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过去的四十年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霹雳一声,日本投降,满洲国也就随着崩溃。这年溥仪恰是四十岁,现在就给他过去的四十年,作成一个年表(宣统三年以前月日都用阴历,中华民国元年以后月日都用阳历。满洲国正朔原也用阳历,不过溥仪生日所谓:“万寿节”和宫中各种祭祀等仍是都用阴历,故满洲国的历书也是阴阳历并载,实在格式一如清朝钦天监所颁,只在阴历月日上加上阳历罢了。再有溥仪做宣统帝,虽只在位三年,但宫中和若干满洲人或汉人中的所谓遗老,仍用宣统纪年,像毓詹日记前页印有一张纪年表,其中中华民国字样都被涂去,从中华民国元年改为宣统四年,直到大同元年为止)。

西历 中国纪年 干支 满洲年 日本纪年 年龄 大事

1906 光绪三二 丙午

 明治三九 一 正月十四日诞生

1907

三三

丁未

四○

1908

三四

戊申

四一

三 十月二十一日,

光绪帝(德宗)崩。

二十一日,

慈禧太皇太后

(孝钦后)崩。

十一月初九日,

即皇帝位。

1909

宣统元 已酉

四二

四 十月,葬慈禧太

皇太后于定东陵。

1910

 二

庚戌

四三

1911

 三

辛亥

四四

六 七月十八日,始典

学。八月二十日,

武昌起义。十月二

十六日,摄政王退

位。十二月二十五

日,下逊位诏。

1912

民国元 壬子

四五

大正元 七

1913

 二

癸丑

 八 十一月,葬光绪帝于

崇陵。

1914

 三

甲寅

 九 一月二十二日,隆

裕皇太后(光绪后孝

定)崩。十二月,葬

于崇陵。

1915

 四

乙卯

 一○

1916

 五

丙辰

 一一

1917

 六

丁巳

 一二 七月一日,复辟;

十三日,退位。

1918

 七

戊午

 一三 十月三日,本生母醇

亲王嫡福晋薨。

1919

 八

己未

 一四

1920

 九

庚申

 一五

1921

一○

辛酉

一○

一六 四月十四日,庄和皇贵

太妃(恭肃皇贵妃)薨。

1922

一一

壬戌

一一

一七 十一月,立皇后郭博罗

氏,淑妃额尔德特氏。

1923

一二

癸亥

—二

一八 预定二月二十五日赴天

津,自求解放,为左右

所阻。

1924

一三

甲子

一三

一九 十一月五日,因国民军

要求,出宫,入醇亲王

府。二十一日,端康皇

贵太妃(温靖皇贵妃)

薨。二十九日,入日本

公使馆。

1925

一四

乙丑

一四

二○ 二月二十三日。至天津。

1926

一五

丙寅

昭和元 二一

1927

一六

丁卯

 二二

1928

一七

戊辰

 二三

1929

一八

已巳

 二四 三月,弟溥杰等赴日本

留学。

1930

一九

庚午

 二五

1931

二○

辛未

 二六 九月十八日,满洲事变

发生。十月,淑妃离异。

十一月十一日,自天津

出发。十二日,抵塘沽。

十三日,抵营口,转赴

旅顺、大连。

1932

二一

壬申 大同元

 二七 二月三日,敬懿皇贵太

妃(献哲皇贵妃)薨。

三月七日,自旅顺出发。

八日,抵长春。九日,

就满洲国执政职。二妹

嫁与郑广渊。八月十五

日,三妹嫁与润麒。

1933

二二

癸酉

 八

 二八 五月十六日,荣惠皇贵

太妃(敦惠皇贵妃)薨。

1934

二三

甲戌 大同三

康德元

 二九 三月一日,登满洲帝国

皇帝位。十二月,五妹

嫁与万嘉熙。秋,建怀

远楼。

1935

二四

乙亥

一○

三○ 四月二日,自长春出发,

访问日本。二十七日,

回长春。

1936

二五

丙子

一一

三一 建同德殿。清历朝实录

刊成。

1937

二六

丁丑

一二

三二 二月六日,命以清室原

有皇产,除陵庙及应保

留者外,一概赐归国有。

三月二十五日,立庆贵

人他他拉氏。四月三日,

溥杰娶日本嵯峨侯实胜

之孙女。十二月,爱新

觉罗宗谱刊成。

1938

二七

戊寅

一三

三三 九月十日,新宫开工。

1939

二八

己卯

一四

三四

1940

二九

庚辰

一五

三五 六月二十二日,自长春

出发,赴日本,庆祝日

本建国二千六百年纪念。

1941

三○

辛巳

一六

三六

1942

三一

壬午

一七

三七 八月十三日,庆贵人薨,

追封明贤贵妃。建嘉乐

殿。

1943

三二

癸未

一○  一八

三八

1944

三三

甲申

一一  一九

三九 春,册立福贵人李氏。

1945

三四

乙酉

一二  二○

四○ 八月十一日,赴通化。

十四日,回沈阳。

本书名为《满宫残照记》,以写出溥仪在满洲的情形为主。而溥仪的做成满洲国皇帝,可说国民军请他出宫,是一个起因。由是他逃入日本公使馆,逃入天津日本租界,逃入旅顺、大连日本租借地,终于成了日本的傀儡。这三次逃亡,和溥仪一生关系,也和满洲国关系,实在重大,所以就这三件事详细一说。

民十三年(一九二四)十一月,溥仪既已出宫,避入醇王府(俗称“北府”),怎样又逃入日本公使馆呢?郑孝胥《海藏楼诗》:

十一月初三日,奉乘舆幸日本使馆

乘回风兮载云旗,纵横无入神鬼驰。

手持帝于出虎穴,青史茫茫无此奇。

是日何来蒙古风,天倾地坼见共工。

休嗟猛士不可得,犹有人间一秃翁。

诗后附着孝胥这一天日记一则:

十一月庚戌朔。共产党散布传单及平民自治歌,又反帝国主义传单,各数万张。辛亥,西报言冯玉祥将为第三次围攻北京之举。召对,命速觅屋。壬子,驶庵(陈宝琛)、叔言(罗振玉)来密告,庵曰:“事急矣!”乃定赴德国医院之策。午后,诣北府,至鼓楼,逢庵之马车曰:“已往苏州胡同矣!”驰至苏州胡同,无所见。遂至德国医院,登楼,上徘徊窗下,独庵从,告孝胥曰:“庄士敦已往荷兰、英吉利使馆,张文治奔告醇王,且复来。”孝胥请幸日本使馆,上命孝胥先告日人。即访竹本,告以皇帝已来。竹本白其公使芳泽,乃语孝胥:“请皇帝自决行止。”于是暴风大作,黄沙蔽天,数步外不相见。孝胥至医院,虑汽车或不听命,议以上乘马车;又虑院前门人甚众,乃引马车至后门,一德国人持钥从,一看护妇导上下楼,开后门,登马车,孝胥及一僮骖乘。德医院至日本使馆有二道,约里许,一自东交民巷转北,一自长安街转南。孝胥叱御者曰:“再至日使馆。”御者利北道稍近,驱车过长安街。上惊呼曰:“街多华警,何为出此!”然车已迅驰,孝胥曰:“咫尺耳,马车中安有皇帝,请上勿恐。”既南转至河岸,复启上曰:“此为使馆界矣!”遂入日本使馆,竹本、中平迎上入兵营。庵亦至。方车行长安街,风沙悍怒,几不能前,昏晦中入室小憩。上曰:“北府人知我至医院耳,庄士敦、张文治必复往寻,宜告之。”孝胥复至医院,醇王、涛贝勒皆至,因与同来日馆,廷臣奔视者数人。上命孝胥往告段祺瑞,命张文治往告张作霖。归作函,使禹致之。入夜风定,星斗满天,垂、禹至日馆,进奉果饵。日本公使芳泽以所居大楼三屋为上内寝。随侍僮李体育,十四岁;御者王永江,车右王小龙。

在这里,有一段文字很可注意:“上徘徊窗下,独庵从,告孝胥曰:‘庄士敦已往荷兰、英吉利使馆。’孝胥请幸日本使馆,上命孝胥先告日人。”大概他们原是预备求援或托庇于荷兰或英吉利公使的,后来到日本公使馆,正是孝胥的主见。

溥仪避居日本公使馆八十天,又作逃亡天津之计。民二十四年(一九三五)二月二十三日,溥仪换穿粗料西装,扮成日本小商人模样,由池田书记官作伴,于夜半离开公使馆,坐汽车直奔前门车站。池田带溥仪登一辆三等车,这是一辆兵车,车中气味非常恶劣。池田操中国语很纯熟,告旁坐兵道:“这是一个日本人,让他坐在这里。”说罢,自入二等车中,郑孝胥、罗振玉等都在那里。时京津一线在国民军势力之下,车到丰台,检查最为严厉。检查者在那三等车中,见了默坐一隅的溥仪,喝问:“你是谁?这是兵车,怎地坐在这里?”旁坐兵代答道:“他是一个日本人。”检查者呼他:“去!去!”溥仪也就走入二等车中,始终不发一言。从此一路平安,早上三点钟到了天津。由日人吉田茂和古城秀胤两人来接,暂在大和旅馆住下,随后皇后也由池田的太太陪伴到津(据《满洲国皇帝》页六十六)。

溥仪避居天津日本租界七年,民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突以武力占领沈阳,造成所谓“满洲事变”,天津日本租界也戒备森严,溥仪就在这戒严声中,又作逃亡关外之计。十一月十一日上午二时,他和郑孝胥、郑垂父子乘汽车到法租界邮船码头,登比治山丸。一早船开行,沿白河而下。经过军粮城,这是一个要口,舟车往来,必经检查。大家预嘱船长西田设法绕道避开,船长不理会,仍徐向军粮城行去,大家非常情急。乃在快到军粮城时,船长突开快车,打转逃去,虽岸上放枪,早已射之不及。这样,天明时就安抵了塘沽口外,换乘淡路丸。十三日上午九时一刻,到达营口,在南满铁路第二码头停泊,这已在日本势力范围内了(据《满洲国皇帝》页一百零一)。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十二日,溥仪全家动身到通化,尚书府和宫内府各大臣们、国务总理和各部大臣们都随同出发。原来通化有一个大栗子煤矿,附近多山洞,日本人早在那里做有防空设备,所以他们这一次公开的浩浩荡荡前去,含有临时迁都的意味。据说关东军本准备于必要时放弃长春,最后死守南满。不料十四日天皇宣布投降,溥仪就回沈阳,想坐飞机到日本,于是给苏联军队所虏获。他以后的余生,不在本书范围之内,也就不再叙说了。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沈约
  卷十一·连横
  春秋战国异辞卷一·陈厚耀
  文艺类·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七十二·佚名
   五、宗教·林语堂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李抱玉传·刘昫
  一二八、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钱穆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十七·孔毓圻
  谈丹崖·佚名
  三十八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月·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

  • 卷十七·毕沅

      ◎宋纪十七 ∷起昭阳大荒落十月,尽阏逢敦牂六月,凡九月。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淳化四年辽统和十一年。癸巳,九九三年   冬,十月,甲申朔,辽主如蒲瑰坂。   庚申,尚书左丞张齐贤出知定州

  • 卷一百八十二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起仁宗嘉祐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寅朔,上御大慶殿受朝。前一夕,大雪,至壓宮架折。上在禁庭,跣足禱於天。及旦而霽。百官就列,既捲簾,上暴感風眩,冠冕欹側,左右復下簾。或以指抉上口出涎,乃小愈,復捲簾,趣行禮而罷

  • 1933──中華民國二十二年癸酉·郭廷以

      1﹐1(一二,五)   甲、夜九時日軍進攻山海關,要求我撤退南關駐軍。   乙、天津日軍司令中村發表【告同胞書】,決澈底膺懲對於和平之暴敵。  丙、國府舉行淞滬抗日將領授勛典禮。   丁、劉文輝又向成都反攻,川戰再

  • ●明朝小史卷十六 天启记·吕毖

    ○宗室开科 帝在位,从大学士何宗彦等奏,特著为宗室开科之令,自列圣以来未有之事也。 ○鼠怪 三年陕西有鼠怪,凤县东关外,飞鼠成群,在地食谷甚速,其状如捕鸡之狸,自首至尾,约长一丈八尺,阔横一丈,两旁肉翅,腹下无足,足在肉翅之四角,

  • 卷之九十九·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三月。庚辰朔。上至自南苑。幸瀛台。  ○遣官祭先农之神。  ○郧阳抚治胡全才奏报、饶营千总朱光祚等、擒伪总督李企晟。获伪印关防敕劄等物。又四川伪总兵胥登荣、遣伪副将张凤翼等、赍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地理志曰苦县属陈国】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

  • 南唐书卷十五·马令

    宋 马令 撰隠者传第十呜呼古之所谓隠士者道德足乎已而时命大谬则泊然自适于性命之真而非违物离人以为高也物与人莫为之累而已矣此伯夷叔齐朱张栁下惠之徒所以有德于天下后世也自秦汉而下士之隠者虽不足以语此而前史

  • 邓藩锡传·张廷玉

    邓藩锡,字晋伯,金坛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南京兵部主事,十五年,调任兖州知府。刚到任就闻清军入关,忙准备防守。不久,清军四万骑进抵城下,藩锡去对鲁王说:“郡有吏,国有王,同舟共济。诸城失守,都是由于贵族之家吝惜金钱,让贫

  • 附录三·孙中山

    孙逸仙大人阁下:得奉三月十七日赐函,内附《国际共同发展中国计划》,披阅之下,兴味不穷。而阁下之所谓中国之经济发展将为人类全体最大利益,不特中国人食赐,尤所赞成也。以阁下所提计划如此复杂,如此博偏,即令将其备细之点规划

  • 卷三四·邱濬

    ▲漕挽之宜(下) 宋定都于汴,漕运之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河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陕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即惠民河)、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粟历曹、

  • 卷二十·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二十宋 钱时 撰吕刑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吕命先儒所谓穆王命吕侯为司寇然则曷为不用君牙伯冏书法而止首提曰吕命也详其辞防决非今日始命为司寇乃穆王始有训夏赎刑之命耳此虽普告四方而实命

  • 叙官·佚名

    王建立国都,辨别方向并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分设官职,用作民众的榜样。于是设立秋官司寇,让他率领下属,掌管天下的禁令,以辅佐王惩罚违法的诸侯国。刑官的属官有:大司寇,由卿一人担任;小看]寇,由中大

  • 世俗度世品第十·佚名

    佛告持人,菩萨何谓菩萨得晓了知现世度世经典之要。云何名曰现世度世。若有菩萨常顺思惟现世度世。云何顺思。何谓现世法。何谓度世法。若有住于颠倒法行皆从想有。由因缘生合于虚妄。有二缘立从二想生。一从虚妄。二从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九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五戒品第一百九   佛說優婆塞有五戒。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云何。答曰.[一]隨受多少皆得律   儀

  • 卷九·佚名

    释初品中现普身【经】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世界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论】问曰:佛以何力故,于一切众生中,其德特尊,光明威德巍巍,乃

  • 卷之六·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六 荐亡偈赞门 荐亡通用 人生薤露固难延  去若孤舟逐逝川  百岁光阴今已矣  九泉冥路太茫然  筵堆玉馔天厨供  香爇金炉海岸烟  好听良因功德力  迢迢直造率陀天 又 积功累

  • 广陵妖乱志·罗隐

    笔记。唐罗隐撰。一卷。隐有《甲乙集》已著录。是书记载高骈晚年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府中任用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吴尧卿等人,尽是“役使鬼神,变化黄白”左道之辈。结党营私、恣意妄为,广建楼台殿庙、为骈立生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