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陵王纪传

武陵王萧纪,字世询,是梁武帝的第八个儿子。他小时候就很好学,颇有文才,所写诗辞一点也不轻浮,很有骨气。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册封他为武陵郡王,食邑二千户。萧纪历任宁远将军,琅笽、彭城两郡太守,轻车将军,丹陽尹。又出任会稽太守,不久会稽郡改为东扬州,萧纪仍然担任东扬州刺史,并兼任使持节、东中郎将。后被召回朝中,担任侍中,总领石头戍军事。又出任宣惠将军、江州刺史。后来被征为使持节,宣惠将军,都督扬、南徐两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不久改授为持节,都督梁、益等十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益州刺史,并加赐鼓吹一部。大同十一年(545),官拜散骑常侍、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当初,天监年间,雷击太陽门,震出“绍宗梁位惟武王”,解释的人认为武王就是指武陵王,于是朝廷上下都归心于萧纪。到了太清年间,侯景叛乱,萧纪没有赶往京城援救。梁武帝去世之后,萧纪便在蜀地自己称帝,改年号叫天正。又立自己的儿子萧圆照为皇太子,圆正为西陽王,圆满为竟陵王,圆普为南谯王,圆肃为宜都王。萧纪任命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丰侯萧扌为为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并封他为秦郡王。司马王僧略、直兵参军徐怦都竭力规劝萧纪不要做得太过分,萧纪认为他们对自己有二心,便把他们都杀害了。永丰侯萧扌为叹息道:“武陵王就要灭亡了!这些良臣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现在反而把他们杀了,不灭亡又待何时!”他又对自己的亲信说:“过去桓玄篡晋,年号为大亨,知情者说是‘二月了’,而桓玄失败正好在仲春二月。现在年号叫天正,从字面上看,‘正’就是‘一止’,这难道能长久吗?”

太清五年(551)夏四月,萧纪率领军队东下抵达巴郡,以讨伐侯景为名,图谋占据荆陕一带。后听说西魏侵略蜀地,便派遣部将南梁州刺史谯淹回师援救。五月,西魏将领尉迟迥率领军队逼近涪水,潼州刺史杨乾运举城归降,尉迟迥留下一部分军队据守潼州,大军赴成都。五月初五,萧纪军队驻扎在西陵,船只首尾相接,布满江面,旌旗和铠甲在陽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声势浩大。梁元帝命令护军将军陆法和在硖口两岸筑起两道垣墙,拦江截断萧纪的军队。当时陆纳的叛乱尚未平息,而萧纪所率蜀军又从西边逼来,形势相当危急,元帝对此忧心忡忡。陆法和十天半月派人连连告急。在这种情况下,梁元帝不得不放任约出狱,任命他为晋安王司马,撤销禁兵来配备给他;又派遣宣猛将军刘盞与任约一起西进。六月,萧纪修筑连城,其坚固类似铁锁。梁元帝又在狱中提拔谢答仁为步兵校尉,配备一个旅的士兵,西上援救陆法和。梁元帝给萧纪写信说:“皇帝问候假黄钺太尉武陵王:自从九黎和三苗叛乱,天地纲常都被破坏,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如同魏、蜀、吴三国鼎立,瓦解了王室。我马不停蹄地东征西讨,两个爱子都战死在疆场,因为没有众多的诸侯为我分忧解难,我只好亲自披挂上阵,弯弓杀敌。不久武帝去世,各种事情接踵而至,我满腹忧虑,痛苦万分,都有点不想活了。只是因为朝中无人主事,敌人尚未消灭,所以,我才卧薪尝胆,替天行道,担负起复兴梁室的重任。虽然我广泛搜罗贤才,但是还是远远不够,就像赤壁大战中对付曹军,却没有鲁肃这样的谋士,又似官渡之战中,曹操焚烧袁绍屯粮要地乌巢,却得不到荀攸的帮助,我的才智都快用尽了,粮草也几乎消耗完了,却得不到一点援助,最后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消灭了侯景叛军。大仇已报,天下太平,治理国家,必须同心协力,我正想与你武陵王携起手来。酷暑炎热难耐,不知老弟近来可好?文武百官操劳国事,也肯定有些疲困。现在,我派遣散骑常侍、光州刺史郑安忠前来传达我的旨意,抚慰文武百官。”梁元帝还叫郑安忠明白告诉萧纪,准许他返回蜀地,独霸一方。但是,萧纪不愿听从梁元帝摆布,他的回信只是同萧绎叙家常,丝毫不见君臣之礼。六月十八日这一天,萧纪部将侯睿率领队伍顺着山路行军,打算发起进攻,任约、谢答仁率部和他拼杀,把他打得大败。随之陆纳的叛乱也被平息,各路大军都赶往西边战场,梁元帝又给萧纪写了一封信说:“大智你辛苦了!六月季夏,正是令人生烦的时节,骄陽似火,蚊虫成堆,敌人强大,以你的玉体,行军打仗必然历尽千辛万苦。请你把眼睛回过去看一看西部战场,我的功劳怎么样。自从北方少数民族南侵,侯景叛乱,我这个做兄长的,接连有平定叛乱的功劳,但也没有独居此功,而是对臣子们论功行赏。如果说到派使者来慰劳你们,确实是迟了一点。假如你认为我说的不对,我可以就此搁笔。我们兄弟之间友好团结,虽然不在一起,但心思是相通的。只是现在兄胖弟瘦,不能像过去那样看起来一模一样,那种让枣推梨、互敬互让的欢乐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京城失去了昔日的繁盛,只剩下鸟的哀鸣,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已经远离我们而去。我心中对你的情感是写也写不完的。”大智,是萧纪的别名。萧纪派他手下的度支尚书乐奉业到达江陵,讨论和解的办法,答应按照梁元帝前面的意旨返回蜀地。梁元帝明知萧纪肯定会败在自己手下,便坚决不答应。七月十五这一天,巴东人苻升、徐子初等杀了萧纪硖口守将公孙晃,向梁元帝投降。王琳、宋鋍、任约、谢答仁等乘胜进攻侯睿,攻破他的三道垣墙,于是长江两岸十余座城市便都降归元帝。将军樊猛俘获萧纪和他的第三个儿子萧圆满,在硖口把他们都处决了,当时萧纪四十六岁。有关官员奏请断萧纪的族籍,梁元帝答应了,并赐萧纪姓饕餮氏。

当初,萧纪即将称帝时,妖怪多次显灵,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卧室里柏树所做的殿柱的节口边长满了花,有四十六根茎,很细腻,招人喜欢,花的形状像荷花。有懂得内情的人说:“殿柱上长花,不是什么好事。”萧纪年号天正,和萧栋不谋而合,神签上说天字是“二人”,正字是“一止”。萧栋、萧纪篡位,都只延续了一年时间就灭亡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四·赵尔巽
  卷六十八 漢紀六十·司马光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卷四【五则】·岳珂
  第二四二移咸丰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卷八十四·张守节
  ●序·佚名
  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范晔
  河东王萧誉传·李延寿
  木海传·宋濂
  卷一百四十八·雍正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吕思勉
  朱成章·周诒春
  地理志二·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七·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七目录【起一百十七字至一百三十字】子夜歌彭元逊冯鼎位凤归云【又一体】柳永双鸾吴朏夏云叠嶂王锡爵暮云碧李甲金明池秦观僧挥送征衣柳永水漫声屠

  • 巻一·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一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一汉诗古诗十九首诗以古名不知作者为谁或云枚乗而梁昭明既以编诸苏李之上李善谓其词兼东都非尽为乗诗故苍山曽原演义特列之张衡四愁之下夫五言起苏李之説自唐人始然陈徐陵

  • 卷三十四·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四    元 方囘 编川泉类 浮游浪波之上玩泳泉壑之间大而沧海黄河长江巨湖之汹涌小而溪谷陂池之靓深雄壮而观潮凄酸而阻风闲寂而弄水寻源皆类於此 五言【三十二首】 游禹穴回出若耶

  • 卷五十四 志二十九·赵尔巽

      ◎地理一   有清崛起东方,历世五六。太祖、太宗力征经营,奄有东土,首定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及宁古塔诸地,于是旧藩札萨克二十五部五十一旗悉入版图。世祖入关翦寇,定鼎燕都,悉有中国一十八省之地,统御九有,以定一尊

  • 卷之七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顺治十六年己亥。五月。辛酉朔。  ○壬戌夏至。祭地于方泽。遣公爱星阿。行礼。  ○两广总督李栖凤疏报、伪江夏王、伪知府姬玿、并贼渠陈奇策等就擒南宁、太平、思恩等府悉定。下所司知之。  ○癸亥。先

  • 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乙丑。谕内阁、袁世凯奏、请开去会办练兵差使一摺。现在时局艰难。练兵为当务之急。前有旨派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宜。以袁世凯近在北洋。派令会办。原以该督于兵事素所讲求。特加委

  • ◎斯文又弱一个·李定夷

    参议院参政杨惺吾先生守敬于民国三年逝世,兹特将先生事迹详志之。先生湖北宜都县人,同治壬戍科举人,曾任黄冈县学及黄冈府学教授,选授安徽霍山县知县,由张文襄改保内阁中书,历充礼部礼学馆顾问、出使日本大臣随员、湖北勤成

  • ●卷上·戴笠

    隆武二年丙戌冬,十月十四日丙戌,永明王监国肇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御讳由榔,神宗孙也。皇考桂端王生四子:长由□,次由□,俱为献贼所害;三由□,封安仁王,以病薨;四永明王,即上也,天资聪明仁厚。皇考自衡徙梧,以病薨。上居苫次。会隆

  • 六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六二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四年六月三十日户部为遵旨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十九日准吏部咨称:议得内阁抄出大学士于<敏中>等奏称:查自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四库馆进过《全书》

  • 贾黯传·脱脱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县人。提升为进士第一,开始担任将作监丞、襄州通判。回京后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升为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贾黯以他少年时的遭遇,担任谏官,敢于上书言事。首先论说韩琦、富弼、范仲淹可以委以大

  • 汉王元佐传·脱脱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亲是元德皇后。年幼时禀性聪警,相貌像太宗,太宗很钟爱他。十三岁时,跟从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皇帝车马前奔跑,太宗让元佐射杀,元佐一发而中,契丹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跟从太宗征战太原、幽

  • 卷二十六·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六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雩祀国家凡遇水旱灾伤及非常变异或躬祷或露告於宫中於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庙陵寝及社稷山川无常仪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御

  • 卷六十一陆军五·冯煦

    赏罚赏罚为军政大端。皖省自光绪三十二年征募成营,已由督练公所详定《目兵赏罚暂行条例》凡二章十节。三十三年八月,又详定《功过章程》并各标营官长目兵《惩罚规则》凡二章二十三条。九月,又参照南北洋详定《简明军律》

  • 卷十 学四·黎靖德

      ◎读书法上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郊社禘祫问一卷国朝毛奇龄撰前为答其门人李塨问南北分祀及问有禘无祫之说末附艾堂问自注云同郡学人集于艾堂有问此则专论禘祫者奇龄性喜攻驳前人南北郊分祀以冬夏至日礼有明文疑无北郊之祀者本无庸置辨至

  • 卷十六·佚名

    第十四篇四八四 稻田本生谭[菩萨=鹦鹉王]序分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养母比丘所作之谈话。此一谭将在睒摩贤者本生谭(第五四〇)中再出。佛唤此比丘近前问曰:&ldquo;比丘!汝真养在家者耶?&rdquo;&ldquo;是为真实,世尊!&rd

  • 铁云诗存·刘鹗

    诗集。清刘鹗(1857—1909)撰。四卷,补遗一卷。鹗有《老残游记》已著录。此集冠有作者像,共收一百一十三首诗,其孙刘蕙孙辑并标注。卷一、卷二较完整,其余为后人搜集所得。卷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回忆所作,有闺怨、纪游、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