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乾隆上谕 一、将攻击先王的曾静、张熙缉拿进京

  编者按:雍正于十三年八月病死,由其子弘历嗣位,第二年,改年号乾隆。乾隆登基后不过一个多月,即下令逮捕曾静、张熙进京。这个谕旨中,声称依据雍正处死吕留良的先例,即攻击朕自身尤可原谅,攻击父王的逆贼绝不允许存之于世上。那么乾隆当了皇帝后,亦绝不允许攻击雍正的人活在世上。从这已看出,乾隆决心处死曾静、张熙。但乾隆所说的理由决不是其真实思想,如果乾隆是效法雍正,那么又怎么能违背雍正宽大曾静的做法呢?是很值得玩味的。

  【原文】

  雍正十三年十月初八日,上谕。曾静大逆不道,虽置之极典,不足蔽其辜,乃我皇考圣度如天,曲加宽宥。夫曾静之罪不减于吕留良,而我皇考于吕留良则明正典刑,于曾静则屏弃法外者,以留良谤议及于皇祖,而曾静止及于圣躬也。今朕绍承大统,当遵皇考办理吕留良案之例,明正曾静之罪,诛叛逆之渠魁,泄臣民之公愤。著湖广督抚,将曾静、张熙即行锁拿,遴选干员,解京候审,毋得疏纵泄漏。其嫡属交与地方官严行看守,候旨。

  【译文】

  雍正十三年十月初八日又谕:曾静大逆不道,虽然被处极刑,但也不足以遮掩他的罪行,只是我父皇圣度如天,找理由加以宽恕罢了。曾静的罪恶,不比吕留良小,而我父皇对吕留良则明正典刑,对曾静却施恩法外。是因为吕留良诽谤的议论涉及到皇祖了,而曾静只涉及到了父皇。现在朕继承大统,应当遵照父皇办理吕留良案的例子,来处理曾静的罪行,诛杀叛逆魁首,以泄臣民之公愤。特令湖广总督、巡抚将曾静、张熙立即进行锁拿,挑选得力官员,押解进京,听候审判,不得疏忽放纵和泄漏,其嫡亲家属交与地方官员严加进行看守,等候圣旨。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四·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李心传
  第五十七回 伏朝门触怒世宗 讨田州诱诛岑猛·蔡东藩
  雍正八年一月至雍正十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二十五·商辂
  第五六红禀光绪七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一二○七-一六·佚名
  目录·佚名
  舆图·佚名
  史记集解卷十·裴骃
  卷五十·司马迁
  ●卷七·钱谦益
  张光奎传·张廷玉
  223.鄱阳湖大战·林汉达
  姚崇·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表第一·柯劭忞

      ○宗室世表   元至顺中,修经世大典,奎章阁学士虞集请赐脱卜赤颜翰林学士承旨,塔失海牙曰:脱卜赤颜不可以传外人,事格不行。故其帝系篇叙录曰:国家宗系,外廷不得而知。就简牍之可见者,谨着之旧史。世系表实本于经世大典

  •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蔡东藩

      却说周德威至潞州城下,呼李嗣昭开门,且遥语道:“先王已薨,今嗣王亲自来援,破贼夹寨,贼兵都遁去了。快开门迎接嗣王!”嗣昭闻言,竟抽矢欲射德威。左右连忙劝阻,嗣昭道:“我恐他为贼所得,由贼使他来诳我呢!”左右道:“他既说嗣

  •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下·佚名

    石丙回寨,见乐毅具说前事。毅曰:“你敢再出战么?”石丙曰:“暂气歇。”言未毕。外有袁达高叫:“离乱不睹明朝,太平只在今日。交败将石丙出战!”毅见石丙不胜袁达,使一小计,用乌鸡血,向西北打一喷。狂风忽起,吹砂走石。石丙闻知乐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七卷 唐·缪荃孙

    僧文鉴等造陀罗尼经幢在吴县洞庭山,俗称东幢。八面。拓本高三尺三寸,广六寸六分。每面行书咒三行,行十五字。下截不全,有小字,皆助缘上座维那等姓名,仅存四字、二字不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不录。内有舍利二七粒。如来法身

  •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佚名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戊午年,大英明汗六十岁。正月十六日。清晨,月将落时,有黄光贯月中,其光宽若布幅,月之上长约二竿,月之下长约一竿馀。是岁新年既过,汗曰:“诸贝勒、大臣,尔等勿怠,吾意已决。今岁吾必兴兵征讨,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编全卷原阙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一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九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钱氏据吴越【董昌僭逆附】唐僖宗干 五年王郢之乱临安人董昌以土团讨贼有功补石镜镇将是嵗曹师雄冦掠二浙杭州募诸县乡兵各千人以讨之昌与钱塘刘孟安阮结富阳闻人宇盐官徐及新城杜棱余杭凌文举临平曹信各

  •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二·周明泰

    ○公历一八八五年光绪十一年乙酉 退庵居士藏长生殿时剧一册系光绪十一年乙酉九月四乐斋主人着至二十三年丁酉四月亦嚣嚣斋主人排印并校字内分八折叱政洗儿平蕃演猎逼反劝行誓师刺逆以第六折为最精彩全剧七字十字句皆

  •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晏婴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

  • 卷二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惟王节注采服之宜【宜国语作仪疏内误官】氏姓之所出而率旧典者为之宗【国语无所字率上有心字】夏父弗忌为宗人【人左传作伯】宗人升自西阶【阶

  • 九变第四十四·管仲

    凡民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德其上者,有数以至焉。曰:大者亲戚坟墓之所在也,田宅富厚足居也。不然,则州县乡党与宗族足怀乐也。不然,则上之教训、习俗,慈爱之于民也厚,无所往而得之。不然,则山林泽谷之利足生也。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规制门第八(共分六种) 秦尊僧[(契-大)/石],释门之规约初宣。魏倚道臻,佛子之科条益备。盖出世不离入世,束身所以束心也。况百丈创立丛林,大众同归栖止。不遵国法,何以邀王臣之护持。不守清规

  • 致安东格西书·太虚

    安东格西大喇嘛座下:前五年得法尊比丘来柬,藉闻总持二藏,博达五明,既充解行,尤富悲愿,曾允莅内地弘化之情。太虚因与四川檀越刘督办等,于世界佛学苑之系内,就重庆缙云山,筹设汉藏教理院,盖专备座下之讲学地也。顷年、法尊比丘从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善导

    比丘善导集记   依观经明观佛三昧法一   依般舟经明念佛三昧法二   依经明入道场念佛三昧法三   依经明道场内忏悔发愿法四   依观经明观佛三昧法(出观经观佛三昧海经)   观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圆光彻照

  • 卷第一百七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一有五不还。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为五摄一切。为一切摄五耶。如是等章及

  • 哭庵传·易顺鼎

    这篇自传用的是第三人称,备述一生简历,人奇文亦奇。语气表面上诙谐自谑,实际却十分自负,恃才傲物,睥睨一切。运用排比句式,更增强了奔放不羁的气势。

  •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元代沙啰巴译。乃属密教白伞盖佛顶法之经典。又称白伞盖陀罗尼经、白伞盖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白伞盖佛顶之陀罗尼及其功德。又本经之类本有真智等译之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