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僧孺传

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郡郯县人。祖父王准,是刘宋朝的司徒左长史。

王僧孺五岁那年开始学习《孝经》,他问老师《孝经》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老师告诉他:“主要是论述忠义与孝道两件事。”王僧孺便说:“如果是这样,我愿意经常读这本书。”六岁时就会写文章,长大后特别勤奋好学。家里很贫穷,时常受人雇佣写文章养活母亲,每次写完一篇文章,人们便争相传诵、称赞。在齐朝做官,开始任王国左常侍、太学博士。他与尚书仆射王晏相互友好,彼此推崇。王晏担任丹陽县令后,征召王僧孺补郡功曹,让他撰写《东宫新记》。迁大司马豫章王的行参军,又兼任太学博士。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开设西邸招收文学之士,王僧孺也曾在那里学习过。文惠太子听说他的名声后,召进东宫,让他在崇明殿值班,想提拔他担任东宫的官员,不巧文惠太子逝世,此事没有办成。当时王晏的儿子王德元出任晋安郡郡守,便让王僧孺补任郡丞,任侯官县令。建武初年,皇帝下诏推举贤士,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上书推荐王僧孺和秘书丞王日柬。于是任命为尚书仪曹郎,迁治书侍御史,出任钱塘县令。

起初王僧孺同任日方在竟陵王的西邸相遇,以文学会友,至此将要赴任钱塘县令,任日方赠诗一首,大意是说:“只有你认识我,只有我理解你。观察行动比照其人言谈,要慎终如始。尊敬尊重如同对待兰香芷芳。形影不离,过去在一起,如今要分手。百德之首,在于自立品格。你的品行和才华斯在,谁人敢妄道是非?美名已经建立,又何惧于老之将至?谁来持鞭赶马呢,我来为你驾车。刘歆著《七略》,班固写《艺文志》,虞翻著《易注》九卷,荀爽注《周易》十一卷。我们前世有缘,相互欣赏共同勉励。体察下情不知疲倦,升迁的日子总会到来。羡慕你是早晨的太陽,叹息我是夜晚的残烛。”他为文士朋友所推崇到这种程度。

天监初年,任临川王后军记室参军,在文德省听候召用。不久出任南海郡太守。郡里每年都有高凉国的人和海船多次到来,外国商人在这里进行商品贸易,过去州郡官员用半价买下货物随即转手卖出,赚取几倍的利钱,以前历任官员都这样做,并习以为常。王僧孺便感叹地说:“过去有人在蜀郡当官,全身上下不用蜀国产的物品,我想留给子孙的也不是越族的衣装。”不要任何东西。做郡守一年,皇帝下诏令让他回京,郡里的百姓僧侣六百人到府署请求他留下来,没有同意。回到京城后,任中书郎,领著作,再次在文德省值班,撰写《中表簿》和《起居注》。迁任尚书左丞,仍保留领著作职。不久任游击将军,兼任御史中丞。王僧孺年幼时家里贫穷,他的母亲借卖纱布为业,有一次带王僧孺去集市,路上正遇上中丞的仪仗队,被驱赶到路旁的水沟里。到拜授御史中丞的那一天,仪仗队在前面开路,情不自禁的悲感交集。后因公事降任云骑将军,兼职不变,不久正式授任御史中丞。当时高祖写了一首《春景明志诗》共五百字,下诏让在朝沈约等人都写一首。高祖认为王僧孺的诗最工整,迁少府卿,出任吴郡监御史。回京后又任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请求进谒他都一概不理会。

出任仁威南康王长史,负责处理州、府、国事务。王国典签官汤道愍受到南康王的宠幸,在府内执掌大权,王僧孺总是制裁抑制他,汤道愍便诽谤诬告王僧孺,快要送进监狱。王僧孺上书辞去官职说:“我不能在山隅中逃避淹留,而在李树下端正衣帽,招致侮辱和污点,遭受惩罚,解去官职,沦为平民。董仲舒很有才,只不过担任骄王的丞相;贾谊很有才,只不过做了长沙王的相。我个人才力短浅,侥幸做了高官,确实感到惭愧。宽厚德性的人很少,而小人很多。所以说抽断肠子,砍掉头颅,不能报答皇上的一句话;把胆掏出来显露自己的诚心,怎能酬报皇帝多次的照顾。所以说网罗才张开,小鸟先落网,细小的风刚开始吹,小草还是坠落。一旦辞去各种官职,也就能解脱诸多烦恼。纵使天网疏漏,皇帝开恩,又把心放在哪里,有何面目见人呢。在泥潭沧海里与鱼鳖为伍,在荆棘丛生的荒野里同虫蛇杂居。怎能再听到皇上的声音,看到皇上的容颜。高台上漫步,悲痛得如同霰落地。流连下席,泪如泉涌。”王僧孺被免官,很久没有被起用,过了很久,任命为安西安成王参军,历任镇右始兴王中记室,北中郎南康王咨议参军。入京在西省值班,负责撰写谱牒。普通三年(522)去世,终年五十八岁。

王僧孺喜好收藏书籍,积累的书达一万多卷,很多是珍奇的版本,与沈约、任日方家的书差不多。年轻时专心好学,只要能看到的书无所不读。他写的文章华丽新颖,引用不少新事,很多是世人所未见过的,人们都推崇他富有文采。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志第十三·柯劭忞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柯劭忞
  大事记续编卷十三·王祎
  卷四·张九成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第五七告示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一二○七-一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纪昀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佚名
  四九五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四次查获应毁各书折(附清单)·佚名
  九 晒谷·周作人
  王劢传·姚思廉
  萧渊藻传·李延寿
  卷三十五 耶律伊都之叛·李有棠
  卷二·允禄
  115.匈奴人称汉帝·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在那山道旁·徐志摩

    在那山道旁,一天雾蒙蒙的朝上,初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窥觑,我送别她归去,与她在此分离,在青草里飘拂,她的洁白的裙衣。我不曾开言,她亦不曾告辞,驻足在山道旁,我暗暗的寻思;“吐露你的秘密,这不是最好时机?”—&mdas

  • 重订曲海总目·佚名

    清 黄文旸原编〔注〕无名氏重订管庭芬校录乾隆辛丑春,奉旨修改古今词曲,子受盐使者聘,得与改修之列,兼总校苏州织造进呈词曲,因得尽阅古今杂剧传奇。阅一年,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曲海》一书;先定总

  • 太祖纪二·薛居正

    广顺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枢密副使、尚书户部侍郎范质为兵部侍郎,依前充职;以陈州刺史、判三司李穀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翟光邺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

  • 第一百回 失蜀土汉宗绝祀 篡魏祚晋室开基·蔡东藩

      却说司马昭既诛成济,遂议另立嗣君,决迎燕王宇子璜为魏主;使长子中垒将军司马炎,行中护军事,持节至永次县,常道乡,迎璜入都。璜为常道乡公,年方十五,既入洛阳,即至永宁宫,谒过太后,登殿嗣位,更名为奂,改号景元,进司马昭为相国,封

  • ●卷六·毛奇龄

    〖光宗朝 泰昌〗光宗后郭氏,顺天人。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生皇一女。四十一年十一月丁未死,谥恭靖。四十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主礻付庙。后父初

  • 卷之五百三十·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五月。己卯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申皆如之。内记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潘效苏瑞洵电奏、收哈事宜。须地方官切实查办。非严定功过。难期得力等语。

  • 第二二一告示光绪七年八月初八日一一五○六--二·佚名

    福州将军穆、闽浙总督何、福建巡抚岑,据传教条约,晓谕军民保获教士及教民镇守福州等处将军、兼管闽海关事务、统辖福建陆□□□□□营、世袭云骑尉、西林巴图鲁穆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

  • 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佚名

    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抽出错悞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

  • 卷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 唐 张守节 撰 夏本纪第二        史记二 夏禹【夏者帝禹封国号也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名曰文命【帝王纪云父鲧妻修已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

  • 戴颙传·沈约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钅至人。父亲戴逵、兄长戴勃,都因隐逸而享有盛名。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他因为父死而没有做官,重操旧业。父亲善于弹琴写字,都传给了戴颙,所有的音乐,戴颙都能弹奏

  • 王仁裕传·薛居正

    王仁裕,字德辇,天水人。小时丧父,不听老师教导,年二十五岁,才想学习。一天晚上做梦剖开肠子和胃,引西江水来清洗它们,又看见水中的砂石,上面都有篆文,于是捡起来吞下肚去。到梦醒时,心胸豁然开朗,从此悟性天资极高。写有一万多首

  • 三年·佚名

    (壬辰)三年清順治九年春正月1月1日○甲戌,司諫金佐明引避曰:「臣於上年,忝叨經幄,目見人心之洶懼,妄憂朝著之潰裂。半夜前席,昵侍威顔,徒知有懷必達,不能先事燭微。至今思之,心膽俱慄,咋指難追,噬臍無及。方在問事之列,不敢以小嫌自

  • 法象第二·徐干

      夫法象立,所以爲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愼威儀。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爲冕服采章以旌之,爲珮玉鳴璜以聲之。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

  • 书义矜式卷五·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周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又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大臣勉言以宅中圗治无非所以为天人计也盖王者天人之主所以继天而出治者也故召公吿成王以绍上帝服土中为

  • 卷六·毛应龙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六     元 毛应龙 撰肆师之职掌立国祀之礼以佐大宗伯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大祭祀展牺牲系于牢颁于职人凡祭

  • 大乘止观序·智旭

    钱唐胡子浸云。问。于华藏单子曰。何谓道。单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废欤。单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见。在矿之金。匪炼弗纯。在缠之性。匪修弗显。必曰。性也。而可以废修也。彼芸芸者。熟无性耶。于是以

  • 青州百问序·佚名

    元 辩和尚问 觉和尚答夫禅分五派。本乎出自一源。教列三乘。大底终归一法。利生接物。若洪钟随扣而腾声。遇缘即宗。犹大鉴对形而现影。是以高低普应。妍丑齐分。须令入圣超凡。必使识心见性。恭惟青州法祖大师提纲

  • 春秋宗朱辨义·张自超

    十二卷。张自超撰。张自超字彝叹,高淳(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张自超之研究经史,期于躬行实践,康熙四十二年中进士后授经讲学,文行日着,未仕而卒。此书以朱熹谓《春秋》据事直书为旨。张氏认为,《春秋》寓有褒贬,但不是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