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续史

我朝名臣即言行录所载诸公,大率皆是矣。但其所载,皆用墓志碑文以及饯赠序记之语编入。此等皆粉饰虚美之词,且多是套子说话。以之入于史传,后人其肯信之乎?如李文毅,英宗时为国子祭酒。以厢房前柏树枝柯蔽覆,妨士子肄业,遂剪去数条。王振素忌其刚直,即诬以擅代孔庙古木之罪,枷于监门。石大用率监生数千人号救请代,幸而获免。但当真书其事,今但取《古穰杂录》云“王振怒其持儒礼,构以罪”,又取罗伦跋帖语云“文毅见辱,石大用代死”。观者终不得其始末,岂得谓之实录耶?若刘忠宣之所经度,皆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深得雅人之致。余谓虽房杜韩范犹当服膺,盖加于众人一等矣。是乌可以不载耶?故摭其实而著之篇。 

太宗尝与解缙论群臣,御笔书蹇义等十人名,命各疏于下。十人者,皆上所信任政事之臣,亦多于公善,而具以实对。于义曰:“其资厚重,而中无定见。”于夏原吉曰:“有德有量,而不远小人。”于刘隽曰:“虽有才干,不知顾义。”于郑赐曰:“可为君子,颇短于才。”于李至刚曰:“诞而附势,虽才不端。”于黄福曰:“秉心易直,确有执守。”于陈瑛曰:“刻于用法,好恶颇端。”于宋礼曰:“戆直而苛,人怨不恤。”于陈洽曰:“疏通警敏,亦不失正。”于方宾曰:“簿书之才,驵僧之心。”既奏,上以授仁宗曰:李至刚,朕洞烛之矣,余徐验之。 

黄福在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每旦视事,皆襄城伯处分,公不出一语,盖阴相之则多矣。或以为言,公曰:“体当如是。且汝见守备何尝错发落一事也。” 

胡俨筮仕为华亭县学教谕,年尚少而能以师道自任,劝勉诸生,讲授每至夜分,虽隆寒甚暑不废。 

午门外东直房,六部都察院堂上候朝之所。两门入,惟都察院正官独处一小夹室。近岁都御史顾公佐,非公事未尝与诸司群坐。 

东杨天资明敏,有果断之才。中官有事来阁下议,必问曰:“东杨先生在否?”知不在,即回。凡议事未尝不逊。西杨或执古以断,不可行。已而卒断于东杨,灼然可行而无碍也。每秋敕文武大臣赴宪台审录重狱。自英国公而下俱逊避,俟二杨先生决之。西杨讯之未尝决,至不可了。东杨一问即决,庶几子路片言折狱之才,众皆叹服。杨文定在狱中十余年,家人供食,数绝粮。又上命叵测,日与死为邻,愈励志读书不辍。同难者止之曰:“势已如此,读书何为?”曰:“朝闻道,夕死可也。”五经诸子,读之数回。已而得释,晚年遭遇为阁老大儒,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实有赖于狱中之功。盖天玉成之如此。 

山云出镇广西。广西总帅府一郑牢者,老隶也,性鲠直敢言。公进之曰:“世谓为将者不计贪,矧广西素尚货利,我亦可贪否?”牢曰:“公初到,如一新洁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公又曰:“人云土夷馈送,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奈何?”牢言:“居官黩货,则朝廷有重法。乃不畏朝廷,反畏蛮子邪?”公亦笑纳之。公镇广西逾十年,廉操始终不渝。 

王抑庵先生典选,遇不如意事,好诵古人诗以自宽。一日有新得给事中即欲干挠选法者,则曰:“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御史有言吏部进退官不当,则曰:“若教鲍老当筵舞,更觉郎当舞袖长。”要多切中云。 

王文端公(直)在吏部,御史有以画求诗者,公峻拒不为作诗。所介者实公之故人,言公于他人多有所作,何独靳是?乃应之曰:老负此累,公等行当自知耳。然公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临川聂大年题其内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哉?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后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讥谗,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中二联云“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公得诗泣下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明日而大年卒,公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耶。大年所题之言固为正论,使隘者闻之,将必以为议已。其孰不加挤也。而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轩輗天性廉介,初为进士,往淮上催粮,冬寒舟行,忽落水,救出,衣尽湿,得一绵被裹之。有司急为制衣一袭,却之不用,徐待旧衣之乾。为浙江按察使,俸资之外一毫不取,四时着一青布袍,蔬食不厌,与同僚约,三日以米易肉一斤,多不能堪。故旧经过者,留供一饭,至厚者杀一鸡,僚属见之惊异。忽闻亲丧,次日遂行,僚属尚有未及知者。升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清操愈坚。张都宪素侈纵,设席会诸僚,公独不赴。既而以卓食馈之,亦不纳。 

左都御史轩公持己甚严,遇人无问贤否,悉峻拒之不与接。居南都,岁时诣礼部拜表,至则屏居一室,撤去侍烛,朝服端坐,寂无一言。待鼓严而出,礼毕,不告于同事者,竟御肩舆而归。同事者闻其来亦不乐与处,皆避去。平生后伟之节,惟恃公牍之存。间令吏写数十大册,于纪载之文一无所好。及卒,修史有司从其家求公行实无有也,惟写生卒年月上送官耳。 

广州府知府沈琮,尝为南京兵部武库司主事。武库司典皂隶,凡诸司多属意焉。盖皂有定数,得之多或得之早,皆可觊利耳。一日告予曰:惟利亦可以观人。琮司阜者久,不以动心而干人挠法者,得两公焉,尚书魏公骥、都御史轩公皂是已。 

魏公骥为松江教官,汲汲成就人才。诸生在学居者,候一更尽,必携茶往视之。见有书声者供茶一瓯,至三更乃携粥以随,尚有诵者供粥一碗。如此者亦不频数,间一行之,士子感激。笃尚斯文,性好吟咏,臞然若不胜衣。中官王振亦礼重之,呼为先生。贽见惟帕一方,振亦不较。 

魏文靖公在南都法司因旱恤刑,有王刚恶逆诉冤,或以其年少欲缓之。公曰:“此妇人之仁,天道不时,正此谓也。”狱遂决,翌日而雨。 

魏文靖,景泰改元至京。阁老陈公是其考试时所取士也,来见请曰:“先生虽位冢宰,然未尝立朝。愿少侍,事在吾辈而已。”公不从,退谓人曰:“渠将朝廷事为一己事,安得善终。” 

时中官王振权倾一时,或邀薛文清拜其门,公正色曰:“安有受爵公朝而谢恩私室?”李文达亦劝公少贬,公曰:“厚德亦为是言耶。”竟不往。已而遇诸途,众行跪礼,公独不屈,振不悦。会有狱夫实病死三年,其妾私于人,欲出嫁,妻弗听,遂诬妻魇魅夫死,公辩其冤。都御史王文谄事振,乃诬公出入人罪,系狱当死。人皆危之,公怡然曰:“辩冤获咎,死何愧焉?”手持《周易》诵读不辍。至覆奏将决,大臣有申救之者得免。放归田里,公居家六年,闭门不出。 

中官金英奉使道南京,公卿俱饯于江上,独公不往。英至京言于众曰:“南京好官,惟薛卿耳。” 

薛文清公锐志道学,著读书录二十卷,多名言。尝曰:自朱子后,性理已明,正不必著书。程明道许鲁斋皆未尝有所著作,而言道统者必归之。 

王忠肃提督辽东军务,总兵以下庭谒。公诘所以失机之由,命左右曳出斩之,再三哀请得释。于是三军股栗,莫敢不用命。至广宁不逾月,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璧贯。千里相望,简阅行伍。老弱者更改之,贫穷者赈给之,鳏寡者婚配之。谓边境不可以法律治,词讼无问轻重,量情以布谷粟赎罪,虽人命亦以物抵偿。公在边十数年间措置,积银万余两,粮数万石,马千余匹。边用充足,器械鲜利,军士饱暖,人乐于战。所举总兵参将,如施聚焦礼辈,皆知众中拔起,为夷狄所惮。 

 

猜你喜欢
  列传四·薛居正
  卷六十七·志第三十四·柯劭忞
  卷三百二十八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簷曝雜記續·赵翼
  卷四·李斗
  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迁都洛邑·黄士衡
  卷二十六·杨士奇
  七五○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司马迁
  弇山堂别集卷二·王世贞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总目·允禄
  卷六十一、藩属之丧失·黄鸿寿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二      宋 邵雍 撰心耳吟 意亦心所至言须耳所闻谁云天地外别有好乾坤 人鬼吟 既不能事人又焉能事鬼人鬼虽不同其理何尝异 梦中吟 梦里常言梦谁知觉後思不知今亦梦更说梦中时 日中吟

  • 卷一百四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一 统论上 宋书谢灵运传        梁沈约 史臣曰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动於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謡纷披风什虽

  • 卷七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九岛屿类五言古登江中孤屿       【宋】谢灵运江南倦歴览江北旷周旋懐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绵邈

  • 招魂·屈原

    【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陽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五·张岱

    左良玉列传宁南侯者,姓左氏,名良玉,字日崑山;辽东人也。少起军校,以斩级功,官辽东都司。苦贫,常挟弓矢射生。一日,道傍驼橐,驰马劫取之,乃锦州军装也;坐法当斩。适有丘磊者与同犯,愿独任之;良玉得免死。既失官久之,无聊,乃走昌平军门

  • 卷之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二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刑考【八】刑制乾隆四十一年定拿获军营脱逃余丁遣发例刑部遵旨议定凡军营脱逃余丁在军务未竣以前拿获者问拟斩罪牢固监候俟大功告成後通行确查将附近新疆陕甘二省之人改发云贵两广极

  • 总论·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总论程子曰礼记杂出於汉儒然其间传圣门绪余及格言甚多如礼记学记之类无可议者檀弓表记坊记之类亦甚有至理惟知言者择之如王制礼运礼器其书亦多传古意若闲居燕居三无五起之说文字可疑又曰礼记除中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至彼末利城中。与刍众。而共集会。时彼城中。有一净信优婆塞。亦名末利。於其城内。新造一舍。种种严饰。清净宽广。是舍先未曾有。沙门婆罗门等。安止其中。时末利优婆塞。闻佛世尊与刍众游行至

  • 叹衍品第二十三·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摩诃衍。摩诃衍者,出诸天世间人阿须伦之上。衍与空等如虚空。与无量无央数众生而作救护。以此世尊为摩诃衍。菩萨摩诃萨亦不见来时亦不见去时亦不见住处。摩诃衍如是,亦不见前後亦不见中央。世尊,是故

  • 卷之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七世 大慧杲禅师法嗣 福州府雪峰崇圣普慈蕴闻禅师 洪州沈氏子。示众。栴檀丛林。栴檀围绕。师子丛林。师子围绕。虎狼丛林。虎狼围绕。荆棘丛林。

  • 卷之六·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六 荐亡偈赞门 荐亡通用 人生薤露固难延  去若孤舟逐逝川  百岁光阴今已矣  九泉冥路太茫然  筵堆玉馔天厨供  香爇金炉海岸烟  好听良因功德力  迢迢直造率陀天 又 积功累

  • 韵府拾遗·张廷玉

    一百一十二卷。清张廷玉等奉敕编撰。康熙五十五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因《佩文韵府》收字词有遗,复命翰林院检讨张廷玉等“搜奇抉秘”,补其缺漏。康熙五十九年,续辑而成《韵府拾遗》。编排体例仍如《佩文韵府》。收《佩文韵府

  • 贞素斋集·舒頔

    元代诗文别集。8卷,附录2卷。舒頔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数种清抄善本,又有1种清抄本,仅残存10卷,现藏安徽省图书馆。8卷本《贞素斋集》卷首有明洪武四年(1371)舒頔自序,《贞素斋自

  • 国学丛刊序·王国维

    王国维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在今天很多人眼中似乎是旧学问的代表人物,因而也留给很多人一种抱残守缺的老古董的印象。然而事实上,王国维为学极为博通而“新潮”,善于吸收西方的方法论和新知识,比如写过有关西方逻辑学的

  • 周易图说·钱义方

    元钱义方撰。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辨说《易图》凡二十七幅,上卷七图,下卷二十图。《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朱彝尊《经义考》作一卷,疑传写误也。其说谓:河图为作《易》之本;《大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Dismeryer先生·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Dismeryer先生》写了一个失业的德国年轻人酸楚的遭遇,Dismeryer先生变卖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却终于难以生存下去,自尊和自强的性格也使他杳然不知所终。同样有着争强好胜性格的H先生是冯至作品

  • 大般涅槃经义记·慧远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观心。理观虽详,教义或略来说,可谓是文丰义富,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