂呼马宝问故,宝言:“镇家系奉王命居住,非国相所当占。”桂怒骂国相,国相衔彩臣。迨事败,将降之前,一日,遂凌迟彩臣,灭其族。

是年,桂请哲尔肯、傅达礼等至湖南,厚礼附疏遣归。上以疏语不恭,命发桂祖父墓,应熊亦伏诛。

乙卯,安亲王在袁州,大破夏国相兵,直追至长沙,赖马宝抵住。韩大任劝桂杀国相,桂仅削其秩。

丙辰,桂忧安亲王在长沙,以大任为左翼将军出萍乡,据吉安府,断袁州饷道。安亲王因弃长沙,仍归袁州。

初,广东潮州总兵刘进忠通款郑锦,锦封为平南将军,尚之信伐之,屡为所败。二月,桂差七将军由湖南出广东,陷韶州,之信遂降,广东提督严自明亦附迎。伪授之信暂管辅德将军,以董虾(原注:名重元)为总督,冯苏为巡抚,与七将军同守广东。郑锦兵攻漳、泉。时福建可由广东经达湖南,耿精忠畏锦兵,谋之于桂。桂遣礼曹钱点至福建,为郑、耿解和,锦将刘国轩曰:“吾家在海外数十年,称奉明号。今吴号周,耿称甲寅,是以来攻。尔两家若归正朔,吾不难进镇江,上南京,否则尔两家皆吾敌国也。”点不能和而归。精忠虑不支,遂诣简亲王纳款。

是年春,上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经略陕西。过四川,夺总督哈占马匹,标兵大噪,欲奉中军冯某作乱,以应王辅臣。冯跪称:“汝等欲反,则先杀我。”众以冯平日抚士有恩,不忍杀,事乃已。图海围平凉,久之,辅臣不能支,求援于屏藩。屏藩忌其轧己,不应。辅臣困守半年,粮绝,杀马为食。海遣周昌入城招谕,即献城归顺。先是,图海出京至长生店,昌跪道左言:“公此行欲招安王辅臣,当与昌俱。”海许诺。及是,昌通辅臣标下守备黄九畴为内应,九畴乘机谓辅臣曰:“何不贷粮于敌?”辅臣曰:“彼与我为对,焉肯贷我?”九畴曰:“不然。公昔陛见时,与图相识,但得与之一见,则事济矣。”辅臣曰:“得彼来见乃可。”海闻之,欲行,督、抚皆力阻。海曰:“脱不测,亦死于王事耳。”遂单骑至城下。辅臣屏左右相见。海见辅臣颜瘦削,抱持大恸曰:“诚不意君枯瘠至此。”辅臣亦泣下。海命给粮数万斛,合城欢忻,庆更生。九畴遂播言,图、王二人在城上相抱恸哭,已说明将剃发矣。于是众心摇动。次日,又馈饷数万两。我兵阑入城内,不能止,众遂撤去网巾。辅臣知为所卖,上阁自缢。海索得之,亟断索,救苏。辅臣曰:“我负国至此,朝廷决不相恕。”海跪誓:“愿以百口保君不死。”后海见上,力明辅臣之冤,触上怒,遂自尽,亦可谓不食其言矣。事闻,部议图海封二等侯;有旨,封二等公,仍经略陕西。将军张勇进爵靖逆侯,王进宝进奋威将军,孙思克进平凉提督,周昌授登莱道。八月,上差简亲王为扬威大将军,统汉满兵二十万攻吉安。

丁巳,桂与安亲王战于官山,杀伤相当。桂兵素所恃者,南战象四五十头,逢战排为前队,我军战马见辄战忄栗。至是,象遇我兵,辄退走回阵,桂心甚忧。时吉安被围已二百余日,桂不能救,识者已知天意矣。浙人孙旭易名王怀明,避难入吉安,与韩大任交厚。三月二十三日,大任用怀明计,渡白鹭洲,溃围走宁都,江西遂平。前大兵欲征广东,以吉安中阻,不得进。至是,乃逾大庾岭直逼广东。桂又勒尚之信助饷一百万,之信怒,因复率众归正。上以严自明为銮仪卫使,冯苏为刑部侍郎。自明子某方为宁羌道,桂族灭其家。九月九日,王怀明与韩大任登高山之巅,论天下大势。怀明曰:“如广东相连福建,平凉犄角汉中,天下事尚未有定也。今闻王辅臣倒戈,恐后耿精忠、尚之信相继归诚。无广东则湖南腹背受敌;无平凉则汉中摇动,四川坐以待毙。安危存亡之机,不可不察也。”会康亲王遣员招抚,明年,大任遂入福建投诚。

十一月,桂至衡州。不多日,而顺承郡王遣猓猡将军陆道清。道清曾率猓猡兵三千救王辅臣,不能前。及辅臣降,请于图海曰:“陆道清家口在南,若留之,则家口必遭屠谬。”遂遣猓猡兵先归,而送道清于朝。上诏道清不必剃发,赐金银酒器,命为南总督。归见桂,桂曰:“此欲借汝以摇动我众耳。”乃留为侍卫,碎金银器皿,仍给之。

时桂封疆日蹙,军声不利,所仗惟吴应麒固守岳州为湖南屏蔽。而朝廷怒顺承郡王拜朱方旦门下,掣还京,别命贝子彰泰为平远定寇大将军,攻岳州甚急。岳州民谣曰:“吴应麒,吴应麒,杀了你,献康熙。”岳州故粮少,转输不通。伪总兵杜辉,福建人,善水战,造飞船六只,长十丈,阔二十尺,两头尖锐,安柁,中分三层,上中两层左石各安炮位三十六,下层左右各置桨二十四,其行甚驶。本朝水师围守水道,辉驾飞船,两面放炮,冲出水围,到衡州装粮,复冲围入,如是者不一次。舟师提督某患之,乃以艨艟数十只,上排铁钉,船外密布鱼网,飞船来即碍不能旋转,为我兵所破。辉跃入水,从湖底逃回岳州,应麒疑而杀之,其标下黄明遂投贝子营。自此岳州粮绝矣,桂遂怀不臣之意,然未敢俨然称帝。故四川巡抚罗森家巨富,号百万,自四川破后闲住,每虑王屏藩图己,乃上疏劝进,桂意动。及再疏请,遂于戊午三月初三日僭伪号,称昭武元年,以衡州府署为行宫。衡州民谣曰:“横也是二年,竖也是二年。”以“昭”字横竖皆两笔也。

桂自僭位后,形容憔悴,八月十八日遂死。胡国柱等以棉裹尸,潜载至常德敛之。方献廷解职,送殡南,衡州军民七日后方知桂死。郭壮图拥其孙世袭伪位于南,上桂伪号太祖高皇帝,吴应熊孝恭皇帝。以明年己未,称洪化元年,迁贵州,以贵阳府贡院为行在。

自桂殁后,各路不守,吴应麒弃岳州,胡国柱、夏国相、吴国贵弃衡州,马宝、王绪弃长沙,俱会于常德。世召胡国柱、夏国相、马宝、王绪等十六人旋贵州侍卫,以郭昌为刑部尚书,来度为贵州巡抚。国贵奔武冈州,大兵遂进常德,抵辰州。国贵在武冈,日登山巅望我兵,为冷炮所中而死。

福建康亲王命王怀明赴陕西将军图海军前。海奏荐怀明往四川招抚王屏藩,不受,解怀明于贵州陆广门安插。庚申,屏藩兵溃身死,大兵直捣成都,世瑶惧,遣马宝守遵义,胡国柱渡泸州。初,傅宏烈自湖南逃至京,上大悦,授抚蛮灭寇将军、广西巡抚,令从广东攻广西。是秋,为广西伪肇庆王马承荫所获,解送贵州。郭壮图以土官满朝,龙反时归南,朝事俱夏国相掌理,荐宏烈有王佐才,给饭送衣帽,伪授刑部尚书。后世归南,虑宏烈在贵阳为变,杀之。传言宏烈骂贼不屈而死者,讹也(原注:《推背图》云:“有一人兮身带弓,翻来覆去闹轰轰。打破匡儿无结底,三千甲子自成功。”按首句是宏烈名;次句言宏烈投伪国、投本朝反覆无常;三句言宏烈之破坏,伪“周”字匡子内有“吉”字也。四句人多不解)。

怀明与故贵抚曹申吉等谋反正,潜遣人间道通将军图海。逾月,胡国柱陷叙州,获四川提督将军王之鼎,戮之。检箧中有塘报,载图海密摺内称“奉差副使道王怀明联络曹申吉、潘超先、来度、郭昌等为内应”。国柱奏世,立诛申吉等,惟怀明以间走苗犭中得免。

吴应麒自长沙、常德、辰州节节退奔,至沅州,营楚王宫殿不就,又奔镇远,招其子龙威将军世琮同走。我兵日逼,夏国相大惧,九月,托言大婚,挟世退保南,百官星散。次日,苗兵大掠,城市一空。应麒自贵州一路招得逃兵,驻交州,欲行篡弑,郭壮图伪诏缢杀之。初,应麒来朝,世留款内庭。应麒大骂方献廷首祸,欲悔无及,国相等皆大恸,惟世无词,其君臣间情事可见矣。

十月,大将军贝子彰泰、绥远将军川湖总督蔡毓荣、征南将军穆占、贵州巡抚杨雍建、筹饷侍郎佛抡、金等恢复贵州。王怀明至,毓荣等委署督理粮驿道,运饷至盘江河一带,访知甘文、朱国治、莫洛、傅宏烈、王之鼎、李胡拜、佟大年七人首级旧藏贵州黑龙庙,遂奉诏给还各家归瘗。

是冬,彰泰、蔡毓荣、穆占等进兵南。辛酉,将军赉塔从广西至,勇略将军赵良栋从四川西僻路至,三面会攻甚急。十月二十八日,城中食尽,世冕旒南面服毒而死,时年十六。世貌美丽,性颖慧,读书过目成诵,能悬笔作书。及死,尸弃城旁,狗过不敢近。郭壮图俯伏世前死,方英立侍侧死。方光琛并二子某某皆翰林,同剐于长沙;一子某出家南京花山,名天凤,能诗。桂妻张氏前死,陈沅及伪后郭氏俱自缢(原注:一云陈沅不食死)。彰泰入城,安抚官民,南底定。胡国柱在迤西,与王绪带兵万余,从四川西路而来。去南二百里,闻世死,谓绪曰:“吾为国婿,自无活理。若贪生旦夕,而死于他人之手,非丈夫也。”乃积薪与绪痛饮,命左右燔薪,跃入火中而死。绪亦自尽。藩下家口数十万,俱解归旗。马宝在遵义,谓周卜世曰:“我以一旅顿镇远,则汝辈安得长驱至此!特以天命已去,虽窃据一方,亦复何益?故不为耳。”未几,归寻甸省家口,为我兵所获,与夏国相等解京凌迟死。

初,郭壮图驻营城西,大兵不得前。赵良栋谓城外有兵,则樵采路通,城何由破?乃直前捣其营。壮图退兵入城,我兵遂筑长围困之。彰泰喜而宴良栋,良栋曰:“王太欺我。与哈占一耳,而彼用照会,我用令谕。”彰泰曰:“蔡毓荣亦总督也,而用令谕。”良栋曰:“奈何以毓荣例我!毓荣兵怯懦,与吴兵相持累年,非我从四川来,则南岂能得哉?”彰泰怒,奏夺其云贵总督,授毓荣。良栋前与王进宝同破四川,而进宝功加十七等,良栋仅功加十一等,良栋心不平,与进宝几至攻杀。上颇闻其事,召良栋赴京面质。行至长沙,其标兵环集不散,逼之反,声震林谷。良栋曰:“天不可违。吴三桂背叛之报,其明鉴也。”众犹固请,会三司官入见,因谕众暂退。明日,奉凌迟方光琛父子之旨,众遂散去。良栋至道署,谓赵肃文曰:“拒众则杀身,徇众则负国。我以不刚不柔而解散部众于此,颇有定见定力。”

吴国贵女美姿态,号八面观音,毓荣得而嬖之。同时有伪尚书刘忻如妾,号四面观音,俘入内廷。上问:“如汝貌者有几?”对曰:“臣妾何足言,有八面观音者,真国色。”毓荣闻之,不自安,时已怀妊二月,遂缢杀之。未几,毓荣征为仓场尚书,以罪废。

孙转庵曰:方光琛曾言夏国相、吴应麒不可用,亦有知人之明。然不能使三桂保末路,岂非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乎?四川李长祥、徽州谢四新,不污伪命,真可云明哲保身者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欧阳修
  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二·儒林三·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张廷玉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司马光
  卷之十一·佚名
  卷三·杨士奇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名人轶事·佚名
  王僧孺传·姚思廉
  杨佶传·脱脱
  卷第五十二·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十·陆宗楷
  亲王仪仗·朱元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831_1 【夜寒寄卢给事二首】贯休   刻羽流商否,霜风动地吹。迩来唯自惜,知合是谁知。   堑雪消难尽,邻僧睡太奇。知音不可得,始为一吟之。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   作者相

  • 高氏三宴诗集诗后·高正臣

    高正臣广平人连姻帝室官至卫尉卿寓居洛阳善咏爱客一时名士多所交接习右军书法睿宗爱其笔金陵栖霞寺有其所书碑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南齐征君明僧绍平原人】周思钧贝州漳南人与兄思茂俱早知名武后时为太子文学刘祎之

  • 卷十九 茕斋歌诗三十六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九茕斋歌诗三十六首 登 览 ○ 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一作愁。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

  • 第五回 是慈悲露·蒲松龄

    诗曰:死后不忘手足恩,阴司暗暗路黄昏;观音瓶里杨枝水,一洒能还孝子魂。 上段是说张讷,他后娘着他山中打柴,他后窝兄弟,偷着去替他,被虎咬去,张讷几乎把头割下来,抬在家中,卧在床上。合家啕叫起来:他达是哭小的,还疼大的;他娘是哭小

  • 卷七十·毕沅

      ◎宋纪七十 ∷起阏逢摄提格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熙宁七年辽咸雍十年   春,正月,辛亥,赏复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库使桑湜等迁官有差。   壬子,幸中

  • 卷三百八十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六月辛丑盡是月壬子   六月辛丑,詔:「尚書左右曹,各輪郎官一員宿直。其省、寺、監官輪宿,除祕書省、大理寺、國子都水監依舊外,餘並罷。」以刑部郎中杜紘言宿官夜無職事,而有燈燭之虞也。   壬寅,禮部

  • 第七十回 元恶伏辜变生部曲 多财取祸殃及全家·蔡东藩

      却说初平三年,献帝有疾,好多日不能起床,至孟夏四月,帝疾已瘥,乃拟亲御未央殿,召见群臣。太师董卓,也预备入朝,先一日号召卫士临时保护,复令吕布随行。布趋入见卓,卓恐他记念前嫌,好言抚慰,布亦谢过不遑,唯唯受教。并非遵卓命

  • 阿术传·宋濂

    阿术,姓兀良氏,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沉着机敏,有勇有谋。宪宗时,随父征西南夷,率精兵为斥候,所向无敌。平大理,降交趾,均有战功,事见《兀良合台传》。世祖即位后,阿术执掌宿卫。中统三年(1262),参加平叛李王..有功,拜征南都元帅。至

  • 卷第六·佚名

    祖堂集卷第六 祖堂卷六 投子 投子和尚嗣翠微,在舒州桐城县。师讳大同,舒州怀宁县人也,姓刘。受业于东都保唐满禅师下。初习小乘定,知非而舍。次广穷海藏,博悟幽深。便造翠微而问师:“未审二祖初见达摩当何所得?&rdquo

  • 搬弄境界引人入魔·印光

    接手书及《自知录》,知居士与诸公慕道之心至真且切。惜乎未知修行之懿范,遂将凭空妄造之胡说巴(同八)道当作至宝(指《自知录》),而欲流通,以企人人皆得此境,而不知其为引人入魔,至极可恶之魔话也。去年初夏,上海罗济同居士得此录

  • 卷第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义纳息第七之二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膀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

  •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大师以无碍辩力。无缘慈力。随机益物使不空过。故於诵习。别施方便纲格。虽即不逾大旨。而於别行网目还殊。故更寄之以具诸行。余霟承宗匠。颇揽异同。以理冠之事无不可。但根缘不等

  • 卷三·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三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三十四则 海胡行道(大道) 示众云。权衡在手枉来询问低昂。纵夺临时切忌推排戒腊。担干负计者知是阿谁。 举海湖禅师有座主问。和尚甚么年行道(没手

  • 第九十一章 婆罗兹加玛普奢等四王·佚名

    此[王]殁后,于此婆罗兹加玛普奢(普罗加玛婆夫第五世)与贤明之奇玛婆夫(奇玛婆夫第四世或三世)有此等二人之王。(一)由此于摩诃提河畔,美乐名高之倍罗睹尼都,于奇加玛婆夫王之时代,称为阿罗伽库那罗,于义利族出身,于威光信仰之所饰,愿

  • 平金川全传·张小山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平金川》,又名《年大将军平西传》、《年大将军平金川》。四卷三十二回。题“小山居士编次”。作者张小山,辽东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平金川》讲述讲的是年羹尧(书中作年赓尧)、岳钟

  • 大同书·康有为

    康有为撰。1885年(光绪十一年)康有为写成《人类公理》;是年至1892年间写成《实理公法全书》。在此基础上于1901年至1902年旅居印度期间,基本完成《大同书》。此后仍不时修改。共分十部,1913年在《不忍》杂志刊载甲、乙

  • 论语点睛·智旭

    明朝蕅益大师曾作《论语点睛》,欲借儒家的《论语》来阐发出世思想,想以入世儒书作佛家出世之阶。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四卷。是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的注释书。据书首裴休序,宗密疏解《圆觉经》“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义十八卷,并行于世”。此书即是“略疏两卷”,因每卷又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