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八

嘉靖十一年五月戊申朔吏部验封郎中李默以武举同考试官宴于兵部与尚书王宪争礼默故自兵部调宪心不能平遂言其状自劾求退淂旨朝廷公宴礼法所在大臣当循节次小臣当存体统岂宜有争下其都察院都御史汪鋐等言默以部属小臣敢以礼文末节抵冒堂官不逊宜依浮躁浅露例调外任从之

○庚戌吏部言顷奉三途用人明旨诚古立贤无方之意第本部行取惟据抚按旌荐乃迩来抚按所荐者进士常十之七八举人才百之二三岁贡则绝不齿及虽欲并用何所凭据即使别加咨访恐亦不能尽真请令各抚按诸臣将所属推官知县教职等官无问举人岁贡详加评品拔其优异者名以闻本部核实奏请诏可其议仍命预行查访取用

○升四川按察司副使林遂为贵州布政使司右参政

○户部覆武定侯郭勋所议二事一言官军月粮例于秋冬二季之月折支苐今岁歉所给之直仅足以易米石之半宜权给秋月本色冬月增银一钱豊岁复故一言马匹料草今虽召买渐豊仍宜本折间支苐于冬春折支之月量加旧直五分之一夏秋四分之一待积贮既富更议全支本色从之

○辛亥升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王遵为贵州按察使

○工部覆中军都督府经历司经历赵鸣善奏请浚大通桥至通州运河增添闸座多脩漕艎运通州粮入京城以实根本修自都城至仪真运河浅塞自良乡至涿州达保定河间真定迤南一带陆路低洼以便转输报可

 

○壬子礼部上大祀  方泽遣官行礼仪注一祭祀前期太常寺具本上请钦定遣官职名遣官受命报名谢恩斋宿如常仪先一日遣官及分献陪祀官各致斋于祭所一是日先期太常寺陈设如图仪设遣官拜位于坛下内壝正中设遣官读祝位于坛上避御拜位近北陛设典仪赞引官位于遣官拜位之南赞引引遣官分献陪祀官各服法服候于坛壝外南向立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引遣官由内壝右灵星门入赞就位遣官就位典仪唱瘗毛血迎神奏乐乐止赞四拜遣官及众官各四拜平身典仪唱奠玉帛奏乐赞升坛遣官由坛西陛升至  皇祗香案前赞跪搢笏遣官搢笏司香官捧香跪于遣官右赞上香遣官三上香讫捧玉帛官以玉帛跪于遣官右遣官受玉帛奠讫赞出笏赞引引至  太祖前仪同赞复位乐止典仪唱进俎秦乐斋郎舁馔至赞引赞升坛遣官复由坛西陛升至  皇祗前赞进笏进俎出笏引至  太祖前仪同赞复位乐止典礼唱行初献礼奏乐赞升坛遣官由坛西陛至  皇祗前赞搢笏捧爵官以爵跪于遣官右遣官爵受赞献爵遣官献讫赞出笏赞诣读祝位遣官退至读祝位赞跪遣官及众官皆跪乐暂止赞读祝读祝官跪读讫乐复作赞俯伏兴平身遣官及众官皆俯伏兴平身引至  太祖前赞搢笏捧爵官以爵跪于遣官右遣官受爵赞献爵遣官献讫赞出笏赞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仪同初献惟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仪同亚献乐止赞引赞复位遣官复位赞四拜遣官及众官四拜平身典仪唱送神奏乐赞四拜遣官及众官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瘗位奏乐赞礼毕乐止赞引引遣官及众官以次出一太常寺具福胙于神所礼成奏进宫制可

 

○兵部左侍郎潘希曾卒希曾浙江金华县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忤逆瑾矫诏廷杖之削籍为民瑾诛复职历升南太仆寺少卿太常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军务升工部右侍郎寻兼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漕工成诏加尚书服俸已改兵部转左至是卒希曾清敏质亮居职务自尽不取声望临事有矩度在南赣屡殄巨寇比治水筑长堤浚支河漕运遂通恬于进取居南太常凡六年贰卿且三考不以滞留介念有大臣之风诏赠兵部尚书赐葬祭如例

○癸丑选授太常寺博士王昺行人周汝员冯震蔡叆柯乔宋茂熙白贲曾守约李实杨爵李凤张子立杨春芳知县沈一定王桥邹尧臣蒋瑜俱试御史理刑昺一定河南道汝员叆浙江道震乔贵州道茂熙云南道贲广西道守约江西道实桥尧臣狭西道爵山东道凤子立湖广道春芳瑜福建道

○添设湖广襄阳府吕堰递运所

○初浙江北新关监税主事叶瑞与浙江左布政使顾璘有隙及布政司呈委杭州府通判刘坎浚往同收税为礼不恭瑞疑璘有意焉乃不俟代輙去巡按御史端廷赦以闻廷赦故嗛璘乘是并讦璘那移库银及纵容亲故货易状下都察院行勘璘旋以他事致仕去其所见讦事亦勘诬于是都察院覆言璘与瑞俱革前罪且璘业已致仕宜免坐廷赦诬劾璘依宪纲当反抵第亦已升任请宥之淂旨廷赦挟私诬奏不宜以迁官置不问姑从轻罚俸半年自后巡按官有踵此毙者抵罪不宥璘瑞如拟

○甲寅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昌化伯邵杰祭  泰陵

○以夏至将大祀  方泽遣武定侯郭勋告请  皇祖配神于  太庙

○升赏狭西板井滩新兴墩御虏获功阵亡被创官军贺俊魏杰等一百四十一人

○乙卯裁革山西太原府管粮通判一员

○丙辰先是有诏精选天下岁贡生员无专论食粮浅深寻以御史胡明善佥都御史史道言寝格而有司奉文遵守先后各异至是岁贡至京有用四人陪考例者有用通学会考例者有用考居一等年深廪膳例者有用正贡陪贡二人考取例者礼部上其状因请廷试  上曰  祖宗设立贡法务淂人物厚重通经能文者例选入贡后却以食粮浅深为资致年老阘茸充塞正途昨已有明旨今次各项贡到生徒姑准收考后只宜查照前旨施行

○丁巳  太祖高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戊午夏至大祀地于  方泽遣武定侯郭勋代惠安伯张伟大学士张孚敬李时尚书夏言分献岳镇海渎等坛

○己未  仁宗昭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彭城伯张钦祭  献陵

○实授狭西道理刑知县王朝用为本道监察御史

○升四川按察使刘淑相为本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庚申提督南赣都御史陶谐奏比各处繇役烦重河夫机兵打手富户力士等项名色猥多乃审编里甲之时复有旷丁银两及供亿诸费甚为非经乞通行天下罢免诸名色与民休息仍令有司均繇平赋审编之时毋淂妄有诛求其法外作奸者论如法勿贷户部覆奏从之

○辛酉升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杨淳为本省按察使

○壬戌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琼上言臣前议待榆林之虏直以精兵扼之绥德险狭调固原援兵三千足矣而当事者过计乃至调京营宣大宁固兵一万八千赴之供亿浩繁日计费六千金内地坐困今虏已退矣乞掣回京军散遣各路所调及召募兵专责本镇兵据险防守章下兵部会兵科都给事中张润身亦以为言兵部议谓近得狭西副使陆杰揭称虏势时事兵诚宜掣  上曰既贼势稍缓赵镇所统京兵尽令掣回宁固狭西宣大兵令总制唐龙相度缓急区处毋淂误事既而尚书王宪以琼语侵已言兹寇甫退议者即咎老师费财之无益而不思其初本镇孤悬无备之可虞且调兵遣归固宜若所募勇敢不过三千人曾不足补原伍之缺臣请留勿遣而敕守臣益严武备  上曰掣兵既有成命余如议琼奏亦筹边虑不必自分彼此

○癸亥建州左卫都督方巾以钦赏金带独轻忿恚陛辞日即御前投递番文言状下礼部行内监核实金铢两本同第累朝所制鞓胎有轻重耳于是礼臣以方巾骜慢不可长请革伴当三名以示薄罚且并治伴送官罪从之

○遣吏科左给事中陈侃为正使行人司行人高澄为副使往琉球封故中山王尚真子清为中山王

○狭西岷州等处番族讲堂等寺剌麻番僧绿竹劄石等大崇教等寺剌麻番僧班丹尖咎等法藏等寺剌麻番僧绿竹尖制等各来朝贡马及土物宴赏如例

○狭西西安府同州地震有声如雷

○工部侍郎黎奭言以四月二十二日奉安  献皇帝神床于  显陵香殿暖阁祭告礼成祥虹西见且时方旱虐次日天乃大雨此诚  先帝盛德至善之余泽  皇上尊亲大孝之感通也入报闻

○甲子秦王惟焯奏其审里副蔚宗寿历任六年请加正五品服俸部覆淂旨王府辅导等官先年奏准事例必能守正规谏年久无过者方许奏保其令巡按御史核宗寿绩状以闻

○巡抚云南都御史顾应祥奏剿平昆阳新兴强贼部议归功御史毛凤韶左布政使陈轼淂旨赏凤韶轼等币钞有差黔国公沐绍勋准以功赎罪以盗多绍勋庄户故也

○乙丑升山东按察司副使何鳌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

○己巳吏部言往岁有诏令群臣各访所在有怀奇抱异伏在岩穴者从公荐举以备录用迄今年余竟无一人至者请行各抚按严限促之仍令两京五品以上文臣及科道各举所知具奏报可

○直隶淮安府大风雷雨彻屋覆舟伤人

○庚午户部覆南直隶巡按御史方日乾所言二事一言南京屯军例无月粮卒有灾伤自存者寡宜以本衙门赎锾积榖仍核旧日所入赎罪之榖贮仓为备毋淂他费一言南京镇南等卫田多坍没蠲之则损课徵之复病军宜将免半处补荒田余粮七百余石及升科营房等地粮二百余石抵足原额而免诸坍田勿科报可

○升赏狭西河桥等处御虏获功官军鲁瞻等七十五人

○太仆寺卿何栋言奉旨相勘河患历真定河间保定顺天等府地方勘淂河患大端有二一曰滹沱河发源山西浑源州会诸山之水东趋真定由晋州紫城口南入宁晋泊会卫河入海此故道也但晋州地形西高南下因冲决紫城口东溢而束鹿深州诸处莽为巨浸兹欲筑此决口湏起藁城县张村至晋州固堤筑堤一十八里高三丈阔三十丈多用桩木密栽榆树务求坚厚足御奔湍然后挑浚河身三十余里障水南行使归故道一曰鸭河沙河磁河俱发源山西五台山会诸支河之水至唐河蔺家圈合流入河间府东南任丘霸州天津入海此故道也但河间府地形东南高东北下因冲决蔺家口东北溢而肃宁新安诸邑罹其垫溺兹欲筑此决口计六十余丈浚河故道自刘家口至陵城淀计三百余里通计二役工力浩大遗民方救死不给官帑又散赈已竭且大水将至兴役为难二麦被野蹂躏可惜大工未可遽议宜先令府州县官随地修浚以免暂时水患俟酌处财力有余然后举前二役又勘淂涿州有胡良河自拒马河分流至涿州东入浑河良乡有琉璃河发源磁家务潜入地中至良乡东入浑河皆其故道近以浑河沙壅阻塞二河下流遂致平地湮没弥漫至数千余顷勘淂下流壅塞之沙仅四五里用力颇易计费不多所当亟为浚臣请以胡良河委涿州知州张经纶琉璃河委兴州中屯卫指挥李思恭各给夫千名责之月终报竣以二臣才力必能集事工部覆奏淂旨允行

○癸酉升工科都给事中赵汉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邬阅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兵科都给事中张润身上言顷者选用将军限以三月故近者与选而山东山西河南狭西以稍远不及应诏今所选五百名人材或不称请自后选期限以六月淂旨将军系充侍卫必淂体貌豊伟膂力强壮者乃可今次所选不待各省到齐违例徇私可知且不究其令科道官会同驸马都尉及锦衣卫从公覆选不及格者罢之此后有缺该部还待诸路到齐类选敢有蹈今毙者科道官参治

○丙子原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方献夫应召至京师诏进兼武英殿大学士散官尚书如故同辅臣张孚敬等内阁办事献夫具辞优诏奖答不允献夫以未面恩越数日未敢视事  上遣中官即私宅趣之献夫乃赴阁  上谕之曰卿昨赴召以连日阴雨未与朝见故今日朕命入阁办事庶副召用之意夫辅导之地以纳诲为职岂无资我之忠言必托封章庶淂随事开陈兹以原赐银印记给卿用使宜承朕命

猜你喜欢
  志第四 天象一之四·魏收
  第十二回 坠名楼名姝殉难 夺御玺御驾被迁·蔡东藩
  第十九回 报宿怨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蔡东藩
  法喜志卷四·夏树芳
  卷二百五十一·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第四十五册 天命八年二月·佚名
  一○三 江苏巡抚萨载奏周厚堉呈献家藏书籍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九·阿桂
  卷二十一·高士奇
  显庆·周绍良
  完颜永蹈传·脱脱
  卷三十一·鄂尔泰
  公主府·朱元璋
  26.范蠡和文种·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十二·吴景旭

      壬前集上  金诗  仰山  尧山堂外纪曰燕京西七十里有仰山峰峦拱秀中有平顶如莲花心旁有五峰曰独秀翠防紫盖妙髙紫防下多禅刹章宗防幸有诗刻石金色界中兠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踈林万壑风吴旦

  • 第一折·王实甫

    (旦引红娘上,开,云)自张生去京师,不觉半年,杳无音信。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也呵! 【商调】【集贤宾】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眉头。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大都来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吴楚交兵表闻之敌在千里者患生于有象敌在肘腋者患发于不虞楚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池天下莫之与抗而吴卒入郢吴破楚胜齐敌晋威行于中夏而越以入吴此如猛兽之畏鼷鼠巨木之

  • 曹伯启传·宋濂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二十岁时就学识渊博。至元中,任兰溪主簿,一次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据不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因此,降了县尉的职。在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后,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后

  •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佚名

    【提要】 苏秦与张仪为各自的政治主张跑遍了每个国家,二人对国君们的游说虽没有发生在同一时间,但二人的说辞针锋相对、互为矢的,宛如二人同时在各国君前辩论一样。二人都口锋犀利,究竟谁能最终说服各位国君,值得我们仔细

  • 六年·佚名

    (庚子)六年清道光二十年春正月1月3日○甲午,給報恩郡燒戶,恤典。1月8日○己亥,削正言李晦榮職,尋因大臣言竄配。以疏論前吏判,而語多挾雜也。又削任百能職。1月10日○辛丑,給咸興等邑渰死人及定平府燒戶,恤典。1月15日○丙午,月

  • 卷第十二·朱熹

    明道先生语二戌冬见伯淳先生洛中所闻刘绚质夫录「纯亦不已」,天德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三月不违仁」之气象也;又其次,则「日月至焉」者矣。「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之道也。「继之者善也」,出道则有用,「元者善之长

  • 好恶不等于是非·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

  • 卷十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九 君牙 冏命 吕刑宋 魏了翁 撰一君牙为大司徒父祖功纪太常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穆王康王孙昭王子作君牙君牙臣名君牙命以其名遂以名篇王若曰呜呼君牙顺其事而叹称其名而命之惟乃祖乃父

  • 卷二十四·佚名

    △虚空目分第十之三中圣目品第六尔时明星菩萨白佛言:世尊,声闻之人行声闻乘。辟支佛人行辟支佛乘。如是二人云何修悲。思作何法离何烦恼。佛言: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声闻乘辟支佛乘。不观众生所有乐相。不作怨亲父

  • 法句譬喻经梵志品第三十五·佚名

    昔私诃牒国中有大山。名私休遮他。山中有梵志。五百馀人各达神通。自相谓曰:吾等所得正是涅槃。佛始出世初建法鼓开甘露门。此等梵志闻而不就宿福应度。佛往就之独行无侣。到其路口坐一树下。三昧定意放身光明照一山中

  •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长芦慈觉颐禅师龟镜文夫两桂垂阴一华现瑞。自尔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有直岁。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

  • 第五品 苏那长老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与胜鬘王妃俱已升最优宫殿之上层,憍萨罗之波斯匿王如是告胜鬘王妃云:“胜鬘!汝亦增己爱者,其他尚有谁?”答曰:“大王!我亦增己爱者此无其

  • 昼帘绪论·胡太初

    官箴。南宋胡太初撰。1卷。是书论次县令居官之道,分尽己、临民、事上、寮寀、御吏、听讼、治狱、催科、理财、差役、赈恤、行刑、期限、势利、远嫌等15篇。大旨以洁己清心、爱民勤政为急务,所论皆平近贴切,胪列事例多

  • 词旨·陆辅之

    一名《词旨畅》。词论。元陆辅之撰,2卷。陆 辅之曾从张炎受词学,《词旨》论词, 专门阐明乃师的宗旨。全书计有论 词7则,属对38则,乐笑翁奇对23 则,警句92则,乐笑翁警句13则, 词眼26则,炼字之法集虚字33则。 总的来看,他强调的问

  • 经历·邹韬奋

    长篇自传。邹韬奋著。1937年4月生活书店出版。后来,重庆生活书店和上海韬奋出版社曾多次再版。解放后,收入《韬奋文集》第3卷里。《经历》分为两部分,有59个小题; 第一部分是《二十年来的经历》内有51题;第二部分是《

  • 天请问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福非火所烧,少欲最安乐等。共九问九答,皆切于开示众生者。

  • 广释菩提心论·佚名

    四卷,莲华戒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