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八

卷八
  康熙十三年七月丁卯,命提督张勇严饬边防。上谕张勇曰:边陲重地,恐奸宄窃发。卿乃封疆大臣,朕所简任,可率所属总兵等官固守地方;有妄行为乱者,严行缉治,以副朕倚任股肱之意。
  癸酉,命江南绿旗兵习水战于黄浦江。先是,将军王之鼎疏称:耿逆潜通海寇,煽乱地方;沿江沿海,亟宜熟筹剿御。请于崇明沙船一百艘留三十以备巡逻,余尽泊黄浦江;遣满洲汉军兵配绿旗兵操演,以备策应。奏入,上敕将军阿密达等公议酌行。既阿密达等疏称:江南松江黄浦一带,现无警息。若拨满洲汉军往驻,则沿途百姓有供亿之累;派取民房居住,则土著之民有失业之虞。请止拨绿旗官兵不时练习。若黄浦江诸处有警,相机应援。上允之。
  命大将军贝勒洞鄂等各率所部速进四川。经略莫洛奏言:大兵在保宁与贼相持,恐运馈日久,秦民必致疲苦。臣今亲赴汉中,酌量分路进发;贝勒洞鄂等若率众尽行,虑致迟滞。请敕贝勒洞鄂以所将骁骑并入康亲王军内,自率所部轻骑赴西安,旋进四川。上谕:洞鄂部下无多,所将骁骑既入康亲王军内,轻骑入川,兵力单薄;可令贝子、公等亦各率所部轻骑并力前进。
  杨富谋叛,伏诛。时南瑞总兵官杨富隐匿在官盔甲、私置竹炮器械,暗招闽兵千余练习滚牌;与贼潜通,谋为内应。江西巡抚董卫国与将军希尔根等密商,于是月十一日以计擒之,实时伏诛。
  乙亥,命将军希尔根等固守赣州、袁州。先是,巡抚董卫国奏:闽贼出犯杉关,新城失守。至是,又奏:贼攻破石城,声犯宁都。上谕:赣州乃入粤孔道,将军希尔根、巡抚董卫国等务会同商酌固守之策,并趣副都统干都海、署副都统公沃赫等速赴江西。复谕兵部:袁州与湖广接界,亦属要区;可令将军希尔根、哈尔噶齐、根特巴图鲁等,协心商酌守御之策,务期保固。寻以袁州副将赵应奎为袁临总兵官,驻防袁州。
  丙子,命副都统喇哈领速赴衢州。总督李之芳疏奏:贼兵合力来犯衢州,臣标兵单可虞;请敕副都统拉哈统兵亟进,以壮声援。上谕:拉哈兵不必留驻杭州,速赴衢州与将军赖塔并力剿御;将军拉哈达、侍郎达都、副都统玛哈达、雅塔里等仍驻杭州防守。副都统吉勒塔布之兵,视何处警急,即往应援。
  戊寅,命平南王尚可喜等备交趾。总督金光祖奏:交趾知孙延龄叛逆,乘机蠢动,陈兵边界,其情叵测;请加防御。上敕平南王及总督、提督等严饬边将,不时侦察,仍增官兵防守险隘。
  壬午,命副都统伯穆赫林率喀喇沁土默特兵速赴浙江。先是,上命副都统苏朗、署副都统额思赫率蒙古兵二千之江宁,即留付将军阿密达,令之驻防;其原驻江宁喀喇沁土默特兵,令苏朗等率赴浙江。至是,浙江贼寇蜂起,衢州告警;将军拉哈达奏闻。上谕:衢州正在危急,令副都统伯穆赫林率喀喇沁土默特兵自江宁速赴浙江,与将军拉哈达等会同剿御;副都统苏朗等仍率蒙古兵镇守江宁。将军拉哈达、赖塔、侍郎达都、总督李之芳既同任剿抚之事,一应军务,须共同商确,毋分彼此。如浙地何处有警,即相机应援。
  命平南王尚可喜等固守梧江诸处。总督金光祖奏:梧州失陷,我兵据守梧江。上谕:将军根特巴图鲁等兵由袁州取长沙,进广西以袭贼后;则取道广东,必致迟久。可令平南王尚可喜、总督金光祖、提督马雄会同酌议,添发官兵规取梧州;否则,固守梧江诸处,相机剿御。
  命经略莫洛等措置进川官兵机宜。将军瓦尔喀等奏:征四川总兵官王怀忠标兵因饷匮逃散,今欲剿贼,兵力单薄,运馈不至;乞发兵救援。上谕:康亲王杰书及贝子准达所部骁骑,俱令贝勒洞鄂率之以行。其大兵或仍据壕堑围守保宁、或因粮运艰难暂还广元,命经略莫洛、将军瓦尔喀等公同商酌。王怀忠标下逃兵,姑宽其罪;应如何抚纳,亦令莫洛商酌速行。
  丁亥,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官兵败贼于岳州。是月十一日,贝勒察尼、将军尼雅翰等分部满、汉官兵水陆齐发,进攻岳州。伪将军吴应麒等率贼七万余,列鹿角、牌铳,陆路相拒;我兵奋击,大败之,斩首万级。舟师抵七里山,以炮攻贼,沈其船十余艘。
  己丑,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帅师之浙江、大将军贝勒洞鄂帅师之四川。先是,杰书奉命征讨,候调蒙古兵到同发。至是,杰书奏;浙江告急,宜速往援,若俟蒙古兵同行,恐稽时日;请率兵先往。上遂命于是日启行。洞鄂亦同日率兵之四川。
  辛卯,诏收葬耿精忠祖父骸骨。上谕兵部:耿精忠虽背恩反叛,其祖父投诚效力,累世旧勋,朕岂以精忠之罪,及其先人。大兵平定闽省之日,其祖父骸骨,仍许收葬。
  八月癸已,命给大将军等分兵印信。上谕兵部:诸路大将军止各给一印,倘分兵赴剿别无印信,则招抚贼寇、宣谕百姓及调遣防守地方两军移会机宜,何以为凭?其再给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印二。至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处有将军赖塔印一,再给印一。大将军贝勒尚善处有将军尼雅翰印一,再给印一。大将军贝勒洞鄂处既有将军赫业、瓦尔喀印二,不必另颁。若分兵他往,即以所颁印信付统兵者;复合一处,则收回所颁用大将军印。
  命科尔沁公图纳赫严禁兵卒。上谕图纳赫曰:我太祖、太宗以来,尔祖父同心效力,佐定天下;尔国赋税,听尔自取。若尔国穷困,朕加意抚养。今闻调至尔所属兵卒,有掠取民物者;在京尚如此,况离此远去,岂不益肆抢夺!尔久历行间,务宜严禁兵卒,毋得恣行强横。如有乱法者,即会同贝勒议行惩治。且中夏炎热,尔众早晚饮食各宜自慎,以副朕轸恤军士之意。
  命将军希尔根调署副都统公沃赫兵赴江西。巡抚董卫国奏:饶州营兵变余干,贼势猖獗。上命将军希尔根速调公沃赫兵赴江西,同副将军哈尔噶齐、巡抚董卫国、提督赵国祚商议剿灭贼寇,平定地方;仍檄江南总督阿席熙、安徽巡抚靳辅于饶州接壤所在增设官兵,严加防守。
  甲午,大将军贝勒尚善等帅师之岳州、贝子准达等帅师之荆州。
  乙未,命总督蔡毓荣率所部兵协同大兵进剿湖南。上谕兵部:王师进剿湖南,须用绿旗官兵;总督蔡毓荣管辖通省,可率所部兵随王师协力平定地方。又荆州地关紧要,进兵时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宜酌拨官兵防守。
  丁酉,谕福建总督郎廷佐剿抚机宜。郎廷佐奏:耿逆背叛,勾连海寇虚张声势。但海寇止习水战,陆地非其所长!宜剿抚兼施,乘机底定。上谕:廷佐入闽之日,海寇宜用抚、精忠宜用剿,或用间;相机便宜以行。
  壬寅,命海澄公黄梧子芳度袭其父爵。时芳度遣官黄蓝间道奏称:臣父于本年三月二十六日病故,臣不得已权以父命送敕印贼处;仍密行招募,合旧兵共得六千余人。六月初四日,斩伪城守都督刘豹等三人,拒守漳州。惟望大兵入闽救应;臣侦知来路,随往迎接。上谕:海澄公黄梧自海上归诚,殚竭忠荩,镇守岩疆,劳绩茂着。据奏于三月二十六日病故,朕心深为轸恻!应得恤典,从优议奏。黄芳度设计全城,招集兵卒斩伪都督刘豹等三人,固守地方,以俟大兵;具见芳度能继父志,克笃忠贞,殊为可嘉!芳度应令袭公爵。今大兵由浙江、江西、广东三路进闽,芳度侦何路兵先到,即来迎会。既芳度兄一等侍卫芳世自陈生长闽地,深知道里情形;乞随大兵进剿,救援伊弟芳度。上因授芳世为随征福建总兵官,令同平南王尚可喜兵进剿福建。
  命副将军哈尔噶齐为平寇将军。时平寇将军根特巴图鲁卒于军,副都统席布以闻;故有是命。
  命治理历法南怀仁制火炮。上谕南怀仁曰:大军进剿,亟须火器。尔可铸造火炮,务加意精工,俾越山渡水,轻便利用。于是,南怀仁多造木炮等火器,陆续解送军前,以资征剿之用。
  甲辰,增陕西绿旗官兵。先是,经略莫洛以秦省兵单,请添设绿旗兵万余,以资战守。上谕:增兵必须增饷,国家钱粮止有此数,兹大兵进剿浙江、江西、湖广需饷浩繁,尔经略所知。前因馈运不给,以致王怀忠等兵逃散。秦民供亿入川兵饷,已极劳苦。若增兵万余,贝勒、经略又统诸军深入;万一糗粮难继,恐禁旅有匮乏之虞,而绿旗兵复蹈前辙矣。经略身在地方,洞悉情形。或不烦增兵,即亲行入川;或必须议增,方可进发;或以秦省重要,不必亲行,遥措兵饷:其逐一详议以闻。至是,莫洛奏:陕西旧兵内王怀忠所率四千悉已逃散,今王辅臣又率二千以行。除此六千外,所增无多。盖增则战守调遣均有裨益,陕西得以保固;故臣以为增之便。若四川速定,则钱粮有资,而秦民又得息肩。臣仍宜亲统官兵协力进剿,平定四川。疏入,下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悉如所请行。上允之。
  己酉,命将军赖塔等剿御宁海诸路贼。提督塞伯理奏:黄岩围困,请援甚急;又宁海、象山、新昌、余姚四县贼众蜂起,恐贼窃踞宁海,断我粮道:请速救台保宁。上谕:黄岩危急,杭州将军拉哈达已发兵赴援。今大将军康亲王已领兵赴浙,无庸别遣。其宁海等处贼众作何剿灭并救台、保宁之策,康亲王未到之先,听将军赖塔、拉哈达等商酌以行。
  庚戌,申饬蒙古官兵。上谕图讷赫等:近闻蒙古兵违法扰掠,其严加禁饬。嗣后有不遵纪律者,自饶骑校以下,即审明正法。
  辛亥,谕护军统领桑格进兵机宜。时桑格参赞江西军事,上手敕谕之曰:江右为粤东咽喉、江浙唇齿,所关綦重。今兵民之心或怀两端,若不先灭地方小丑,大兵难以前进。至袁州、吉安、赣州,尤属要地;若有失陷,则广东声息必至梗阻。广东梗阻,则势益危急。今令满兵驻袁,相机进取长沙;否则,固守地方,庶三府可保无虞。将军当亲统重兵以行,毋使兵力单薄,致有疏失。
  臣谨按:吉安、赣州南通岭外,而袁州与湖南接壤,乃逆贼必争之地,均关要害。皇上预料贼必来犯,若守袁州,既可为吉、赣声援,又可以内捍西江、外略南楚;乃密授桑格以战守机宜,复命将军等统重兵往驻。未几,逆贼果侵轶袁州,赖兹兵力大创其众于西村之地,江西得以保固;而大兵亦长驱无梗,直抵长沙。皇上先机洞察,诚所谓坐照如神者也。
  己未,命将军尼雅翰帅师由江西规取长沙、岳州。上谕议政王等:闻岳州三面临湖,贼于陆路一面浚壕筑垒,拒守颇坚,难以进取。应令将军尼雅翰率兵沿流赴江西与副都统干都海兵合并,率袁临总兵官赵应奎由袁州进复长沙,夹攻岳州,相度便宜以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魏徵
  卷一百一·毕沅
  ●卷七十六·徐梦莘
  割台记·罗惇曧
  ○夺嫡妖乱志七则·许指严
  ◎陶然亭雅集之俪启·李定夷
  西汉年纪卷五·王益之
  卷十八·宇文懋昭
  王僧孺传·姚思廉
  宗懔传·李延寿
  宋一鹤传·张廷玉
  俞通源传·张廷玉
  第十一节 加富尔改革内政·梁启超
  ●皇朝通典卷七十二·佚名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卫时敏·唐圭璋

      时敏字子修,苏之崑山人。生于绍兴二年(1132)。少有大志,读书著文。绍兴中,任泰州海陵县主簿。监潭州南岳庙。授两浙转运司催仲起发物斛官。监行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淳熙三年(1176),改宣教郎知临安府仁和县,磨勘转通直郎。淳

  • 卷四·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四钱塘 王琦 撰乐府三十七首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萧士贇曰关山月者乐府鼓角横吹十五曲之一王褒诗云无复汉地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

  •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五·柯劭忞

      ○云南湖广四川等处蛮夷   云南溪洞诸蛮 大理金齿蛮 罗罗斯 车里 乌撒乌蒙东川芒部 禄余八番顺元诸蛮 田万顷 宋隆济 广西上下江诸蛮 黄圣许 岑毅 海北海南诸蛮 四川溪洞诸蛮   至元十三年,罗匐甸官禾者阿禾

  •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 美人惨别走死江滨·蔡东藩

      却说汉王欲西还关中,有两人进来谏阻,两人为谁?就是张良陈平。汉王道:“我与楚立约修和,彼已东归,我尚留此做甚。”良平齐声道:“臣等请大王议和,无非为了太公吕后二人。今太公吕后,已得归来,正好与他交战,况天下大势,我已得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隆庆五年五月壬戌朔大学士李春芳再上求退 上温旨慰留不允○升南京礼部右侍郎秦鸣雷为南京礼部尚书○起原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瀚巡抚陕西升抚治郧阳右佥都御史汪道昆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赵

  • 尚史卷九十五·李锴

    志三五行志夫天人者一于气交者也圣人在上仁生义杀合徳天地则雷动风化火蒸水润阳无凌阴阴无冒阳万物以孶而四气顺焉谓之至治其或逞欲纵慝紊蔑纲纪鬰折否塞坌涌旁达则淫沴之气作而为妖星辰错行毛羽生孽洪范所谓狂而恒

  • 一三三八 谕内阁将冯铨等从《贰臣传》撤去不必立传仅为立表·佚名

    一三三八 谕内阁将冯铨等从《贰臣传》撤去不必立传仅为立表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初六日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朕阅国史馆所进《贰臣传 乙编》内,薛所蕴、张炘二人俱曾顺从流贼,后始归降本朝;严自明则既经投诚,后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五·佚名

    先主 后主攻刘璋【子西 东坡 子由】荆州闗侯【子西 少游 子由】孙权称尊孔明不与之絶【子西】庞统中流矢卒【子西】张温败【子西】汉业【刘禹锡 温公】后主即位改年【子西】陈寿谓蜀不置史注记无官【子西】法正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 洪武八年五月庚申朔,上谓侍臣曰:“人君深居高位,恐阻隔聪明,过而不闻,其过阙而不知其阙,故必有献替之臣、忠谏之士日处左右,以拾遗补阙言而是也,有褒嘉之美言而非也。无谴责之患,故人思尽职,竭其忠

  • 小取第四十五·墨子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

  • 律吕新论卷上·江永

    婺源江永撰论蔡氏律书【三条】论蔡氏律书未尽善理之在天下至无穷也智者研之而亦有未精愚者思之而或有一得古人发之已谓详宻无可加后人观之犹谓罅隙有可议虽曲艺小道莫不皆然而况幽深难知如律吕一事乎古之通于音律者别

  • 卷三·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三新安首源姚际恒庄公桓公子,母文姜,在位三十三年。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即位于先君之年也。三月,夫人孙书△法于齐公之丧至自齐时文姜已归矣,此时又奔齐,内君与夫人奔皆变,言「孙」,此经之书法也。诸家皆谓

  • 卷十七·赜藏主

      ○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中(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   △垂示代语师因不安。云:“打草鞋行脚去。”无对。师云:“汝问,我与汝道。”僧便问:“和尚什么处去?”师云:“四维上下对机设教去。”代前语云:“和尚宜吃涢附汤。

  • 卷第四十四·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通。何者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他心智通,知一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差别,所谓:善心、不善心、广心、狭心、大心、小心、顺生死心、背生死心、声闻

  • 华严经关脉义记·法藏

    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分而交映。卷则一言无外。声闻掩视听于中延。展则尘算难知。文

  • 卷二十六·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六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镇州宝寿延沼禅师(临济玄嗣) 因西院来参。问蹋破化城来时如何。师曰不斩死汉。院曰斩。师便打。院连道斩斩。师又随声打。少顷乃谓侍者曰。适来者僧将赤肉抵它乾棒。着甚死

  •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名作。两个淘金人在荒野中疲惫地走着,其中一个人在过河的时候脚被扭伤,他向同伴呼救,可同伴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去,渐渐失去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和恐惧搏斗。他想走到湖边,那里有食物,

  • 世界之战·威尔斯

    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触目惊心的情况。火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成废墟。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都无济于事,一艘英国装甲战舰虽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