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

嘉靖十一年四月己卯朔时享

太庙  世庙

○以献皇帝御书持盈守满四字恩纪含春诗一帙及四书五经等书赐礼部尚书夏言从其请也

○升兵部右侍郎钱如京为本部左侍郎光禄寺卿黄宗明为兵部右侍郎

○庚辰建州海西女直夷人都督牙令哈等入贡宴赉如例

○辛巳升南京太常寺卿黄芳为南京兵部右侍郎

○连岁顺天河间真定保定各处滹沱河溢为患御史徐汝圭劾奏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林有孚坐视民瘼不行修治赈恤并发其纵容妾党夤缘奸利等事诏有孚对状命吏部推京堂官有才望者以名上吏部荐太仆寺卿何栋尝行河有功遂敕栋趣治河患于是有孚惶恐请罪且言各地方修堤给赈具有次第但治水必下流通利然后泛滥可平今顺天诸邑文安大城武清等处寔受滹沱下流原非抚属无由督理并自白其所指夤缘奸利等事悉风闻无据吏部因言有孚所坐轻不宜深罪  上从部言改有孚总督南京粮储无何御史孙锦复以顺天境内水患闻乃申命栋并为勘奏

○壬午赐尚书夏言讲官顾鼎臣张潮席春吴惠廖道南中允孙承恩等川扇

○初琉球国中山王尚真卒其世子尚清遣使入贡请封诏下福建守臣勘报至是复遣其正议大夫金良等贡献方物并以国中臣民结状来上诏礼部议遣使册封宴赉其使臣如例

○礼部议上考补钦天监官生事例一过有官生缺役许送嫡派子孙年终类考果艺术精通收役食粮若顽钝无成即将本户子弟考居优等者以次收补或无以次人丁候本生习学再考一择官生子弟性资聪慧者分派各科严立教条按季考试本部委官一人会同提督岁终送部类考一今后天文等科遇有八九品官员缺以本科人役食粮十年以上者送部考选一近者天文阴阳分为两途而漏刻子弟不得推补堂官请以后监副员缺不分天文漏刻科分但有历俸年深者皆得奏请简用其六品七品官以八品考补保章挈壶以司晨司历博士考补司晨司历博士以各科专业人役考补一间者添注之官等于旧额又皆作为定员因仍铨补故多漏刻博士二人灵台郎一人皆当裁罢诏可

○癸未广西田州龙英等处土官遣使贡马及方物赏赉如例

○甲申大学士张孚敬等及府部大臣奉旨相度庙制奏言  太祖高皇帝功隆德懋与天无极已奉为  太庙始祖特正南向之位惟  太宗文皇帝定鼎北都建子孙万世长业功德与  高皇帝比隆当别立一庙于  太庙之东百世不迁拟之周文世室不在三昭三穆之数其昭穆六庙以东西地狭难设寝殿每庙但容正殿五间以其后半为藏主之所  太宗世室直北与  太庙后墙等齐此皆委曲议处迁就地势期于仰承德意光复古典臣等窃以  陛下上嘉隆古聿怀永图将以流庆万年垂宪罔极务使备制尽文将来无纤毫遗憾乃为尽善今以地势不足展转裁损寝庙门庑不能具备窃恐成事之后圣心少有不称则臣等苟简之罪万死莫赎唯  圣明裁之疏上有诏报罢

○裁革直隶頴州宿州毫州邳州兴化县泰兴县及邵伯闸七税课司从巡抚都御史刘节请也

○乙酉升湖广按察司副使文明为本布政使司右参政狭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孟易为本省按察司副使

○诏岁给定西侯蒋傅禄米一千五百石本折中半兼支

○丙戌荣王祐枢奏乞沅江河泊所鱼课诏以近例裁革不许

○总制狭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唐龙上言北虏拥众十余万要求贡市猖獗之势日甚一日犬羊之性其欲难厌不从其请侵犯必速即使从之亦难保其能守约誓察机宜审彼己顾方略何如耳臣闻兵法能因敌变化而取信者谓之神彼夷欲假贡市以缓我之兵我力既未可与战不若因其欲而姑与之亦以缓彼之兵彼得所欲引众而退则实我仓廪训我士卒修我战具徐观其变而图之顺则全柔来之道逆则兴挞伐之师是亦用奇之法若以为彼侵暴边障义当致讨则宜大集兵粮恭行天罚惟  圣明裁断  上曰虏情已议征讨尔为总制大臣务要激发忠义振扬国威相机战守以靖边陲勿因循为目前计

○丁亥狭西巡按御史郭圻言西宁洮河三茶马司积茶至二十九万一千五百一十五篦散块私茶亦十余万斤徽阶二州西安等卫积贮尤多宜令兵备边备等官不拘年例之数设法多易马匹以备征战事下兵部议覆延绥用兵需马为急宜趣如御史言行报可

○戊子起服阕南京太仆寺卿马卿为光禄寺卿

○己丑升湖广襄阳府知府万云鹏为本省按察司副使

○以秩满荫南京礼部右侍郎黄绾子承文为国子生

○辛卯命翰林院侍讲学士廖道南修撰王用宾为武举考试官

○诏封故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八世孙玄振为怀远侯岐阳武靖王李文忠七世孙性为临淮侯宁河武顺王邓愈六世孙继坤为定远侯东瓯襄武王汤和六世孙绍宗为灵璧侯俱开国辅运守正武臣妻封侯夫人赐之诰券世袭遇春等佐  高皇有开国勋子孙相继失爵弘治中尝有讼其功者诏求其裔各官以指挥使至是  上修功臣后皆侯之使奉四人祀各岁给禄米千石本折中半兼支

○升广东左布政使徐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地方兼赞理军务

○四川按察司副使孙元以父尚书交老病乞归侍养许之

○巡按云南御史叶奇论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凌相前任云南左布政时诸奸利状相辩言本与清军御史陆梦韩以礼节失欢梦韩欲甘心焉方苛搜事端会以他故被谪乃假手于奇以洩忿恨且析其所劾事皆琐屑捃摭非有实据俱下都察院覆如奇奏则相贪财黩货有戾官箴如相辩则奇受属论劾有乖宪体均之有罪但奇论或出于风闻相辩或由于抵饰须核实乃可议曲直诏下抚按官从公勘奏相奇俱回籍以俟有御史王德溢者与奇同为福州人复执奏相被论不当奏辩奇被讦不必回避请罢黜相都察院言是非疑似之迹必审诸众证而后可以得情彼此互讦之词必两皆回避而后可以公勘果如德溢言是御史所论不问可知其真而非御史者所言无一实也其阿比同乡不奉公家之法明甚宜令德溢及韩韩亦俱解任回避俟奇相两词抚按官勘明覆奏臣等一并参拟施行报可

○壬辰升大理左少卿许宗鲁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地方兼提督紫荆等关

○以兵荒诏停徵贵州思南等府税粮

○湖广容美宣抚司各遣通把人等贡香以过期减赏有差

○癸巳金星昼见

○升狭西按察使于桂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地方

○甲午河南卫辉府同知盛时雍九年考秩例当升二级时雍待次久之以母老乞仍授原职止加四品散官服俸  上以服俸不足示劝令候升知府仍著为令

○升吏部考功司署郎中王激为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

○以天气暄热诏审两法司及锦衣卫狱囚释放减等枷号如例仍命南京法司一体行

○丙申湖广荆州府知府孙存上所集刊大明律读法书首大书律文次特书  御制诸书于律有所发明者次附书钦定条例次分注细书诸家注解与正德新例法司见行事件书进  上以大明律乃  圣祖钦定孙存等乃敢擅自增释辄行刊刻以紊成典诏下都察院参看乃逮存及同知李章通判吴望推官朱黼等下巡按御史问书板毁之时存且以欺蔑宗室事在理寻复以前与江陵知县任佃交讦为抚按所参诏并讯之

○戊戌升河南按察司副使韩邦奇为大理寺左少卿

○升湖广按察使张峨为广东右布政使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任洛为按察使尚宝司司丞裴骞为山东按察司副使调狭西按察司副使韩璒于四川

○礼部奏净身男子八千余人守阙求进诏法司治其为首者余皆驱逐出城自后九门放入及藏匿者皆治罪不贷

○己亥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方献夫赴召至江西闻  上起居违和驰问安诏嘉其忠爱促令速赴供职

○庚子赐韩府褒城王旭栏  祖德含春堂诗敬一箴明伦大典各一帙从王请也

○韩府襄陵王徵钤五世同居  上嘉其亲睦遣使赍敕奖谕仍赉以羊酒文币

○赐清平伯吴杰祭葬杰正德十年嗣爵尝佥书前府坐营管操以平蛮将军镇守湖广十年六月七日卒于官

○辛丑四川乌蒙军民府女土官实贤遣头目人等贡马以过期减赏如例

○镇江等处盐徒啸聚为寇  上命巡江巡抚官刻期捕灭如推延误事令巡按御史指名参奏

○命会试武举取六十人

○壬寅礼部尚书夏言请朝日夕月岁遣文武大臣行礼  圣驾不必亲祀有诏朝日间岁一亲祀以甲丙戊庚壬年夕月并神祇坛每三岁一亲祀以丑辰未戌年著为令

○升赏狭西打卜速打硙里等处御虏获功阵亡被创官军陈经刘等一百四人有差

○癸卯先是御史阮微杨行中先后奉命监决重囚以次日值经筵复命后期为科臣所论  上宥之已而二臣各请罪误用题本诏各夺俸一月仍谕鸿胪寺凡复命值当避忌者得更日著为令

○复置狭西水么川驿

○总督漕运都御史刘节奏黄河旧通淮河口流沙淤塞挑浚方完粮运幸过不意黄淮二河伏水涨发泥沙漫入河口直抵淮安府城西浮桥一带俱被沙淤已兴工挑浚以拯目前之急更乞会议长久之策或改河口以避奔流或筑长堤以障巨浸入工部议覆令行节等以改河筑堤二议虚心访究何者可以永保漕渠杜绝后患计定即兴工挑浚毋得后时得旨运河壅塞堤岸坍塌皆因近年管河官员不行导修筑所致兹所议俱依拟通行各该管官员用心修心修治如仍前怠惰御史参奏以闻

○甲辰起致仕工部尚书赵璜复原任

○乙巳南京刑部侍郎王爌母卒奏乞祭葬因请并祭其父诏下礼臣稽旧制惟侍郎王王□赞都御史毕昭尝请并祭其父皆荷俞允第于谕祭文内增其职名近遂沿以为例  上以令典不言并祭爌请不可许但谕祭其母如制

○兵部尚书王宪以延绥等各边有警上言防御十事一招募惯战勇敢言边民多骁勇弘治间曾行招募颇得其用后因官籍为兵人不乐从今宜谕以就募有功者优赏事宁之日欲自便者听一预处粮饷支费言延镇孤悬河套四面飞沙地不耕稼而又数岁荒歉宜饬当事诸臣乘道路无梗亟备糗粮待用一处备骑征马匹言太仆寺所畜不足以给战马宜令守臣取之苑马寺所孳茶马司所易及各边所贮马价一戒饬防守将士言乘贼未至日夜为备补其单弱处所一招徕被虏人口言华人被虏多为所用宜厚加优恤归正人口以招来者一召募间谍疑虏言虏计渐狡必有阴为之教者如梁成辛洪是也宜啖令杀虏归华纵事不成亦足以疑虏使不敢深入一计处内地饥民言民不聊生恐致内变宜令守臣预修救荒备盗之政一戒饬将领掊克言将失士心多由贪黩今后犯科索役占者不止罪谪尽数查追以为后戒一招改京军实边言京师游民所萃招兵马易而边镇缺伍计补无术请许各京卫军自安业服役者之外有原籍狭西流逃愿改边卫近地者听一类覆建言奏言先因虏警本部会议有博采群策之条以致言者纷纷剿说恐渎  圣听今后择其急者覆请否者月终类奏  上悉从之

○自二月至是月不雨命顺天府官率属祈祷

○丙午吏部以推官知县等官管见等三十六员职名请行取选补科道且言近岁兼选办事进士今新科进士尚未开选得旨科道乃朝廷耳目必端谨老成斯能稽职疏内开具人员如拟行取慎加考选仍查节降三途用人诏旨如有贤能彰著实心爱民者无论举人岁贡出身一体取用其进士宜复  祖宗旧制授职后习知民事积有年劳始如例行取选用著为令

○升贵州按察使戴书为广西右布政使贵州右参政卫道为湖广按察使狭西按察司副使陆杰为本布政司右参政狭西按察司佥事张为河南按察司副使

○林家山等十四族番人及讲堂等寺番僧皆来贡方物宴赉如例

○丁未升礼科左给事中李仁为户科都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陈侃为吏科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王崇雒昂户科给事中叶洪俱为右给事中崇吏科昂刑科洪工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 志七十八·赵尔巽
  第九十五回 遘奇变醇王摄政 继友志队长亡躯·蔡东藩
  卷第四十二·胡三省
  纲目续麟卷九·张自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十四·佚名
  卷一·佚名
  二五○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搜买旧书折·佚名
  前集原序·宋名臣言行录
  御制题宋版通鉴纪事本末·袁枢
  武陵王纪传·姚思廉
  卫伯玉传·刘昫
  崔木兑传·薛居正
  王士元传·宋濂
  杭雄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生涯·戴望舒

    泪珠儿已抛残,只剩了悲思。无情的百合啊,你明丽的花枝。你太娟好,太轻盈,使我难吻你娇唇。人间伴我的是孤苦,

  • 卷一百四十·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   明 冯惟讷 撰 隋附録第一 乐府失载名氏 陌上桑 日出秦楼明条垂露尚盈蚕饥心自急开奁妆不成 出塞 候骑出甘泉奔命入居延旗作浮云影阵如明月弦 王昭君 猗

  • 卷一百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紫防集吕本中字居仁夀州人好问之子公着之曽孙也防敏悟少长从杨时游酢尹焞游以公着遗表恩授承务郎坐党事被黜绍兴初召见特赐进士累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

  • 卷九十八 志七十三·赵尔巽

      ◎乐五   △乐章三筵宴乡饮酒   太和殿阅皇太后徽号册宝,海上蟠桃一章乾隆七年定。中和清乐   海上蟠桃乍熟,日边红杏初芳,慈帏履庆承天贶,景福正绵长。一解启蓬莱,排仙仗,露漙漙,凝仙掌,袆衣翟服烂明珰。耀金铺,日

  • 内篇 鉴识第二十六·刘知几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

  • 卷之七十·佚名

    洪武四年十二月庚辰朔○辛巳 上命礼部今岁各处乡试取中举人俱免会试悉起赴京用之时吏部奏天下官多缺员故有是命○壬午改高邮守御千户所为高邮卫○置扬州卫○暹罗斛国王参烈昭毗牙遣其臣柰思俚侪剌识悉替等来朝进金叶

  • 卷之六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六·佚名

      顺治九年。壬辰。秋七月。庚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辛未。定诸王世子大朝、常朝、及京城内行走仪仗。和硕亲王、用绣红罗曲柄伞一柄。绣红罗圆伞二柄。绣红罗圆扇一对。立瓜二对。卧瓜二对。骨朵二对

  • 謇斋琐缀录二·尹直

    翰林诸学士,凡赐宴皆侍坐殿中四品官上,而讲读并经筵官皆坐于中左门上,前班旧制也。正统间,李古廉自学士出为祭酒,宴时,诸学士仍旧齿让之,而佥都御史因坐祭酒右。天顺初,刘益以布政司参议进补祭酒,诸学士始复旧制,坐其上。成化初

  • 向雄传·房玄龄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陽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当初在郡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很为之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笞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

  • 焦礼传·张廷玉

    焦礼,字尚节,蒙古人。父亲把思台,洪武年间归附,任通州卫指挥佥事。儿子胜承袭,传到义荣,他没有儿子,便以胜的弟弟谦承袭,积功升到都指挥同知。谦去世后,儿子管失奴年幼,他的弟弟焦礼借袭他的职位,备御辽东。宣德初年,焦礼应当还职

  • 卷四十二·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二<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二<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二銮仪卫国朝官制銮仪卫掌卫事大臣一人【正一品无专员以王公满洲防古文武大臣管理】

  •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中·佚名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复告巨力长者及诸长者言。汝等宿植善本信根坚固。欲学菩萨摩诃萨所修之行。伏断障染求证菩提。应当观彼诸有情类。从无始来轮回流转。持苦报身经历多生不可

  • 第三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一(三十三天之八)尔时天子。念其天宫。还于天上是时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言。此诸地某天某天之所摄受。或作诸论。或作赞叹。如是林中。所住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见之敬重。头面顶礼。但观其相而生敬信。不如实知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一·智圆

    宋钱塘沙门释智圆述此玄义即章安旧文既辞旨尽善。故荆溪不更修治。或曰。下文有此中遗一章之语。即知亦经再治。今谓不尔。遗章之语盖后人签注书者谬写。此乃鄙语常谈。岂是荆溪再治之例。若再治者。应书云。四明不生

  • 卷第一百六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缘纳息第二之四若最初入无漏初静虑。乃至广说。初有四种。一入正性决定初。二得果初。三离染初。四转根初。此中依二初作论。谓得果

  • 卷第二十七·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七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大中十年。诏罗浮轩辕先生。左拾遗王谱等上疏谏之。诏答曰。朕以躬亲庶务万机事繁。访闻罗浮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年龄不老。乃遣使迎之。冀其有少保理也

  • 东西均·方以智

    明清之际方以智的主要著作。1652年完成初稿,次年加以订正。全书正文二十六篇(含一篇附文),加《东西均开章》和《东西均记》,凡二十八篇。原仅存抄本,由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整理出版,并附有方以智《象环寤记》一篇。书中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