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七

朱批蔡嵩奏摺

提督云南学政【臣】蔡嵩谨

奏窃【臣】愚钝庸才荷蒙

皇上天恩拔置

内廷擢授今职

恩荣稠叠感激涕零跪辞之日亲承

皇上训谕谆谆【臣】敬聆之下铭心镂骨必期殚竭犬马

以仰荅

圣谟之万一莅任以来目击滇中之风俗醇美民物恬

熙而省会诸臣工皆和衷体

国实心办事仰见我

皇上盛德明威无远弗届而

知人善任能使羣工咸感动奋兴各思宣力效能以展布尺寸於

閲试卷解题动多舛错文字类皆浅率询之敎官及守令俱云边方未有师传士子一入学便巳满

【臣】记幼年服习举业看四书则以大全语类语録为宗看时文则以前辈归有光黄洪宪黄淳耀等为宗每日挨次看四书一二节即看此一二节书中文字以印证书义如是两年觉四书中凡一句一字皆有着落行文亦自有意理今即以此刋一

以验其所报之虚实又滇俗生计艰难士子念切身家未免不顾名行【臣】於条约中已极言义利之防复令各教官确访诸生中有务本砥行者即亲造其庐奉宣

皇上敦崇实行

谕旨更加勉诲俟有实蹟着闻另行

题请【臣】於考校时亦就文另提一等以示崇奨其误

训旨特重人心风俗复於十二月三十日敬接

龙顔又不能特遣家人恭请

圣安敬用缮摺附督臣上陈仰希

睿鉴谨

所奏知道了如此方不忝督学之职也

提督云南学政【臣】蔡嵩谨

奏【臣】於本年闰四月二十六日在曲靖考棚捧接

皇上朱批奏摺即设香案叩头恭啓伏见我

皇上御笔辉煌凡关系紧要处俱分别

批示万里之外洞悉情形【臣】一一谨志伏读

圣谕有云赏罚劝惩不可偏用真古帝王致治经邦之

大法【臣】仰体

谕旨凡有举动必敬念遵依因思文章之事已经严限课程逐时记报而士行尤宜慎重日夜踌蹰特设纪行循环簿发各府州县官及各学敎官公同稽察诸生中有读书自好及废学骛外者逐一据实塡报【臣】乃得尽知诸生之行事随其事之大小分别劝惩【臣】自省至临安至澂江至曲靖沿途控告秀才者纷纷自此簿行後至今三月有余往来考校处所呈词渐巳稀少【臣】以为事属偶然未敢遽信目下方往西路考校再看沿途光景体访情实容【臣】据实详

奏兹附督臣处恭缴

批摺并陈明近蹟仰恳

皇上睿裁训示俾【臣】敬奉遵行谨

好此敎诫士子之良法也但须将敎官选择而用方有实济否则百弊随生仍属无益再汝前奏以黄淳耀为时文之宗朕一时忽略看过此论当更加斟酌朕意殊以为不然

提督云南学政【臣】蔡嵩谨

奏【臣】於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永昌府考棚捧接

皇上朱批奏摺跪读

圣谕仰见我

皇上圣虑周详洞见始末【臣】敢不倍加警惕凡各学敎官之旷职不谨者已於计典中塡报其现在供职者【臣】更加申饬敎诫倘於诸生之优劣纪报不实甚至贿嘱徇情【臣】即另疏参劾不敢容隐又【臣】前摺中陈明敎士子看文之法有黄淳耀在内【臣】学识短浅昧於简择蒙

皇上睿裁示戒仰见

圣学高深真无一不兼总条贯【臣】思前辈时文向称王

迤西考校至今三月初六日考毕回省见迤西士风颇觉朴实第义利之辨未明则人心风俗之本

皇上忧勤致治之意所有奉到

御批理合恭缴谨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七

 

猜你喜欢
  志一 天文志·薛居正
  卷第一百五·胡三省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二十一·徐乾学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九·祁韵士
  卷之四十九·祁韵士
  卷二十一·高士奇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胡村月令:戏文时·胡兰成
  完颜宗望传·脱脱
  同恕传·宋濂
  凡例·蔡省吾
  卷二百十六之二·雍正
  卷三十五、巡游之无度·黄鸿寿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五·郭则沄

    宴年老臣民,防自康熙癸巳,迨王寅再举,始名“千叟宴”,乾隆以后,一再踵行,皆以礼遇耆髦,初无萝衮之限。其专宴老臣者,则乾隆辛巳、辛卯两宴香山,文武及致仕者各为班,班各九人,称“香山九老”。又:道光癸未,宴万寿山

  • 五集卷五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六古今体五十一首【庚戌六】登安福舻作奢望古稀望竟酬岱宗阙里礼躬修【予庚子七旬时即顒冀若蒙  天贶夀跻八?必当躬诣 岱宗 阙里以申谢悃兼观民风虽自矢

  • 五集卷三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九古今体九十八首【钺申五】陕西巡抚巴延三报雨诗以志慰望雨春而夏由畿豫与齐【自二月中旬已殷望泽连次得雨俱不过一二寸昨三月二十日京师幸得六寸有余而畿南

  • 卷一百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宗忠简诗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元祐六年进士靖康元年知磁州勤王兵起康王以泽为副元帅建炎间累迁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连结诸路义兵方尅日渡

  • 自序·蒋良骐

    乾隆三十年十月,重开国史馆于东华门内稍北,骐以谫陋,滥竽纂修。天拟管窥,事凭珠记。谨按馆例,凡私家着迷,但考爵里,不釆事实,惟以实录、红本及各种官修之书为主,遇阄分列传事迹及朝章国典兵礼大政,与列传有关合者,则以片纸录之,以

  • 六七五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覆查办省志及各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佚名

    六七五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覆查办省志及各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护理陕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奴才尚安跪奏,为覆奏事。窃奴才准抚臣毕沅移交本年十二月十二日接到廷寄,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各省郡邑志书内,

  • 金佗续编卷十五·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__金佗续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十五宋 岳珂 撰天定别录卷三赐褒忠衍福禅寺额勅尚书省录礼部状准都省批下承议郎权发遣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岳珂照对先大父鄂王飞蒙恩勅葬临安府西湖上

  •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萧 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

  • 刘晟传·薛居正

    刘晟,是刘陟的二儿子。伪封为勤王,又封为晋王。刘玢即位后,多行荒淫暴虐之事,大家都憎恶他,刘晟便与弟弟伪越王刘昌等人共同谋杀刘玢,自立为帝,改元为应乾,又改为乾和。刘晟率性同样荒淫暴虐,得志之后,专门用威势刑法统治下民,多

  • 欧阳祺·周诒春

    欧阳祺 字如山。年五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弟庚。任中国驻爪哇领事。已婚。光緖八年。自费游美。光緖二十七年。入纽约大学法科。习法律。光緖三十年。得法律学士学位。光緖三十二年。回国。继复赴美。入加利佛尼大学

  • 胡子衡齐卷五·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谈言上  谈子曰:东壁之子嗜尚陆博,至忘寝食,遗远父母,捐弃妻子。胡若是之癖也?浮休山人曰:古人嗜尚,奚必斯人。昔唐潘彦嗜陆博,一日浮海舟破,彦犹手握陆局,口衔骰子,翌日达岸,两手见骨,而二物不离。汉刘邕

  • 卷七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二宗庙制度易象上传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疏雷是阳气之声奋是震动之状先王法此鼔动而作乐崇盛德业乐以发

  • 正名第二十二·荀况

    [题解]本篇主要论述了名称与它所反映的实际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制定名称的问题。它是中国古代逻辑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荀子认为,事物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但这种“约定俗成”又是以客观事物的实际

  •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一复次善现,虚空界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虚空界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虚空界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

  • 访虚大师询华僧抗日事·太虚

    ──二十五年在杭州──日本中外日报等各报,纷载抗日的中国僧云:‘向来对于抗日行为恐怖激烈的上海市,成为佛化运动的上海市佛学会颇表敬意的吾人,顷因太虚氏发布露骨的抗日宣言,不得不掉笔致其一言。此种情报之可畏,诚使吾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一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一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之一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

  • 佛性论 第四卷·世亲

    佛性论 第四卷天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辩相分第四中无变异品第九复次无变异义应知。离有六义。合则成三。离有六种者。一无前后际变异。二无染净异。三无生异。四无转异。五无依住异。六无灭异。言无前后际

  • 卷二十二·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二杨次公王敏仲传杨次公名杰。生於无为州。自号曰无为子。元丰中官太常。初好禅宗。历参诸老宿不契。既从天衣禅师游。天衣每引庞公机语令参究。及奉祠泰山。一日鷄初鸣。覩日出如盘涌。忽大悟。易庞公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