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曹秋思
(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 着
记①
辛巳之春,小子师吉,入侍燕京。适石斋黄夫子,为廷诤下锦衣,叶润山先生以疏白同坐,先大夫以宿好被织②。
【校异】
① 案孙抄本列此记于卷末,《四库提要》所据“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也列此记于书尾。今案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似以列在卷首更为适宜。②宿好,孙抄本“宿”作“夙”。
时天下忧疑①,君子仄足②。倪文正公在林下,投书于执政,有南北部复见今日之语。黄夫子闻之,谓先大夫及诸同事曰:“鸿宝之言过矣!东汉党人,遗恨千载。上乏明君,内多嬖幸,士君子徒相标榜是非于下,戮辱之惨,固其宜也。余直道不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或以过激获罪,何有党名?窃笑近所谓东林、西林,日向予喋喋者耳③。”
【校异】
① 忧疑,孙抄本“忧”作“皆”。②君子仄足,孙抄本无“君子”二字,“仄”作“失”。③日向予喋喋者耳,孙抄本“耳”作“自”。
以是羇栖西曹,吟咏土室。或书《孝经》以鬻食,或解《周易》以见志。彼此赓酬,互相戒勉。师吉侍侧服劳,黄夫子尝曰,孺子可教。故凡父师著述,皆手录而珍袭之。未几赐环,公道大眀,中外胥快。而倪文正公随起少司马,至都取西曹诸作,如经解,如雪草,一一较梓。曰非天王眀圣①,安有此耶?
【校异】
① 天王,孙抄本“王”作“下”。
时逆闯方炽,蹂躏秦晋,先大夫痛感厝薪①,三疏请缨,见阻蜀相。又以庚癸之嘑,监督九门粮草,朝夕拮据,劳瘁成疾。于癸未之秋,先诸先生弃世矣!迨北畿失守,金陵告陷,诸先生相继尽节,忠孝之气,洵塞于天地哉②!
【校异】
① 痛感,孙抄本“痛”作“弥”。②洵塞于天地,孙抄本“洵”作“询”。
因忆黄夫子督师出闽关,师吉偕伯氏嵩生饯之。黄夫子曰,予直此得报先皇帝于地下矣①!他不忍言矣,并可谢尔父矣。遂挥泪而别。
【校异】
① 直此,孙抄本“直”作“自”。
嗣是伯氏披缁入山①,师吉作令赴越②。怆然数载之中,岸谷升沈,而先大夫又弃予五年所矣③。流离之下,箧笥无存,惟此《秋思》唱和一帙④,斤斤宝之,不忍释手。爰述始末,播诸同人,俾咸知西曹之事云。
小子师吉,百拜谨志于惠之丰湖亭⑤。
盱江后学万铣印角父书。
【校异】
① 披缁入山,孙抄本“山”作“坐”。②作令,孙抄本“作”作“忙”。③弃予,孙抄本“予”作“余”。④唱和,孙抄本“唱”作“倡”。⑤谨志,孙抄本“志”作“识”。
西曹秋思
上虞倪元璐鸿宝校阅
濮州叶廷秀润山
镇海黄道周石斋仝着
晋安董养河汉桥①
【校异】
① 案孙抄本三人题名次序为:首董养河,叶廷秀居中,末黄道周。
辛巳之秋,读易之余,静沃道趣。笔砚不去,辄蔚诗思。从石斋、汉桥二先生敲正①,遂完平韵三十章。载劳雅和,益惭前粃。兹书后先,以存本末。观者鉴之。
廷秀识
【校异】
①石斋、汉桥,孙抄本二人先后互易作“汉桥、石斋”。
一东
润山 宁甘袖手不书空,流水深山静者同。渐拓疏怀秋色里,微敲新句月明中。傍檐片榻频惊雨,隔院双吹晚散风。世事滔滔何处砥,请君百折看川东。
汉桥 浮云吹尽雁横空,影落长江笑我同。再阅燠凉双阙下,骤惊宠辱一年中。苍葭秋远承清露,仄柏峰孤试劲风①。惆怅无方辞缴弋,未须悔别旧墙东。
石斋 虎谷蛟潭人影空②,棕团携得与谁同。破车已顿荒山下,短棹仍投虐浪中③。出袖琪花齐化石④,开帷蜡火各经风。茅莼握卜千金数⑤,何处安流沧海东。
【校异】
①仄柏峰孤,孙抄本“峰”字空阙。②人影空,孙抄本“人”作“入”。 ③短棹,孙抄本“棹”作“掉”。●虐浪,陈刻本“虐”作“雪”。④齐化石,陈刻本“石”作“口”。⑤千金数,陈刻本“金”作“无”。
二冬
润山 远树夕阳阳抹浓①,天南极目见云封。忆莼闷阻连朝雨,索米愁催落月钟。乡国何年消战皷,客途到处老秋容。余生剩有归欤意,欲买荒山听古松。
汉桥 虽然云壑趣偏浓,踣马何关试蚁封。漫絷南冠悲夜柝②,还惊北阙误晨钟。蛟龙浪阔魂频度,兕虎风凄道自容。莫为陆沈相对泣,荒园犹有未凋松。
石斋 最不宜看云树浓,况当隙照又云封。青天偶屑星榆泪③,白日仍催子夜钟④。半壁寒灰围客梦,一壶漏屋稳身容⑤。惊心户外伧儿语⑥,多少黄鹂失乱松。
【校异】
①阳抹浓,孙抄本“阳”作“一”。②悲夜柝,孙抄本“悲”作“愁”。③青天偶屑星榆泪,陈刻本“天”作“霜”,“屑”作“结”,“星榆”作“眀河”。④仍催,陈刻本二字作“频传”。⑤漏屋稳身容,陈刻本“屋”作“酒”,“身”作“心”。⑥惊心,陈刻本“心”作“身”。
三江
润山 更于离乱念家邦,客去林空鹤影双。岂畏风霜催鬓落,已观寒暑定心降。寻尝日半分僯火①,遮莫廉垂对草窗。挂壁苍苔闲不厌,暮凉犹倒酒三缸。
汉桥 曾筑黄金动帝邦,报燕书读泪痕双。眼中骥足囚空老②,天上旄头扫未降。剥啄敲棋怜藓榻,错综诠易类芸窗。清宵韵侣无赊酒,坐看秋花蘸碧釭。
石斋 雁集凫归各此邦,投罗舄履肯双双。未驯龙性知无赖③,已坠文城可遂降。判作候人辞赤芾,悔从雕管谢蓬窗。巢由屈贾同销处,一勺灯花倒暮釭④。
【校异】
①寻尝,孙抄本“尝”作“常”。②囚空老,孙抄本“囚”作“因”。③无赖,孙抄本“赖”作“懒”。④一勺灯花,孙抄本“勺”作“灼;又“花”作“光”。
四支
润山 闭户从知懒性宜,倦蝉唫老坠秋枝。何人重幕尊开好①,有客单襟睡起迟。语默初难学古象,衣冠今已累明时。新来作计惟寒俭,皎月撩窗动素思。
汉桥 绋鹿冠猿两不宜,此身于世总骈枝。偷闲本恃消名蚤,蒙难空怜学道迟。竖鬼数经辞药后②,崩澜少记得壶时。于今履虎平平尔,鼻鼾如雷何所思。
石斋 促刺话头儿女宜③,瘖蝉今已断枯枝④。不辞碧藕通身脆,莫说蟠桃结果迟。乌鸽掌中犹觅食⑤,猫狐眼里未移时⑥。甫田历历生骄莠,空对笠人诉所思。
【校异】
①尊开,孙抄本二字互乙作“开尊”。②辞药后,孙抄本“辞”作“乱”。③话头,陈刻本二字作“屏间”。④瘖蝉,陈刻本“瘖”作“喧”。⑤掌中,陈刻本“中”作“盘”。 ⑥眼里,陈刻本“里”作“镜”。
五微
润山 几载烟霞坐钓矶,风尘回首失荷衣。渡横野水潮初落,芜尽田园客未归。只有闲心翻梦趣,不因诠易漏天机。眼前何处迷途尽,入夜愁看萤火飞。
汉桥 抛却鱼竿砺女矶,秋风谁为捣寒衣。嗟予无死三年望,问客何来他日归。松桂故山空扫迹,龙蛇大陆未藏机。累臣剩有忧天泪,六月严霜已昼飞。
石斋 半砖堕甑亦渔矶①,何处沙滩不箬衣②。猿槛难衔银索去,燕窼犹贴破帆归③。百钱穆卜饶生计,两字眀符澹杀机。闻道西山六月雪,孤臣未敢问霜飞。
【校异】
①亦渔矶,陈刻本“亦”作“各”。②箬衣,陈刻本“箬”作“簔”。③破帆,陈刻本“破”作“布”。
六鱼
润山 岂因交绝往来疏,思逐归鸿落照余①。何处扁舟横荻月,有人欹枕梦鲈鱼。天涯尚见石堪语,乡国仍怜竹报书。阅到三时秋又老,素怀歴落意踌蹰。
汉桥 凋桐如髪影疏疏,菙楚声残午睡余。惊矢固宜同孽雁,脱渊蚤是愧潜鱼。乐为晨夕相怜伴,忘在风滔未见书。久学养生经险尽,善刀藏岂待踟蹰。
石斋 榆阴隔岁再疏疏,题鴂声残芳草余。化国久赊双梦蝶,仙方空禁一衣鱼。千春石鹢悬知我,四壁风霆倘护书②。闭眼支床生已老,为谁搔首更踟蹰。
【校异】
①归鸿,孙抄本“鸿”作“帆”。 ②风霆,孙抄本“霆”作“雷”。
七虞
润山 倦眼何须别智愚,冷心幸已澹荣枯。敢期明月还珠浦,独觅寒虹贮玉壶。观世总成真逆旅,爱才尚有旧奚奴。故乡剩得蓬门在,为倩僯人鏁住无。
汉桥 蜗争龙战一何愚①,貂玉晨披骨夕枯②。达士信天分齿角,野夫满腹在爪壶。伏书女授吾期子,箕范王咨旧是奴。每忆古来忧患地,婆娑生意不能无。
石斋 买车还马岂云愚,却为龟灵龟自枯③。刺棹何须频结佩,中流不合自捐壶。便从馆库烹鸭犬,莫向昆仑问宝奴。世道关天人事澹,锦场簇草几时无。
【校异】
①龙战,孙抄本“战”作“鬪”。②骨夕枯,孙抄本“夕”作“石”。③龟自枯,孙抄本“龟”字空阙。
八齐
润山 眼底往来途不迷,半窗亦似一枝栖。穷岩久见蛛封网,尘榻尝疑燕坠泥①。隔壁有人唫白苎,故园无路杖青藜。不堪薄暮蝇蚊乱,静里思深风月蹊。
汉桥 鳞羽离披夕雾迷,棘圜何必异桐栖②。忠难动主水投石,学不如人马陷泥。无罪叜怀非白璧,放归予杖是枯藜。倦云此去深深闭,或许随僧过虎蹊。
石斋 空泽今知老马迷,只因结足坐鸡栖。人将道眼安金屑,天与铅刀切玉泥。高士每逢新燹火,星寮错怪旧燃藜。遗乡小吏黄华绶,未用深深桃李蹊。
【校异】
①尝疑,孙抄本“尝”作“常”。②棘圜,孙抄本“圜”作“园”。
九佳
润山 昔人撒手百层崖,看到寻常事偶谐。道在实难随世诺,途穷幸不丧吾怀。凉风初试寒松节,野火仍留枯草荄。抽卷寻诗防累静,水云空阔自高斋。
汉桥 绝物无能学断崖,放情时复托齐谐。身樱罗网纔思过,人在蒹葭岂易怀。论世寸心留雅颂,识花双眼定根荄①。懒将生事防生趣,九食三旬半是斋。
石斋 伐檀人去久乖崖,梳草薙云汝未谐。鹜鸭栏中容绝足②,骊龙穴底失开怀③。已看日脚侵枯岸,不趁雷车问旧荄。石马铜驼能自在,小舠湾处即高斋④。
【校异】
①双眼,孙抄本“眼”作“目”。②容绝足,孙抄本“容”作“空”。 ③骊龙,陈刻本二字互乙作“龙骊”。④小舠,陈刻本“舠”作“船”。
十灰
润山 隙光孤影勉裴徊,秋雨夤缘长碧苔。尽弃身名抛恨去,如常色笑引诗来。僯家莫弄落梅曲,盛世原宽咏桧才。传语门前鴎鹭伴,知闻未断漫相猜。
汉桥 梧窗无语月低徊,挂壁龙吟生绣苔。与世违多皈梵果,为书误不恨秦灰。麟楦自诧寻常眼,凤臆终矜急难才。黄独紫芝还我去,蛣丸鸱鼠莫须猜。
石斋 随他燕雀雅裴徊,已见朱阑惹绿苔。束楚何当支大厦,奔流端不顾微灰。鸱夷自赛江湖愿,枹鼓难明堂阜才①。只此山深朋好绝,虎嗥豨啸莫相猜②。
【校异】
①枹鼓,孙抄本“枹”作“抱”。②豨啸莫相猜,陈刻本“豨啸”作“猿噪”,“莫”作“浪”。
十一真
润山 许多世事莫开唇,戴笠相逢各饮醇。丘壑欲容高枕士①,儿童犹识濯缨人。唫深庾亮楼中月,思入庄周梦里身。一线江湖缘未断,渔翁何事滞垂纶。
汉桥 酒为销忧强入唇,醉乡怜我果清醇。看呼五白赊豪客,听抚孤桐见古人。半市半朝杂处地,亦僧亦梵苦唫身。若无铃柝频惊梦,何异秋江隐钓纶②。
石斋 莫贪鲤尾与猩唇③,桂蠹蓼虫久自醇④。不向盐梅尝异味⑤,翻从毒草见真身。牢骚鬼射沙中影⑥,割截天全线下人⑦。自是触肤通世法⑧,髑髅在处感青纶。
【校异】
①丘壑,孙抄本“丘”作“邱”。②秋江,孙抄本“江”作“深”。 ③莫贪,陈刻本“莫”作“谁”。④桂蠹,陈刻本“桂”作“蘖”。⑤不向,陈刻本“不”作“莫”。 ⑥鬼射,陈刻本“鬼”作“兔”。⑦天全,陈刻本“全”作“停”。⑧触肤,孙抄本“触”字空阙,陈刻本“触”作“残”。
十二文
润山 澹漠天光闲自分①,愁心一半送斜曛。秋蛩泣露惊颓壁,倦鸟寻枝避断云。欲向沧溟窥道岸,未教剑气触星文。乱离满地劳瞻顾,何处家移野草熏。
汉桥 秋光无赖又平分,骑马红尘较易曛。羁客杯铛空皓月,美人环佩隔高云。墙蛩韵切猗兰操,江雁声逥织锦文。归梦欲成还坐起,贝龛添取百合熏。
石斋 残基歴乱已难分②,复泻空杯祷落曛。白首系官如祝髪,长天送老属孤云。人经多难思偏远,赋为销愁语不文。最忆垩庐员石下,松脂枫乳共龢熏。
【校异】
① 澹漠,孙抄本“漠”作“汉”。②残基,陈刻本“基”作“碁”。
十三元
润山 莫羡明时鹓鹭尊,应秋萤火煽黄昏①。论心幸倚人如玉,席地偏宜月到罇。白壁余晶仍射斗,青铜合老未惊魂。不堪重忆昨年事,潦倒犹怜谏草存。
汉桥 沧州吾道亦何尊,赤米白盐朝复昏。鸥侣绝无峰对面,瓦衣何有雨倾盆。开笼放鹤怜垂翅,薙圃分华欲醉魂。底事衰年轻一掷②,到家羞说舌犹存。
石斋 率野仍知虎兕尊,蛰虫径不悟朝昏③。紫苔任蚀腰中剑④,白浪频翻马上盆。百战坠肌犹有骨⑤,片言折胁但销魂⑥。宫绦允矣吾夫子⑦,莫说香柔舌自存。
【校异】
①应秋,孙抄本“秋”作“和”。②轻一掷,孙抄本“轻”作“经” ③蛰虫,陈刻本“蛰”作“热”。④腰中剑,陈刻本“腰”作“匣”。 ⑤坠肌犹有骨,陈刻本“坠肌”作“沙场”,“有骨”作“吐气”。⑥折胁,陈刻本二字作“黯备”。 ⑦宫绦允矣,陈刻本“宫”作“官”,“允”作“久”。
十四寒
润山 同异可将人面看,无妨对酒静波澜。风凉自解秋香好,日暮方知远道难。半夜青藜燃太乙,多年清梦醒邯郸。目前道气追随是①,何处尘埃更正冠。
汉桥 海月遥怜女儿看,鱼龙何夜不生澜。言愁我自经愁惯,破笑方知强笑难。万国烟霾呼战鬼,中原豺虎断征鞍。便归未卜归何日,徒叹梅真蚤挂冠。
石斋 明月人当渔火看,一行葱渫也翻澜。观生已识有生累,阅物方知望物难。是处未应题绝笔,此翁何苦据征鞍。秋冬射猎真无艺,乞得鹿皮制小冠。
【校异】
① 目前,孙抄本“目”作“日”。
十五删①
润山 独有秋思不可删,三时珍重一身闲②。静中稽古堪心醉,愁里逢人易鬓斑。大海遗珠悬北斗,孤云带雨下西山。屋梁落月情如许③,未免夷犹去住间。
汉桥 蕙合滋荣艾合删,主恩何敢怨投闲。名题虎观新开典,官躐鸠曹独领斑。腰骨伸来仍傲菊,头皮留得未惭山。【衣+丘】为宵旰分乡梦,时绕红云玉仗间。
石斋 十七部书一夜删,离身萧斧即高闲。艰贞不敢闻箕子,眀哲随它笑史班。吴市故家犹辨姓④,草堂神物别移山。铁围尽处无开诺⑤,万岁君恩出此间。
【校异】
①案南明刻本此韵三人诗次序与其它诸韵同,即依次为叶廷秀、董养河、黄道周,孙抄本则董养河与黄道周前后位置互易,将次序改为叶廷秀、黄道周、董养河。②一身闲,孙抄本“身闲”讹作“时间”。③情如许,孙抄本“情”作“清”。④犹辨姓,陈刻本“犹”作“仍”。⑤开诺,陈刻本“诺”作“路”。
一先
润山 披离亦侣饮狂泉①,乍听秋声意惘然。无那思君如满月,不堪顾影在壶天。野情仍昔怜孟雅,生计凭今逊睡贤。欲辨西阳乌尽处,山川满目蔚风烟。
汉桥 负他白石与青泉,顾影樊笼一哑然。衰凤片鸰终瑞世,愁胡双眼自横天。榆收难学平津媚②,箨落深思王蠋贤。字作蝇头书未蠹,草玄高阁也凌烟。
石斋 杖头跑地得云泉,帝与筮魂又栩然③。皓首不须谈物命,枯苗安敢负穹天。豢牛自识羊皮贱,宝鼎宁知柳下贤④。兽炭狼烟争岁暮,此身轻带介山烟。
【校异】
①亦侣,孙抄本“亦”字空阙。②平津媚,孙抄本“津”作“情”。③筮魂,孙抄本“筮”作“巫”。④宝鼎,孙抄本“鼎”作“甲”。
二萧
润山 但看木落怅先凋①,却望千门月色遥。此处投珠无按剑,几人炼汞胜吹箫。平沙集雁云初懒,凉雨寒蝉秋渐骄。遂有壮心成泮涣②,还山我欲混渔樵。
汉桥 回首明湖枫渐凋③,六桥尊酒故人遥。同心月冷松间带,乞食风凄江上箫。北雁飘来多避缴,南鳞徙去不通潮。侨家城曲吾孙在,何日携书偩老樵。
石斋 雪尽松寒喜未凋,故园万里讵云遥。中原刁斗依清啸,南国松梅碎玉箫。胡马夜阑齐饮水,鲸鱼月出各窥潮。风烟岭表晴无恙,不使明时缺老樵。
【校异】
①怅先凋,孙抄本“先”作“未”。②壮心,孙抄本“壮”作“寸”。③枫渐凋,孙抄本“枫”作“风”。
四豪
润山 一书一剑半生劳,采得湘兰佩影高。霄汉原无留芥蒂,江湖多是闭蓬蒿。何须同异争三耳,祗见居诸唤二毛。布被蒙头惟稳卧,不知门外有风涛。
汉桥 嘑牛嘑马亦何劳,厌听凄鸿入汉高。阅尽千秋空竹简,问来七尺只丘蒿①。仓鹰在臂争锋距,翡翠栖苕矜羽毛。抱病自怜还自笑,更深烧茗战秋涛。
石斋 折辕炊火见薪劳②,却想晨门身事高。阿客到头轻【舛+鸟】鷟,小山终古耐蓬蒿。五噫改字蛇添足,一臼移家燕落毛。何处饮牛更洗耳,手提竹枕听秋涛③。
【校异】
①问来,孙抄本“问”字空阙。②炊火,孙抄本“炊”作“吹”。③手提,孙抄本“提”作“持”。
五歌
润山 家山无计谢烟波,余课闲唫贫也歌。老近自知心省好,朝来其奈事生何。兵荒驿路棠阴少,将相池台蔓草多。摇落客情难对酒①,三秋一半梦中过。
汉桥 频年浪迹在江波,风景撩人足啸歌。三夕洞庭皆月伴,一帆庐阜奈云何②。仙人鹤去遗丹少,骚客风流洒墨多。非为缁尘涤逸翮,秋山谁胜不堪过③。
石斋 渔龙白日撼名波,纵有窹言不敢歌。画局半枰生已老,石头双柱意如何。裁将皂帽辽东近,乞得丹砂勾漏多。莫谓刺舟渔父傲,洞庭深处少人过。
【校异】
①客情,孙抄本“客”作“穷”。②庐阜,孙抄本“庐”作“芦”。③谁胜,孙抄本“谁”作“虽”。
六麻
润山 十亩荒残不用嗟,孤萍一缕繋天涯。那更多事唫为苦,赖有能闲餐渐加。客路空闻求塞马,世情应蚤辨弓蛇。可怜歴乱风烟里,秋色先人已到家。
汉桥 楚水扁舟更可嗟,巫云三载断天涯。烟迷鹦鹉春衫湿,雨听潇湘雪鬓加。汉女有魂皆药草,渔人无梦不桃花。悲愁欲拟离骚怨①,阁笔东僯宋玉家②。
石斋 敏手谁能辨咄嗟,容头身过即生涯。八行封去青云寂,一部书成白发加。沧海舟能浮贝叶,武林溪莫禁桃花。马头亭馆多无碍,喜得墙东未有家。
【校异】
① 悲愁,孙抄本“愁”作“秋”。②宋玉家,孙抄本“玉”作“王”。
七阳
润山 明镜难窥鬓上霜,贞心幸不委凄凉。风雷乍动闻天笑,松菊犹存佩月香。独向孤滩怜逝水,只宜半亩问芳塘。四休居士逢人懒,消得清尊又夕阳。
汉桥 絺时不蚤备严霜,短褐何辞耐夜凉。肉断菔根生暖气,卉残菊蕊动微香。寄儿好护藏书架,戒仆休枯养鸭塘。更喜老兄林下健,归陪诗酒趁春阳。
石斋 江南枫桕好经霜,从此红云试晚凉①。不信冰车轻蹴岸,自耘佛瓜动奇香②。风平挂席看疏岛,日午收盐过小塘。泛泛卜居谁得侣,殷雷多半载山阳。
【校异】
①试晚凉,孙抄本“试”作“赋”。②佛瓜,孙抄本“瓜”字空阙。
八庚
润山 静里秋容晚更清,愁心暗与暮云平①。凉天方歇蜩螳语,征路重看枤杜荣。尚有黄花酬晚节,可无白日送归旌②。还山应触檀槽泪,仍似风檐雨夜声。
汉桥 在山泉浊出山清,今古英雄亦不平。但有画龙难作雨,可令嘉穗失敷荣。人无按剑怜才命,天试倾辀识性情。东舍看花西舍酒,何知凄恻是秋声。
石斋 万斛阿胶河水清,千群精卫海当平。欲教玉气如泥软,不忍兰根学艾荣。血出铜人犹有命,毛黏石蛤遂无情。开颐错说前生事,已作六花花外声。
【校异】
① 暮云平,孙抄本“暮”作“莫”。②归旌,孙抄本“旌”作“津”。
九青
润山 羞将枯颖乞诗灵,每到秋来爱澹宁。因道利名便割席,且酬日月正翻经。天高不碍飞鸿鹄,原上谩劳叹鹡鸰。思入烟霞深一往,潇潇月露下空庭。
汉桥 勒移不待北山灵,皂帽今真愧管宁。腰下已无堪痊剑,胸中空有未传经。西园秋草伤蚨蝶①,远路凉风忆鹡鸰。恋主愿闻频送喜,捷书近报欲犁庭。
石斋 败鼓当场已不灵,何须钟磬数丁宁。人看乌鸟无多识,天假书生守一经。尽处波涛摧土埂,偶然风雨混原鸰。家家少媍排香火,幸勿缨冠过北庭。
【校异】
①蚨蝶,孙抄本“蚨”作“蝴”。
十蒸
润山 怪得蹇来翻聚朋①,庭衔月照散群灯。但怜臣罪何难见,欲悔昨非今未能。听雨时过垂翼鸟,入山偏爱卧云僧。不知此意人知否,一片寒心万壑冰②。
汉桥 彀中不中几人曾,网凤罝虬亦未能③。假我白头无作吏,何山苍梧不藏僧。刀碪变相寻真筏④,风雨枯磷暗破灯。但得主恩容纵壑,孤峰岂碍月为朋。
石斋 曾到青蒲泣未曾,解衣攀鼎亦何能。雪中守奏雁门吏,釭底摇头匡阜僧。已纵风烟侵曲突,不贪膏火护残灯。穷奇渐噉青阳尽,屈指当年几道朋。
【校异】
①翻聚朋,孙抄本“朋”作“明”。②案此诗篇末南明刻本有叶廷秀自注云:“此韵因予后改,故不同。”孙抄本无此注。③网凤罝虬,孙抄本“罝”作“置”。④刀碪,孙抄本“碪”字空阙。
十一尤
润山 遥天高雁逐云流,千里书来烟树秋。半夜拥襟听画角,谁家呼酒踞高楼。不嗔檐鹊搅乡梦,却恐路人分客愁。莫向风前思往事,已将身世付轻沤。
汉桥 六朝几度问风流,凄断秦淮树树秋。与客绮裘霜上月,看人珠箔渡边楼①。绠沈眢井苔还绿②,屐冷东山花合愁。笑我观空如止水,未忘情复动清沤。
石斋 苍茫听苇自中流,恰有危帆共饱秋。百鸟难排千目网,孤身合住几层楼。世能无事吾何事,人共言愁我始愁。辨得乾坤成骨血,此生安敢道如沤。
【校异】
① 渡边楼,孙抄本“渡”作“度”。②眢井,孙抄本“眢”作“背”。
十二侵
润山 记得淋漓效釜鬵,鸡鸣风紧气萧森。泥涂犹喜世□浅①,暇日方知天意深。隔岁重虚黄菊意,故园一繋白云心。市朝幻相今参破,危坐寒灯竟似瘖。
汉桥 三复风人歌溉鬵,壮怀天外髪森森。栖来粉署马同廋,老尽青山树未深。峰壑着人皆侧足,须眉何事可扪心。因怜物负几先智②,蟋蟀秋唫蝉自瘖。
石斋 泰否关头各釜鬵,一身当火自萧森。合分毒痛身难免,欲叫狂泉睡已深。猿鸟见人先引路,龙蛇过岁未安心。帝功霸业无消处,莫怪夷吾老自瘖。
【校异】
①□浅,孙抄本阙字作“情”。 ②智,孙抄本“智”作“知”。
十三覃
润山 罗吏囊文亦类贪,乾坤何处着奇男。一闲止味三为乐,百懒宁惟七不堪。常对孤云谐独往,暗携秋月卧清酣。涸鳞破网无奢望,欲傍高台结半庵。
汉桥 惟有溪山不厌贫,罗溪招友复携男。罾蛟涧底鳞鳞动①,石语峰头片片堪。银瀑洗毫穿海怒,绿蕉裁稾入霜酣。廿年复听连床雨,愁说云深似旧庵。
石斋 不捐薇蕨已成贪,况有私交过鲁男。长天照影丝丝入,名主诛心事事堪。便御狐狼风不竞,可逢魍魉战还酣。分襟回去四千里,南北东西结小庵。
【校异】
①罾蛟涧底,孙抄本“罾蛟”二字空阙。
十四盐
润山 局蹐低垂风雨帘,细尝茶孽亦能甜。独行不必僯同病,今事何须用古占。波静五湖人似镜,天悬三岛日依崦。梦余只可唫流水,归计萧萧马首瞻。
汉桥 晏师岩阁卷筠帘,泉喝无声乳自甜①。蝌蚪壁题金简字,天山象落紫阳占。龙听法乘云连海,衲遶经台月照崦。坐卧半生迷小草,屴峰秋色与谁瞻。
石斋 斜风斜雨卷疏帘,橄榄仍能得到甜。岂有列名呼火树,更无奎宿语星占。三生天外投丹叶,百行经中礼玉籖。屠钓它年随画像,千春未必少观瞻。
【校异】
① 无声,孙抄本“声”作“心”。
十五咸
润山 十载云山久树衔,不堪烟雾鏁松杉。澹人耳目分醒醉,高我须眉任誉谗①。万里秋岩催葛屦,三关寒沁裂征衫。家园尚有渔竿在,为嘱西风蚤挂帆。
汉桥 幔亭别后半云衔,负却层梯几换杉。虹板曾孙难度俗,蛾眉秦女不忧谗。种茶世改停龙饼,接笋人归脱绿衫。雁过好传仙侣道,惊波今喜得收帆。
石斋 落节道人别署衔,萧然衣袖乱松杉。焚香洗足能通座,揽镜刊眉少避谗。倦去调禽还引几,老来迭葛护单衫。蛮烟未必无真气,便写真文挂布帆。
【校异】
① 高我须眉任誉谗,孙抄本“须眉”作“眉须”,“任”作“仍”。
附录:
西曹秋思一卷(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
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也道周有易象正养河有罗溪阁诗皆已著录廷秀字谦斋濮州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郞事迹附见明史道周传是编皆七言律诗依上下平韵各为三十首养河子师吉随侍狱中合而编之前有廷秀小引后有师吉跋考明史道周本传道周以劾杨嗣昌贬为江西按察使照磨久之江西巡抚解学龙荐所部官推奖道周备至大学士魏照乘者恶道周拟旨责学龙滥荐帝发怒立逮二人下刑部狱并究党与词连工部司务董养河等戸部主事叶廷秀救之皆系狱案道周照磨之贬在崇祯十一年后之系狱史不言何岁今以此编跋语考之葢十四年辛巳也(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
西曹秋思(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 着(今人)辛德勇 校
记①
辛巳之春,小子师吉,入侍燕京。适石斋黄夫子,为廷诤下锦衣,叶润山先生以疏白同坐,先大夫以宿好被织②。
【校异】
① 案孙抄本列此记于卷末,《四库提要》所据“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也列此记于书尾。今案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似以列在卷首更为适宜。②宿好,孙抄本“宿”作“夙”。
时天下忧疑①,君子仄足②。倪文正公在林下,投书于执政,有南北部复见今日之语。黄夫子闻之,谓先大夫及诸同事曰:“鸿宝之言过矣!东汉党人,遗恨千载。上乏明君,内多嬖幸,士君子徒相标榜是非于下,戮辱之惨,固其宜也。余直道不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或以过激获罪,何有党名?窃笑近所谓东林、西林,日向予喋喋者耳③。”
【校异】
① 忧疑,孙抄本“忧”作“皆”。②君子仄足,孙抄本无“君子”二字,“仄”作“失”。③日向予喋喋者耳,孙抄本“耳”作“自”。
以是羇栖西曹,吟咏土室。或书《孝经》以鬻食,或解《周易》以见志。彼此赓酬,互相戒勉。师吉侍侧服劳,黄夫子尝曰,孺子可教。故凡父师著述,皆手录而珍袭之。未几赐环,公道大眀,中外胥快。而倪文正公随起少司马,至都取西曹诸作,如经解,如雪草,一一较梓。曰非天王眀圣①,安有此耶?
【校异】
① 天王,孙抄本“王”作“下”。
时逆闯方炽,蹂躏秦晋,先大夫痛感厝薪①,三疏请缨,见阻蜀相。又以庚癸之嘑,监督九门粮草,朝夕拮据,劳瘁成疾。于癸未之秋,先诸先生弃世矣!迨北畿失守,金陵告陷,诸先生相继尽节,忠孝之气,洵塞于天地哉②!
【校异】
① 痛感,孙抄本“痛”作“弥”。②洵塞于天地,孙抄本“洵”作“询”。
因忆黄夫子督师出闽关,师吉偕伯氏嵩生饯之。黄夫子曰,予直此得报先皇帝于地下矣①!他不忍言矣,并可谢尔父矣。遂挥泪而别。
【校异】
① 直此,孙抄本“直”作“自”。
嗣是伯氏披缁入山①,师吉作令赴越②。怆然数载之中,岸谷升沈,而先大夫又弃予五年所矣③。流离之下,箧笥无存,惟此《秋思》唱和一帙④,斤斤宝之,不忍释手。爰述始末,播诸同人,俾咸知西曹之事云。
小子师吉,百拜谨志于惠之丰湖亭⑤。
盱江后学万铣印角父书。
【校异】
① 披缁入山,孙抄本“山”作“坐”。②作令,孙抄本“作”作“忙”。③弃予,孙抄本“予”作“余”。④唱和,孙抄本“唱”作“倡”。⑤谨志,孙抄本“志”作“识”。
西曹秋思
上虞倪元璐鸿宝校阅
濮州叶廷秀润山
镇海黄道周石斋仝着
晋安董养河汉桥①
【校异】
① 案孙抄本三人题名次序为:首董养河,叶廷秀居中,末黄道周。
辛巳之秋,读易之余,静沃道趣。笔砚不去,辄蔚诗思。从石斋、汉桥二先生敲正①,遂完平韵三十章。载劳雅和,益惭前粃。兹书后先,以存本末。观者鉴之。
廷秀识
【校异】
①石斋、汉桥,孙抄本二人先后互易作“汉桥、石斋”。
一东
润山 宁甘袖手不书空,流水深山静者同。渐拓疏怀秋色里,微敲新句月明中。傍檐片榻频惊雨,隔院双吹晚散风。世事滔滔何处砥,请君百折看川东。
汉桥 浮云吹尽雁横空,影落长江笑我同。再阅燠凉双阙下,骤惊宠辱一年中。苍葭秋远承清露,仄柏峰孤试劲风①。惆怅无方辞缴弋,未须悔别旧墙东。
石斋 虎谷蛟潭人影空②,棕团携得与谁同。破车已顿荒山下,短棹仍投虐浪中③。出袖琪花齐化石④,开帷蜡火各经风。茅莼握卜千金数⑤,何处安流沧海东。
【校异】
①仄柏峰孤,孙抄本“峰”字空阙。②人影空,孙抄本“人”作“入”。 ③短棹,孙抄本“棹”作“掉”。●虐浪,陈刻本“虐”作“雪”。④齐化石,陈刻本“石”作“口”。⑤千金数,陈刻本“金”作“无”。
二冬
润山 远树夕阳阳抹浓①,天南极目见云封。忆莼闷阻连朝雨,索米愁催落月钟。乡国何年消战皷,客途到处老秋容。余生剩有归欤意,欲买荒山听古松。
汉桥 虽然云壑趣偏浓,踣马何关试蚁封。漫絷南冠悲夜柝②,还惊北阙误晨钟。蛟龙浪阔魂频度,兕虎风凄道自容。莫为陆沈相对泣,荒园犹有未凋松。
石斋 最不宜看云树浓,况当隙照又云封。青天偶屑星榆泪③,白日仍催子夜钟④。半壁寒灰围客梦,一壶漏屋稳身容⑤。惊心户外伧儿语⑥,多少黄鹂失乱松。
【校异】
①阳抹浓,孙抄本“阳”作“一”。②悲夜柝,孙抄本“悲”作“愁”。③青天偶屑星榆泪,陈刻本“天”作“霜”,“屑”作“结”,“星榆”作“眀河”。④仍催,陈刻本二字作“频传”。⑤漏屋稳身容,陈刻本“屋”作“酒”,“身”作“心”。⑥惊心,陈刻本“心”作“身”。
三江
润山 更于离乱念家邦,客去林空鹤影双。岂畏风霜催鬓落,已观寒暑定心降。寻尝日半分僯火①,遮莫廉垂对草窗。挂壁苍苔闲不厌,暮凉犹倒酒三缸。
汉桥 曾筑黄金动帝邦,报燕书读泪痕双。眼中骥足囚空老②,天上旄头扫未降。剥啄敲棋怜藓榻,错综诠易类芸窗。清宵韵侣无赊酒,坐看秋花蘸碧釭。
石斋 雁集凫归各此邦,投罗舄履肯双双。未驯龙性知无赖③,已坠文城可遂降。判作候人辞赤芾,悔从雕管谢蓬窗。巢由屈贾同销处,一勺灯花倒暮釭④。
【校异】
①寻尝,孙抄本“尝”作“常”。②囚空老,孙抄本“囚”作“因”。③无赖,孙抄本“赖”作“懒”。④一勺灯花,孙抄本“勺”作“灼;又“花”作“光”。
四支
润山 闭户从知懒性宜,倦蝉唫老坠秋枝。何人重幕尊开好①,有客单襟睡起迟。语默初难学古象,衣冠今已累明时。新来作计惟寒俭,皎月撩窗动素思。
汉桥 绋鹿冠猿两不宜,此身于世总骈枝。偷闲本恃消名蚤,蒙难空怜学道迟。竖鬼数经辞药后②,崩澜少记得壶时。于今履虎平平尔,鼻鼾如雷何所思。
石斋 促刺话头儿女宜③,瘖蝉今已断枯枝④。不辞碧藕通身脆,莫说蟠桃结果迟。乌鸽掌中犹觅食⑤,猫狐眼里未移时⑥。甫田历历生骄莠,空对笠人诉所思。
【校异】
①尊开,孙抄本二字互乙作“开尊”。②辞药后,孙抄本“辞”作“乱”。③话头,陈刻本二字作“屏间”。④瘖蝉,陈刻本“瘖”作“喧”。⑤掌中,陈刻本“中”作“盘”。 ⑥眼里,陈刻本“里”作“镜”。
五微
润山 几载烟霞坐钓矶,风尘回首失荷衣。渡横野水潮初落,芜尽田园客未归。只有闲心翻梦趣,不因诠易漏天机。眼前何处迷途尽,入夜愁看萤火飞。
汉桥 抛却鱼竿砺女矶,秋风谁为捣寒衣。嗟予无死三年望,问客何来他日归。松桂故山空扫迹,龙蛇大陆未藏机。累臣剩有忧天泪,六月严霜已昼飞。
石斋 半砖堕甑亦渔矶①,何处沙滩不箬衣②。猿槛难衔银索去,燕窼犹贴破帆归③。百钱穆卜饶生计,两字眀符澹杀机。闻道西山六月雪,孤臣未敢问霜飞。
【校异】
①亦渔矶,陈刻本“亦”作“各”。②箬衣,陈刻本“箬”作“簔”。③破帆,陈刻本“破”作“布”。
六鱼
润山 岂因交绝往来疏,思逐归鸿落照余①。何处扁舟横荻月,有人欹枕梦鲈鱼。天涯尚见石堪语,乡国仍怜竹报书。阅到三时秋又老,素怀歴落意踌蹰。
汉桥 凋桐如髪影疏疏,菙楚声残午睡余。惊矢固宜同孽雁,脱渊蚤是愧潜鱼。乐为晨夕相怜伴,忘在风滔未见书。久学养生经险尽,善刀藏岂待踟蹰。
石斋 榆阴隔岁再疏疏,题鴂声残芳草余。化国久赊双梦蝶,仙方空禁一衣鱼。千春石鹢悬知我,四壁风霆倘护书②。闭眼支床生已老,为谁搔首更踟蹰。
【校异】
①归鸿,孙抄本“鸿”作“帆”。 ②风霆,孙抄本“霆”作“雷”。
七虞
润山 倦眼何须别智愚,冷心幸已澹荣枯。敢期明月还珠浦,独觅寒虹贮玉壶。观世总成真逆旅,爱才尚有旧奚奴。故乡剩得蓬门在,为倩僯人鏁住无。
汉桥 蜗争龙战一何愚①,貂玉晨披骨夕枯②。达士信天分齿角,野夫满腹在爪壶。伏书女授吾期子,箕范王咨旧是奴。每忆古来忧患地,婆娑生意不能无。
石斋 买车还马岂云愚,却为龟灵龟自枯③。刺棹何须频结佩,中流不合自捐壶。便从馆库烹鸭犬,莫向昆仑问宝奴。世道关天人事澹,锦场簇草几时无。
【校异】
①龙战,孙抄本“战”作“鬪”。②骨夕枯,孙抄本“夕”作“石”。③龟自枯,孙抄本“龟”字空阙。
八齐
润山 眼底往来途不迷,半窗亦似一枝栖。穷岩久见蛛封网,尘榻尝疑燕坠泥①。隔壁有人唫白苎,故园无路杖青藜。不堪薄暮蝇蚊乱,静里思深风月蹊。
汉桥 鳞羽离披夕雾迷,棘圜何必异桐栖②。忠难动主水投石,学不如人马陷泥。无罪叜怀非白璧,放归予杖是枯藜。倦云此去深深闭,或许随僧过虎蹊。
石斋 空泽今知老马迷,只因结足坐鸡栖。人将道眼安金屑,天与铅刀切玉泥。高士每逢新燹火,星寮错怪旧燃藜。遗乡小吏黄华绶,未用深深桃李蹊。
【校异】
①尝疑,孙抄本“尝”作“常”。②棘圜,孙抄本“圜”作“园”。
九佳
润山 昔人撒手百层崖,看到寻常事偶谐。道在实难随世诺,途穷幸不丧吾怀。凉风初试寒松节,野火仍留枯草荄。抽卷寻诗防累静,水云空阔自高斋。
汉桥 绝物无能学断崖,放情时复托齐谐。身樱罗网纔思过,人在蒹葭岂易怀。论世寸心留雅颂,识花双眼定根荄①。懒将生事防生趣,九食三旬半是斋。
石斋 伐檀人去久乖崖,梳草薙云汝未谐。鹜鸭栏中容绝足②,骊龙穴底失开怀③。已看日脚侵枯岸,不趁雷车问旧荄。石马铜驼能自在,小舠湾处即高斋④。
【校异】
①双眼,孙抄本“眼”作“目”。②容绝足,孙抄本“容”作“空”。 ③骊龙,陈刻本二字互乙作“龙骊”。④小舠,陈刻本“舠”作“船”。
十灰
润山 隙光孤影勉裴徊,秋雨夤缘长碧苔。尽弃身名抛恨去,如常色笑引诗来。僯家莫弄落梅曲,盛世原宽咏桧才。传语门前鴎鹭伴,知闻未断漫相猜。
汉桥 梧窗无语月低徊,挂壁龙吟生绣苔。与世违多皈梵果,为书误不恨秦灰。麟楦自诧寻常眼,凤臆终矜急难才。黄独紫芝还我去,蛣丸鸱鼠莫须猜。
石斋 随他燕雀雅裴徊,已见朱阑惹绿苔。束楚何当支大厦,奔流端不顾微灰。鸱夷自赛江湖愿,枹鼓难明堂阜才①。只此山深朋好绝,虎嗥豨啸莫相猜②。
【校异】
①枹鼓,孙抄本“枹”作“抱”。②豨啸莫相猜,陈刻本“豨啸”作“猿噪”,“莫”作“浪”。
十一真
润山 许多世事莫开唇,戴笠相逢各饮醇。丘壑欲容高枕士①,儿童犹识濯缨人。唫深庾亮楼中月,思入庄周梦里身。一线江湖缘未断,渔翁何事滞垂纶。
汉桥 酒为销忧强入唇,醉乡怜我果清醇。看呼五白赊豪客,听抚孤桐见古人。半市半朝杂处地,亦僧亦梵苦唫身。若无铃柝频惊梦,何异秋江隐钓纶②。
石斋 莫贪鲤尾与猩唇③,桂蠹蓼虫久自醇④。不向盐梅尝异味⑤,翻从毒草见真身。牢骚鬼射沙中影⑥,割截天全线下人⑦。自是触肤通世法⑧,髑髅在处感青纶。
【校异】
①丘壑,孙抄本“丘”作“邱”。②秋江,孙抄本“江”作“深”。 ③莫贪,陈刻本“莫”作“谁”。④桂蠹,陈刻本“桂”作“蘖”。⑤不向,陈刻本“不”作“莫”。 ⑥鬼射,陈刻本“鬼”作“兔”。⑦天全,陈刻本“全”作“停”。⑧触肤,孙抄本“触”字空阙,陈刻本“触”作“残”。
十二文
润山 澹漠天光闲自分①,愁心一半送斜曛。秋蛩泣露惊颓壁,倦鸟寻枝避断云。欲向沧溟窥道岸,未教剑气触星文。乱离满地劳瞻顾,何处家移野草熏。
汉桥 秋光无赖又平分,骑马红尘较易曛。羁客杯铛空皓月,美人环佩隔高云。墙蛩韵切猗兰操,江雁声逥织锦文。归梦欲成还坐起,贝龛添取百合熏。
石斋 残基歴乱已难分②,复泻空杯祷落曛。白首系官如祝髪,长天送老属孤云。人经多难思偏远,赋为销愁语不文。最忆垩庐员石下,松脂枫乳共龢熏。
【校异】
① 澹漠,孙抄本“漠”作“汉”。②残基,陈刻本“基”作“碁”。
十三元
润山 莫羡明时鹓鹭尊,应秋萤火煽黄昏①。论心幸倚人如玉,席地偏宜月到罇。白壁余晶仍射斗,青铜合老未惊魂。不堪重忆昨年事,潦倒犹怜谏草存。
汉桥 沧州吾道亦何尊,赤米白盐朝复昏。鸥侣绝无峰对面,瓦衣何有雨倾盆。开笼放鹤怜垂翅,薙圃分华欲醉魂。底事衰年轻一掷②,到家羞说舌犹存。
石斋 率野仍知虎兕尊,蛰虫径不悟朝昏③。紫苔任蚀腰中剑④,白浪频翻马上盆。百战坠肌犹有骨⑤,片言折胁但销魂⑥。宫绦允矣吾夫子⑦,莫说香柔舌自存。
【校异】
①应秋,孙抄本“秋”作“和”。②轻一掷,孙抄本“轻”作“经” ③蛰虫,陈刻本“蛰”作“热”。④腰中剑,陈刻本“腰”作“匣”。 ⑤坠肌犹有骨,陈刻本“坠肌”作“沙场”,“有骨”作“吐气”。⑥折胁,陈刻本二字作“黯备”。 ⑦宫绦允矣,陈刻本“宫”作“官”,“允”作“久”。
十四寒
润山 同异可将人面看,无妨对酒静波澜。风凉自解秋香好,日暮方知远道难。半夜青藜燃太乙,多年清梦醒邯郸。目前道气追随是①,何处尘埃更正冠。
汉桥 海月遥怜女儿看,鱼龙何夜不生澜。言愁我自经愁惯,破笑方知强笑难。万国烟霾呼战鬼,中原豺虎断征鞍。便归未卜归何日,徒叹梅真蚤挂冠。
石斋 明月人当渔火看,一行葱渫也翻澜。观生已识有生累,阅物方知望物难。是处未应题绝笔,此翁何苦据征鞍。秋冬射猎真无艺,乞得鹿皮制小冠。
【校异】
① 目前,孙抄本“目”作“日”。
十五删①
润山 独有秋思不可删,三时珍重一身闲②。静中稽古堪心醉,愁里逢人易鬓斑。大海遗珠悬北斗,孤云带雨下西山。屋梁落月情如许③,未免夷犹去住间。
汉桥 蕙合滋荣艾合删,主恩何敢怨投闲。名题虎观新开典,官躐鸠曹独领斑。腰骨伸来仍傲菊,头皮留得未惭山。【衣+丘】为宵旰分乡梦,时绕红云玉仗间。
石斋 十七部书一夜删,离身萧斧即高闲。艰贞不敢闻箕子,眀哲随它笑史班。吴市故家犹辨姓④,草堂神物别移山。铁围尽处无开诺⑤,万岁君恩出此间。
【校异】
①案南明刻本此韵三人诗次序与其它诸韵同,即依次为叶廷秀、董养河、黄道周,孙抄本则董养河与黄道周前后位置互易,将次序改为叶廷秀、黄道周、董养河。②一身闲,孙抄本“身闲”讹作“时间”。③情如许,孙抄本“情”作“清”。④犹辨姓,陈刻本“犹”作“仍”。⑤开诺,陈刻本“诺”作“路”。
一先
润山 披离亦侣饮狂泉①,乍听秋声意惘然。无那思君如满月,不堪顾影在壶天。野情仍昔怜孟雅,生计凭今逊睡贤。欲辨西阳乌尽处,山川满目蔚风烟。
汉桥 负他白石与青泉,顾影樊笼一哑然。衰凤片鸰终瑞世,愁胡双眼自横天。榆收难学平津媚②,箨落深思王蠋贤。字作蝇头书未蠹,草玄高阁也凌烟。
石斋 杖头跑地得云泉,帝与筮魂又栩然③。皓首不须谈物命,枯苗安敢负穹天。豢牛自识羊皮贱,宝鼎宁知柳下贤④。兽炭狼烟争岁暮,此身轻带介山烟。
【校异】
①亦侣,孙抄本“亦”字空阙。②平津媚,孙抄本“津”作“情”。③筮魂,孙抄本“筮”作“巫”。④宝鼎,孙抄本“鼎”作“甲”。
二萧
润山 但看木落怅先凋①,却望千门月色遥。此处投珠无按剑,几人炼汞胜吹箫。平沙集雁云初懒,凉雨寒蝉秋渐骄。遂有壮心成泮涣②,还山我欲混渔樵。
汉桥 回首明湖枫渐凋③,六桥尊酒故人遥。同心月冷松间带,乞食风凄江上箫。北雁飘来多避缴,南鳞徙去不通潮。侨家城曲吾孙在,何日携书偩老樵。
石斋 雪尽松寒喜未凋,故园万里讵云遥。中原刁斗依清啸,南国松梅碎玉箫。胡马夜阑齐饮水,鲸鱼月出各窥潮。风烟岭表晴无恙,不使明时缺老樵。
【校异】
①怅先凋,孙抄本“先”作“未”。②壮心,孙抄本“壮”作“寸”。③枫渐凋,孙抄本“枫”作“风”。
四豪
润山 一书一剑半生劳,采得湘兰佩影高。霄汉原无留芥蒂,江湖多是闭蓬蒿。何须同异争三耳,祗见居诸唤二毛。布被蒙头惟稳卧,不知门外有风涛。
汉桥 嘑牛嘑马亦何劳,厌听凄鸿入汉高。阅尽千秋空竹简,问来七尺只丘蒿①。仓鹰在臂争锋距,翡翠栖苕矜羽毛。抱病自怜还自笑,更深烧茗战秋涛。
石斋 折辕炊火见薪劳②,却想晨门身事高。阿客到头轻【舛+鸟】鷟,小山终古耐蓬蒿。五噫改字蛇添足,一臼移家燕落毛。何处饮牛更洗耳,手提竹枕听秋涛③。
【校异】
①问来,孙抄本“问”字空阙。②炊火,孙抄本“炊”作“吹”。③手提,孙抄本“提”作“持”。
五歌
润山 家山无计谢烟波,余课闲唫贫也歌。老近自知心省好,朝来其奈事生何。兵荒驿路棠阴少,将相池台蔓草多。摇落客情难对酒①,三秋一半梦中过。
汉桥 频年浪迹在江波,风景撩人足啸歌。三夕洞庭皆月伴,一帆庐阜奈云何②。仙人鹤去遗丹少,骚客风流洒墨多。非为缁尘涤逸翮,秋山谁胜不堪过③。
石斋 渔龙白日撼名波,纵有窹言不敢歌。画局半枰生已老,石头双柱意如何。裁将皂帽辽东近,乞得丹砂勾漏多。莫谓刺舟渔父傲,洞庭深处少人过。
【校异】
①客情,孙抄本“客”作“穷”。②庐阜,孙抄本“庐”作“芦”。③谁胜,孙抄本“谁”作“虽”。
六麻
润山 十亩荒残不用嗟,孤萍一缕繋天涯。那更多事唫为苦,赖有能闲餐渐加。客路空闻求塞马,世情应蚤辨弓蛇。可怜歴乱风烟里,秋色先人已到家。
汉桥 楚水扁舟更可嗟,巫云三载断天涯。烟迷鹦鹉春衫湿,雨听潇湘雪鬓加。汉女有魂皆药草,渔人无梦不桃花。悲愁欲拟离骚怨①,阁笔东僯宋玉家②。
石斋 敏手谁能辨咄嗟,容头身过即生涯。八行封去青云寂,一部书成白发加。沧海舟能浮贝叶,武林溪莫禁桃花。马头亭馆多无碍,喜得墙东未有家。
【校异】
① 悲愁,孙抄本“愁”作“秋”。②宋玉家,孙抄本“玉”作“王”。
七阳
润山 明镜难窥鬓上霜,贞心幸不委凄凉。风雷乍动闻天笑,松菊犹存佩月香。独向孤滩怜逝水,只宜半亩问芳塘。四休居士逢人懒,消得清尊又夕阳。
汉桥 絺时不蚤备严霜,短褐何辞耐夜凉。肉断菔根生暖气,卉残菊蕊动微香。寄儿好护藏书架,戒仆休枯养鸭塘。更喜老兄林下健,归陪诗酒趁春阳。
石斋 江南枫桕好经霜,从此红云试晚凉①。不信冰车轻蹴岸,自耘佛瓜动奇香②。风平挂席看疏岛,日午收盐过小塘。泛泛卜居谁得侣,殷雷多半载山阳。
【校异】
①试晚凉,孙抄本“试”作“赋”。②佛瓜,孙抄本“瓜”字空阙。
八庚
润山 静里秋容晚更清,愁心暗与暮云平①。凉天方歇蜩螳语,征路重看枤杜荣。尚有黄花酬晚节,可无白日送归旌②。还山应触檀槽泪,仍似风檐雨夜声。
汉桥 在山泉浊出山清,今古英雄亦不平。但有画龙难作雨,可令嘉穗失敷荣。人无按剑怜才命,天试倾辀识性情。东舍看花西舍酒,何知凄恻是秋声。
石斋 万斛阿胶河水清,千群精卫海当平。欲教玉气如泥软,不忍兰根学艾荣。血出铜人犹有命,毛黏石蛤遂无情。开颐错说前生事,已作六花花外声。
【校异】
① 暮云平,孙抄本“暮”作“莫”。②归旌,孙抄本“旌”作“津”。
九青
润山 羞将枯颖乞诗灵,每到秋来爱澹宁。因道利名便割席,且酬日月正翻经。天高不碍飞鸿鹄,原上谩劳叹鹡鸰。思入烟霞深一往,潇潇月露下空庭。
汉桥 勒移不待北山灵,皂帽今真愧管宁。腰下已无堪痊剑,胸中空有未传经。西园秋草伤蚨蝶①,远路凉风忆鹡鸰。恋主愿闻频送喜,捷书近报欲犁庭。
石斋 败鼓当场已不灵,何须钟磬数丁宁。人看乌鸟无多识,天假书生守一经。尽处波涛摧土埂,偶然风雨混原鸰。家家少媍排香火,幸勿缨冠过北庭。
【校异】
①蚨蝶,孙抄本“蚨”作“蝴”。
十蒸
润山 怪得蹇来翻聚朋①,庭衔月照散群灯。但怜臣罪何难见,欲悔昨非今未能。听雨时过垂翼鸟,入山偏爱卧云僧。不知此意人知否,一片寒心万壑冰②。
汉桥 彀中不中几人曾,网凤罝虬亦未能③。假我白头无作吏,何山苍梧不藏僧。刀碪变相寻真筏④,风雨枯磷暗破灯。但得主恩容纵壑,孤峰岂碍月为朋。
石斋 曾到青蒲泣未曾,解衣攀鼎亦何能。雪中守奏雁门吏,釭底摇头匡阜僧。已纵风烟侵曲突,不贪膏火护残灯。穷奇渐噉青阳尽,屈指当年几道朋。
【校异】
①翻聚朋,孙抄本“朋”作“明”。②案此诗篇末南明刻本有叶廷秀自注云:“此韵因予后改,故不同。”孙抄本无此注。③网凤罝虬,孙抄本“罝”作“置”。④刀碪,孙抄本“碪”字空阙。
十一尤
润山 遥天高雁逐云流,千里书来烟树秋。半夜拥襟听画角,谁家呼酒踞高楼。不嗔檐鹊搅乡梦,却恐路人分客愁。莫向风前思往事,已将身世付轻沤。
汉桥 六朝几度问风流,凄断秦淮树树秋。与客绮裘霜上月,看人珠箔渡边楼①。绠沈眢井苔还绿②,屐冷东山花合愁。笑我观空如止水,未忘情复动清沤。
石斋 苍茫听苇自中流,恰有危帆共饱秋。百鸟难排千目网,孤身合住几层楼。世能无事吾何事,人共言愁我始愁。辨得乾坤成骨血,此生安敢道如沤。
【校异】
① 渡边楼,孙抄本“渡”作“度”。②眢井,孙抄本“眢”作“背”。
十二侵
润山 记得淋漓效釜鬵,鸡鸣风紧气萧森。泥涂犹喜世□浅①,暇日方知天意深。隔岁重虚黄菊意,故园一繋白云心。市朝幻相今参破,危坐寒灯竟似瘖。
汉桥 三复风人歌溉鬵,壮怀天外髪森森。栖来粉署马同廋,老尽青山树未深。峰壑着人皆侧足,须眉何事可扪心。因怜物负几先智②,蟋蟀秋唫蝉自瘖。
石斋 泰否关头各釜鬵,一身当火自萧森。合分毒痛身难免,欲叫狂泉睡已深。猿鸟见人先引路,龙蛇过岁未安心。帝功霸业无消处,莫怪夷吾老自瘖。
【校异】
①□浅,孙抄本阙字作“情”。 ②智,孙抄本“智”作“知”。
十三覃
润山 罗吏囊文亦类贪,乾坤何处着奇男。一闲止味三为乐,百懒宁惟七不堪。常对孤云谐独往,暗携秋月卧清酣。涸鳞破网无奢望,欲傍高台结半庵。
汉桥 惟有溪山不厌贫,罗溪招友复携男。罾蛟涧底鳞鳞动①,石语峰头片片堪。银瀑洗毫穿海怒,绿蕉裁稾入霜酣。廿年复听连床雨,愁说云深似旧庵。
石斋 不捐薇蕨已成贪,况有私交过鲁男。长天照影丝丝入,名主诛心事事堪。便御狐狼风不竞,可逢魍魉战还酣。分襟回去四千里,南北东西结小庵。
【校异】
①罾蛟涧底,孙抄本“罾蛟”二字空阙。
十四盐
润山 局蹐低垂风雨帘,细尝茶孽亦能甜。独行不必僯同病,今事何须用古占。波静五湖人似镜,天悬三岛日依崦。梦余只可唫流水,归计萧萧马首瞻。
汉桥 晏师岩阁卷筠帘,泉喝无声乳自甜①。蝌蚪壁题金简字,天山象落紫阳占。龙听法乘云连海,衲遶经台月照崦。坐卧半生迷小草,屴峰秋色与谁瞻。
石斋 斜风斜雨卷疏帘,橄榄仍能得到甜。岂有列名呼火树,更无奎宿语星占。三生天外投丹叶,百行经中礼玉籖。屠钓它年随画像,千春未必少观瞻。
【校异】
① 无声,孙抄本“声”作“心”。
十五咸
润山 十载云山久树衔,不堪烟雾鏁松杉。澹人耳目分醒醉,高我须眉任誉谗①。万里秋岩催葛屦,三关寒沁裂征衫。家园尚有渔竿在,为嘱西风蚤挂帆。
汉桥 幔亭别后半云衔,负却层梯几换杉。虹板曾孙难度俗,蛾眉秦女不忧谗。种茶世改停龙饼,接笋人归脱绿衫。雁过好传仙侣道,惊波今喜得收帆。
石斋 落节道人别署衔,萧然衣袖乱松杉。焚香洗足能通座,揽镜刊眉少避谗。倦去调禽还引几,老来迭葛护单衫。蛮烟未必无真气,便写真文挂布帆。
【校异】
① 高我须眉任誉谗,孙抄本“须眉”作“眉须”,“任”作“仍”。
猜你喜欢 叶梦得·唐圭璋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七·郁达夫 茶山集卷二·曾几 词余丛话 卷一·杨恩寿 卷464 ·佚名 卷340 ·佚名 卷九十四·陈起 卷一百四十三·曹学佺 卷四十一·曹学佺 卷五十六·高棅 卷三百二十七·陈廷敬 巻二·佚名 吴琚词作鉴赏·佚名 卷四·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