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太宗子孙之戮

〔萧玉事附〕

废帝海陵庶人天德元年冬十二月,以太保宗本为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原名阿噜,太宗子。熙宗天眷三年封原王。

初,宗幹谋诛宗磐,故海陵心忌太宗诸子。熙宗时,海陵私议宗本等势强,主上不宜优宠太甚。及篡立,猜忌益深,遂与秘书监萧裕谋杀太宗诸子。诬以秉德出领行台,与宗本别,因会饮,约内外相应。使尚书省令史萧玉首告。又宗本言“长子锡里库当大贵,因不令见主上”。又,秉德言:“若太傅得大位,此心方安。”唐古辩谓宋本言“内侍张彦善相,相太傅有天子分。”宗本答云:“有兄东京留守在。”宗美言:“太傅是太宗主家子,合为北京留守。”卞与宋本言,“事不宜迟”。宗本与玉言,“大计只于围场内决”。并赐袍、马为表识物,遂以告萧裕,裕以闻。萧玉出入宗本家,亲信如家人。海陵恐宗本、秉德等宗室懿亲,诛之无名,使玉上变,可示信。于是使人召宗本等击鞠,海陵先登楼,命左卫将军图克坦塔斯、近侍局副使耶律必埒哩实达尔密伺宗本、宗美,至即杀之。宗美时判大宗正事,临死神色不变。宗本已死,萧裕使人召萧玉,以车载至裕弟萧祚家。时玉被酒方醒,惊恐号,裕附耳告以故,且言告疑已具,因引见。海陵言,宗本反状如裕所告。因遣使杀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迁益都尹毕王宗哲、平阳尹禀、左宣徽使京等,家属分置别所。既而使人要于路,并其子男无少长皆杀之。而中京留守宗雅喜事佛,世称“善大王”,召至阙,亦杀之。太宗子孙死者七十余人,太宗后绝。遂以宗本等罪诏天下。

宗固,本名呼噜。天会十五年为燕京留守,封豳王。熙宗既诛宗磐,使宗固子京往燕京慰谕。既而翼王呼兰复从达兰谋反,因降封太宗诸子,且下诏曰:“豳王宗固等或谓当绝属籍,朕所不忍。但不得称皇叔,其母、妻封号从而降者,审及旧典。”皇统二年使判大宗正事。六年为太保、右丞相兼中书令,是岁卒。子京坐宗本诛。

宗雅,本名呼拉布,中京留守,封代王。宗伟,封虞王。宗英封滕王。宗懿东京留守,封薛王。呼兰封翼王。宗美判大宗正,封丰王。实图美封郓王。哈必苏封霍王。沃里封蔡王。宗哲益都尹,封毕王。皆天眷中受封。宗顺,天会二年卒,后封徐王。惟翼坐达兰诛,余均与宗本同时被害。

大定二年,追封宗固鲁王,宗雅曹王,宗顺隋王,宗懿郑王,宗美卫王,宗哲韩王,宗本潞王,实图美豳王,哈必苏潘王,沃哩鄂王,呼尔哈和色哩克实并赠金吾卫上将军。惟宗磐、阿里布、呼沙呼、呼兰四人不复加封。

萧玉,奚人,既从萧裕诬宗本罪,海陵喜甚,自尚书省令史为礼部尚书,赠予甚厚。数月,为参知政事。丁母忧,起复,授明安。子尚公主,赠第一区,分宗本家资赐之。俄代张浩为尚书右丞,历平章政事、右丞相,封陈国公。因讯阎拱事不舍,决杖。正隆三年,进司徒,判大宗正事。五年,以司徒兼御史大夫。海陵至南京,擢左丞相,改吴国公。寻议伐宋事,玉曰:“天以长江限南北,舟楫非我所长。苻坚百万伐晋,不能一骑渡,故知其不可。”海陵叱使出,怒其以苻坚为比。因杖张浩,再杖玉。及发南京,留玉与张浩同治省事。世宗立,降奉国上将军,放归田里,夺所赐家产。久之,起为孟州防御使,转定海节度使、太原尹,坐事免,寻死。子德用,世宗屏不任。

猜你喜欢
  楚世家第六·欧阳修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赵尔巽
  卷一百三十八·毕沅
  ●卷十八·李攸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五·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三·李心传
  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蔡东藩
  辽史拾遗卷二十·厉鹗
  第三十六回 识薄姬许负善相 虏魏豹韩信立功·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三·胡宏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佚名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第一章 满人当权·辜鸿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尚仲贤

    (冲末扮随何上,诗云)君王何事薄儒臣,博带褒衣懒进身,一自郦生烹杀后,汉家游说更无人。小官姓随名何,投事汉王麾下,封为典谒之职。俺汉王自亭长出身,起兵丰沛,只重武士,不贵文臣。每每看见儒生,便取其儒冠掷地,溺尿其中,軏骂不已。

  • 内篇 序例第十·刘知几

      孔安国有云:《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也。窃以《书》列典谟,《诗》含比兴,若不先叙其意,难以曲得其情。故每篇有序,敷畅厥义。降逮《史》、《汉》,以记事为宗,至于表志杂传,亦时复立序。文兼史体,状若子书,然可与诰誓相参,风雅

  •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十二月。辛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外起居注○调吏部右侍郎长萃为仓场侍郎。礼部左侍郎溥善为吏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辶黎>方■土岫为

  • ●原序·陈次升

    上语枢密曾布曰朕除陈某諌官廷议如何布奏皆谓陛下得人上曰尚未肯供职公知眷意之重受命登对方造膝上遽曰久不闻卿谠论公再乞避言路上曰朕亲擢卿复何辞时奸人谗毁挤陷忠良欲肆诛戮其事尚秘上亦疑之因公奏对上顾问近朝廷

  • 三国史记卷第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卷新罗本纪二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二。[阿达罗]尼师今[伐休]尼师今[奈解]尼师今[助贲]

  • 光宗纪·脱脱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名..,宋孝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1147)九月乙丑日,生于王府。绍兴二十年,赐给现名,授为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为荣州刺史。孝宗即位,授为镇洮军节度使、开

  • 第九章 养老院·梁启超

      一、凡年六十以上者,许入此院养之。公人为公家劳苦数十年,及其老也,宜有以报之。  一、此院以安人之年老,务穷极人生之乐,听人自由欢快,一切无禁。是时人经久化,自无干犯法纪之理;即有偶犯者,除杀人、伤人、堕胎仍科罪

  • 卷二十五·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五宋 夏僎 撰吕刑刑罚国之重事而穆王训之不系于穆王而系于吕侯何也葢穆王盘游无度日事车马视刑罚为何事今日训刑之书虽曰穆王训之而实吕侯之命也故序书与作书者皆先以吕命题其首而目其篇

  • 第十二章 18·辜鸿铭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辜讲上面刚提到的贵族(季康子)被国内频繁发生的抢劫搞得心烦意 乱,他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假如您向他们表现出自己不喜欢钱财,即使是偷盗有 奖,人们也不会

  • 卷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二谨按以古本校今本篇题书法稍异注疏本一出而人莫识其旧今与宋板并记以存其旧云以下当以此例推也尚书卷第一古文尚书尧典第一  虞书    孔氏传

  • 卷十·佚名

    △说修习三昧品之馀时彼慈行如来大化将末。有一比丘名曰树王。广为众生说此三昧示教利喜。於彼如来应供等正觉灭度之後。正法之际有转轮王。名曰天主。具足威德有大神通。七宝金轮正法治世。不空见。彼天主王所居大城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三·佚名

    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善权品第四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入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须菩提语弥勒菩萨:“复有菩萨摩诃萨,阿僧祇刹土诸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五·澄观

    第三摄报果利益胜中分二。先明在家果。后是菩萨若欲下出家果。前中复二。初上胜身显其报胜。后能以大施下。明上胜果显其行胜。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

  • 迈向基地·阿西莫夫

    《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93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基地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阿西莫夫继续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为主角的长篇小

  • 三命指迷赋·岳珂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岳珂所着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及《赞玉楮集》等书,而不闻有此《三命指迷赋》。《宋史·艺文志》也不着录。惟《桯史》中有岳珂与瞽者杨

  • 宋诗钞(四库本)·吴之振

    一百六卷。清吴之振编。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抑宋”,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选刻此书,以展宋诗全貌,显 “宋诗之长”。收诗人一百家 (其中十六家有目无书),收诗一万二千余首。所收宋人诗作,原已成集者按时代

  • 大乘入楞伽经·佚名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

  • 止观辅行传弘决·湛然

    凡四十卷。全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略称止观辅行、摩诃止观弘决、止观弘决、辅行、弘决。唐朝荆溪湛然(711~782)撰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原分为十卷,开为四十卷,为摩诃止观之注释书,亦为研究摩诃止观之最高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