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节 加富尔改革内政

加富尔既相,君臣一心,锐意改革。其改革奈何?加富尔以为欲强国必先富民,于是第一,奖厉殖产兴业,采自由贸易政策(即免出入口税之政策)。是彼游历英国时,受哥布丁(英国名士,主张自由贸易政策舌战于议院卒达其志者也)之感化者也。第二,开通全国铁路,与英、法、比利时等国结通商条约。皆其隐于农事十六年所布画者也。虽然,加富尔之大目的,尚不在是。彼之所志,在使撒的尼亚脱外国干涉之羁轭,为完全一独立国;彼之所志,在以撒的尼亚连合全意诸小邦,还我祖国,以齿于欧洲列强之间。于是乎其第三,著不得不汲汲于扩张军备,筹兵必先筹饷也。于是乎其第四,著不得不议增税。以蕞尔小国承疲敝之后,增税实一至难之问题也。当加富尔之初入阁也,国中敌视之者固不少。虽然,彼满腔爱国热诚,盎睟于面,有以感人于不知不觉之间,使反对者皆表同情。彼终身不娶,而曰意大利吾之爱妻也;彼不治家人生产作业,而曰意大利吾之家库也。以此之故,至诚感人,国民咸愿牺其生命,绞其血汗,一以供相公之布画。故虽在元气未苏、疮痍满目之际,而增兵增税之议案,竟毫无阻挠以通过于议会。呜乎!大政治家之不可以不结信于民,有如是哉!乃知其所以十六年不飞又不鸣者,正所以为今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之地也!

其第五著之改革,则与民以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出版自由,蠲除一切忌讳,与天下更始,于是众心悦服,民智大进。虽然,其第六事,则加富尔内治第一危难之问题,即教民治外法权案是也。欧洲之有罗马教皇也,其在中古,统一全洲,各国帝王,莫不膜拜肘下。虽自马丁·路得创新教以后,其权力范围日削,然意大利则教皇之所宅都也,故其威尚赫赫不衰。撒的尼亚人民,非惟受治于国王也,亦且臣隶于教皇。于是所谓教士、教民者,有种种特权,横行国中,莫敢谁何,有犯罪者,政府不得逮罚,而别由教皇治下之法庭裁判之,是十数万之人民,立于治外法权下也。加富尔以为国民不一致,则内之不能施政务,外之不能振国权,而一国中有二主权,则国民终不能一致。于是毅然提出改革案,剥夺教会之特权,使一切与齐民等。虽然,以当时教会之势力,辅以人民之迷信,异论蜂起。加富尔一身,陷于四面楚歌之里。时撒王之于加富尔,犹桓公之于管仲也。虽然,王太后、王后皆迷信最深,强聒王侧,且责且劝。太后至迫王以加富尔若终不悛,将干涉王政,为上帝除此魔贼。王,纯孝之人也,处此左右两难之间,百计调停,智勇俱困,为之绝食者累日。而加富尔以国家大局安危所系,前途荣悴所关,反覆譬陈,王意终决。乃毅然曰:“余虽人子乎,犹国王也。国王之义务,余不可以不尽。”遂不退加富尔,而此案卒获厉行。於戏!加富尔虽百折不挠之英雄,然非遇英明果断之主如英玛努埃者,亦安得成功名于后世耶?至是,而撒的尼亚之内治,一切就绪。骎骎乎有神骥出枥、鸷鹰脱韝之志矣。

猜你喜欢
  太祖纪七·薛居正
  卷八 西凉录·崔鸿
  卷之五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一·陈衍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一一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三○五 盛京将军弘晌等奏查出函可语录碑记字迹及支派承袭人折·佚名
  清代学人列传三·佚名
  卷二十·傅恒
  钦定辽史语解卷七·佚名
  陈拟传·姚思廉
  周汉卿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媒欺·李渔

    〖临江仙〗(旦扮白发孀妇上)昔日红颜今白发,止因愁病交加。(小旦扮贫女上)贫来空惜貌如花。莺虽啼别院,春止到邻家。(旦)门户萧条孰与支,茕茕孀妇倚孤儿。(小旦)寒门不见高亲叩,篱犬终年少吠时。(旦)老身何夫人是也。先夫在日,曾为执

  • 卷二百三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九 吴澄 送杨志行赴闽海照磨效其体 负疴出京华息担憇江介邂逅玉雪姿乘堎尘嚣外嘉名昔屡闻良觌今一快谈谐每欣豫晨夕数期会藉

  • 忠义集卷三·赵景良

    元 赵景良 编昭忠逸咏都统何公【进】张公【珎】老将由来进退宜防囘料敌计何竒地分南北兴亡兆天限关山战伐疲兵已不支犹奋臂将仍尽锐慨舆尸坤维烽燧休频举犹恐英魂待出师【辛卯冬十月二十四日大兵攻大安都统何进开关

  • 列传第四十八 孔愉(子汪 安国 弟祗 从子坦 严 从弟群 群子沉 丁潭 张茂陶回·房玄龄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其先世居梁国。曾祖潜,太子少傅,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祖竺,吴豫章太守。父恬,湘东太守。从兄侃,大司农。俱有名江左。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欧阳修

    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射猎居处无常

  • ○九汉外史五则·许指严

    雍邸以夺嫡最剧烈之故,厚养死士,结交海内奇才异能,一时蒸为风尚。除剑侠、番僧等外,有大力士著称,凡以次行辈,得九人。第此等大力士,出没江湖,侪伍亡命,恒不肯以真姓名告人。且其人品亦畸零古怪,不可方物,故各家纪载不同。合而观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哀公三桓陪臣【东坡】孔子沐浴请讨齐【颍滨】孔子猎较【荆公】孔子诛少正卯【东坡】宓子贱【贾至】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伯越【老泉 荆公 颍滨】三桓陪臣东坡论哀公问社宰我对以使民战栗曰或曰建国各以其土之所宜木

  •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班固

    (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原文】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

  • 卷之四·黄景昉

    上召对阁部大臣,间命皇太子侍立。诸臣致词云:「臣等恭叩皇太子殿下。」叩头毕,面答:「先生每辛苦。」一日,勋戚、科道各官同在列,皇太子意有所疑,跪请旨。久之,上曰照例传。因起,答如前语。宫闱礼法严,每起居辄行跪拜,兹举尤见其

  • 第五章 独商与公商之比·梁启超

    以商业言之,商人各自经营,各自开店用伙,无能统一,于一地之人口,所需什器,不能得其统算之实。即能统算,而各店竞利,不能不预储广蓄以待人之取求,所储蓄者,人未必求,人所求者未必储蓄,不独甲店有余而乙店不足,抑且人人皆在有余不足

  • 卷十四·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四安溪 李光坡 撰明堂位第十四昔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註曰負之言背也斧依為斧文屏風於戶牖之間坡謂此天子明指成王□有上句方曰周公而下

  • 主席南普陀寺是日有信士弟子请上人上堂·太虚

    卓杖云:若论第一义谛,未进山门,早已落二落三了,何况来此摇唇鼓舌?然既有今此一会的时节因缘,也不可教令空过,且来与大众闲话一场。常云:供养佛法僧三宝,佛法且置,如何是僧?若云和合众,一一国家,一一民族,一一社会,一一世界,孰非和合众

  •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明胜义 二 释经题 释经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n

  • 佛说树提伽经·佚名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昔有一大富长者名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有一白[疊*毛]手巾挂著池边。遇天风起吹王殿前。王即大会群臣坐共参论。罗列卜问怪其所以。诸臣皆言。国将欲大兴

  • 入地眼全书·辜托长老

    《入地眼全书》北宋辜托长老著。长老生宋时,扦葬建造,手作甚多,迭著神异,阴阳二宅经彼建造,至今不替,其遗址犹有存者。凡富贵名墓,高山平洋,本之形势以立其体,参之河洛以妙其用,多所指引,无不符合。是书自宋迄今,巨族大家抄写成帙

  • 铁骑银瓶·王度庐

    《铁骑银瓶》是王度庐写的一本武侠小说。为《鹤铁系列》的最后一部,内容直承《卧虎藏龙》。主要讲述了玉娇龙与罗小虎之子铁芳自出生就被换走在找寻母亲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故事。

  • 两粒珠·程小青

    那年革命军的势力还没有达到东南,东南二省间忽然起了内战。当战争最剧烈的当儿,说也惭愧,那沿铁路线一带的人民,都把上海租界——当时租界还不曾收回——当作了避难的安乐窝,竟扶老携幼像潮涌似地赶来。战事发生在铁路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