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汤恩伯与钱大钧

对于接收上海,“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同时他又是“军委会的东南行辕主任”,节制七、九、十战区)曾事先有过详细布置,派了很多人在上海,与敌人及汉奸都有长久的联络。日本一宣布投降,他即电周佛海转告冈村宁次,要他派员向顾接洽投降。而在上海一地,三战区的机关计有联络处、办事处、联络委员会、宣导组、先遣警卫队、及某某联络站等,总计达十余单位。在顾祝同的心目中,南京、上海一定是由他接收的。不料后来重庆的命令发表,京沪由“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受降”接收,使顾祝同大失所望。

为什幺会有这样变动呢?据说是何应钦玩的花样,他认为顾祝同在京沪一带早有部署,如由他“受降”接收,就一切抓在他手里,何应钦就没有权利了。何应钦向蒋介石建议,蒋也认为顾祝同是江苏人,且久在江苏,如接收京沪,将形成一雄厚的地方势力,所以改派了与京沪江苏没有地方关系的汤恩伯。

汤恩伯到上海的一天,苏商时代日报正连续译载苏联杂志关于检讨中国抗战军事的文章,那一天刚刚登载一九四四年河南战役汤将军命令他的士兵为他搬运工厂及商品的情形,使人回忆起河南群众中所流传的“河南四殃,水旱蝗汤”!

到沪“受降”的汤将军,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汤在华懋公寓接见日本登部队(第十三军团)司令官松井中将,汤开口说:“对不起,今天要您到这里来谈……”坐在旁边的美国顾问一听之后,立即警告他说:“将军!你要顾到你的地位,你是战胜者,对于投降的人没有什幺‘对不起’,你应该说‘我命令你’……”这样,才重新用命令口吻发言。据说后来汤恩伯与松井单独会见的时候,曾说:“早知如是,我们应该预先演习一下。”

汤恩伯的所以被派到上海——全国最重要最富庶的收复区——来,主要因为他对蒋的服从心较强,他的政治野心较小,容易控制。因此,他到上海后相当谨慎,深怕特务去蒋前触他的壁脚。

钱大钧过去曾任淞沪警备司令,给上海人的影象是胡涂庸碌,这大概就是他被派到上海来的主要原因。钱市长还兼任淞沪警备总司令,一身兼军政重任。实际上市政府的各局局长都各有奥援与社会地位,非市长所能指挥,而市府本身的实权操在秘书长沈士华之手,淞沪警备总司令部则完全由副总司令李及兰主持,钱大钧完全不加过问。

那末钱大钧做些什幺呢?唯一的工作就是招待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他的日常工作,是举行鸡尾酒会,招待嘉宾。因此上海的中下级人,说他是“咸水妹”的儿子,看到外国人都是他的爸爸!

市政府及所属各机关中,重庆来的官吏和原来留在上海的人员而复员的(没有参加伪组织的)差别,是很大的。重庆来的(以下简称“重庆人”)薪给为底薪的一百倍,留在上海的(以下简称“上海人”)为底薪的六十倍;米贴呢,重庆来的为法币一万六千元,留在上海的为法币四千元。机关中开饭时,“重庆人”的桌子上有六个菜到八个菜,“上海人”的桌子上只有四个菜。“重庆人”和“上海人”,分成两个世界。而工作效率上“重庆人”的工作既差,贪污方法尤其笨拙而显明;因此一般“上海人”都瞧不起“重庆人”。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舆服下·范晔
  卷四百八·列传第一百六十七·脱脱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一·汪楫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五·杨仲良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八·姚之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八·李衷纯
  第二二五切结状光绪十四年二月一一五○八--四·佚名
  第四卷 农业二·缪荃孙
  四一八 谕于本科京闱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交梁国治等阅看·佚名
  二九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折·佚名
  段文振传·魏徵
  吴与弼传·张廷玉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韵语阳秋序·葛立方

    隆兴元年,常之由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贻书谓余叙之,会余以病未暇也。明年,常之卒。干道改元,三月九日,夜梦常之如平生。既寤,怆念畴昔,泫然流涕,乃题其首,而归其书于其孤。曰:《诗》三百篇,上而公卿大夫歌于朝

  • 二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五古今体八十首【戊寅一】戊寅元旦万爆鸣中九陌言宫声祥应岁朝论三阳和淖临寅月初旭闓披丽午门资始萝图钦御【音迓】景棣通玉烛庆调元贵山奉朔新驰使泽共

  • 卷353 ·佚名

    苏颂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为歌诗能数眯,圣朝终

  •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魏收

    自晋永嘉之后,运钟丧乱,宇内分崩,群凶肆祸,生民不见俎豆之容,黔首唯睹戎马之迹,礼乐文章,扫地将尽。而契之所感,斯道犹存。高才有德之流,自强蓬荜;鸿生硕儒之辈,抱器晦已,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

  • 第九十三回 惩诸舅推恩赦罪 嬖二美夺嫡宣淫·蔡东藩

      却说王凤深恨王章,听了杜钦计策上书辞职,暗中却向太后处乞怜。太后终日流涕,不肯进食,累得成帝左右为难,只得优诏慰凤,仍令视事。王太后尚未肯罢休,定欲加罪王章,成帝乃使尚书出头,劾章党附冯野王,并言张美人受御至尊,非所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一·王祎

    【梁太祖皇帝朱晃开平元年 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淮南杨渥并天祐四年 蜀髙祖皇帝王建天复七年 楚王马殷 南平王髙季兴 吴越王钱镠岭南王刘隐 闽王王审知 契丹耶律安巴坚】解题曰欧阳修职方考曰唐之盛时虽名天下

  • 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三五七禀道光二十三年一月十六日一二二○三--一九·佚名

    头役禀复:古阿才不肯承充总理,据庄正王丙秀称:古开盛堪充台下三皂头役蔡然叩首叩禀,为遵饬协举,禀请电夺事。缘蒙钧单谕称:「吞霄总理刘振德办事不前,已将戳记吊销。查有该处监生古阿才,为人诚实,堪充该

  • 清代文字狱档目录·佚名

     第一辑  谢济世著书案 乾隆六年九月起七年正月止  著孙嘉淦查明谢济世注书具奏谕 实录圣训法祖门卷三三 孙嘉淦奏遵旨查取谢济世所著书籍板片并销毁折 军机处档  王肇基献诗案 乾隆十六年八月起本年九月

  • 戴纶传·张廷玉

    戴纶,高密人。永乐年间,由昌邑县训导升为礼科给事中,与编修林长懋一同侍奉皇太孙说书。历任中允、谕德。仁宗即位后,太孙成为太子,戴纶升为洗马,仍侍奉太子讲读经史。当初成祖命太孙练习武事时,太孙也雅好练武,时常出去骑马射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索隐】:南正重以司天,火正黎以司地。案:张晏云“南方,阳也。火,水配也。水为阴,故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兼地职”。臣瓚以为重黎氏是司天地之官,司地者宜曰北正,古文作“北”字,非也。扬

  • 卷44·陈邦瞻

    ○宣仁之诬神宗元丰八年春正月戊戌,帝不豫。二月癸巳,帝疾甚,三省枢密院入见,请立皇太子及请皇太后高氏权同听政。许之。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王佣为皇太子,赐名煦。先是,岐王颢、嘉王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原文】 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读解】 《老子》第六十

  •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鸠摩罗什

    宋国庐山慧远法师。默问常安草堂摩诃乘法师鸠摩罗什。大乘经中深义。十有八途。什法师一一开答。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次问答法身感应 次问答法身尽本 次问答造色法 次问答罗汉受

  • 声律发蒙·杨林兰

    清杨林兰著。全书分东钟、支思、齐微、车鱼、模糊、皆来、真文、山寒、桓观、先天、萧豪、戈何、家麻、车遮、阳唐、庚青、尤侯、侵心、廉纤、缄函二十韵,每一韵有对文两则,前一则用平韵,后一则的前半部用仄韵,对文从

  • 专治麻痧初编·凌德

    《专治麻痧初编》六卷,清归安凌嘉六先生遗著,分述古编,徵今编,方论编,参考各书七十余家。间如程凤雏之《慈幼筏》,高梅孤之《痘症管见》,吴志中之《儿科方要》,汤衡元之《婴孩妙诀》,董大英之《活幼悟神集》,张涣之《

  • 北使录·李实

    明李实撰,1卷。实字孟诚,合州(今四川合川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统军攻明,经“土木之役”,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在攻北京时,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遣使者完者脱欢议和。时,实任礼科给事中,请行。

  • 春秋后传·陈傅良

    十二卷。陈傅良撰。陈傅良认为,《左传》记录的为鲁史旧文,因此,《左氏》有而经不书者,皆为孔子笔削。《春秋》之不书,实际上亦是书,而从《春秋》所书也可推求其不书。陈氏之说 《春秋》, 以 《左传》为主, 而参之以《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