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十六

  顺治九年。壬辰。秋七月。庚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辛未。定诸王世子大朝、常朝、及京城内行走仪仗。和硕亲王、用绣红罗曲柄伞一柄。绣红罗圆伞二柄。绣红罗圆扇一对。立瓜二对。卧瓜二对。骨朵二对。吾仗二对。马四匹。多罗郡王、用红罗销金伞二柄。绣红罗圆扇一对。立瓜二对。卧瓜一对。骨朵一对。吾仗二对。马二匹。世子、用马四匹。其余仪仗、俱与郡王同。

  ○癸酉。补原任副将赵光祖、仍以都督佥事管吴淞副将事。升绍兴参将陈一贯、为徐州副将。

  ○偏沅巡抚金廷献奏报、逆贼孙可望、陷广西桂林府。定南王孔有德自缢。

  ○吏科右给事中魏裔介奏言、臣闻创业难。守成不易。古帝王凛凛乎覆舟驭索之惧、诚以骄恣易生。而晏安之足为害也。我皇上圣神文武。以创业兼守成。亘古帝王、未之或有然纲纪法度、尚须修明。礼乐政刑、实多缺失。欲以立一代之弘规昭子孙之法守。未见其久而无弊也。方今畿辅多失业之民。吴越有水涝之患。山左荒亡不清。闽楚馈饷未给。两河重困于畚锸。三秦奔疲于转运。川蜀虽下、善后之计未周。滇黔不宁、进取之方宜裕。此皆机务最要。仰赖圣虑焦劳者也。但高居静摄不如延访臣邻。批答详明。何如亲承颜色。请于逢五日期、驾临正殿、朝见群臣。从容晋接。部院科道本章应实封者实封。应面奏者面奏。得以咫尺天颜、亲聆睿语。则大政大事。雷厉风行。上下之情通。而泰交之运辟矣。下所司议。

  ○陕西庄浪红城堡、冰雹伤禾

  ○甲戌。钦天监监正汤若望进浑天星球、地平日晷等仪器。赐朝衣凉朝帽、鞾、袜。

  ○乙亥。补原任福建左布政使朱鼎新、为广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升陕西按察使于时跃、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福建巡海道参政范登仕、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江西岭北道参政张凤仪、为湖广按察使司按察使补原任陕西关南道副使朱受祜、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升四川川东道参议袁一相、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下川东道。湖广武昌府知府王维屏、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通密道。荆州府同知李浴日、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安绵道。陕西西安府同知冯嘉会、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遵义道。

  ○降补原任保定巡抚于清廉、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口北道。

  ○初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图法宜、殁于阵令其侄库库礼袭职。后因其庶子护什布控讼、仍令护什布袭之。以库库礼现任牛录章京、于两次恩诏应得拜他喇布勒哈番、仍授为拜他喇布勒哈番。

  ○丙子。吏部奏言、通判员缺。除裁减外。所余不多。而节年贡生。考定应授兹衔者、积至八百余员。挨次铨补。甚或终身无望。请照品改授布政使司经历、正副理问按察使司经历、知事、都布两司都事、运司经历、运判、各府经历、京县外县县丞、外卫经历等职、仍支正六品俸。照通判资格升转、以疏壅滞。从之。

  ○浙闽总督陈锦、统领将士征海寇郑成功、至漳州灌口、为家丁刺死。

  ○以汴河决口工成。赐总河杨芳兴、河南巡抚吴景道、管河道方大猷、大梁道李呈祥、开封府知府周荃、前开封府知府阎尧年、南河同知杨惠心、通许县知县李永华、都司佥书楚进功、毕拱微等。鞍马、蟒朝衣、帽、鞾、白金有差。

  ○皇城北门工成、名曰地安门。

  ○新推陕西提督马汝龙、以足疾解任。升王庆坨副将王一正、为昂拜章京、充镇守陕西提督汉兵总兵官。

  ○定广西经制城守官兵。思南府副将一员。兵一千二百名。新太参将一员。兵六百名。上思州守备一员。兵二百名。浔梧副将一员。兵一千二百名。郁林州参将一员。兵六百名。贺县守备一员。兵二百名。柳庆副将一员。兵一千二百名。河池州参将一员。兵六百名。三里守备一员。兵二百名。永宁、昭平参将各一员。兵呼四百名。

  ○以定南王下随征阿达哈哈番冯世爵、为思南副将。何九成、为柳庆副将。游击马化麒、为浔梧副将。

  ○丁丑。予福建殉难沙县知县薰潾、顺昌县知县钱嘉伦、永安县知县高咸临、大田县知县胡天湛、祭葬如例。

  ○以故三等阿达哈哈番骚尔噶职、加于其兄二等公额尔克戴青、为一等公。削所余拜他喇布勒哈番、并拖沙喇哈番。

  ○戊寅。吏部议覆山东道监察御史王秉乾疏奏、请将进士、举人、贡、监、分班掣选。疏通铨法。嗣后拣选举人、以会试三科为限。以隆作养。省淹候。报可

  ○平南王下右翼总兵官都督同知班志富卒。

  ○庚辰。免淮安牙行六七两年分逋欠税银。

  ○辛巳。云南道监察御史杨世学、条陈治河事宜略曰。谨按大禹、疏河为九道入海。宋儒朱熹、谓其专就低处下手、下流通、则上流自治。汉、贾让曰。善为川者、决之使道。明、徐有贞亦曰。堙之、则溃者益溃。淤者益淤。不如疏之使平。多建闸坝、以时启闭。无溢无涸、河乃得安。是治河之道、未有不使之多途以入海者也。今之水势。与前代虽异而实同。前代止治河。今则兼治淮矣。淮为河之下流、而滨海诸州县、如泰州、盐城、兴化、刘庄、白驹诸盐场。又淮之下流也。各处下有海口。上有闸坝。河水暴涨多开闸坝使出海口、则自无溃决。此乃前代已行之效。国初、居民因新昌余贼、缘海遁去、渐次堵塞。继而水道变为圩田。豪右蠹胥、据为己有。此海口之所由塞也。海口既塞。则行船安稳。商人便之。不乐复开。虽有安东、庙湾、亦可入海。而流不疏、则势不杀。急行壅溢、所以溃决。上决于开封。中决于邳宿。下决于高宝。间有谋议及此者。而奸人阻挠。簧鼓其辞。以乱当事者之心。此所以□山戊不□□山戊不□报工。年年告溃。民力重困。而功用迄无成也。乞敕河漕重臣。毋惑浮言。毋委属吏。亲至其地、详为相度。将海口之处、尽行开浚。其漕堤闸口、启闭各因其时。然后循下流而上至河身、别其浅溢。去其淤沙。使河身益深、足以容水。则波不及陆、而委易达海。河南淮右之民。庶几其有瘳乎。倘计不及此。不惟两河两淮、永受其害。其关全漕之通塞、天下之安危者、非小也。章下部议。

  ○壬午。以故一等伯莽古尔代侄巴特玛。三等精奇尼哈番张大猷子应庚、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查木苏叔东、二等阿达哈哈番穆济棱子武际麻、三等阿达哈哈番甘住哈子瓦尔达、李其顺叔世安、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海塞侄巴灵、拜他喇布勒哈番秦彰邦子洪绩、阵亡拖沙喇哈番巴雅喇兄他布岱、各袭职。

  ○复布丹一等阿达哈哈番。

  ○癸未。命和硕巽亲王满达海子常阿岱袭爵。

  ○以撰拟上亲政、及两上皇太后尊号、大婚礼成、各诏上□日。并造办皇太后、皇后金册、赐大学士希福等、下至笔帖式等官、马匹、银币有差。

  ○以造办皇太后、皇后金宝、赐礼部理事官翁盖等、下至匠役、缎疋、银布有差。

  ○以制办皇太后、及御前中宫仪仗、赐工部理事官觉罗穆成格等、下至匠役、缎疋、银、布、有差。

  ○谕内三院、内外题本奏本、各有格式。先已敕礼部发式通行。近见内外本章、尚有长短宽窄、违式参差者。内院即传谕礼部、严加申饬。务使在京满汉大小各官、在外督抚按、下至府州县卫所等衙门、俱画一遵行。

  ○甲申。中元节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命和硕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往征湖南贵州。赐王御服、佩刀、鞍马等物。多罗贝勒巴思汉、吞齐、固山贝子扎喀纳、穆尔祜、公韩岱、固山额真伊尔德、梅勒章京卫正等蟒衣、鞍马、弓矢、刀、带有差。赐王敕曰。兹以逆贼张献忠之余孽孙可望等侵扰湖南。陷民水火。不得不兴师致讨。特命王充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征巢□刀。王膺兹命。一切机宜、与诸将同心协谋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毋致疎虞。抗拒不服者戮之。倾心归顺者抚之。总以安民为首务。严禁兵将。申明纪律。凡归顺及恢复地方军民、不得肆行扰害。体朕抚绥天下之意。其陷贼文武官吏、自拔来归、俱免罪酌用。有功者、仍加叙录。巢□刀除孽贼。平定贵州后、择善地屯劄。驰使奏闻。前征消息。须候上□日到。行间将领功绩、及重罪、俱实纪明汇奏。各官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护军校、骁骑校以下、无论大小罪过、俱与诸将商酌、径行处分。王受兹重任、宜殚忠竭力。蚤奏荡平。

  ○礼科给事中刘余谟、请将满官老病休致者、照汉例、给与顶带终身、以别于罪废不职之官。其封疆死事者、亦照汉官京堂、一体议恤。以奖劝劳臣。章下部议。

  ○定丧制。凡斩衰、期服丧部院衙门官员、执事人等、于二次上坟之前。一应坛庙祭祀、及庆贺筵宴、勿与。二次上坟之后、各出办事。祭祀筵宴、照常与如二次上坟之前或有上□日令与、或衙门中、有不可稽迟公务、不在此例。仍照常行私居仍照定制、尽丧礼。凡大功、小功、缌麻丧。部院衙门官员执事人等、俱照常供职、私居尽丧礼。

  ○丙戌。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疏报、江闽官兵、会巢□刀大觉岩贼。阵斩伪总兵李金等数十人。降伪总兵卢毓瑞等十余人。生擒渠魁张自盛。斩获殆尽。下所司知之。

  ○兵刑二部、会议查解逃人例。凡隐匿逃人无论满汉、或雇佣工、或赁房屋与居住、有保人者、罪坐保人、雇工赁房之家、及地方官、邻佑、十家长、俱免罪。地方官查送者、纪录。如无保人、容留过十日者、坐隐匿之罪。逃人歇宿店家十日之内、店主免究。越十日、照例治罪。地方官查送者、纪录。夫妻父子同逃、各自来归者、隐主免查。如一半归、一半仍留隐家、其隐主、邻佑、十家长、照例治罪。逃人七十□山戊不□以上、十三

  □山戊不□以下、旧例俱免责。今两次脱逃者、亦应免死。隐匿之家治罪。如逃人被获于后次隐匿之家、其先次隐匿之家免究。隐匿之人家产。给逃人之主。房地交与户部。至逃人自回、无隐主者、无凭查究、兵部径行归结议上报可。

  ○丁亥。以色冷、为刑部侍郎。朱天定、为吏部理事官。顾巴什为户部理事官俄博那、马笃护、为兵部理事官。森特黑光舒张所养为刑部理事官。罗托、为都察院理事官。哈什玛、为中城理事官。

  ○以镶红旗多罗贝勒巴尔处浑、为满洲固山额真。镶蓝旗满洲孙塔、汉军甲喇章京高明忠、各为本旗梅勒章京。镶黄旗副理事官哈尔哈齐、乌路喀、正黄旗理事官罗多洪巴图鲁前锋侍卫索丹、正白旗副理事官胡尼牙、排喇里正红旗觉罗阿颜、前锋侍卫查令噶、伯起、塔尔巴尔济、镶白旗理事官额塞、布达礼、镶红旗朱喇禅、色讷克、正蓝旗阿郁席、察敏、镶蓝旗占塔海、云敦、俄齐尔、为护军参领。正黄旗席喇布、正白旗俄泰巴图鲁、铙赖、正红旗布尔孙、崔本、镶白旗瓦尔喀朱马喇、马都琥、镶红旗索那木、正蓝旗巴吉尔、镶蓝旗索尔和、为甲喇章京。

  ○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礼、统官兵驻防宁古塔。

  ○免河南磁州、祥符、封邱、兰阳、仪封、项城、沈邱、临漳县、怀庆卫、八年分河决被灾地亩额赋。

  ○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疏报、臣等遣官兵招抚漳腊、松潘等处。攻拔重庆等府。巢□刀杀伪总兵李廷明等。俘获甚多。又分遣梅勒章京戴都等、领官兵围成都。伪抚南王刘文秀、举城降。随进攻嘉定。擒斩伪总兵龙名扬。蜀地渐次底定。下所司察叙。

  ○又奏、蜀地东接三楚。西连羌番。南通滇黔。北抵秦陇。幅员甚广。易乱难治自张逆蹂躏。诸伪相继。十数年番猓跳梁。孑遗涂炭。仰荷皇上轸念残疆。大张挞伐。虽巨寇三路左溃。东南渐入版图。然大憝孙可望、假借名号。鼓煽人心。蚁聚建昌、遵义、永宁等处。抗拒王师。未尝忘情于蜀。宜蚤定经制。择冲要地、设镇将官兵。责成战守。以为久安长治之策。下兵部议

  ○戊子。谕平西王吴三桂曰。王统兵入川。成都各府贼众惧窜。民人归附。朕心嘉悦。迩者川湖总督罗绣锦、塘报兵部、称有湖南地方将官、得贼中假刻王告示一张。该部以原示具奏。朕一览、即知此示、系逆贼畏王之威、计穷力竭、故设狡谋反间。朕与王、谊属君臣、情同父子、岂能间之。本宜即时毁弃。但恐王在彼听闻、不知其故。特差内翰林弘文院学士能图、兵部理事官喀齐喀巴图鲁、赍送假示于王、以着朕推诚至意。前六月二十八日。朕曾有谕王及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令相机进取贵州。如四川或有渠魁抗拒。不便移师前进。仍着速行驰奏之上□日。今和硕敬谨亲王、充定远大将军。统大将军于本年七月二十日出都。王宜不时差人远哨。酌量王师、由湖南将进贵州之时、王即由四川进巢□刀。毋得于大军未到之先、轻行深入。如四川贼未尽平、兵难前进。亦即以实奏闻。

  ○己丑。和硕敬谨亲王尼堪、率师出都。上亲送至南苑。

  ○免山东临邑、安邱、夏津、陵县、荒地亡丁徭赋

  ○内院议覆吏科给事中高辛允疏言、皇上亲政之首科、允宜慎选庶常、以光圣治。臣等参考旧例、斟酌时宜、择其年貌合格、文字雅醇者、充其选。名数照己丑科例。取汉进士四十名。查照直省大小、及近日人材多寡。直隶、江南、浙江、各取五名。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取四名。山西、陕西、各取二名。广东、取一名。内拔其年青貌秀、声音明爽者、二十名。习学清书。余二十名、习学汉书。届期、恭请御赐题目考试。其满洲进士、取四名。蒙古进士、取二名。汉军进士、取四名。俱选年貌声音合式者、同汉进士一体读书。进馆之后、仍不时稽核敬肆勤惰、以为优劣。用昭朝廷作养人才之意。报可。

  ○湖广四川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罗绣锦卒。

  ○辛卯。天全六番、乌思藏、董卜、黎州、长河西、鱼通、宁远、泥溪、蛮彝、沈村、宁戎等土司、各缴前朝敕印以降。

  ○壬辰。户部理事官爱玛喀、以拨地徇私、革职。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噶思哈子连桂、一等阿达哈哈番达雅礼巴图鲁孙达翰泰、各袭职。

  ○以故副将晋绩子先诚、为三等阿达哈哈番。总兵杨于蕃子载、为拜他喇布勒哈番。游击马云瑞子诚、为拜他喇布勒哈番。游击何万里弟万钟、为拖沙喇哈番。癸巳。选授进士白乃贞、方犹、程邑、杨绍先、汤斌、郭棻、俞铎、熊侪鹤、王勰、崔之英、龚必第、卢高、耿介、韩庭芑、金鋐、余恂、吴弘安、史彪古、张应桂、王纪、为清书庶吉士、周季琬、曹尔堪、张瑞徵、杨士烒、薛澐、赵曰冕、杨永宁、王元曦、钱开宗、叶先登、吕祖望、李昌祚、张溍、周奕封、陈彩、饶宇栻、汪炼南、陈子达、李文煌、侯于唐、为汉书庶吉士。

  ○乙未。升国子监司业李奭棠为国子监祭酒内翰林国史院检讨单若鲁、为国子监司业。

  ○考授刑部郎中张习孔、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提学道。

  ○丙申工科右给事中胡之俊疏言、今天下财赋。半出东南。而东南要地、莫如苏浙。苏松、嘉、湖、地势污下。旧刘家河、吴淞江等处、引水入海。日久壅淤。河道成田。土豪占据多所挠阻年来淹没漂沦。水患见告。职此之故。考地志、三吴之水悉汇震泽。震泽广三万六千顷。并溪港诸水。势甚横烈。皆以三江为入海之路书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东江河身湮没、久不可稽。仅存松江之吴淞。苏州之刘河。刘河、即娄江也。唐、宋、元、明、以三江洩震泽之水、始不为害。今三吴江道尽塞。受祸甚剧。财赋重地、悉委波涛。百万粮储、从何措办。请敕部从长计议。疏通故道。国计民生、胥赖之矣。章下所司。

  ○丁酉。升吏科都给事中杜立德、为太常寺少卿。吏部郎中卫周祚、为太仆寺少卿。掌河南道监察御史魏琯、为顺天府府丞。兵科左给事中刘显绩、为工科都给事中。户科右给事中杜笃祜为吏科左给事中。

  ○改补前通政使司右参议郝杰、为光禄寺少卿。

  ○戊戌。索伦部落索郎阿达尔汉等、贡貂皮。宴赉如例。

  ○命内大臣公遏必隆、鳌拜、巴图鲁、内大臣哈世屯、大学士范文程等、传谕郑芝龙曰朕闻尔子弟在福建为乱尔投诚有功。毋轻出城行走。恐人借端诬陷。即往坟茔祭扫亦必奏明乃去。朕嘉尔功、故以此告谕。尔子在京有成立者可送一人入侍。

  ○以一等阿达哈哈番江南提督总兵官祖泽远、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湖广。四川等处。

  ○户部左侍郎王永吉、条陈治河事宜、略曰。谨按黄水。自邳宿而下、至清河口。淮泗之水、聚于洪泽湖。亦出清河口。淮黄交会。东入于海。然黄强淮弱。势不相敌。淮泗逼而南趋。直走四百余里。出瓜州、仪真、方能达江。一线运河。收束甚紧。即有大小闸洞、沿途宣洩、而海口不开、下流壅塞。所以河堤溃决、修筑□山戊不□费金钱。九载以来、八年昏垫。海口之当开、固刻不容缓者也。查海口之在兴化、泰州、盐城、境内者。俱被附近愚民、将闸门填塞。滴水不通。咽喉重地、□山戊不□

  □山戊不□陆沉。关系匪轻。乞敕河漕重臣。遴委才能属员、亲往相度。勿听一偏之词。务收两全之利。开凿深通。复其故道。淮泗之水消、则黄河之势减。平成之绩亿万年永赖之矣。下所司议。

  ○定赏赉达赖喇嘛使臣例。每头目二人、随从役卒二十八名、共赏二等玲珑鞍马一。银茶筒一。银盆一。缎三十。毛青梭布四百。豹皮五。虎皮三。海豹皮五。厄鲁特部落峨齐尔汗下正使、赏羔皮蟒袍一。银茶筒一。银盆一。缎三。毛青梭布二十四。副使。赏羔皮蟒袍一。银茶筒一。缎三。毛青梭布二十四。其同来八人、赏羔民补袍各一。缎各三。毛青梭布各二十四。其随从役卒、各赏缎一。毛青梭布八。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赵尔巽
  卷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司马光
  卷二百六·毕沅
  ●叙·陶宗仪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吕思勉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卷四十三·班固
  裴侠传·令狐德棻
  卷二百十六·杨士奇
  卷八十·杨士奇
  一五四、再论鲁谱歧点·钱穆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司马光
  东林党之争·吴晗
  98.关羽水淹七军·林汉达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梁章钜

    《楹联丛话》之辑,始于桂林节署。阅二年而稿成。时远近知好以佳联录示者犹纷至沓来,因前书已剞劂过半,无由潺入,姑存箧衍而已。辛丑仲春,防堵梧江,未遑从事铅椠。夏初,奉量移苏抚之命,由湘江放荆江,顺流以达吴中。甫受事即提兵

  • 巻二十七·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七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律诗紫骝马【李先芳】沙苑紫骅骝雕鞯锦络头千金能一顾万里为防秋防跋飞尘下骖驔汗血流天闲十二种谁解取封侯刘生【李先芳】谈兵羞燕颔负气捋虬须朝弹上林雀夜醉酒家

  • 卷二百七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白石道人诗姜夔字尧章鄱阳人工声律庆元三年进乐书乞正雅乐诏令太常与议嫉之不果行居苕溪与白石洞天为邻转庵潘柽号之曰白石道人又畀以诗云世间官职似

  • 卷二百八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八楸类七言絶句絶句          【唐】杜 甫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蘂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楸树          【唐】韩 愈防嵗生成为大树一朝

  • 石屏诗集巻三·戴复古

    宋 戴复古 撰五言律小畦小畦寻丈许凿壁置柴扉雨后菜虫死秋来花蝶稀插篱新种菊抱瓮巳忘机俗客忽相访妨人洗布衣有感浩浩海风劲滔滔河水浑古人皆去世乔木自当门族党诸孙盛吾宗一线存兴衰知有数心事与谁论次韵陈叔强见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欧阳修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佚名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一日臣永璇、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为请旨事。恭照盛京文溯阁应行陈设《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四库全书》一部,现在陆续上紧装钉,并

  • 一·钱穆

    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但此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平铺面而言,必将长时间的绵延

  • 管子轻重七·马非百

    山国轨何如璋云:“‘山’字无义,当是‘官’字。文中桓公问‘官国轨’可证。官者设官治事以立轨数也。”张佩纶云:“通篇但言‘国轨’,未尝专指山国。与‘山

  • 卷一·赞宁

    ◎译经篇第一之一(正传三人附见一人)○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传释义净字文明,姓张氏,范阳人也。髫龀之时,辞亲落发,遍询名匠,广探群籍,内外闲习,今古博通。年十有五,便萌其志,欲游西域,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加以勤无弃时,手不释

  • 卷十一·道世

    △成道部第十二(此别十部)▲述意部第一盖闻大圣应期,有感必形。荫覆十方,化周三界。是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至如兜率下生,阎浮现灭,贯日处胎,殒星晦迹。林微尼园,启四八之瑞;毕利叉树,放十种之光。鉴彼四门,捐兹五欲。舍严城而

  • 五灯会元续略目录·远门净柱

    卷首 序文 凡例卷一上曹洞宗 青原下十五世净慈晖禅师法嗣 华藏慧祚禅师 青原下十六世云窦鉴禅师法嗣 天童如净禅师华藏祚禅师法嗣 东谷光禅师 青原下十七世天童净禅师法嗣 鹿门觉禅师 雪庵从瑾禅师东谷光禅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 再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 侍者 良彦等 编 示众。祖师言句。无你[口*(一/巾)]啖处。如今兄弟行脚。傍人门户。吃他残羹馊饭。好不惺惺。只管横咬竖咬。不肯放。粪堆头蝇子一般。

  • 子史精华·张廷玉

    吴士玉等奉清圣祖之命而编纂。始于康熙末年,至雍正五年(1727)成书。四部之中,子史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此书采集子书和史书的名言隽句,按类编次,所以叫做《子史精华》。这部书共160卷,是为供采掇辞章者使用的工具书。全书

  • 胥台集·袁袠

    明代诗文别集。 袁袠(字永之)著。 初由袁袠嗣子袁袠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刊刻,题《袁袠永之集》,凡20卷。万历十二年(1584)衡藩重梓之,改题《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20卷。《四库全书》存目依据万历刻本著录。 袁袠

  • 大丈夫论·提婆

    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谛译。有三十九品,广说悲心行施之相状及功德。

  • 密藏开禅师遗稿·道开

    凡二卷。明代密藏道开撰。卷上包括上慈圣皇太后、募刻大藏文、刻大藏愿文等共五十篇;卷下包括上本师和尚、与徐海观居士等六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