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年。己未。十一月。己未。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斩犯三人。绞犯一人。余二十一人予勾。
○命清理滞狱。谕、朕慎重刑狱。罪疑惟轻。数年之中。屡颁恩诏。凡有应行赦免之犯。俱已在三宥之中矣。其不在恩诏中者。复于乾隆二年、三年、特降谕旨。令大臣会同刑部、将秋审朝审招册。详加覆勘。如有一线可原。应行减等者。酌定奏闻请旨、减等发落。此次办理外。其未经减免者。皆情罪较重之犯。因系久缓、不复处决。即令终毙囹圄。已属宽典。无可矜怜。但此等人犯、淹禁既久。积案日多。朕再四思维。清理滞狱、亦法外之仁。着九卿等、将秋审、朝审、缓决五次以上之人犯。酌其情罪稍轻。尚可贷以生路者。逐一分别请旨。比照凶盗免死减等之例、充发边远烟瘴地方。如此办理。较之可矜减等流杖之例为重。而较之永远监禁之犯为轻。是亦清理滞狱之意。至于情罪可恶者。虽经多次缓决。亦不在减免之例。
○定湖北省南北两漕分收例禁。谕、朕闻湖北地方。每年额徵粮米、二十七万八千余石。以十五万一千余石、运赴通仓、名曰北漕。以十二万六千余石、为荆州官米、名曰南漕。此二项粮米、虽有不同。而徵之于官。纳之于民。则同一乾圆洁净之米。即额定之耗米脚价。亦属一例。原可合收而分解者。乃有不肖州县。巧为多取。分设仓口。分点仓书。令粮户、分作两处完纳。以图多得赢余。民间未免苦累。近年以来。上官访知此弊。已出示禁革。小民称便。但未着为定例。恐将来官吏、贪得赢余。仍有复蹈旧辙者。着该部行文该省、将南北二项漕粮合收之处。永远遵行。如有分项徵收、零星多取者。该督抚即行查参。倘别省收漕地方、有似此分收者。着该督抚酌量查禁。
○命怡亲王弘晓、管理理藩院事务。
○准噶尔部人们都、来降。赏给安插如例。
○庚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议覆调任闽浙总督郝玉麟疏称、福宁府属霞浦县、新分福鼎县治。请将霞浦学额。取进十五名。福鼎新县学额。取进十二名等语。查分县之例。其入学廪增额数。俱将旧学原额。照新旧两县平分。其入学原额、畸零一名之处。不论新旧县。就应试人数多者、多拨一名。今霞浦、福鼎、事同一例。应将霞浦、取进文武童各八名。福鼎、取进文武童各七名。廪增原额二十名。亦两县平分。仍照例二年一贡。两县轮出。从之。
○调刑部侍郎田懋、为吏部侍郎。以都察院副都御史王安国、为刑部侍郎。原任河南巡抚尹会一、为都察院副都御史。
○以内阁学士张照、管理武英殿事务。
○辛酉。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吏部、各处河工、关系紧要。而通晓河务之大员。甚为难得。朕为此留心久矣。雍正十一年、高斌管理盐政时。皇考曾降谕旨。令其讲究河工事务。以期熟练备用。今果得其力。朕闻河南布政使朱定元。由南河厅员出身。历任浙江海防兵备道。于河防事宜。素所阅历。今任豫省藩司。所有河道地方。皆其统属。而山东为河南下游。事属一体。着朱定元。将疏浚保护之法。加意讲求。以备将来之任使。但不必协同办理。有妨本任职掌。浙江按察使完颜伟、亦曾任海防道员。其浙江海塘事务。亦照朱定元之例。不时留心。该部可即行文。传谕朱定元。完颜伟。知之。
○又谕、嗣后道府大员引见时。若有曾任河员、及谙练河务者。着于履历内、注明启奏。
○吏部议覆浙江巡抚兼管盐政卢焯疏、请于西路、三江、曹娥、横浦、青龙、嵩玉等六场。各添盐场大使一员。崇明县、并设盐大使专员。应如所请添设。从之。
○户部奏、拖欠军需钱粮官役、二百七十二员名。银、一万六千八百六十三两零。拖欠杂项钱粮官民、九十六员名。粮、三万一千二百四十四石零。均与恩例相符。得旨、俱着宽免。
○礼部议覆湖北学政张映辰、条奏学政事宜。一、生童临考。每因细故、与市民纷争。动辄率众禀官。有司过存姑息。多将小民理责。以致益生骄玩。请嗣后、遇生童临考、禀控小民之案。止许本人听审。如多人拥挤喧嚷。即照聚众生事例治罪等语。查军民、因事聚众。抗官塞署。审有不法。究治均有明条。至生童临考。以细故争讼。虽未有不法情事。实属嚣凌陋习。本年六月内。因湖南、福建、直隶、生童滋事案内。奉有申饬土予之谕旨。通行督抚学臣、刊布在案。应令该学政。与各地方官、实力化导。如有前项案件。遵照惩办。一、考试武童骑射。例由督抚提镇。饬委就近副参游击一员。会同校阅。若既奉饬委。仍不回避关防。恐其听受贿嘱钻营。请令一体回避关防等语。应如所请。加谨防闲。仍令提调官、密行访察。一、生员随任。游学。等项。有宽限补考之例。报部册、即附在现考各生等第之后。有欠考数多、而仅补一次者。并有徇情免考、径行附等者。请嗣后补考生、另册报部。不得朦混。并申严徇情附等之弊等语。应如所请。行令各学政、将欠考生按次补试。另册注名、报部备核。如有径行附等之弊。照徇情朦混例议处。从之。
○兵部奏、己未科武进士补授侍卫。得旨、一甲一名朱秋魁、授为头等侍卫。二名哈国龙、三名罗英笏、授为二等侍卫。二甲刘德成等十名、授为三等侍卫。三甲钱夔元等十五名、授为蓝翎侍卫。
○又议、太仆寺少卿成德奏、查验牧群马匹。照额分群牧放。四万匹之外。共多马七千二百二十四匹。或赶赴京城。或交别处办理。经臣部覆行该寺。查称左翼马厂、尚可容设十六群。右翼马厂、尚可容设十数群。应即令该寺。计马设群、加谨牧放。以滋蕃息。至挑取牧长人等。俱照例办。其大小骒、驼、一百七十只。照旧牧放。孳生备用。从之。
○又议、理藩院员外郎福基、镶白旗蒙古副参领傅弥汉、直隶承德州知州刘君成等、呈称。查勘得围场四旗总管、通判、互揭一案。并请分晰专司前来。内称镶黄旗蒙古都统原奏。凡涉旗人斗殴、争地、命、盗、等事。令围场章京。会同地方官审结等语。惟是围场总管。因看守围场而设。向因未设通判。场外一切命盗案。不得不令就近办理。今设有八沟通判。移驻四旗适中之镶白旗土城子地方。其旗人命盗案。未便令彼此会审。致意见不符。至四旗等处居住旗民。因本处佐领。远在京师。若就近无专管之员。必致滋弊。请照原议、令总管就近约束稽查。其旗下人丁、及挑选壮丁、拣放旗下屯庄拨什库等事。听总管自办。通判不得干与。户婚田土命盗案、编查保甲、设放地方领催、屯目、等事。归通判查办。毋庸围场章京会审。其围场内盗案。仍令总管章京、报理藩院、刑部、归结外。命案、令章京移通判验报。人犯、交总管章京协拏。通判审理。议具妥协。应如所请。至总管通判互揭之案。虽查无偏私。究属不合。照律合罚俸六月。从之。
○以御前二等侍卫宁秀。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散秩大臣伍弥泰。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予湖广提督颜清如致仕。
○壬戌。暂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张渠、题参苏州织造兼管浒墅钞关海保、贪黩狂妄。暴歛横徵。听任家人纵肆。衙役弊混。勒买价伶。藏匿逋逃。私设火房。圈禁商人等款。得旨、海保、着革职。其贪婪狂纵、虐害商民等款。及本内有名人犯。着安宁前往、会同张渠、一并严审定拟具奏。苏州织造及浒墅关事务、即着安宁管理。该部知道。
○是日起。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癸亥。准噶尔送喀尔喀喇嘛罗卜藏西瓦还。先是。办理军机大臣、议奏驻防哈密提督李绳武奏言。前者被掠之喀尔喀喇嘛罗卜藏西瓦、与夷使俱至。请先送至京。查罗卜藏西瓦、为额驸策凌供养之大喇嘛。前以请安至京。赏给如大喇嘛例。既而被掠。令始送归。请暂令歇息。酌给盘费。仍送还额驸策凌。得旨、着引见。是日引见。谕罗卜藏西瓦曰。尔在准噶尔居住多年。噶尔丹策零性情。尔所深知。嗣后有使臣至准噶尔。或者使尔同往、亦未可定。尔感戴朕恩。今惟勤习经卷。教诲弟子。可也以佛像、哈达、赐之
○以广西左江镇总兵官杜恺、为湖广提督。
○甲子。命御前侍卫副都统旺扎勒。驰驿往苏州。协同安宁审海保案。
○乙丑。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寅。上以冬至节、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御太和殿受贺。
○谕军机大臣等。闻湖南地方、事务废弛且府县正印官员。常调至他处办事。数月不归。即如今年春间。常德府知府。武陵县知县、同时调赴省城半年之久。未回本任。以致匪窃无人查拏。词讼无人判决。命案无人检验。一处如此。他处可知可传谕冯光裕、向后切宜留意。勿蹈前辙。
○丁卯。上诣寿康宫。侍皇太后宴。
○户部议准。漕运总督托时疏称、东省闸外、运丁雇募浅备船。自各州县十月开徵。至十一月受兑。十二月开帮。闸内浅备船。系每年二月开兑。计自八月雇船。鳞泊水次。距兑漕开帮之时甚久。其间南北客货。装载盛行。若亏价押雇。则不便于民若听船户勒索。则重累于丁。请宽限一月。每年于九月内。饬运弁、督丁拣雇。庶客载稀少之时。价既不昂。船亦易择。遇减运之年。亦不致运丁因未经奉文。豫给船只雇价。从之。
○以吏部尚书讷亲。掌銮仪卫事。
○戊辰。皇太后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己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会议、原任两江总督那苏图疏称、查江宁驻防八旗、督标中、左、安抚提标等、五十四营。旧有牧地。止须勘定界址。不必另设牧厂。奇兵、瓜州等十八营。马数在四十匹以下。苏抚标等六营。马数虽在四十匹以上。并无旷土。且分汛差拨。难于聚牧。均无庸设厂。其浦口、六安等。二十四营。实在操马、均四十匹以上。向无牧厂。应择地设立。内浦口、崇明镇标等、五营。均夏秋半支料乾。应每一匹、给草地一亩。其余各营、长年全支料乾。无藉放青。应每五匹、给地一亩。屯驻避热。按数递加。所需地。如有官基。即行拨给。或择民地。按数买给。豁免租粮。各牧地四围。栽柳编篱。或掘沟为限。立碑看守。倘牧放违误。越界践食田禾。旗军。鞭一百。营兵。责四十。过多者。依毁伐稼穑律治罪。将领失察。罚俸六月。纵容庇护。分别降革。再江苏等属。有牧马草场冏地租及省卫项下群牧地亩名色。现在皆属民业。非系牧地。应仍旧办赋等语。查营马为骑操之用。田禾乃民食攸关。若牧无定地。兵丁看管不周。又恐践苗妨农。应如所请。分别设厂。但据称。半支料乾之营。马一匹。给地一亩。恐尚不敷。全支料乾之营。不过给地屯驻。马五匹。地一亩。太觉宽裕。应令该督。确筹情形。酌量增减。另咨部核。其择买民地。务听民便。饬地方官。毋得短价抑勒。余俱照该督议办理。从之。
○庚午。署广东巡抚山西布政使王謩疏报、广州府学生员梁自适、年登百岁。得旨、梁自适、孝友端方。耄年好学。百龄已登上寿。应试仍冠群英。为庠序所希逢。实熙朝之人瑞。着赐为举人。以示优奖。其应得恩赏。该部照例议奏。寻议、给银三十两、建立昇平人瑞坊如例。
○辛未。谕、已故大学士嵇曾筠、前在江南河道总督任内。悉心筹画。殚力宣防。叠沐皇考谕旨褒嘉。至今河渠受益。查前任河臣靳辅、齐苏勒、俱建有祠宇。永享禋祀。而嵇曾筠劳绩。实可媲美两人。着照靳辅齐苏勒之例。一体祠祀。以示优奖。以慰舆情。
○又谕、今年江南淮、徐、海、等属。夏秋被水偏灾。因值连岁歉收。民力艰窘。已谕令该督抚、于秋冬之间、加意赈济。以济穷困。俟冬底、再降谕旨。今闻散赈之期将满。而被灾有轻重之不同。应分别加赈之期。以待来年耕种。贫民始不至于失所。其被灾重者。如安东、邳州、铜山、沛县、丰县、砀山、萧县、海州、沭阳等、九州县。着将极贫之民。加赈四个月。次贫之民。加赈两个月。又次贫民。加赈一个月。其被灾稍轻者。如宿迁、睢宁、桃源、清河、赣榆、阜宁、六县。着将极贫之民。加赈两个月。次贫之民。加赈一个月。该部可即传谕江南督抚、董率有司。实力奉行。务令均沾实惠。倘有侵渔破冒。及胥吏土棍中饱等弊。即行参拏、从重治罪。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川陕总督鄂弥达奏、安西屯田。每年所收粮石。请民得六分。官收四分。按数输纳。以备兵粮。其籽种、牛具、料草、请官为借给。秋收扣还。交请逆通判管理。安西道督率稽查。其余可垦地土。有民人、与余丁、愿垦者。报该通判勘实。官给工本垦种。成熟。照例纳粮。应如所奏办理。从之。
○壬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宁夏供支满兵粮草。向系每年采买散给。共计白米、一千五百余石。粟米、七千余石。草、一十三万余束。其所定部价。白米、粟米、每石价银一两。草一束、价银一分。今闻该地方。自上年被灾之后。新、宝、二县田地。被水淹浸。不能耕种。已少产米粮数十万石。目下粮草之价。日渐昂贵。所定官价。不敷采办。势必贻累小民。着将乾隆五年。应支满兵粮草白米、每石加银一两。粟米、每石加银五钱、每草一束、加银一分。如此、则价值增添。官民易于办理。但系格外之恩。后不为例。该部可即行文该督抚知之。
○又谕、上年宁夏地震之后。朕日夕忧思。多方筹画。一年以来。陆续经理。地方渐有起色。朕心稍慰。嗣后加意休养。方能培复元气。着将宁夏、宁朔、平罗、三县额徵银粮草束。再宽免一年。以滋生息。以裕盖藏。着该部即遵谕行。
○是月、直隶总督孙嘉淦奏、直属捕蝗贫民。枵腹可悯。酌以米易蝻。凡捕蝻子一斗者、给米一斗。后因蝻小蝗大。概用米易。难行。量给每夫、每日钱十文、八文、不等。共用过折银、九千五百三十两零。查捕蝗给过钱米。例销正项。但扑捕事急。用夫众多。一经定价。动支正项。恐愚民视为应得。渐至争较。转生延误。请于司库存公银拨给。并晓谕百姓。以此次钱米。系奉特恩。并非成例。庶有司得操鼓舞。小民不致观望。且所费亦不致过多。蝗蝻易于净尽。得旨、办理甚属妥协。知道了。
○直隶提督永常奏、庄亲王允禄。前差护卫丰绅、到古北口持盘费寄送弘昇。并无验票出口。臣既不申奏。反写书差弁转递。干纪违例。分当重处。乃蒙降级留任。愧汗感怕。沥悃陈谢。得旨、此次尚可姑容。再犯必不轻恕。
○江苏巡抚张渠奏、户部咨、福建按察使觉罗伦达礼陈奏、闽省产米无多。请弛海禁。行令闽省督抚。会同江浙等省、确查详酌。臣查江苏、半系滨海之区。在在皆有出海之口。洋禁一开。徒滋接济外洋弊端。且江苏户口日繁。搬米过多。价易昂长。惟有查照江浙采买江广米谷之例。闽省如遇歉收。即探听江浙米价。委员采买。倘官买之米不敷。亦听闽省招商。并多拨官兵押送。其出口、进口、仍验给照票放行。亦止许出上海一口。其余概不得开放。得旨、所奏颇是。知道了。
○巡视台湾御史杨二酉奏、台地兵民安帖情形。惟有一种游民。多系内地无赖。顶充水手。私渡来台。海口既难清辨。又无业安身。鼠窃、讼棍、率系此辈。保甲之法。行于台地更宜。现在切谕地方员弁。行之颇有成效。得旨、所奏俱悉。
○湖广总督班第奏、永绥红苖杀掳各案。现委署镇筸镇之副将刘策名、带所属就近兵一千二百名。与辰沅道、湖南驿道、前往游巡化谕。令各寨、将未获苖犯擒献。照案秉公审结。其已结之案。概不深求。得旨、所见甚是。知道了。
○又奏、湖北本省、老病残废、无依之人。饬属查开姓名年貌收养。动项支给口粮。其外来流丐。不特饥寒可悯。且恐匪类溷迹其中。查有亲属可倚者。即令收领。附近可朝发夕至者。移送本籍收养。至路远流丐。照雍正八年留养饥民例。动常平仓谷。安置留养。俟春融。资送回籍。衣不蔽体者。量给棉衣。又楚省盗贼。陆路。借名行乞躧线。水路。多由渔船。乘夜为匪。若将流丐清厘。无可借径。地方益得宁谧。得旨、所办俱属妥协。知道了。
○署湖南按察使彭家屏奏、湖南民风健讼。或因细故忿争、服毒自缢。或因伙夺坟山。抢亲厮闹。现在严惩扛讼诬告。棍徒似觉稍敛。得旨、知道了。言行相符。始终如一。乃为官第一要务。勉之。
○川陕总督鄂弥达等奏、宁夏府属新渠、宝丰、二县。前因地震水涌。县治沉没。请裁。其可耕之田。将汉渠尾。就近展长。以资灌溉。经部议奏准行。查汉渠、百九十余里。渠尾余水无多。今若将惠农废渠口、修整引水。将汉渠尾接长。可灌溉新宝良田数千顷。其沿河长堤一道。照旧加修。得旨、开水利以益农功。实美事也。知道了。
○署四川巡抚布政使方显奏、杂谷梭磨等土司。因与小金川、互争必色满地方旧衅。要结沃日等土司。连兵攻劫一案。现在次第剖断。理应参处示儆。惟查杂谷梭磨、吐番后裔。其巢穴、即李德裕既取复弃之维州。户口约十余万。金川紧接杂谷。户口不过数万。杂谷素惮金川之强。金川则畏杂谷之众。彼此箝制。边境颇宁。固不可任其争竞。亦不必强其和协也。况沿边多生番。留之可资捍卫。且从前川省有进剿之役。调取土兵。莫不如数遣发。着有微劳。又宜留之、以供调遣。至其同类操戈。原未敢干扰内地。化诲亦尚凛遵。是以姑缓参究。乃议者谓。当乘机将金川参革。改土归流。非惟弹丸土司。无裨尺寸。且所给印信号纸。一经追取。即成无管生番。稍有违抗。又费经营。特密奏、伏乞训示。得旨、此见甚是。与督臣和衷共酌之。
○署广西巡抚安图奏、粤西积贮。现有一百五十余万仓粮。分存郡邑。缓急有资。惟民间素少盖藏。习于耗费。粤俗尚鬼。岁时伏腊。家家赛愿。病不求医。亦惟謟祷。聚集亲朋。酣饮而散。复恃官仓例有粜借。于新谷登场。恣意卖与客贩。冀来年贱买官米。现饬有司劝化。以除锢习。得旨、此虽探本之论。然须行之以渐。不可欲速也。
○贵州总督张广泗奏、原任古州镇总兵苏大有、嫡子苏雨万、系荫监生。本年经臣遵例给咨、赴部引见。吏部咨覆、先准礼部开送、已入贤良祠之大臣、并无苏大有名。其子、不便带领引见。查苏大有、奋力疆场。殁于王事。蒙世宗宪皇帝特恩褒扬。立祠致祭。今其子雨万、材品可造。曾随效力苖疆。因荫监生、品级卑微。不能自振。可否仍准送部。俾邀录用。得旨、着送部引见。将奉旨处、咨部知之。
○贵州古州镇总兵韩勋奏、军苖田亩。早晚稻丰收。向来新疆地方。小麦、高粱、小米、黄豆、脂麻、荍麦、等种。素不出产。自安设屯军之后。地方文武。设法劝种杂粮。今岁俱有收获。乘此农隙。操练技艺之外。山坡荒地。督令开挖。并令于堡内、及山上空地。多裁茶、桐、蜡、木□血、等树。再苖疆向无市廛。近今兴立场市。各寨苖民商贩。俱按期交易称便。并无强买强卖。军苖实属乐业。得旨、览奏、朕怀诚慰。若能行之以实。则将来永远安谧矣。
卷之一百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刘裴娄·欧阳修 列传第二十 高窦·欧阳修 ●崇禎長編卷之十二·汪楫 第八十三回 长孙晟献谋制突厥 沙钵略稽首服隋朝·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尚史卷八十·李锴 郦范传·魏收 陶安传(附钱用壬传)·张廷玉 卷十四 世宗之立·李有棠 卷一百八·雍正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七·高晋 钦定南廵盛典巻三十四·高晋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