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八

纪年

世宗圣明皇帝下

【己亥】大定十九年春正月太子允升贼杀其弟晋王允猷事觉奔和龙帝遣完顔宇追杀之并诛其妻孥八十余人

晋王宫僚张克已延晋王允猷宴於南凉观三鼓方散晋王因寝及晨观门微启有血衣掷地侧卫直赫图亟往视之晋王已殒胸口皆伤侍女四人亦死诏大兴府捕贼甚急会前门失官钱有张覩遂宁等在市嬉游花酒损废金帛殆不胜算衆疑其盗官钱因擒之閲其箧有金五百两皆太子允升所赐下狱鞫问乃知杀晋王者此辈实太子使之也县密以闻大兴尹完顔珪密奏帝召二府议之且疑其不然太子允升觉之诘晓微服佩三卫符出门晨夜奔驰凡三日至和龙【按和龙为慕容氏所都在辽水之西乃汉唐之柳城县司马光通监以黄龙府为和龙胡三省已辨其误此所言和龙盖亦指黄龙府而言乃金之隆州利涉军也但此书所载允升事本妄则其所言和龙城之误固不足辨耳】上遣明威将军完顔宇驰骑追之宇年老不能驰逐允升至会同宣言南宫子孙弑逆我今在此发兵救国难国人闻太子至皆信自会同以北和龙以西皆受调发会宇至人心始疑宇至栋摩与太子遇宇宣诏且约日合战至晡太子衆散诘朝宇进兵悬榜购募和龙人以允升首至有司请诛其妻孥凡八十余人諡允猷为元悼太子【按金史并无太子作乱事且此书既於大定十二年书皇太子允升薨又於十七年书帝与皇太子赏牡丹又於是年叙太子杀晋王其自相抵牾已甚谬妄无疑】

【庚子】大定二十年亡辽遗族耶律干罕为羣牧使【按金史干罕本契丹之族先从萨巴为乱山前山後诸羣牧皆应之非干罕为羣牧使也】聚兵十万自号後辽皇帝结北地诸部为援帝遣宣徽使赫舍哩萨必为元帅将兵八千以讨之生擒干罕割耳鼻五十车封萨必为金源郡王右丞相【按金史海陵纪正隆六年契丹诸部反世宗纪大定二年九月右都监完顔思敬获契丹干罕余衆悉平通监纲目书干罕之叛於正隆六年书干罕之平於大定二年与金史同此书於大定三年书干罕余党奔宋亦与史合而此年又书干罕叛讨平之上距干罕之平已十八年又按金史讨平干罕者为布萨忠义赫舍哩志宁完顔思敬诸人萨必即志宁也忠义薨於大定六年志宁思敬薨於大定十二年皆不至大定二十年也此书舛误殊甚】

越明年萨必病笃帝问以国事对曰诸部强盛宜早图之使彼无壮士方得帝首肯之然帝终仁厚不忍用兵也

七月立皇子昇王允恭为皇太子

时帝有子七人长曰太子允升次曰昇王允恭次曰晋王允猷第三第四失其名次曰郑王允蹈次曰卫王允济太子既死允恭以次长当立【按金史宗室表世宗子曰允中镐王传云初封许进封越与赵又进封汉又进封并又进封镐曰苏尼赵王无传曰萨鲁越王无传曰永功传云初封郑改封隋进封曹又进封谯又进封越曰永成传云始封潘进封豳又进封吴又进封豫曰永升传云封徐与虞徙封隋改封曹又改宛又改夔曰允蹈传云初封縢进封徐进封卫徙封郑曰永德传云封薛王进封渖进封豳进封潞与显宗卫绍王共十人其受封者皆在大定二十年之前此云时帝有子之人与史不合其所言封国亦多与史异】

【辛丑】大定二十一年春二月河东南北路地震平阳河中府隰怀晋等州地震弥旬昼夜不止坏城壁屋宇人畜死者甚衆诏官给钱瘗葬优恤死伤之家【按此年地震金史五行志不书】

三月诏兖州之曲阜修宣圣墓赐其家子孙粟帛仍给守视十人

金国之初大军至曲阜方发宣圣陵尼雅满闻之问高庆裔曰孔子何人对曰古之大圣人曰大圣人墓岂可发耶皆杀之故曲阜得全世宗时南北无事之久其崇文兴化宜矣

【壬寅】大定二十二年春三月诏恤民

诏畧曰皇祖有训非继体敢忘圣人无心惟百姓是念朕丕承宏绪二纪於兹祗遹先猷不为不远永言治理务在恤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以当馈兴忧夕惕载怀者也今天下粗安海内无事可使人分巡风俗申达寃枉孝弟力田给以优复鳏寡孤独时加赈济其有蠧民害政之事一切罢行【按此诏大定美政而金史本纪不书】

秋七月集诸军讲武於宛平泽第赏有差【按金史本纪是年七月宰臣奏事上颇违豫宰臣请退上使终其奏而此书乃言是月集诸军讲武恐有舛误】

【癸卯】大定二十三年春二月以尚书右丞张汝弼摄大尉致祭至圣文宣王

【甲辰】大定二十四年春三月壬寅如上京【按原书於此上二年皆不载事实今据金史补】

【乙巳】大定二十五年春正月长白山二龙见解角交戏而去

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其山禽兽皆白黑水发源於此旧名粟末河【按黑水即黑龙江其源曰敖嫩色禽出克鲁伦河源西北三百余里之小肯忒山其出长白山者为松花江即古粟末水下流合活同几河即古混同江松花江自源行三千六百里至查匪噶山之北方入黑龙江契丹国志以出长白者为黑水此书仍之其於源流尚为未晰今姑仍旧文而辨正之云】契丹圣宗改名混同江【按原书云契丹太宗破晋改名混同江考辽史混同江乃圣宗改名今改正】

是月雨土

三月郑蔡颍等州大水命赈恤之【按此上三事金史五行志皆不书】秋七月以隆暑诏州县决系囚

【丙午】大定二十六年春二月诏曰曩者边场多事南方未宾致令孔庙颓落礼典凌迟女巫杂觋淫进非礼自今有祭孔庙制用酒脯而已犯者以违制论

夏河东大水虾蟇鸣於树上【按此年大水金史五行志不书】

是岁东夷十一国朝贡

【丁未】大定二十七年春正月元夕张灯琉璃珠璎翠羽飞仙之类不一至有以金珠为饰者都人男女盛饰观玩至十八日而罢

金初无元夕张灯之俗己酉岁有南僧被掳至阙遇上元以长竿引灯球表而出之以为戏太宗见之大骇时有南人谋变事泄而诛太宗疑是人欲啸聚为乱刻日时立此为信命杀之後数年至燕始识之至今遂盛

三月皇太子允恭薨诏立原王璟为皇太孙

允恭二子长曰丰王珣次曰原王璟璟嫡孙也【按金史太子允恭薨於大定二十五年皇太孙之立则在是年也又史宗室表显宗子七人曰琮郓王曰环瀛王曰璜霍王曰琦瀛王曰玠温王其二人为章宗宣宗丰王珣即宣宗也此谓太子薨於是年又谓允恭惟二子皆与史不合】

【戊申】大定二十八年秋七月京兆府路总管摩绰锡尔丹以卧沙羊入献

关西羊出同州沙苑大角虬上盘至耳最佳者为卧沙细肋锡尔丹所贡即此羊也

冬十月宋太上皇帝殂庙号高宗遣司农少卿邢璞来为告哀使

璞至汴京国中赐宴欲行乐璞持不可自朝至夜漏下三十刻璞持议益坚国中不能夺竟撤乐怱遽而罢至燕京阁门又令南使服吉带入见璞又持不可日将午入见殿上皆浅黄帷幄乃知帝本无他意也【按宋高宗之丧使邢璞至金为告哀使金使吊又使京镗至金为报谢使宋史辞乐事见镗传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亦同此书以为瓒事误也】

【己酉】大定二十九年春宋以中书舍人郑侨充贺正旦使合门张时修副之

侨等以岁暮抵燕时帝病已笃传旨使人免朝见令就东上合门进书侨与时修力争以为东上阁门者乃臣子进献表章之地本朝皇帝国书岂当於此投进往复争辨相持至日晚乃令且就馆至漏下十数刻忽传帝命【按原书云至漏下数十刻乃令且就馆相持至日晚忽传帝命云云前後倒置今改正】以使人欲面进书今已过期可遣还明日帝崩实大定二十九年正月二日也【按金史本纪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壬辰朔上大渐不能视朝诏遣宋高丽夏贺正旦使还癸巳上崩於福安殿交聘表云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壬辰朔宋显谟阁学士郑侨广州观察使张时修等贺正旦上大渐宋正旦使还通监纲目淳熙十六年己酉春正月金主雍卒孙璟立二月帝传位於太子则是世宗之崩在大定二十九年己酉岁而郑侨张时修乃二十九年贺正旦之使原书於是年书宋孝宋禅位於二月书宋贺正旦之使於冬而谓世宗之崩为大定二十九年余二日据其说则世宗以庚戌年正月二日崩与金史宋史通监纲目皆不合其误无疑今改正】

太子允恭早卒皇太孙璟即位上帝諡曰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追諡允恭为体道宏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按原书云追諡帝为世宗允恭为显宗殊为舛畧今据金史补正】

世宗寛仁爱人雅有大度历事两朝亲见干戈之荼毒崎岖日久心颇厌之中原百姓不堪海陵之虐而大名王友直之徒相继并起辽东渤海之衆服其贤厚而正隆渡江之鋭意挫於讴歌之地适南北未定犹有交争和好既成迄三十年无寸兵尺铁之用尝遇饥年每命所在官司开仓赈恤诸国朝有见其强盛而致疑者终不肯加暧昧之诛是致户口殷繁充实北人谓之小尧舜云

二月宋孝宗禅位於皇太子是为光宗自称太上皇移居重华宫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一·表第十二·脱脱
  契丹國志卷之十六·叶隆礼
  台湾郑氏始末卷一·沈云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十二·胡宏
  稽古录卷二十·司马光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佚名
  七三九 满本堂为知照堂属各官员数职掌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第39章 对于病兵不闻不问·冯玉祥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丁曰健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怀帝纪·房玄龄
  太祖道武帝纪·李延寿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无咎·唐圭璋

      无咎字补之,清江人。生绍圣四年(1097)。高宗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长者。以画梅名。乾道七年(1171)卒,年七十五。有逃禅词。   水龙吟   当年谁种官梅,自开自落清无比。一朝惊见,危亭岑立,繁华丛里。知是贤侯,有难兄弟,素书时

  • ●卷二·张德瀛

    ○十二律十二律分寸毫厘丝数,吕氏、司马氏、郑氏、蔡氏,诸说各异。其后推算家以密率求今律调律数,皆连比例。戴锷士补校象数一原云:黄锺与大吕,大吕与太簇,距一位而成比例。黄锺与太簇,太簇与姑洗,距二位而成比例。故知乐记比

  • 第一折·佚名

    (正末将米二升到家,云)大嫂,这米将去,舂得熟着,与母亲煎汤吃。大嫂你怎又烦恼?母亲知道,又加了病症。你放得欢喜着,母亲也欢喜。你不知道这等孝勾当!(唱) 【仙吕】【点绛唇】母亲病在膏盲,你孩儿仰天悲怆,添惆怅。母亲受半世孤

  • 道园遗稿卷二·虞集

    元 虞集 撰古诗七言【歌行杂句类】雪山图为刘伯温监宪赋我家成都雪山东公家张掖雪山北吴船谁载郑广文起写昆仑半天白张掖雪融草木长禾生垅亩多牛羊烽火连台拟楼观江海微茫秋练光著书东观夜如水太一燃藜照图史从游冠

  •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

  • ●敦煌歌辞总编卷二·任中敏

    杂曲 只曲 捣衣声(三载长征) 定乾坤(征战几时休) 宫怨春(到边庭) 鹊踏枝(征夫早归) 失调名(上战场) 望江南(临池柳) 更漏长(宫怨) 别仙子(调名本意) 菩萨蛮(千般愿) 思越人(美东邻) 思越人(拌不得)

  • ●卷一·周密

      ○孝宗圣政   阜陵天纵睿圣,英武果断,古今之所鲜俪。圣政彰彰者,备载金匮玉牒之书,尝得以窃窥之矣。其或一时史臣有所避忌,采访遗落,失于纪载者,不一而足。兹以先世见闻,及当时诸公之所记录数事,谨书于此。庶乎美盛德之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蔡东藩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二月。戊午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戌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后懿旨、礼部奏、元旦礼仪一摺。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着

  • 五十 曹寅奏江南雨水收成情形摺·佚名

    此摺原附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奏进全唐诗集摺内 今年江南北春麦大收,江南惟江宁一府,稻田于插秧时雨水花搭,虽种稻者,只得八分;种杂粮者,亦未空弃田亩。目下各处雨水已调,秋收可望。江西、湖广早稻大收,晚稻闻又 甚好,只因各

  • 别集上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八 宋 李幼武 纂集 王居正 字刚中上世故蜀人其高祖徙家维扬宣和三年登进士第二名赐上舍出身丁母忧吉调饶州安仁丞荆南教官大名镇江两浙帅牒辟府学教皆不就时诏二千石各举所知部

  • 后妃列传·脱脱

    《尚书》开篇即讲述尧下嫁二女于舜的事,《诗经》首篇也是歌颂男女之情的《关睢》篇。后世的国史记录,往往是由家而国,以家为立天下之本。然而尊与卑之分别,是不能更改的。司马迁将吕后传列于《本纪》;班固沿袭之,而将其他后

  • 哀公·哀公十九年·左丘明

    【传】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 译文 十九年春季,越国人侵袭楚国,是为了迷惑吴国。夏季,楚国的公子庆、公孙

  • 卷第十四·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等法事卷第十四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二十一上 叹梵准前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常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此智宝光触诸菩萨。乃至令得如来大智。何等为四。所谓灭一切

  • 莅蒙平政录·陈朝君

    在昔孟子以亚圣之才。当七雄之世。崇王抑霸。行仁讲义。尝以君子平其政为谆谆。余读书至此。未尝不叹士之生也。处为大儒。出为名臣。大则平其政于天下。小则平其政于一邑。斯上不负乎。朝廷。下不误乎百姓。而臣子之

  • 醒世歌·德清

    《醒世歌》,七言排律,作者是明代高僧德清。全文讲述的是憨山德清大师经历曲折坎坷,进而成为著作成就丰富的大德高僧。该诗广为流传,情文并茂,说理深刻透彻,发人深省。

  •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拔罪妙经·佚名

    道教书。三卷。太玄女青乃神仙之名。托为太玄女青传达元始天尊法旨。其中分上元天官, 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三篇。谓人于三元八节日念诵此经,则可消灾除罪,得福长寿。认为人本无形,从虚无中来,结气成体而有形, 若能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