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目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

皇朝礼器图式总目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

卷一

祭器一

卷二

祭器二

卷三

仪器

卷四

冠服一

卷五

冠服二

卷六

冠服三

卷七

冠服四

卷八

乐器一

卷九

乐器二

卷十

卤簿一

卷十一

卤簿二

卷十二

卤簿三

卷十三

武备一

卷十四

武备二

卷十五

武备三

卷十六

武备四

卷十七

武备五

卷十八

武备六

【臣】等谨案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二十八卷乾隆二十四年奉

勅撰乾隆三十二年又

命廷臣重加校补勒为此编凡分六类一曰祭器二曰仪器三曰冠服四曰乐器五曰卤簿六曰武备每器皆列图于右系説于左详其广狭长短围径之度金玉玑贝锦叚之质刻镂绘画组绣之制以及品数之多寡章采之等差无不缕析条分一一胪载考礼图世称始郑亢而郑志不载葢其学者为之也阮谌以后踵而作者凡五家聂崇义滙合为一而诸本尽佚然诸家追述古制大抵皆约略注之文揣摩形似多不免于失真是编所述则皆

昭代典章事事得诸目騐故毫厘毕肖分刌无讹

圣世鸿规灿然明备其中仪器武备二类旧皆别自为书今乃列之于礼器与古例稍殊然周

代眎祲保章冯相所职皆天象而于春官礼有五目军礼居三而所谓前朱雀而后元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者战阵之令乃载于曲礼葢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亦至广故凡有制而不可越者皆谓之礼周官所述皆政典而兼得周礼之名葢由于此今以仪器武备并归礼乐正三代之古义未可以不类疑也若夫酌古宜今之精意奉

天法

祖之鸿规其见

御制序文之中尤万世臣民所当遵道遵路者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少帝纪三·薛居正
  后汉书补逸卷十三·姚之骃
  名山藏卷之五十·何乔远
  卷五十七·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七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七百七十·佚名
  六五四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请通饬铲削志乘所载应销各书名目及诗文折·佚名
  独孤信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卷三十九·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七·允禄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诗集原序·姜夔

    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下逮黄初迄于今人异韫故所出亦异或者弗省遂艶其各有体也近过梁谿见尤延之先生问余诗自谁氏余对以异时泛阅众作已而病其駮如也三薫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

  •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食货一   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年六月甲辰朔宰臣秦桧言臣闻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此伊尹相汤咸有一德之言也臣昨见达兰有割地讲和之议故赞陛下取河南故强既而乌珠戕其叔达兰蓝公佐之归和议巳变故赞陛下定吊民伐罪之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十月戊戌朔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文武百官○时享 太庙遣驸马许从诚代○原任南京工部左侍郎为民程文德卒文德浙江永康人嘉靖己丑进士第二授翰林院编修以编修扬名论吏部尚书汪鋐连下诏狱谪信宜典史历升兵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三月。戊寅朔。以捐助赈银。予河南淇县知县葛秉彝为其故父母建坊。  ○己卯。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乙酉、癸巳、辛丑、亦如之。现月○庚辰。谕内阁、醇

  •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佚名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旨: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并交聚珍版处排印。钦此。质郡王等纂办《明臣奏议》于是日恭进。【真按:不

  • 卷六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正白旗有名位希姓珠赫勒氏努他拉博尔衮氏郭和达阿鲁氏扬武敖佳氏海兰瑚鍚喀氏费雅库纳朱锡理氏额图瑚珠雅拉氏塞白图阿尔布氏蒙果尔铎齐克腾氏西喇布吴济佳喇氏博尔铎文达氏瑚

  • 绎史卷六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五令尹代政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防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将死不忘衞社稷可不谓忠乎忠民之望也诗曰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忠也吕氏春秋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

  • 卷十五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五下   宋 沈枢 撰 谦逊门 汉光武不许窦融让职 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光武以此愈亲厚之

  •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907)·司马光

    后梁纪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 [1]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 [1]春季,正月辛巳(初四),梁王朱全忠率兵在贝州休整。 [2]淮南节度使兼侍中、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郡王杨渥既得江西,骄侈益甚,谓节度判官周隐曰:“

  • 七年·佚名

    (壬子)七年清大正三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五〉一日。〈陰曆癸丑十二月初六日〉臨于宣政殿,王妃同臨,受李堈公、李埈公、侯爵李載完以下宗戚、貴族及本職高等官等祝賀。○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

  • 谋晦卷四·杨慎

    【原文】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晦以谋成,益见功用,虽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 ,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

  • 兵守第十二·商鞅

    题记:兵守即军队防守,这一节商鞅论述了防御的方法。四面受敌的国家重视打防御战,背靠大海的国家注重打进攻战。假如四面受敌的国家喜欢发兵进入自己邻国,国家就危险了。因为四面的邻国一旦不同发起战争,而自己就要四处派兵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四無畏第三十九   四無所畏者.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   衆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

  • 林间录卷上·惠洪

      杭州兴教小寿禅师。初随天台韶国师。普请。闻堕薪而悟。作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颔之而已。及开法。衲子争师尊之。御史中丞王公随出镇钱塘。往候寿。至湖上。去驺从。独步

  • 卷之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七世 虎丘隆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应庵昙华禅师 蕲州江氏子。生而奇杰。年十七。於东禅去发。首依水南遂。染指法味。因遍历诸老门墙。至云居。礼

  • 公子牟子·魏牟

    一卷。原题周魏公子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魏公子牟,又称中山公子牟,战国时魏国人。据《列子·仲尼》记载:“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而悦。”晋代张湛为此作注说:“公子牟,文侯子,作

  •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佚名

    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附宋录,属十诵。十诵虽云即萨婆多,实与萨婆多不全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