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慧度传

杜慧度,交阝止朱..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阝止。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他的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路。杜瑗收集人马杀掉李逊,交州得以安宁。被任命为龙骧将军。滕遁之在交州十余年,和林邑国之间多次互相攻击。滕遁之将回到北方,林邑王范胡达攻克日南、九德、九真三郡,于是围攻州城,当时滕遁之已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竭尽全力防守、设谋划策,经多次交战,大败敌人,接着又追讨到九真、日南,连战皆捷,所以范胡达逃回林邑。朝廷于是用杜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他的部属进号为冠军将军,卢循反叛占据广州,派使者交结他,杜瑗将来人斩首。义熙六年(410),杜瑗八十四岁去世,追认为右将军,其他官职照旧。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开始当州的主簿,流民督护,接着升官九真太守。杜瑗去世,府州官吏们认为交州与外国相邻,应天天都有刺史,共同推举杜慧度代管交州府中事务,杜慧度坚决辞让不接受。七年(411)朝廷命他当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广武将军、交州刺史。诏书还未抵达,当年春天,卢循袭占合浦郡,直接向交州进发。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多人在石石奇抗拒卢循的军队。经过交战,活捉卢循长史孙建之,卢循虽然失败,其残余还有三千多人,而且都是久经战斗的老兵。李逊的儿子李弈、李脱等人逃到石石奇盘踞在狸獠中间,各有自己的部众。卢循了解到李弈等人和杜氏有世仇,便派人召引他。李弈等人带着各个狸族头人和部众五六千人,接受卢循指挥。六月庚子,卢循早晨便抵达南津,叫三军攻进城后才吃饭。杜慧度把宗族的私有财产拿出来作为赏赐部众的物质。慧度的弟弟交阝止杜慧期,九真太守杜章明都统率水步兵,杜慧度亲自攀上高船,与卢循的部队交战。在火箭的尾巴上点火射向敌人,步兵则在两岸猛烈射击敌人,卢循的舰船都燃烧起来,卢军倾刻之间大败而逃,卢循被箭射中掉入水中淹死。杜军将卢循和他的父亲卢嘏,以及卢的二个儿子,卢的亲属录事参军阮静,中兵参军罗农夫、李脱等人斩首。他们的脑袋被送到京城。杜慧度被封龙编县侯,享受一千户租税待遇。

高祖刘裕登位做皇帝,杜慧度进号辅国将军。当年,杜慧度率领文武将士一万多人南征林邑国,杀死了林邑国的大半士兵,而宋军前前后后被林邑国掠走的人财却都归还了。林邑国王请求投降,并且输送牲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于是饶了林邑国,杜慧度派长史江悠上表贡献胜利成果。

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俭约朴素,会弹琴,很喜欢读《老子》、《庄子》。在州内严禁多余的庙宇,广修学校,荒年之际人民没饭吃,便用个人的俸禄赈济人民。在管理上很严密,好像治家一样,因此他的恩惠威望人人感知,奸人盗贼也停息,以至城门夜晚不用关闭,人们不捡路人的东西。少帝景平元年(423)去世,享年五十,死后被追赠为左将军。

朝廷用杜慧度的长子员外散骑侍郎杜弘文当振威将军、刺史。当初高祖北征关中、洛陽一带,杜慧度任命弘文为鹰扬将军、流民督护,给他配兵三千,到北方作为大军的后援。杜弘文走到广州时,关洛地区已被平定。州府又署杜弘文代理九真太守。到了继承他父亲当刺史,也因为宽厚温和得百姓欢心,继承他父亲爵位龙编侯。太祖元嘉四年(427)朝廷用廷尉王徽当交州刺史,杜弘文响应朝廷的征调,恰遇得了重病,要人牵扶才得上路,亲戚旧属看到他病情严重,劝他上表病好后再说。杜弘文说:“我家世世代代蒙受朝廷大恩,三代执掌交州,常常想在朝廷卖命,以报答皇上的大恩,况且我亲自被征调,而能安然不动吗?如果中途坎坷不顺,这也是命中注定的。”杜弘文的母亲年岁很老,看到杜弘文带病上路,不忍心与儿子分别,和儿子一起上路到了广州,杜弘文便逝世了。临死前,派他的弟弟杜弘猷到京城上贡,朝廷对他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

猜你喜欢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列传第五十七 凉武昭王(子士业)·房玄龄
  第二十五回 烟沈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蔡东藩
  卷第八十一·胡三省
  元明事类钞卷十九·姚之骃
  王文恪公笔记·王鏊
  尚史卷八·李锴
  第三八九单同治九年十月十五日一二二一一--四·佚名
  第三二二结状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二·佚名
  赵元淑传·魏徵
  彻里帖木儿传·宋濂
  卷一百十一·佚名
  卷六十二·佚名
  陈在新·周诒春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余集目录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目录二卷之九丁巳元旦元旦试笔新正重华宫题和阗玉如意金廷标岁朝图志事一首叠去岁丙辰韵新正乐夀堂遂初堂得闲室口号竹香馆丁巳春帖子新正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用平定苗疆聨句复成二律平定

  • 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三十七·赵尔巽

      李鹤年 文彬 任道镕 许振祎 吴大澂   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改御史,转给事中。父忧归,服除,命赴河南襄办军务。同治元年,授常镇通海道,署河南按察使,调直隶,授布政使。四年,擢湖北巡抚,调河南

  • 卷第二百四十三 唐紀五十九·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盡著雍涒灘(戊申),凡六年。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癸卯、八二三年)   春,正月,癸未,賜兩軍中尉以下錢。二月,辛卯,賜統軍、軍使等綿綵、銀器各有差。   戶部侍郎牛僧孺,素為上所厚。初,韓弘之子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六·焦竑

      刑部三(侍郎一)   ◆侍郎一   刑部侍郎黎光傳(黃佐)   胡公子昭忠節祠記(劉應□)   北京刑部右侍郎楊泰(實錄)   刑部侍郎劉公李虒傳   刑部右侍郎樊公敬傳(實錄)   刑部右侍郎曹弘傳   刑部右侍郎葉春傳

  • 卷第八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八〔起旃蒙赤奋若(乙丑),尽着雍执徐(成辰),凡

  • 卷五·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五宋 张九成 撰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嵗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防千人矣而君之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弘治十五年六月辛卯朔○南京暴风雨 季陵神宫监及 懿文陵树木桥梁墙垣多推拔冲塌者 命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宪巡抚宁夏○裁革狭西真宁甘泉二县县丞主簿各一员宜君中部浮化三县主簿各一员甘泉中部宜君崇信镇原五县儒学训导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纪昀

    儒林传宋 【五】○宋五王当胡安国【寅 宏宁】 范冲陈旸【祥道】朱震王当胡安国范冲陈旸 【陈祥道】朱震△王当王当字子思眉州眉山人幼好学博览古今所取惟王佐大畧尝谓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镇抚四方亲附百姓皆出于一

  • 一三九 爱罗先珂下·周作人

    爱罗先珂(Eroshenko)这是他在日本时所使用的姓氏的音译,比较准确的写“厄罗申科”,因为找好看字眼所以用了那四个字,其实他本姓是“牙罗申科”,因译音与日本语的“野郎”相近,野郎本义只是汉子,后来转为侮辱的意义,并为男娼的

  • 王俭传·萧子显

    王俭字仲宝,是琅笽临沂人,祖父昙首,曾任宋的右光禄。父亲王僧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王俭出生时,其父遇害,叔父僧虔收养了他。过了几年,他便袭封爵位为豫宁侯,受封的时候,王俭流涕呜咽。王俭幼时便很有神采,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

  • 蓝王圭传(附康履传)·脱脱

    蓝王圭、康履,起初都是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曾经跟从康王出使到金人军营。等到设元帅府后,他们一起主管机宜文字。朝廷派人催元帅府发兵救援京城,康履等请康王留在相州,康王大声呵斥他们后出发。康王即位后,蓝王圭、

  •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司马光

    晋纪九 晋怀帝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 [1]春,正月,辛丑朔,荧惑犯紫微。汉太史令宣于修之,言于汉主渊曰:“不出三年,必克洛阳。蒲子崎岖,难以久安;平阳气象方昌,请徙都之。”渊从之。大赦,改元河瑞。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火星犯

  • 卷83·陈邦瞻

    ○北伐更盟宁宗嘉泰四年春正月,韩侂胄定议伐金。时金为北鄙鞑靼等部所扰,无岁不兴师讨伐,兵连祸结,士卒涂炭,府库空匮,国势日弱,群盗蜂起,民不堪命。有劝韩侂胄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侂胄然之,恢复之议遂起。聚财募卒,出封桩库黄金

  • 后刑第三十四·桓宽

    【题解】本篇是关于用刑的辩论。贤良主张“先德后刑”,“威厉而不杀,刑设而不犯”。大夫则坚持“刑一恶而万民悦”,“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的主张。大夫曰:古之君子,善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二第五如来藏自性清净门二。初疑问。二答释。初中二。初举佛语。二疑同外。今初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

  • 简易哲学纲要·蔡元培

    简易哲学纲要,是蔡元培编写的“现代师范教科书”,1924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自序说:哲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思想起于怀疑,因怀疑而求解答,所以有种种假定的学说。普通人都有怀疑的时候,但往往听到一种说明,就深信不疑,算是已经

  • 太清金液神丹经·佚名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

  • 罗云忍辱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