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三十七

存旧礼记正义第四十七【宋板】

乐记第十九

考异宋板疏其乐元微【一叶右七行】元作尤 故无移法矣【同上】移作遗 其内史承王度传之【九行】承作丞 余次奏乐第十二【一叶左三行】余作下

补遗宋板疏二十三篇之目【一叶左六行】二上有其字

凡音之起至谓之乐

考异古本经由人心生也人下有之字注谁能听之下右手秉翟下共有也字释文征张里反元文里作理乐音岳岳作岳疏则声为初音为乐为末也【三叶右二行】宋板音为下有中字 易文言又谓同声相应之义也【四行】又作文谓作证 掌教兵舞师而舞山川之祭祀【三叶左二行】师作帅

补遗宋板疏故声变者【二叶左五行】声作生

乐者音之至而出治道也

考异古本注言人生在所见在下有其字足利本同正误生当作声释文杀徐所列反元文列作例疏放散无輙碍【四叶左五行】宋板碍下有也字 是防慎所感之是矣【五叶右五行】是作具

补遗古本注言人生在所见生则声宋板足利本同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考异宋板疏明君上之乐随人心而动【五叶左七行】心作情万厯本同

宫为君至灭亡无日矣

考异足利本经商乱则陂其官坏官作臣陈澔注本同古本注不和貌下有也字 无平不陂下有倾也二

字疏于财相类也【七叶左五行】宋板于作与万歴本同 危者谓身不安也【八叶右五行】身作声万歴本同 羽音所以不安者【同上】音作声

补遗宋板疏滋养万民也【七叶右三行】养作生 若商音之乱【八叶右一行】商作角 动声仪有云【左五行】有作又

郑卫之音至而不可止也

考异宋板疏命论説郑国之为俗【九叶左七行】命作今

凡音者至人道之正也

考异古本注克谐曰乐下有也字 极穷也作极犹穷也疏而不知乐之大体【十一叶右七行】宋板体作理 乐由音声相生【十一叶左一行】相作而 人事皆无僻【二行】皆无作无邪隆谓隆盛乐之隆盛【六行】乐上有言字 此覆上飨之

礼非致味也【十二叶右三行】飨上有食字 二人皆左何瑟后有垮越【十二叶左三行】有作首垮作挎谨按乡饮酒礼作后首挎越注挎持也口孤反 遗犹余者也【八行】者也作也者补遗宋板疏言正者【十一叶左五行】正作王 明为德者【同上】明作名

人生而静至此大乱之道也

考异古本注言性不见物则无欲下有也字疏是情别矣【十三叶左五行】宋板情下有性字 而人之好恶而无节者【十四叶右一行】无下而字

是故先王至则王道备矣

考异古本注以遏其欲下有也字 射乡大射乡饮酒也也上有是字足利本同

乐者为同至则民治行矣

考异古本注欲其并行斌斌然下有也字斌作彬释文胜治证反谨按治恐始误少仪篇作诗证反疏礼使父子殊别是为异【十五叶左七行】宋板异下有也字 刑罚得所【十六叶右五行】罚作爵 爵者以明德【六行】以作则 则民行治也【七行】行治作治行

补遗释文胜治证反【十五叶】治作始疏用仁以爱之【十六叶右六行】宋板之作民

乐由中出至则礼行矣

考异古本注大飨然下有也字疏好心故静也【十七叶右一行】宋板好作在

大乐与天地至名与功偕

考异古本注与其数下有功报焉下教人者下共有也字 沿犹因述也作沿犹因也述也足利本同 为事在其时也为作奉足利本作举 名因其得天下之功下有也字名作各足利本同疏合其敬爱【十八叶左三行】宋板合作会 而民用其教百年【十九叶左一行】民作人 生则有礼乐化民【六行】有作以

补遗宋板疏饮冬终物【十九叶右八行】饮作秋

故钟鼓管磬至述作之谓也

考异古本注舞者之位也上复有酂字足利本同疏所以能制作者【二十叶左二行】宋板者作也

补遗释文酂竹管反【二十叶】竹作作

乐者天地至能兴礼乐也

考异宋板疏乐生于阳【二十一叶右一行】生作主下礼生同

论伦无患至与民同也

释文邪字又作邪同似嗟反元文下邪作耶

补遗宋板疏谦恭敬慎【二十一叶左四行】敬作谨

王者功成至其唯大圣乎

考异古本注言其有损益也其作皆 害在淫侉在作有害在倦略同此疏礼以体别为仪【二十二叶左八行】宋板仪作义 故义取于同和【二十三叶右三行】同和作和同 随时而改云不相袭也【二十三叶右三行】云上有故字 大武之乐比体美矣【二十三叶右二行】比作其 上代礼文虽略德备也【六行】备下有具字 乐人之所好害在淫侉者【七行】好下有也字者作若下属

天高地下至天地官矣

考异古本注法隂而成下有也字疏鬼则先贤神则先圣【二十五叶左五行】下则作即

补遗宋板疏上下之体【二十五叶左六行】体作礼

天尊地卑

补遗宋板疏山川泽物也【二十六叶左九行】泽作羣 合结体也【二十七叶右一行】体作礼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

考异古本注奋讯也作奋奋讯也 百物化生也也上足利本有者字释文齐注读为跻元文注上有依字疏百物由天地齐降以下诸事【二十七叶左三行】宋板百物下有化生二字

补遗释文霆音廷又作挺【二十七叶】作作音

乐着大始至曰礼乐云

考异古本注大始百物之始主也主作生宋板足利本同 自强不息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注则下天地之间耳下作亦宋板足利本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九

猜你喜欢
  卷十 万章章句下·孟子
  卷二十六 郊特牲第十一·郑玄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法言義疏十二·汪荣宝
   十一 直觉·林语堂
  卷七·胡广
  第23章·老子
  卷十六·聂崇义
  卷首目录·乾隆
  卷六·朱鹤龄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卷二十八·佚名
  卷六·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四·欧阳竟无
  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毛滂·唐圭璋

      滂字泽民,衢州人。为杭州法曹,元符二年(1099)知武康县。崇宁初,除删定官。五年(1106)送吏部与监当。政和中,守嘉禾。有东堂词。  水调歌头  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一段升平光景,不

  • 巧对录卷之二·梁章钜

    近人有掇取《说文》中字句,集成对偶,名曰《说文凝锦录》,皆汉以前文字,古雅可喜。今摘录其最工者百余条,以广见闻云:“天体”圜,天体也对“地根”垠,地根也。“屈虹”霓,屈虹也对“凝雨&rd

  • 第二十七章 誓死不从·屠隆

    〔生上从人随上〕淸都在人境。飞仙不难遇。欲寻匡庐峯西泛九江去。来到此处。已是江边了。从人可叫江船来。〔丑叫介净末外小生扮江船上〕乘舟九江水。不是九江人。结就靑丝网。中原收凤鳞。客官要往那裏去

  • 忆菊·闻一多

    (重阳前一日作)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钻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懒慵慵的江西腊哟;倒挂着一饼蜂窠

  • 卷第二百二十五·胡三省

    唐纪四十一〔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屠维协洽(己未)七月,凡五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七七四)〕1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田神功入朝见上卷上年。〕2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

  • 卷第六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二〔起重光协洽(辛)未尽昭阳作噩(癸酉

  • 宋史全文卷十二上·佚名

    宋神宗二壬子熙宁五年春二月癸亥,太白昼见。丙寅,知渭州蔡挺为枢密副使。富弼屡请老,戊戌,复授司空、同平章事、武宁节度使致仕,进封韩国公。三月丙午,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

  • 张铨传·张廷玉

    张铨,字宇衡,沁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授保定推官,后升为御史,巡视陕西茶马。因亲丧归家服孝,期满,起任巡按江西。此时,辽东总兵张承荫为清军所败,战死。经略杨镐正打算四路出军迎敌。铨急忙上书奏道:“敌方的山川险易,我

  • 卷四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七训将士一康熙十年辛亥十月壬辰上谕宁古塔将军巴海曰朕向闻尔贤能今侍朕左右朕益知尔矣飞牙喀赫哲虽已降服然其性暴戾当善为防之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六旗分志二十六八旗佐领二十六【镶白旗汉军佐领】镶白旗汉军佐领镶白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第一参

  •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三十六刑部十一类进赃罚囚人?罚本部类进内府收贮备用前後事例不一今具载之而以赃物估计附於後诸司职掌凡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应有追到赃物彼处官司用印钤封批差长解人管解到部照依地方发下该

  • 卷六十三·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三钱塘程川撰礼四统论诸説五经中周礼疏最好诗与礼记次之书易疏乱道易疏只是将王辅嗣注来虚説一片【黄防录字子耕豫章人戊申所闻先生五十九岁饶录九

  • 第十 谋篇 4·王诩

    【原文】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①,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②,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③;其身外,其言深者危④。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 卷第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六卷一百九  曹洞宗青原下第三十七世随录  无迹净敏禅师 愿庵净伊禅师  大鼎净新禅师 远门净柱禅师  象田即念净现禅师 南山天愚净宝禅师  宝林深谷净岑禅师 翠岩午星净烱禅师  好

  • 卷第三·佚名

    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三侍者深知编住潭州神鼎山资圣禅寺师于顺治九年九月入院佛殿拈香云古人道因我得礼你自倒还自起此说一行释迦老子赤骨律地遍界无藏身之处今日山僧特与大展九拜而盖覆之。方丈据室云此是昔年开山諲祖

  • 燕台再游录·柳得恭

    《滦阳录》 另名《热河纪行诗注》,是朝鲜正祖14年(清乾隆55年,1790年),柳得恭随同参加乾隆帝八旬万寿节的进贺使前往热河与燕京时,留下的诗篇和纪行记录。《燕台再游录》是此后十多年后的顺祖1年(清嘉庆6年,1801),作为朝鲜使

  • 易传·佚名

    一名《易大传》。《周易》中对《易经》进行解说和阐发的部分。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故又称《十翼》。旧传为孔子所作。今学者以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

  • 玉山璞稿·顾瑛

    诗别集。元顾瑛著。一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所作曰:“虽生当元季,正诗格绮靡之时,未能自拔于流俗。而清丽芊绵,出入于温岐李贺间,亦复自饶高韵,未可概以诗余斥之。”今存《四库全书》本。汲古阁《元人十二种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