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一、藩属之丧失

德宗光绪五年春闰三月,日本灭琉球,夷为冲绳县。琉球在中国东南大海中,康熙二年册封琉球国王,自是贡舟三年一至。原部三十六岛,纡蟠如虬龙流动,故称琉虬,后改琉球。北部九岛,中部十一岛,南部虽有十六岛而周回不及三百里。北部中有八岛,当咸丰时,日本乘中国多事,引兵占踞,仅存一岛。同治十年,以琉球人漂流台湾,为生番所杀,日本人借此起衅,争琉球为其版图。出其国史相证,所书明万历三十七年,义久取琉球,其后书琉球入贡者十。日本宽文十一年当中国康熙十年,天和二年当康熙二十一年,亨保三年当康熙五十七年,宽延二年当乾隆十四年,明和元年当乾隆二十九年,宽政二年当乾隆五十五年,又八年当嘉庆元年,文化三年当嘉庆十一年,天保三年当道光十二年,天保十三年当道光二十二年。当日,日本驻京副使柳原前光,以此与总署反复辩诘者果日。未几,有日人四名,亦漂至台湾遭害,日廷乃以兵向台湾,要索恤银五十万两,始罢兵行成。而琉球主权,已阴让于日本,政府不之觉。及光绪初元,英人争滇案,法人扰越南,俄人驻伊犁,日人遂乘间遣人传日皇旨,令琉球停止中国贡使。其国王答以“久为中国藩封,不便擅废……”因使人来告。时政府以新疆军务方急,中西交涉事繁,竟不之顾,至是,日本发兵鉴至琉球,执其王尚泰以归,废之。寻改其地方为冲绳县,封尚泰侯爵。

七年,春二月,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再向日本使臣妥商球案。上年二月间,日本人竹添进一至天津,谒直督李鸿章,议结球案,称其政府之意。拟以北岛、中岛归日本,南岛归中国。又以前与中国所订约章无一体均沾之条,与诸西国独异,欲援照加入。鸿章以其将球事与约章混为一案,近于要挟,严拒之。旋日本公使宍户玑屡至总署,催结球案,益知中俄之约未定,意在乘机挟制。而美前总统格兰德复出任调令,亦主张割岛分离之说。鸿章因就询在津之球人向德宏,知南岛枯瘠,球人得之仍不能自立,而球王及其世子,日本又不肯释还。鸿章遂致函总署,谓“俄事方殷,日人籍肆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惟有延宕之一法以为对付。俟俄事既结,再理球案,则力专而势自张。”总理王大臣韪之,悬球案不遽结,至是俄约成,诏以存琉球宗社及割分两岛事,命总署与日商订。后宍户玑以未满所欲,悻悻而去。至南越新约成,日本乃援法以为例,于是琉球终归日领矣。

九年,秋七月,越南与法兰西立新约十三条。越南在中国南境,本称安南。康熙五年,封黎维禧为安南国王,自后六年一贡。嘉庆八年以后,改号越南。全境分为四部,北曰东京,中曰交趾支那,南曰柬埔寨,极南曰下交趾支那。咸丰、同治间,屡次与法人构兵,连失西贡附近之三郡及南交趾支那、柬埔寨等地。结西贡条约,认越南为自主国,实为法之保护国,政府尚未知之也。光绪八年,复籍名保商,以兵船驶入河内,攻陷之。是年二月,陷南定、河阳及广安、宁平二省,分兵攻陷东京顺化炮台。至是,迫越人割东京以议和,订约十三条,其第二云:“嗣后越南为法之保护国。非法国许可,不得与他国交通。”约成,越人始来告。

十一年,夏四月,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与法使议和于天津,订新约十款成。中国为越南与法人构兵连年,法人以海军夺海南,踞台湾,直捣福州,轰毁船厂,歼舰队几尽。其陆军在东京先后为刘永福、冯子材、苏元春等所击败。是年二月,法人攻小南关,子材复击走之,诸军拔队穷追,连蹙之于文渊、于谅山、于谷松、于威波、于长庆、于船头,追奔二百馀里,歼敌殆尽。方敌之大挫于文渊也,其国大哗,议院诸人多訾议政府,其势难以久持,乃潜托总税司赫德为言于李鸿章以议和。政府尚未知谅山之捷,遽允之。时法使臣曾纪泽密电法国情形,请力战,不报。约成,以越南让法。 冬十月,英吉利由印度进兵,灭缅甸。缅甸在中国南境,于乾隆十八年入贡。其冬,国内大乱,酋长蔴哈祖为白古人撤翁所败,擒而沉之江,撤翁据阿瓦。翌年,缅属之木梳头土司瓮籍牙起兵,攻走撤翁,遂王缅甸,渐以兵胁服诸土司,于是东至整欠、景迈、孟艮、孟勇,西北至蛮暮、木邦、孟拱,均为缅属。西南边外骚然。滇督刘藻、杨应琚前后以失机获罪,将军明瑞、大学士傅恒等屡出师征之,不能克,遂与议和退师,而贡使终不至。迨暹罗与缅势稍替,五十三年,缅酋孟云畏暹罗之逼,遣使入贡,返俘虏。五十五年,复具表乞封,愿十年一贡,许之。由是按期入贡。道光二十三年,英人侵割印度,以兵船驶入缅甸内港,逼都城,缅人割阿萨母、阿罗汉迭、乃式里母地予英,始定和议。咸丰年间,又以怒江口通商埠头之土官抽税繁重,英人复以兵船至郎崑,再割北沽全土畀英,自是缅人以迭被英人侵凌,中国不能救,遂存轻视,岁贡竟绝。至光绪元年,又尝遣使入贡,及法人扰攘安南,英人复先攻夺缅甸傅海、牟国之地,即今所谓南缅甸者也,至是英人乘中国因法越事厌兵之际,又由印度派兵袭缅,一举而灭之。事闻,命驻英使臣曾纪泽与英外部抗议,立君存祀,俾守十年一贡之例,不可得,后由总署与驻京英使欧格纳订立缅约,始允存贡之议。其第一条载明:“每届十年,由英廷派缅甸大臣循例举行。所派之人,应选缅甸国人……”等语。中国争得纳贡之虚名,而实利全归于英矣。

二十年,春三月,朝鲜东学党滋事,朝王来乞援,许之。朝鲜在中国东北境,自梁贞明四年,王建统一朝鲜半岛,更国号高丽。至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受明册封,复号朝鲜,世为中国藩属。咸同间,法英两国与之构难,政府不之问。同治十二年,日本又与有违言,以兵舰入其燕华岛,突遭炮击。日人举兵问罪,以其为半主之国,依公法,其外交当由上国主之,因遣使来问。政府复以畏事之故,遽答之曰:“朝鲜国政,中国素不与问,贵国自与理论可也。”于是日人于光绪元年正月与朝鲜订立和约。其第一条:“日本以朝鲜为自主之国,与日之本系自主者相平等。”五年,英、美、德、法诸邦相继往朝鲜,求互市,朝鲜拒之。时李鸿章不明国际法上对于属国之权利及属国无外交之公注,贸然三致书于朝鲜国相李裕元,劝其与各国立约,且以闻于政府,谓借此备御俄人,牵制日本。六年,驻日使臣何如璋上书总署,倡主持朝鲜外交之议,请驻扎办事大臣于朝鲜。鸿章大不谓然,谓:“显然代谋。遇有交涉,各国将惟我是问,殊为棘手。不若密予维持维持保护,尚觉进退裕如。”八年,四月,朝鲜与美国立约。朝命道员马建忠、提督丁汝昌前往莅盟。旋英、法两国先后与朝鲜立约,皆由建忠介之。八月,朝鲜督监营兵以索饷哗变,藉清君侧为名,杀大臣及办外交者数人,并攻日本使馆,戕日本人数人,日使花房义质跳而免。乱兵入王宫,杀王妃闵氏,并囚国王熙与世子坧,大院君徐出镇抚之。大院君,王本生父是应也。熙嗣位时年幼,康穆太妃赵氏委任是应综理国事,号为兴宣大院君,摄政十年,力持镇国主义,致屡召外兵。既反政,王柔仁,闵妃参政,锐志求强,开海禁,联外交,一反大院君所为,国事遂变。大院君寖不平,故乱作,日本众寡,以兵舰至朝鲜。使臣参判金允植、侍讲鱼允中在天津闻变,遂乞师。时鸿章已以母丧假归,置直督张树声以闻,命广东提督吴长庆登州戍卒三千东渡。至汉京,诱执大院君,送天津,诏安置保定,令其闭门思过。其党百馀人,悉捕杀之。朝王依日本之要求,给以赏金、开埠及驻兵,定约而返。时侍读张㐽纶请派朝鲜通商大臣,理其外交之政。事下,鸿章覆奏,仍护前说,贪一时之省事,假名器以畀人,自是各国皆不以中国藩属待朝鲜。朝鲜政府,时分新旧二党,旧党附中国,号事大党;新党附日本,号独立党。十年十月,附日党金玉均、洪英植等作乱,杀其大臣闵台镐、赵宁夏等,召日兵入宫。中国驻防提督吴兆有(先是有人奏日朝约中如兵费及驻兵两条所关甚大道员马建忠实主其事且允由中国商局代借赔款诏问长庆长庆亦归罪建忠谓其擅预日约任性妄为遂与鸿章成郄其年三月鸿章撤长庆归戍旅顺口留三营驻汉京以兆有统之兆有长庆部将也闰五月长庆呕血卒于旅顺军中)与办理商务委员袁世凯助勤王兵杀英植等护朝王入宫玉均等出奔日本日本公使竹添进一焚使馆走仁川之济物浦十一年正月日本遣宫内大臣伊藤博文来天津订约载明将来朝鲜有事中日两国欲派兵往必先互行知照于是朝鲜又成为中日两国公同保护之国是年三月朝鲜又有东学党之事党中人皆富于革命思想因抵制日币事党首崔福成倡会于全罗道之古阜县举国响应朝鲜政府发兵捕之党中迎拒兵犬败遂陷全州将逼王京世凯亟电鸿章称朝鲜乱党猖獗朝鲜决不能自平请派兵助剿鸿章遂发兵向牙山一面遵依津约使驻日使臣汪凤藻照会日本日本遂亦派兵往中国援师行至中途而朝鲜乱党悉平之报至夏六月日本兵入朝鲜王宫幽朝王使大院君主国事流其大臣闵泳骏等日兵既入汉京中国兵亦至屡请同时撤兵日人不允要东协助干预朝鲜内政中国亦不从且申明朝鲜为中国藩属日本则责中国背津约谓朝乱无待于剿中国无端发兵欲借端以开战局是曲在中国也于是其使臣大鸟圭介首责朝鲜独立自主勿认为中国藩属复以改革内政五事要之朝王不应圭介乃率兵入宫杀护兵困朝王政令无巨细皆入日人筦钥时世凯归国始为战备及战事开中国屡见挫于日本海陆兵力俱尽乃命鸿章赴日本讲和磋磨三月款议始成遂以明年正月订约于日本之马关其第一条载明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所有对于中国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于是日皇自大本营还东京受其国人之欢祝朝鲜王独立称帝改国号大韩建元光武而朝鲜与中国二百七十五年之关系自是断绝

冬十二月英法二国协商保证暹罗国独立暹罗在中国南境即古扶南自乾隆四十六年航海来贡政府因而册封之时缅甸势方强进侵边地暹罗频掣其肘以遏其方张之焰实有功于中国自是列于朝贡之邦先后赐御书扁额曰天南乐国曰炎服屏藩道光中始与英人缔约各国继之群认其独立暹人亦思自振励朝贡之典礼遂缺及咸丰初元太平军起东南披靡风声播及南洋西人又加煽惑暹人信之将乘此脱属国名义同治八年遣使来上书请废贡献之礼以后赠献方物彼此授受仪式当与西洋诸国同政府拒之光绪四年曾纪泽使英途过暹京讽令照旧入贡暹不允但请立商约又拒之五年三月暹廷忽接到驻暹英领事转递中国催贡札文盖英官以战船假中国旗号伪云靑贡之师以胁暹人使之求助于彼也暹王知之向臣下具道所以历年久贡之故因贡表内前用跪具字様近已改用西礼不无窒碍然卒莫为代达于中国者故不能不与英人倍加亲密云先是暹王久拉即古兰格罗以势孤意怯下令改朔易服禁蓄奴兴教育辟道路定法律更币制整顿林业等事皆效法西俗国势赖以稍充然介于英法两大之闲法既以交趾支那东京为属地以东浦寨及南部越南为保护国又胁暹罗以湄公河东一带为法国属暹罗百方拒之不得许以所索之地并偿金五百万法郎克以和时十九年事也法既仲张势力于暹罗英以属土与暹毗连恐法人侵及缅甸至是与法人订约互不得侵占暹罗片土至一千九百零四年四月八日双方在伦敦签押宣言确定英法两国在暹罗政治上之地位并保证暹罗独立云此外中国之藩属如苏禄国在中国南海中雍正五年入贡乾隆五年内附至是以三岛独立而所属之东婆罗州已割归英公司南掌国一名老挝在中国南境雍正九年内属乾隆以后国土分裂西分服于缅甸其大半后为土司专辖其南方则于光绪十一年中英订结滇缅条约时英外部侍郎克蕾晤驻使曾纪泽称英廷愿将潞江以东之地让还中国其中北有南掌政府不受迨暹罗独立南掌遂归附之布鲁克巴国即不丹在中国西藏东南境雍正十年来属今称独立国哲孟雄国即锡金在中国西藏南境康熙五十九年归属光绪十六年英人胁服之朝命驻藏大臣升泰与英划界哲孟雄国遂尽入于英博罗尔国即帕米尔一作波谜罗在中国新疆䓤岭之西境乾隆二十四年纳款自英俄环伺迤北迤西属俄迤南则附于英属之阿富汗国阿富汗国即爱乌罕在巴达克山国之西南乾隆二十九年入贡光绪五年英人占领之巴达克山国在䓤岭之西境乾隆二十四年来献回酋霍集占兄弟之馘遂归诚布哈尔国在葱岭以西乾隆二十九年因巴达克山国请内附浩罕国即敖罕一作霍罕为葱岭西回国干隆二十九年来纳贡哈萨克国即吉利吉斯族西人称曰鞑靼里包新疆西北境乾隆二十二年征服布鲁特国包新疆西南境乾隆二十三年遣使来朝以上四国今皆为俄属廓尔哈国一名尼泊尔又称巴勒布在西藏西南境乾隆五十五年大学士福康安等率师征之兵败赴军前降乾竺特国一名坎巨提又作喀楚特在新疆西南境乾隆二十九年来贡方物自是除廓尔哈尚修职贡乾竺特尚为内属外旧日国藩竟无一存者矣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奸臣三·脱脱
  卷一百一十三·志第六十六·礼十六等·脱脱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柯劭忞
  ●卷七·魏泰
  卷一百七十五·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下·继昌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二·阿桂
  樊知古传·脱脱
  卷四十·雍正
  王端毅奏议巻十二·王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王夫之

    王仲淹氏之续经,见废于先儒,旧矣。继而僭者,《七制》之诏策也。仲淹不任删;《七制》之主臣,尤不足述也。《春秋》者,衰世之事,圣人之刑书也。平、桓之天子,齐、晋之诸侯,荆、吴、徐、越之僭伪,其视六代、十六国相去无几;事不必废

  • 卷一百三十六·徐世昌

    邵懿辰邵懿辰,字位西,仁和人。道光辛卯举人,历官刑部员外郎,殉难。有《半岩庐集》。碧云寺连峰浩奔驶,登高见如环。佛寺初不见,窈窕藏隈湾。入门忽金碧,百尺飞孱颜。穹梁跨阴壑,涌殿开中峦。螺旋上塔顶,俯视心

  • 石屏诗集卷五 ·戴复古

    宋 戴复古 撰七言律江滨晓步津头晓步落潮痕行尽蒲根到栁根雁影参差半江月鸡声咿喔数家村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聴敲邻舎门料得锦城无此景欲将图画寄王孙鄂渚烟波亭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

  • 卷七十二 前凉録三·崔鸿

    张骏 张骏字公庭[一作彦]寔之世子永嘉元年生幼而竒伟建兴四年封霸城侯十岁能属文卓越不覊而滛纵过度常夜微行于邑里国中化之及统任年十八先是愍帝使者黄门郎史淑侍御史王冲在姑臧左长史汜袆右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六·焦竑

      南道御史   ◆南道御史   監察御史張先生金陵墓表(倪謙)   南京貴州道監察御史麗水金公忠墓志銘(李東陽)   監察御史蔣公誼傳(陳鎬)   前御史蔣欽(實錄)   南京浙江道監察御史澗松龔公大有墓志銘(王以旂)   

  • 二百零五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报总督赫寿丁忧百姓环请保留情形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 江南总督臣赫寿之母,今年八十有一,于十月二十五日在暑病故。阖城百姓恐其丁忧离任,俱罢布不令总督交印,环请保留。将军等慰谕再三,方始开市。 所有地方情形,理合具

  • 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缪荃孙

    二十年正月癸酉,命工部主事杨德礼往高邮,督有司修筑并湖堤岸。因扬州府同知任祥之言堤岸圮坏,故有是命。二月戊子,直隶苏州等府县进鱼鳞图册。己丑,以孝廉李德为应天府尹。是月,置金山卫于松江之小官场;筑青村及南汇觜城千户

  • 卷九十二·班固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游侠传第六十二 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

  • 元年·佚名

    (壬申)元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秋七月7月17日○十七日丙申,太祖卽位于壽昌宮。先是,是月十二日辛卯,恭讓將幸太祖第,置酒與之同盟,儀仗已列。侍中裵克廉等白王大妃曰:「今王昏暗,君道已失,人心已去,不可爲社稷生靈主,請廢之。」遂

  • 卷二上·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二上    明 王应电 撰地官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书周官曰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太宰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四百一十一卷尽四百六十凡五十一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百一十卷  忻乐(上许斤反司马法曰善者善之忻人之善或作欣诉三体并同埤苍忻察也)。  第四百一十一卷  骸骨(

  • 卷第二·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广忏文卷第二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礼忏法八门 一 启请圣 令欲发心。洗涤罪垢。加功运行。证入妙境。要对十方一切贤圣。令为证明。虽诸佛贤圣无所不在。若不虔诸。对而不现。故须依智离识。

  • 破镜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又译作:迟来的报复,大西洋案件。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名的电影明星玛丽娜·格雷格购置了圣玛丽米德最好的别墅,并举行盛大的夏日酒会宴请宾客、乡邻。这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打破了圣玛丽米德如水般的沉静,大家纷纷赶去一

  • 何水部集·何逊

    别集名。南朝梁何逊(郯城人)作。逊曾官水部员外郎,故名。原集久佚,明薛应旗有辑本2卷。又明张燮辑本3卷,附录1卷。因逊曾为庐陵王室记室,故又名《何记室集》。又明张溥辑本合为一卷。凡赋、笺、书共11篇,乐府4首,诗97

  • 石门文字禅·惠洪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释惠洪撰。据《四部丛刊》初编收入的明径山寺刻本所题,该书为作者门人觉慈所编,释氏收入大藏支那撰述中。此书卷1至卷8为古诗,卷9为排律、五言律诗,卷10至卷13为七言律诗,卷14为五绝、六绝,卷15

  • 仪礼析疑·方苞

    十七卷。清方苞撰。方苞《三礼》之学,《周礼》较深,晚年自称“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仪礼析疑》旨在举出《仪礼》可疑者录出经文而详辨之,对无疑者则不录经文。发明处不少,如《士相见礼》之辨,用《周礼》以通之;《聘

  • 往生礼赞偈·善导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以龙树、世亲之礼赞偈为基础而订六时礼赞法,印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