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中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复告巨力长者及诸长者言。汝等宿植善本信根坚固。欲学菩萨摩诃萨所修之行。伏断障染求证菩提。应当观彼诸有情类。从无始来轮回流转。持苦报身经历多生不可限数而此色身无有坚实如幻如化。是诸有情颠倒妄念构造业因。外藉众缘积集成就。如水为冰及如聚沫。五蕴四大先业为因招感势力。积集诸种住识藏中。假彼父母情爱和合贪喜俱极。最后各出浓厚精血。号羯罗蓝。识依于彼最初而住。以至后时精血交结。不净凝成处于胎中。所历诸位。业风内吹肢相增长。由业势力渐渐所资。色身四大诸根具足。心识烦恼亦共俱生。既离胎胞。外风所触楚痛发声。于一切境不能明了。风缘动转有出入息。饮啖母乳结生便利。心识现行生诸分别。耽众食味资益诸根。皮肤血肉肠胃骨髓。发毛爪齿涕唾便利。身形肢体好丑之相。从自业因受诸异报。贪嗔痴慢烦恼随逐。于冤亲境妄生违顺。五欲色相纵意染著。于业报身复增业报。密近恶友疏慢尊亲。于菩萨人及真实法。心不爱乐亦不餐采。恣任愚痴造作诸恶。嗔恚暴害谄曲嫉妒。忿戾斗诤捶打骂辱。损恼有情。于男女色横生染著。如绳缚物不相舍离。于自身相不念无常。谓得长时永无殒谢。于诸资财及以珍宝。多求积聚而无厌足。尘劳垢染覆盖心识。不修智慧增长无明。不觉世间男女色相。及以自身五根四大杂染所起。由颠倒缘堕不净处。皮肤血肉发毛爪齿本无自相。从彼贪爱结业所生。流转轮回因缘不断。生死苦果无暂停息。烦恼业火烧逼身心。于昼夜时未尝安适。愚盲闇钝懈怠放逸。不乐菩提违背圣道。于自心垢不求清净。身常倨傲心意贡高。诬谤因果轻毁贤善。于有为相虚幻空法。不觉不知。如是无智诸有情类。处生死海无有出期。汝诸长者。于如是事。应悉觉悟了知。色相珍玩资具男女眷属。假缘而有相会暂时。眷念方隆已归磨灭。五蕴身相本性皆空。由诸妄因受诸异报。如梦中人历种种事。觉已皆空都无所有。是故菩萨摩诃萨。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色相觉悟解脱。障染轻微智慧明了。虽发大愿往诸趣中受种种身。为化众生心无颠倒。如是乃至遍十方刹。随顺众生作诸事业。布施软语利行同事。方便摄受饶益有情。舍邪见家入于正道。修诸善行同趣大乘。远至菩提誓无退屈。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身心清净得四总持。于名句义印忍不忘谛审思惟。达彼真实诸法自性。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于诸有情平等任持。不生冤亲憎爱分别。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不著世间上妙美食。唯餐法喜禅悦之味。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观诸世间一切有为生灭之相。皆是虚妄无有真实。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孝养父母敬顺师长。承受教诲无轻慢心。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生于上族为大国王。正法化民息除斗诤。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远离暴害屠儿魁脍。诸恶律仪旃陀罗行。少欲知足无不与取。常修梵行绝爱染心。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言语真实离于虚妄。音声清彻令人乐闻。说法如泉流注不断。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善能调伏贪嗔痴等。于三有果心不染著。苦法资具亦不舍离。智慧现前心常明了。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四等六度昼夜修习乃至长时。无少疲倦。八万四千烦恼尘劳。一一对治生诸功德。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不著菩提不厌生灭。于诸法中心得自在。或入流转或证涅槃。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于今佛说最上大乘。深生爱乐。及能忆念过去诸佛甚深经典。任持不忘。亦能宣转诸佛法轮。如大江河流注无尽。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远离谄曲憍慢嫉妒恶兽毒虫毕舍遮行。慈爱有情不生损恼。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不贪资具不念饮食。不舍贫乏及与孤露。所生之处资财丰足。眷属成就身相端正。有大威德。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于一切乐无不了知。于一切苦无不解脱。生老病死亲爱别离。所欲难得仇仇会遇众苦现前悉能晓了。不为恼触。观诸有情及以色相。如梦如幻无有坚固。汝诸长者。随其所闻当如是知。诸大菩萨身心清净。四大五蕴色身空聚毕竟非实。尔时世尊复告巨力长者等言。善男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于生死界。其所爱身为缘有情。示现形相无有希求。于种种境远离爱染。身心平等无取无舍。常作善事利益安乐。饶益众生未尝懈废。所有寿命于三界中或增或减。随顺众生。所乐差别。为令觉悟心无所欲。于诸众生平等一观。于诸世中上妙珍宝受用之具。金银库藏钱财谷米。衣服饮食床榻卧具。涂香末香花鬘璎珞婇女眷属。一切世间种种上妙严饰之具于自所有色身寿命。而是菩萨摩诃萨悉无爱恋。若有众生。而来求乞钱财谷米金银库藏珍妙之物。衣服饮食床榻卧具涂香末香花鬘璎珞。男子婇女内外眷属。色身寿命悉皆能舍。未尝有心于刹那顷暂生悭吝。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久悟虚幻。于生灭相而无染著。为欲圆满六波罗蜜到于彼岸。度脱众生亦离苦际。是故于此生灭因缘虚幻境相。唯求远离。无心取著故无吝惜。善男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六到彼岸微妙胜行。精进长时无少懈怠。即当速得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永契真常心无退转。尔时世尊为诸长者。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善哉长者  汝等当知  是菩萨人

  于生灭法  种种身相  种种寿命

  严饰之具  婇女眷属  为欲圆满

  六波罗蜜  转化众生  远离苦际

  于此所有  皆不爱著  汝善男子

  欢喜谛听  于菩萨行  当勤修习

  勿以贪嗔  烦恼绳索  昼夜系缚

  沦堕三涂  无有休息  汝善男子

  是身犹如  饮食之器  内外之间

  常令清净  诸恶毒物  不令入中

  参诸上味  若有饮啖  损坏色身

  及与寿命  身中若有  贪嗔痴等

  烦恼毒药  参诸法味  众生饮啖

  损坏法身  及与慧命  汝善男子

  一切众生  无始时来  少有智慧

  如彼婴儿  但念乳食  余无知见

  于诸境相  不能分别  生灭过患

  由因感果  果复造因  智不现前

  心常痴暗  唯贪饮食  资益四大

  常处梦中  而无醒觉  于佛教法

  心无修习  犹如醉人  言无义味

  于五欲境  未尝远离  昼夜邪思

  唯增苦恼  愁忧积集  身心放逸

  纵无明流  入生死海  漂沈汩没

  受诸业报  饥寒困苦  羸瘦憔悴

  远于彼岸  不能解脱  此诸众生

  从久远来  于自真心  尘惑所昏

  不能觉悟  故于幻境  贪爱染著

  汝诸长者  当知己身  假因缘成

  无有坚固  但由业力  造作招集

  生死轮回  受诸异报  循环远劫

  无解脱时  智者观之  深心厌舍

  凡夫愚昧  不念无常  著我著人

  专自逸乐  不亲善友  自构业缘

  身坏命终  当堕地狱  轮转三界

  受诸苦恼  大火逼身  逃窜无地

  诸佛大悲  哀愍世间  自无信心

  亦难救护  智者自知  色身虚幻

  无有真实  但由业因  之所招集

  根尘大种  和合积聚  假名为身

  如沫如泡  毕竟无体  脓血败坏

  何所爱著  是故当知  于此聚中

  作不净观  深生厌离  勤修圣法

  趣不坏身  远离众恶  近善知识

  信最上乘  修菩提行  广修福慧

  生佛国中  身心安乐  清净无畏

  以微妙衣  及上饮食  床榻卧具

  花鬘璎珞  无价宝香  种种资具

  充足无乏  以清净心  欢喜供养

  惭愧胜解  希除罪业  增长福智

  如是之人  百千劫中  于无上乘

  发生信解  渐以觉悟  实性真空

  本来寂静  如海湛然  无有增减

  虽遇风缘  水成波浪  即波为水

  动静一源  如是了知  住佛境界

  不生恶趣  渐息轮回  百千俱胝

  那庾多劫  明了心地  贪嗔痴慢

  烦恼业因  而不现行  杂类苦果

  自然不受  色身坚固  经无量时

  欢喜快乐  心无邪念  亦无妄想

  于颠倒境  常生思惟  善说法要

  利益众生  自无病行  令他亦无

  适悦调顺  安隐快乐  深入禅定

  离诸苦缚  常以善行  守护众生

  不作恶缘  亲近智者  称扬如来

  最胜妙法  恭敬赞叹  踊跃奉行

  观诸世间  有为事相  皆如幻梦

  无一真实  了知饮食  色力寿命

  烦恼苦本  愚夫无知  耽染爱著

  无一刹那  暂时间断  味诸饮食

  增长过失  善友教诲  心不信受

  遇恶知识  密近随逐  深入愚痴

  不能觉悟  于诸尘境  妄想执著

  昼夜无时  染诸娱乐  智者观之

  深生厌舍  又诸世间  色相幻惑

  毕竟衰谢  妻子男女  眷属因缘

  如行路人  暂时而会  因缘报尽

  恩爱别离  难以刹那  相恋而住

  汝诸长者  当知幻身  譬如画师

  绘众色相  好丑虽成  毕竟当坏

  又如冬月  积水为冰  坚厚暂时

  终镕成水  所以者何  色相虚幻

  体性非实  而愚痴人  随境生贪

  染著爱乐  心既颠倒  造不善因

  沦堕三涂  受种种苦  经于长劫

  无有出期  设生人天  耽诸快乐

  由此幻身  造作恶业  无有穷尽

  如是痴人  常为结使  冤家魔娆

  妻子男女  父母眷属  系缚在心

  未尝舍离  昼夜之间  为彼缠缚

  妄认为乐  实是苦因  恣任三毒

  憎长憍慢  如是之人  违背善缘

  不生智慧  造作无边  诸不律仪

  于诸眷属  父母妻子  珍宝饮食

  生苦法中  心无厌足  不思出离

  耽染爱著  多求财宝  积集库藏

  见诸贫穷  饥饿众生  无怜愍心

  拯济困厄  不行正道  邪念增强

  智人教示  不能听受  故处轮回

  汝诸长者  人之色身  譬如大树

  根茎枝叶  悉皆繁茂  久无湿润

  土地干亢  为日所炙  脂脉皆尽

  不经岁月  必当枯朽  一切众生

  盛年壮色  身相充满  贪著世间

  纵五欲乐  筋血衰耗  病苦所侵

  形貌憔悴  诸根衰谢  不得久停

  终归磨灭  如是痴人  爱著色身

  贪诸财宝  不知罪福  不念无常

  如树枯朽  不久摧坏  汝诸长者

  观此幻身  及彼资生  金银琉璃

  真珠摩尼  砗磲码瑙  珊瑚琥珀

  体无真实  犹如聚沫  愚者迷情

  妄生贵重  但增贪欲  杂乱正心

  于佛法门  无所趣入  智者了知

  色身资具  一切皆如  梦所见物

  都无自相  防护六根  闭于五欲

  亲近三宝  行施等行  息诸悭吝

  绝爱染心  观彼诸欲  如大火聚

  烧煮众生  甚可怖畏  不应恋著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中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九·佚名
  五家正宗赞序·绍昙
  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欧阳竟无
  起世因本经卷第四·佚名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三·佚名
  卷五十八·性音
  卷第五十五·佚名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下·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一·欧阳竟无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世亲
  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佚名
  大光明藏中卷·宝昙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法性空慧学概论·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范晔

    执金吾 太子太传 大长秋 太子少傅 将作大匠 城门校尉 北军中候 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北军中候司隶校尉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

  • 卷五十九·志第三十五·礼十三·张廷玉

        ◎礼十三   皇后陵寝 兴宗帝后陵寝 睿宗帝后陵寝 皇妃等丧葬 皇太子及妃丧葬诸王及妃公主丧葬   皇后陵寝   洪武十五年,皇后马氏崩。礼部引宋制为请。于是命在京文武官及听除官,人给布一匹,令自制

  • 卷四百四十四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六月辛酉盡其月   六月辛酉,權戶部侍郎韓宗道為刑部侍郎,直龍圖閣、知熙州范育為戶部侍郎,直龍圖閣、知秦州葉康直為寶文閣待制、知熙州,知陝州呂大忠為直龍圖閣、知秦州;殿中侍御史賈易為國子司業,其

  • ●卷五·叶梦珠

    ◎门祚一门祚之靡常,由来尚矣。《传》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季,于今为庶。宁特近代为然哉?以予所见,三十余年之间,废兴显晦,如浮云之变幻,俯仰改观,几同隔世。当其盛也,炙手可热,及其衰也,门可张罗。甚者胥原、栾却之族,未几降

  • 卷之二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秋七月。己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  ○庚子。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许景澄、重立海军。以铁甲船为根本。前造

  • 卷七·汪越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序〕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國。〇孚遠曰:項羽封諸將爲王,漢王初興,不能一申古制,易侯而貶其爵,亦勢也。故末年有白馬之誓,高祖本意見矣。〔扶柳〕高后姊長姁子,侯。〇師古曰:平旣呂氏所生,不

  • 附録二·佚名

    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北图藏元刻本)危教授论熊祥停盗危教授被盗,论盗者数人。续据尉司解到陈九自供为盗是实,又供系是熊祥教令为盗。饶细乙、舒九两名亦供熊祥寻常实是停盗,累尝使人为盗。当厅审问,与尉司所供无异。又各人

  • 目录六·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目録六卷十三武备一甲胄皇帝大阅胄一皇帝大阅胄二皇帝大阅甲一皇帝大阅甲二皇帝随侍胄皇帝随侍甲亲王胄【郡王同】亲王甲【郡王同】贝勒胄【贝子固伦额驸并同】贝勒甲【贝子固伦额驸入八分公

  • 食货五五·徐松

    务杂录水磨务【宋会要】水磨务,掌水硙磨麦,以供尚食及内外之用。东、西二务:东务在永顺坊,西务在嘉庆坊,开宝三年置。监官各二员,以三班内侍充,匠共二百伍人。又有大通门务,淳化元年置,监官一员。大中祥符二年,止以西内染院监官

  • 卷中·佚名

    复次白衣。过极久远。此界坏时。当界有情。还复往生光音天中。过极久远。此界成时。别界有情。光音天殁。而来生此。是诸有情。各有身光。清净皎洁腾空而行。随欲能往。適悦快乐。如意自在。以彼有情身有光故。世界尔

  • 唯识讲要·太虚

      ──十二年下学期在武昌佛学院讲──   悬叙纲宗    一 佛教机上之本论观    二 佛教时上之本论观    三 佛教宗上之本论观    四 佛教体上之本论观    五 佛教相上之本论观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释义净译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欲利益诸有情故。说受持数珠功德。校量福分利益差别。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佛告曼殊室利。善

  •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无识品第二十二  尔时有菩萨名曰净观。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右膝著地长跪叉手。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经典者。我代其欢喜。何以故。皆过去诸如来无所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一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一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第四之五◎问曰。世尊何故先说苦谛。乃至后说道谛。答曰。欲令文义随顺故若先说苦谛。后乃至说道谛。则文义随顺。

  • 返璞归真·C. S.路易斯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在生命如芦苇般脆弱的时代,讲述超越不同派别基督教的纯粹信仰。 《返璞归真》将信仰的真谛娓娓道出,被公认为是路易斯最受欢迎的

  • 广群芳谱·汪灏

    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类书。清汪灏等编。一百卷。凡天时谱六卷,谷谱四卷,桑麻谱二卷,蔬谱五卷,茶谱四卷,花谱三十二卷,果谱十四卷,木谱十四卷,竹谱五卷,卉谱六卷,药谱八卷。清圣祖序称因见明王象晋《群芳谱》“搜辑众长

  • 观无量寿佛经疏·善导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书。亦称《观经疏》、《证诚疏》或《四帖疏》。唐善导集记。4卷。此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组成。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