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

洪武八年五月庚申朔,上谓侍臣曰:“人君深居高位,恐阻隔聪明,过而不闻,其过阙而不知其阙,故必有献替之臣、忠谏之士日处左右,以拾遗补阙言而是也,有褒嘉之美言而非也。无谴责之患,故人思尽职,竭其忠诚,无有隐讳,如此则嘉言日闻,君德日新,令闻长世,允为贤明。若昏庸之主吝一己之非,拒天下之善,全躯保禄之臣或缄默而不言,或畏威而莫谏,塞其聪明,昧于治理,必至沦亡而后已。由此观之,能受谏与不能受谏之异也。”

贵州江力、江松、剌向四十余寨土酋把具播共桶等连结苗獠二千余人作乱,势甚猖獗,平越安抚司乞兵救援,命贵州卫指挥同知胡汝率兵往讨之。

丙寅,播州宣慰使杨铿遣其弟锜来朝,贡马,赐铿及锜衣物有差。

丁卯,罢济南府济阳县仁风、辛市、商河县归化、三叉口四巡司。

戊辰,遣内使赵成往河州市马。初,上以西番素产马,其所用货泉与中国异,自更钱币,马之至者益少。至是,乃命成以罗绮、绫帛并巴茶往市之,仍命河州守将善加抚循,以通互市,马稍来集,率厚其直偿之,成又宣谕德意。自是番酋感悦,相率诣阙谢恩,而山后、归德等州西番诸部落皆以马来售矣。

己巳,召凤阳行都督府都督佥事胡海赴京,以都督佥事丘广代之。

诏永嘉侯朱亮祖等率师同頴川侯傅友德往北平备胡。

陕西按察司佥事虞以文言:“洪武七年冬,巡按至汉中,见其民多居深山,少处平地,其膏腴水田除守御官军及南郑等县民开种外,余皆灌莽弥望,虎豹所伏,暮夜辄出伤人。臣尝相视其地,本皆沃壤,若薙其榛莽,修其渠堰,则虽遇旱涝,可以无忧,已令各县招谕山民,随地开种,鲜有来者。盖由归附之后,其民居无常所,田无常业,今岁于此山开垦,即携妻子诛茅以居,燔翳下种,谓之刀耕火种,力省而有获,然其土硗瘠,不可再种,来岁又移于他山,率以为常暇,日持弓矢,捕禽兽以自给,所种山地皆深山穷谷,迁徙无常,故于赋税,官不能必其尽实,遇有差徭则鼠窜蛇匿。若使移居平地,开种水田,则须买牛具,修筑堤堰,较之山地用力多而劳,又亩徵其租一斗,地既莫隐,赋亦繁重,以是不欲下山。今若减其租赋,宽其徭役,使居平野,以渐开垦,则田益辟而民有恒产矣。”上善其言,诏陕西行省度行之。

庚午,五色云见。

丁丑,赐在京各卫军士薪钞有差。

庚辰,以户部尚书宋冕为陕西行省参政。

辛巳,赐山东、山西、北平、陕西、河南、定辽、浙江、福建、江西、直隶、苏州、太仓等卫军士钞布有差。

癸未,五色云见。

丙戌,故元广平王保咱、司徒保保、威宁王帖木儿等十一人自大同来降,上其印章,献马六匹。上纳其马二匹,余命还之,赐酒醴、衣服。越数日,召见,复赐保咱、保保绮罗及帛各十六匹,帖木儿等赐物有差。以保咱为蒙古右卫指挥佥事,保保为镇抚,令往大同招抚其属,帖木儿与所部军校五十八人皆居京师。

戊子,诏赐京师营造工匠钞有差。

大同、太原二府暨山阴诸县雨雹,真定等府平山等县蝗。

以常州府通判邹彰为浙江按察司佥事。彰,广西临桂县人,秩满以廉能称,故擢之。

六月己丑朔。

壬辰,五色云见。

甲午,安南陈煓遣其通议大夫阮若金等来请朝贡期。上令群臣议,皆曰:“古者,诸侯之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蕃邦远国但世见而已。”于是命中书省臣谕安南、高丽、占城等国自今惟三年一来朝贡,若其王立则世见可也。

乙未,改蒙古卫为蒙古左卫,调保咱为指挥佥事,仍置蒙古右卫。

丙申,赐诸司历事监生夏布人四匹。

丁酉,以李扩等为监察御史。初,上择国子生年少聪敏者入文华、武英二堂说书,谓之小秀才,甚见宠遇。至是,俾职清要,俱为监察御史。扩寻为给事中兼齐相府录事。

己亥,五色云见。

以武官子弟冯震等五十三人荫袭英武卫指挥同知等官。

辛丑,赐江西都卫所属军士钞有差。

壬寅,免两浙盐运使李世杰官,以江西行省参政夏礼代之。

贵州卫指挥同知胡汝率兵讨江力、江松、剌向等寨蛮酋,平之。

置浙江绍兴府织染、杂造二局。

丁未,以户部尚书赵好德为陕西行省参政。

庚戌,夜有星青白色,自天船流至五车没。

丙辰,处州府青田县杨山民叶保伍等为盗,命钱塘卫指挥佥事贾珍讨捕之。

戊午,高邮州奏言大水没下田。上谕中书省臣曰:“民资食以餋生,今高邮下田既没于水,民将缺食,租税将何所出?“即命免其租,凡六万三百四十三石,仍敕有司赈恤之。

沧州、景州、河间旱,免租。

吏部尚书吕熙卒。

秋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庚申,上御右顺门,谓侍臣曰:“举大器者,不可以独运;居大业者,不能以独成。故择贤任能,列布庶位,安危协心,盛衰同德。昔殷、周之兴也,用伊尹、周公诸贤,故卜世永久,历祚灵长;秦、隋之季,弃群策于汉高,委英雄于唐主,独任其智,未几而亡。盖根疏者易拔,源浅者易涸,人君欲弘其德,惟当广览兼听,博达群情,则治益盛隆,道亦光大矣。”

以孔克伸为曲阜知县。敕曰:“昔君天下者,官以五爵,自汉以下,职分九第。凡斯之职,非功德者弗登,可见昔君慎名爵而重志能者矣。朕值胡运天更,衣布衣而起草莱,天命归而群英附,不五七年间,偃兵息民,一华夏,主兆民,纪年洪武,当建国之初,已定人神之分,故天地位其位,黔黎务焉。其于先圣先师,朕不敢外,稽诸历代载在祀典者,则仲尼有血食,后嗣有袭封,于是法前代,仍旧章,孔希学受封,世为县令者希大,职如前,何期希大不依祖训,屡干国宪,自蹈罪戾,以失世官。今特选本族,以尔克伸,受从仕郎,知济宁府兖州曲阜县事。尔尚夙夜忠勤,承流宣化,宜鉴前车之失,求无忝于圣裔,则予汝嘉,尔其勉之。”

辛酉,以改作太庙,躬祀后土、太岁等神。祝曰:“祖宗神室,旧建皇城东北,愚昧无知,始建之时,未尝省察,是致地势少偏。兹度地阙左,以今日集材兴功,特告神知。”其庙制按唐、宋为正殿,同堂异室,殿东西为两庑,殿之后为寝殿,前殿之前为正门,左右为角门,正门之前为灵星门。

壬戌,命曹国公李文忠为征虏左副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副将军,往山西、北平整率军马,代颍川侯傅友德、永嘉侯朱亮祖还京。

乙丑,享太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戊辰,诏百官闻父母丧者不待报,许即去官。时北平按察司佥事吕本言:“近制,士大夫出仕在外,闻父母之丧,必待移文,原籍审核,俟其还报,然后奔丧。臣切以为中外官吏,去乡或一二千里,或万余里,及其文移往复,近者弥月,远者半年,使为人子者衔哀,待报比还家,则殡葬已毕,岂惟莫睹父母容体,虽棺柩亦有不及见者。若此之类,深可怜悯,臣请自今官吏若遇亲丧,许令其家属陈于官,移文任所,令其奔讣,然后核实,庶人子得尽送终之礼,而朝廷孝理之道彰矣。”上深然之,故有是命。

京师地震。

庚午,诏国子生于诸司历事有未娶者,赐钱婚聘,更赐女衣二袭,月给米一石赡之。

辛未,翰林待制王僎致仕。僎字幼度,开封之祥符人,初仕元为国子助教。洪武初,以故官召至,授翰林修撰兼编脩官,命于大本堂授吴王经,迁待制。至是,上悯其老,听致仕。后其子弘为龙江递运所官,丞相胡惟庸家人舟经江上,与官船相触,两舟之人忿争,家人归愬于惟庸,惟庸怒寘弘于法,罚输作。僎来视其子,贫无赀,乃授徒京师市中以给之。惟庸败,上忽念僎,问近臣僎安在,有言其故者。上即召僎,慰劳之,赐以绮帛,给舟车,送其父子还乡。僎为人质直严重,年七十余,以疾终于家。

丁丑,直隶应天、太平、宁国、镇江及湖广蕲、黄诸府州久旱伤稼,诏免今年田租。

甲申,礼部奏:“五祀之礼,考之周、汉、唐、宋,其制不一。今拟以孟春祀司户之神,设坛于皇宫门左,司门主之;;孟夏祭司灶之神,设坛于御厨,光禄寺官主之;季夏祀中霤之神,设坛于乾清宫丹墀,内官主之;孟秋祀司门之神设坛于午门之左,司门主之;孟冬祀司井之神,设坛于井前,光禄寺官主之。四孟月之祭,则于有事太庙之日;季夏之祭,则于土旺之日。牲用少牢。”制可。自是,五祀之礼,岁率以为常。

乙酉,设工部广积场大使、副使各一人,以掌材木。

丙戌,命礼部尚书章善署湖广行省参政。

淮安、北平、河南、山东大水,伤禾稼。

八月戊子朔。

辛卯,遣官祀历代帝王。

壬辰,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

丁酉,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戌,祭大社、大稷。

夕月。

己亥,敕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永嘉侯朱亮祖、南安侯俞通源抚谕诸屯,劝督农事。

壬寅中秋,宴群臣于奉天门。

甲辰,赐河南、山西、北平、陕西、山东各卫军士钞布有差。

升贵州卫指挥同知胡汝为武昌都卫都指挥使,以其平苗獠之功也。

己酉,遣使往西凉、甘肃赐卫经历熊鼎、蔡秉彝绵衣、皮裘。

故元将王保保卒。先是,保保自定西之败,走和林,爱猷识理达腊复任以事。后从徙金山之北,至是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经死。

癸丑,颍川侯傅友德等至京师。

册广西都指挥使徐成女为靖江王守谦妃。

乙卯,开封府陈州雨雹。

丙辰,赐汝宁卫军士战衣各一领、钞一锭、绵花二斤。

丁巳,涿州房山、赵州宁晋等县蝗。

降翰林修撰答禄与权为典籍,以不脩职也。

太白昼见。

是月,开登州蓬莱阁河,役万五千人。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三·志第三十六·律历十六·脱脱
  卷九十三 志六十八·赵尔巽
  卷一百十七 景祐二年(乙亥,1035)·李焘
  第三十一回 敕告密滥用严刑 谋匡复构成大祸·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十八·徐紘
  ◎中央公园大发脾气·宣南吏隐
  读史剩言卷一·秦笃辉
  九一 谕内阁进士邵晋涵举人戴震等如勤勉准其一体散馆殿试酌量录用·佚名
  卷一百九·司马迁
  天授·周绍良
  经筵玉音问答·胡铨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卷四十四·雍正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阮阅

      ●卷二十一·咏物门下  东坡《橄榄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气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范景仁言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实自落,所以有“落红盐”之语。南

  • 卷之一一·魏庆之

      诗 病   诗病有八沈约   一曰平头 第一、第二字不得与第六、第七字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莫具陈。”“今”、“欢”皆平声。   二曰上尾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

  • ◆遯庵先生段克己(二妙集)·顾嗣立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余廿年而卒,人称为遯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

  • 卷九·杜文澜

    卷九花上月令吴文英词、夜深里句、里误作重、应遵词谱更正、七娘子蔡伸词、雝雝落雁蒹葭浦句、落雁二字、戈氏校本作雁落、又琐窗朱戸句、琐误作锁、应更正、繋裙腰张先词、浓霜澹照夜云天句、首

  • 列传第三十二 裴叔业崔慧景张欣泰·萧子显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晋冀州刺史徽后也。徽子游击将军黎,遇中朝乱,子孙没凉州,仕于张氏。黎玄孙先福,义熙末还南,至荥阳太守。叔业父祖晚渡。少便弓马,有武干。宋元徽末,累官为羽林监,太祖骠骑行参军。建元元年,除屯骑校尉。虏侵司

  • 列传第四十四 文学下·姚思廉

    刘峻 刘沼 谢几卿 刘勰 王籍 何思澄 刘杳 谢征 臧严 伏挺 庾仲容 陆云公 任孝恭 颜协 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父珽,宋始兴内史。峻生期月,母携还乡里。宋泰始初,青州陷魏,峻年八岁,为人所略至中山,中山富人刘

  • 卷一百六十八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起仁宗皇祐二年正月盡是年七月   春正月己亥,詔河北提點刑獄司,自今歲調兵夫治河,並親往督視之。   辛丑,詔樞密院自今勾當皇城司並選差人,仍不許陳乞。會要慶曆八年閏正月,已有此詔。   癸卯,以歲饑,罷上元觀燈。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弘治四年十月甲辰朔孟冬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蔡震杨伟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遣内官祭司并之神○初有旨命给内府上衣监匠役米馔光禄寺卿胡恭言此辈俱有本

  • 卷之九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第五·佚名

    帝统五尊号册上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册文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维乾德元年岁次癸亥。十一月己酉朔。十六日甲子。摄太尉守司徒兼侍中萧国公臣范质。守司空平章事臣王溥。尚书右仆射平章事臣魏仁浦及内外文武臣寮。马

  • 卷十九·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九列传马保忠马保忠营州人也疏眉目丰下谨重寡慾斤斤自修州人贤其行自力读书不谒州县节用以给亲里大穰则振其余於乡党太平年间授洗马改着作郎殿中丞兴宗朝为枢密使尚父守太师兼政事

  • 十七年·佚名

    (辛酉)十七年清乾隆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卯,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兩都,又命備局,飭諸道。1月2日○戊辰,持平金翰運以李彙恒疏斥,上疏自辨曰:其所謂擅改眞儒之啓者,臣之所改,不過以亟正邦刑,改爲嚴鞫處斷。畢竟處分,歸於嚴鞫,到今追

  • 卷二十六·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二十六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不见诸侯此其见梁惠王何也曰不见诸侯者不先往见也见梁惠王者荅其礼也葢先王之礼未仕者不得见于诸侯战国之时士鲜自重而孟子独守先王之礼故其所居之国而不仕焉

  • 经礼补逸卷八·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賔礼朝礼周礼大宗伯春见曰朝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幕人凡朝觐共其帷幕幄帟绶掌次诸侯朝觐则张大次小次小臣朝觐沃王盥司几筵凡大朝觐王位设黼依依前南向设筦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典

  • 左氏释卷下·冯时可

    明 冯时可 撰鲜季孙受叔仲子之言而命杜泄曰鲜者自西门杜泄争之以为卿自朝鲁礼也杜云不以寿终为鲜西门非鲁朝正门也自朝从生存朝觐之正路也杜泄为穆子之宰不能止丙之诛不能止壬之逐不能救豹之死不能讨牛之罪而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九·澄观

    疏。又究此四下。第四无作四谛。文中亦三。初总明。言非唯但空者。拣上无生但显空义。便为真实正是所宗。二今了下别示四相。阴入皆如者。前云即空。今云即如理已别矣。又言无苦可舍非是空故。无有可舍今体即如。如外

  • 本草害利·凌奂

    成书于1862年。清代凌奂(晓五)撰,手稿本。作者得其师吴古年之《本草分队》遂以此为基础,集诸家本草之药论,补入药物有害于疾病之内容,更名《本草害利》。全书共8卷,本书集历代本草及名医经验,删繁就简,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

  • 夜谭随录·和邦额

    文言笔记小说集。四卷。署“清闲斋氏”(和邦额)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取材广泛,所记事物繁多,有甘肃沙漠 怪风,西海蜃气观,京师地震等奇观,也有北地 回煞、夜星子等迷信风俗。故鲁迅《中国小说史 略》谓其“记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