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白海藏提唱荆公诗,李壁注本为之腾价。余不深於荆公者,其显豁易解处,固喜吟讽,余则寄托遥深,多所未解。今读胡展堂(汉民)《读王荆文集》六十绝句,乃叹其浸氵㸒日久,能见人所未见。爰录其有自注诸首,以饷世之读荆公诗者。&ldq 
- 余绾墨绶而莅江山盖尝俯察民俗以需渐摩闻有长台里者共城侯裔居之是为柴氏著名也非着封也代有贤隽奕叶相辉映为江之望族时于公暇披邑乘稽之以论其世道学则国史禹声与兄禹功待制中行节义则铨部天锡水部德载政事则殿中侍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三司空曙送郑明府贬岭南青枫江色晩楚客独伤春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 
- (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 着记① 辛巳之春,小子师吉,入侍燕京。适石斋黄夫子,为廷诤下锦衣,叶润山先生以疏白同坐,先大夫以宿好被织②。 【校异】 ① 案孙抄本列此记于卷末,《四库提要》所据“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rdq 
-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初,《大明会典》成,内阁自李东阳而下至翰林、春坊皆升职。瑾以为破坏祖宗制书,妄增新例,毁其书,悉追夺各官升职,惟东阳不夺。瑾又欲挫抑文学官,乃捏旨谓翰林官不识事体,摘十余人姓名,升调两京各部属官,令其拓充政事。朝野哄然。 
- 七一一 寄谕山东巡抚国泰办理刘遴等修葺宗谱事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山东巡抚国<泰>,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奉上谕:国泰奏,据沂水县知县褚廷琛查出刘遴等宗谱凡例,内开载「卓尔源本衍汉维新」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六。○(辛亥)二十年春正月乙酉朔王亲祭公主魂殿。己丑又幸影殿饭僧八百。庚寅幸魂殿。己亥幸演福寺设谈禅会。二月己未幸魂殿饭僧 
- 杜慧度,交阝止朱..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阝止。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 
- 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中进士第,调任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水灾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大臣及宫禁、宦寺。熙宁元年(1068),改任著作佐郎。宋神宗看见他的名字,说:“是那个曾经上书谈水灾地震的人哪!”又召试学士院,用为 
-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五上明 俞汝楫 编羣祀备考历代帝王祀祀历代帝王洪武六年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等言开物成务先王各正乎民彛崇德报功後世宜兴乎祀典苟不追尊前古曷由立教将来谨稽经史伏羲神农黄帝号称三皇盛德 
- 云槐精舍语先生游云槐谓髙玺曰学者有三多有四寡玺曰何谓也曰寡言则行力寡动则静深寡交则业专寡欲则理明是谓四寡多学则徳积多思则几研多就人则为善也易是谓三多先生曰晚唐之文浮于靡晚宋之文浮于俚以修圣人之道皆难 
- 辱書︰教我提倡墨學,墨義種種切到,儒偏中和,不適抗戰時用。盥誦之余,曷勝欽感﹗然吾有義陳前,幸鑒奪之﹗ 抗戰是非常時期事,節節非常,應具一段真精神,觸處求益。今之抗戰,貞元交會,為非常非常時期事,不但非常異昔日之常為非常,又于造他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若菩萨虽生诸趣。无所希望。善护戒行。即能降蕴魔。若我见无依止善护戒行。能降烦恼魔。若以净戒。令诸众生出离老死。自护戒行能降死魔。 
- 北宋学者刘安上著。安上生前著述宏富,有诗五百首,制、诰、杂文三十卷。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现存本卷数相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其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少,朱彝尊自颍州刘体 
- 四卷,清潘恩榘著。有弟子林光迪跋,叙其师大意,以彖多言象,而变在其中;爻多言变,而象在其中。爻无所不包,旧说一概进入身心政治上去,而遗却许多道理,不如就其浅处说,深处亦自可通。名为《浅释》意即取此。其书皆即卦变 
- 元代长篇话本小说。元无名氏所编。明高儒《百川书志》有“《宣和遗事》二卷”,清钱曾《述古堂书目》有“《宣和遗事》四卷”的记载。 这说明当时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在流传。周绍良在他的《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一文中 
- 亦称《七佛神符经》、《益算神符经》、《益算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主要宣扬神符的功效,谓佩戴各种神符,可得诸佛护佑,添寿益算,破灾招祥。经中有不少道教语汇,卷末并附神符十五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