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雄传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

祖父韩景,魏孝文帝时曾任赭阳郡守。

韩雄从少年时就果决勇敢,体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的谋略才智。

魏孝武帝西迁时,韩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

大统初年,韩雄与其下属六十余人在洛西起兵,数日之内,聚众达一千人。

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犄角之势。

每次袭掠东魏,兵到之处皆有所获。

部众势力越来越大,州县无法抵挡。

东魏洛州刺史韩贤把这种情况上报,邺城派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会同韩贤讨伐韩雄。

交战数十次,韩雄兵马几乎全部丧失,兄长和妻子、孩儿都被韩贤俘虏,准备杀掉。

韩贤派人告诉韩雄说:“如果韩雄到来,都可以赦免。”韩雄与亲信商议道:“我奋不顾身而博取功名,本想是对上表明忠义,对下光耀亲戚。

倘若忍心而不去,人们会说我是什么呢?亲人被赦免之后,再思谋计策,还不算晚。”于是到韩贤军中,当即随韩贤回到洛阳。

暗中招引韩贤党羽,打算偷袭韩贤。

事情败露,只得逃跑。

当时太祖住在弘农,韩雄前去拜谒。

太祖对他表示嘉许,封他为武阳县侯,食邑八百户。

派遣韩雄返回故乡,图谋更大举动。

韩雄于是招集义军进逼洛州。

东魏洛州刺史元湛丢下州城逃向河阳,长史孟彦举城归降。

不久,领军独孤信率领大军开到,韩雄随独孤信入据洛阳。

当时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包围蓼坞,韩雄将其击退。

又随从太祖战于河桥。

大军撤回后,仍然镇守洛水以西。

被任命为代理平东将军、东郡守,升任北中郎将。

邙山之战时,太祖命令韩雄率军在隘道截击齐神武。

齐神武大怒,下令三军全力围攻韩雄。

韩雄突围得以保全性命。

被授为东徐州刺史。

太祖由于韩雄多年劳碌,就征调他入朝,多次予以赏赐慰问。

又派他回到州中。

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韩雄边境相接,是个很大的祸患。

韩雄暗中算计,轻装率领十名骑兵,乘夜潜入郭叔略的境地,埋伏在路边。

派都督韩仕在郭叔略所据之城以东,穿上东魏人的服装,假称从河阳叛变,投奔关西。

郭叔略骑马出城,韩雄从后面连射两箭皆中,于是砍下了郭叔略的脑袋。

被授为河南尹,晋封公爵,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衔。

随即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

孝闵帝登基,晋封新义郡公,食邑增至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

世宗二年(560),授为使持节、都督以及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

韩雄久在边境,全面了解敌人虚实。

每次率军深入,不惧艰难险阻。

前后经历四十五次战斗,虽然有胜有负,而韩雄志气愈加豪壮。

东魏十分害怕他。

天和三年(568),在任上去世。

追赠大将军及中、华、宜、义、和五州诸军事、中州刺史。

谥号为“威”。

儿子韩禽承袭其封爵。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万俟普 子洛 可朱浑元 刘丰 破六韩常 金祚 韦子粲·李百药
  志第十 礼乐十·欧阳修
  卷一百·志第四十八·兵三·宋濂
  卷中·李纲
  ●卷三·邵博
  东都事略卷十三·王称
  卷之七百十一·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廖道南
  六四七 军机大臣奏交馆阅查毛奇龄所著书籍情形并将原书夹签呈览片·佚名
  三国志补注卷二·杭世骏
  第九章 新民府·冯玉祥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李延寿
  张文谦传·宋濂
  卷十三·佚名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刘克庄

      白居易《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清明》云:“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扇》云:“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太湖石》云:“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又云

  • 江月松风集卷七·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东湖老农为盛仲仁作老农生计在东湖二顷良田宅一区斗酒熟时多稻蠏扁舟到处有莼鲈风霜两鬓秦毛颕烟雨千头楚木奴便欲相从买黄犊醉吹铁笛和吴歈送鉴虚堂分题得多稼亭多稼亭前祝华封家家击壤乐时雍云连白水观

  • 第四折·朱凯

    (刘封领卒子上,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三军报罢平安喏,买卖归来汗未消。某乃刘封是也。自从我的父亲过江黄鹤楼上赴宴去了,音信皆无。俺父亲本不去,可是我送的父亲去了。若是军师来呵,我自有言语支对他。左右那

  • 卷一百九十四·徐世昌

    李芳李芳,字华黍,号兰谷,钱塘人。春日久雨寄沈桐谿东风料峭镇关心,霪雨连朝思更深。乳燕怯飞巢冷院,流莺无语坐空林。不因翠减三分色,却恐春过一片阴。且恨山行苔藓滑,背关寂寞自长吟。招桐谿游天竺诸兰若入

  •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戊戌三】全韵诗【有序】四声切韵之书始自周顒成於沈约其书虽不传而拈韵者必以是为准则然韵非自二人创之击壤卿云何一非韵句乎不啻此也羲经尚书多有韵语则尤古于三

  • 卷523 ·佚名

    赵汝鐩 铜雀台辞 屋一百间台十丈,岧峣突兀九霄上。 明月空照八尺床,几点酸风摇繐帐。 离宫金锁掣不开,美人红粉今成灰。 兰麝分恩销余馥,铜雀飞去无时回。 太官朝暮荐酒脯,迷魂尚爱残歌舞。

  • 列传第十 贾充 郭彰 杨骏·房玄龄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充少孤,居丧以孝闻。袭父爵为侯。拜尚书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课。辩章节度,事皆施用。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

  • 卷三百三十一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戊寅朔,上謂輔臣曰:「御史分察中都官,事已多矣,又令察舉四方,將何以責治辦?且於體統非是。可罷御史察諸路,官司如有不職,令言事御史彈奏,著為令。」(新紀書:戊寅,罷御史察諸路。)

  • 卷九十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九十上    元 郝经撰 録第八上 兵 兵道 兵制 兵之有书尚矣唐虞以来职在司马以为政典至周而後大备于是有司马法军志军?军势等书及战国

  • 33.孟尝君的门客·林汉达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孝经纪事·陈澧

    《孝经》:十三经皆圣人教人之书也,而至德要道尤在《孝经》。其书最少,其义最显。近年考试□(一)。功令增《孝经》论,盖欲天下人人读之。此所以顺天下也。自□功令颁布以来,不知天下果人人读之欤?其读者视为圣人教人之书欤?抑但

  • 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佚名

    唐代失译尔时释迦牟尼佛。住净居天宫。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四众八部游空大天九执七曜十二宫神二十八星日月诸宿。我昔于过去娑罗树王佛所。受此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法。于未来世中若有

  • 佛说正恭敬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声闻比丘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百人皆是如来种子。权行六道助佛扬化。知众生根威德自在。显发如来方便密教。其名曰生疑菩萨。宝德菩萨。光明王菩萨。

  • 卷第二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名号品第七 【论】第二会六品经明菩萨信心门於此一会之中自有序分正说流通今从第十二卷初

  • 道山清话·佚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时人撰,姓名不详,原本《说郛》题作道山先生撰。陶珽增补本《说郛》署为王暐作,为妄题,不足据。书末有建炎四年(1130)作者之孙跋, 自称朝奉大夫暐,缺姓。跋语称“先大父国史在馆阁最久,多识前辈,尝以闻

  • 谏书稀庵笔记·陈恒庆

    《谏书稀庵笔记》共有短文165篇,其涉猎内容十分广泛。这些文章中,有反映满清末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如:捻军北上、义和拳排外、八国联军侵犯京都、辛亥革命、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占领潍县城、张勋复辟等等。有通过描写

  • 唐高僧传·道宣

    又称《续高僧传》。唐道宣著。简称《续僧传》。佛教高僧综合传记。三十卷(或作四十卷)。唐道宣撰。成书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本书写成之后的二十年中,作者又陆续增补改订,最终成为现今流传的本子。因本书是继梁代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具明想诸字安布身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