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三十九      宋 苏辙 撰商君列传第十六

商君者卫之公族也名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庻子痤知其贤未及进防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痤曰痤之中庻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聼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聼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聼公孙鞅也岂不悖哉痤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既见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聼罢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鞅鞅曰吾説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防罢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説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孝公善之而未用也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説公以覇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防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説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逺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孝公既用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已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茍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縁法而治吏习而民安之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覇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庻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鬭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輙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朞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防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鬬乡邑称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秦本纪及此皆言鞅围魏安邑降之按此后鞅欺魏将公子卬杀之破其军然后魏去安邑徙都大梁则于此言围魏安邑降之者皆误也但当言围耳】居三年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集五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防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防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厐涓其明年鞅説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国頼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秦因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鞅遗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卬以为然防盟已饮而鞅伏甲士袭虏卬因攻其军尽破之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臯今鞅请得交可乎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聼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啇君曰子不说吾治秦欤良曰反聼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欵闗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防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峻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効上也防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族诗曰相防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夀也公子防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防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夀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顕岩穴之士飬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賔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防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闗下欲舍客舍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苏子曰解牛之技耻于屠狗御人之盗耻于穿窬卫鞅有帝王之术而肯以强国之事说孝公乎盖鞅之志本于强国而已恐孝公之不能用是以极言其上以要之耳郑子华欲以郑为市于齐管仲不受而诸侯归之鞅欺公子卬以取魏河西利之所在无所复頋鞅而知帝王之术其肯为此哉古之制刑轻重必与事丽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故人虽死而无憾今鞅使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为收孥刑之轻重岂复与事丽哉其后始皇之世有子而嫁者有刑夫为寄豭者杀之无罪妻为逃嫁者子不得母法皆与情不应至于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令者族其端皆自鞅发之然鞅之死至于车裂而李斯之死至具五刑皆被赤族之祸天之报人岂诬也哉

古史卷三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刘昫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徐乾学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三)·陈寅恪
  卷之十六·佚名
  五四八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六次查获应毁各书折(附清单一)·佚名
  别集下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袁粲传·沈约
  上党王高涣传·李百药
  唐俭传·欧阳修
  熊朋来传·宋濂
  卷一百五十·雍正
  晋纪(刘谦之)·干宝
  卷二十九·佚名
  明鉴易知录卷十五·吴楚材
  邝次昆·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惜香乐府卷二·赵长卿

    水龙吟(梅词)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向枝间且作,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闻道春归未识。问伊家、却知消息。当时恼杀林逋,空绕团栾千百。横管轻吹处,余香散、

  • 唐诗拾遗卷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卷六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中】钱起嵗初归旧山詶寄皇甫侍御欲知愚谷好乆别与春还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求仲应难见残阳且掩闗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制胜三军劲澄清万里余星飞

  • 提要·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孟东野诗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宋宋敏求编前有敏求序称世传其集汴吴镂本五卷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蜀人蹇濬所纂凡二卷一

  • 给——·徐志摩

    我记不得维也纳, 除了你,阿丽思; 我想不起佛兰克府, 除了你,桃乐斯; 尼司,佛洛伦司,巴黎, 也都没有意味, 要不是你们的艳丽,—— 玫思,麦蒂特,腊妹, 翩翩的,盈盈的, 孜孜的,婷婷的, 照亮着我记忆的幽黑, 像冬夜的明星, 像暑夜的游萤,——

  • 列传第三十六 孝义·萧子显

    崔怀填公孙僧远吴欣之韩系伯孙淡华宝韩灵敏封延伯吴达之王文殊朱谦之萧睿明乐颐江泌杜栖陆绛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人之含孝禀义,天生所同,淳薄因心,非俟学至。迟遇为用,不谢始庶之法;骄慢之性,多惭水菽之享。

  • 卷之四十三·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冬十月。辛未朔。时享太庙。遣肃亲王善耆恭代行礼。官报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 ·致僚属手札·丁曰健

    卷查台属积案累累,贵处尤多。固由民情刁诈,而历任因循之咎亦不能辞。但一经催提,或旧案复起波澜,或新案愈增讦控。兹择其要者,令张县丞前往催提。该员在嘉任捕官年余,情形较熟,且逐案委人亦不胜其烦扰,是以各札

  • 卷二十四 太宗子孙之戮·李有棠

    〔萧玉事附〕废帝海陵庶人天德元年冬十二月,以太保宗本为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原名阿噜,太宗子。熙宗天眷三年封原王。初,宗幹谋诛宗磐,故海陵心忌太宗诸子。熙宗时,海陵私议宗本等势强,主上不宜优宠太甚。及篡立,猜忌益深,遂与

  • 卷之四十六·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六智朋友之智《论语》: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录曰:圣人之门,大抵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盖方人未足为病,而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 卷三十·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宗汝霖张德远传宗汝霖名泽。婺州义乌人也。母梦大雷电有光下烛。寤而生汝霖。元佑六年登进士第。历官州县。为人磊磊有节概忠勇。出於至诚深信一乘。乐宣说正法。宣和六年义乌满心寺铸大钟成。为之记曰。如

  • 卷第五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论】第四随文释义者於此品经中长科四段一序分二正说三动地兴供四说颂

  • 第八 阿那律相应·佚名

    第一 独一品[一]第一 独一(一)一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那律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二时,具寿阿那律,独于一静处,生如是心念:“若对四念处有失者,则正如失顺苦尽之圣道。若对四念处有得者,则正如得顺苦尽之圣道。”

  • 全北齐文·严可均

    北齐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其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价值。清代学者严可均所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收集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其中有《全北齐文》十卷,收

  • 长物志·文震亨

    著名造园理论专著。作者将身外之物视为“长物”,故名。清《四库全书》收录时认为本书“凡闲适玩好之事,纤悉毕具。”现在园林学界认为它是以造园为主的著作,为研究我国造园理论和技艺的重要参考文献。十二卷。明文震

  • 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朱象先

    元朱象先编。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指出,晋梁谌著《楼观 先生本起内传》1卷,后周韦节续撰1卷,唐尹文操再续1卷。3 卷共30人,人各一传。象先节录上述3卷,新增5人,传各附以 赞语。传主自尹喜始,至李志柔止。为终南山历代祖师及

  • 辨疑志·陆长源

    陆长源,字泳之,吴人。曾任汝州刺史,徙宣武节度使行军司马。能诗,曾和孟郊唱和。是书在《中兴馆阁书目》有著录,该书概括其内容为“辨世俗流传之谬”。从仅存的十条佚文来看,它与《冥报记》、《纪闻》等书正好相反,是破除迷信

  • 续儿女英雄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四卷三十二回。不题撰人。据序署名作者当为无名氏,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京宏文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文贤阁石印本;

  • 断指余波·程小青

    这一幕小小的活剧,当时曾给予我一种恐怖和憎恶的刺激。这刺激残留的印象并不因时间的间隔而淡漠。这时我握笔记叙,我的周身的肌肉还禁不住粒粒地起栗。 事情发生在我和佩芹结婚那年的秋季。婚后,我已和霍桑分居,但我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