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鉴易知录卷十五
明纪
怀宗端皇帝
编 甲申,十七年,春正月,是岁为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
编 大风霾。
纪 占曰:“风从乾起,主暴兵、城破。”
编 凤阳地震。
编 张献忠入夔州。
编 李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顺,改元永昌。
纪 贼掠河东,河津、稷山、荣河、绛州一路俱陷。自成伪牒兵部约战,言三月十日至。上忧寇,临朝而叹曰:“卿等能无分忧哉!”大学士李建泰进曰:“主忧如此,臣敢不竭力!臣晋人,颇知寇中事。臣愿以家财佐军,可资数月之粮。臣请提兵西行。”上悦曰:“卿若行,朕当仿古推毂。”
编 癸酉夜,星入月中。
纪 占云:“星入月中,国破君亡。”
编 帝命大学士李建泰出师,师次涿州。
纪 命建泰出师,行遣将礼,命驸马都尉万炜以特牲告太庙,上临轩,廷授建泰节、剑,赐宴饯之。上亲赐巵酒曰:“先生之去,如朕亲行。”建泰顿首起行。是日大风扬沙,占曰:“不利行师。”建泰御肩舆,不数武,杆折,识者忧之。建泰出都,道闻山西烽火甚急,建泰家且破,因迟行,日三十里,师次涿州。初,建泰承上宠命,恃有家财可佐军需,已闻家破,进退失措,逡巡畿内而已。
编 二月朔,帝视朝。
纪 上平旦视朝,忽得伪封,启之,其词甚悖,末云“限三月望日至顺天,会同馆暂缴”。一时相顾失色,朝罢,遂不复问。
编 李自成陷蒲州及汾州。
纪 贼陷蒲、汾,怀庆不守,福王出奔,与太妃相失,遂至卫辉依潞王。
编 李自成陷太原,巡抚蔡懋德、中军盛应时等皆死之。
纪 自成至太原,太原无重兵为守,蔡懋德遣骁将牛勇、朱孔训出战,孔训伤于炮,勇陷阵死,一军皆殁,城中夺气。贼移檄远近,有云:“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宫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又云:“公侯皆食肉纨袴而倚为腹心,宦官皆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人读之多为扼腕。懋德知事必不支,写遗表令监纪贾士障间道奏京师。盛应时见之,退归,先杀其妻子,誓将死敌。初八日,风沙大起,贼乘风夜登城,懋德、应时策马赴敌死,赵布政、毛副使及府县各官四十六员咸死之,贼尸之于城。
编 李自成至黎城,遣将陷临晋。
编 帝下诏罪己。
纪 诏曰:“朕嗣守鸿绪,十有七年,深念上帝陟降之威,祖宗付托之重,宵旦兢惕,罔敢怠荒。乃者灾害频仍,流氛日炽,赦之益骄,抚而辄叛,甚至有受其煽惑,顿忘敌忾者。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怀保之,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秽,罪非朕躬,谁任其责!所以使民罹锋镝,蹈水火,殣量以壑,骸积成丘者,皆朕之过也。使民输刍挽粟,居送行赍,加赋多无艺之征,预征有称贷之苦者,又朕之过也。使民室如悬磬,田卒污莱,望烟火而无门,号冷风而绝命者,又朕之过也。使民日月告凶,旱潦荐至,师旅所处,疫厉为殃,上干天地之和,下丛室家之怨者,又朕之过也。至于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首鼠而议不清,武将骄懦而功不奏,皆由朕抚驭失道,诚感未孚。中夜以思,局蹐无地。朕自今痛加创艾,深省夙愆,要在惜人才以培元气,守旧制以息烦嚣,行不忍之政以收人心,蠲额外之科以养民力。至于罪废诸臣,有公忠、正直、廉洁、干才尚堪用者,不拘文武,吏、兵二部确核推用。草泽豪杰之士,有恢复一郡一邑者,分官世袭,功等开疆。即陷没胁从之流,能舍逆反正,率众来归,许赦罪立功;能擒斩闯、献,仍予通侯之赏。於戏!忠君爱国,人有同心,雪耻除凶,谁无公愤。尚怀祖宗之厚泽,助成底定之大功,思克厥愆,历告朕意。”诏下,贼前锋已至大安驿。
编 议京师城守。
编 李自成攻代州,总兵周遇吉退守宁武关。
编 李自成兵趋真定,知府丘茂华叛降贼。
纪 茂华闻警,先遣家人出城,总督徐标执茂华下狱。标麾下中军伺标登城画守御,劫标城外杀之,出茂华。茂华遂檄属县叛待寇,贼数骑入城,收帑籍,近京三百里,寂然无言者。
编 进魏藻德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练,往天津。进方岳贡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漕运屯练,往济宁。
纪 藻德辞新衔,允之。有言各官不可令出,出即潜遁,遂止藻德等不遣。
编 诏征天下兵勤王。
纪 命府部大臣各条战守事宜,上候于文华殿,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右庶子李明睿各言南迁,及东宫监抚南京。上骤览之,怒甚曰:“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征请弃山海关外宁远、前屯二城,徙总兵吴三桂入关屯宿近郊,以卫京师。廷臣皆以弃地非策,不敢主其议。
编 大学士陈演罢。
纪 初,上忧秦寇,演谓无足虑。至是不自安,求去。
编 李自成陷宁武关,总兵周遇吉死之。
纪 自成薄宁武关,传檄五日不下,且屠,遇吉悉力拒守,大炮击贼万馀人。会火药尽,或言“贼势重,可款也。”遇吉曰:“战三日杀贼且万,若辈何怯邪!能胜之一军尽为忠义;万一不支,缚我以献,若辈可无恙。”于是开门奋击,杀贼数千人,贼惧,欲退。或为贼策曰:“我众彼寡,但使主客分别以十击一,蔑不胜矣。请去帽为识,见戴帽者击之,递出战,不二日可歼也。”贼引兵复进迭战,脱帽以自别,我兵大败。遇吉阖室自焚,挥短刀力斗,被流矢,牙兵且尽,见执;骂贼,贼于市磔焉,遂屠宁武。自成既杀遇吉,叹曰:“使守将尽周将军者,吾安得至此!”
编 李自成陷大同,总兵朱三乐、巡抚卫景瑗、督理粮储户部郎中徐有声、朱家仕、文学李若葵俱死之。
编 二月,督师、大学士李建泰上书请驾南迁,愿奉太子先行。
纪 上谕臣曰:“李建泰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曰:“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景文等遂不敢言。上复问战守之策,众臣默然。上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遂拂袖起。
编 钦天监奏帝星下移。
编 诏封总兵吴三桂平西伯、左良玉宁南伯、唐通定西伯、黄得功靖南伯。
编 征山海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率兵入卫。
编 唐通以八千人入卫,寻同太监杜之秩守居庸。
编 李自成兵陷保定,御史金毓峒与其从子振孙等皆死之。
纪 贼犯保定,李建泰已病,中军郭中杰缒城降贼,兵溃,贼入保定,建泰被执。毓峒守西门,贼执之入三皇庙见贼帅,毓峒奋拳殴贼帅仆之,跃入井中死,妻王氏自经。毓峒从子振孙以武举效力行间,登城射贼,多应弦而毙。城陷,众解戎衣自匿,振孙大呼曰:“我御史金毓峒侄也。”贼支解之。毓峒子罂妇陈氏,年十八,与其祖母张、母杨、嫂常一时尽投于井。
编 李自成陷宣府,巡抚朱之冯死之。
纪 自成宿阳和,遂长驱向宣府,宣府叛将白广恩贻总兵姜瓖书约降,监视太监杜勋郊迎三十里,军民聚谋籍籍。朱之冯悬赏劳军守城,无一应者,三命之,咸叩头曰:“愿中丞听军民纳款!”之冯独行巡城,见大炮曰:“汝曹试发之,可杀数百人,贼虽杀我,无恨矣。”众又不应,之冯不得已乃自起燃火,兵民竞挽其手,之冯乃夺士卒刀自刎,宣府军民俱迎降于贼。乡绅张罗彦自杀。
编 帝按籍勋戚大珰,征其助饷。
纪 上遣太监徐高谕嘉定伯周奎为倡,奎谢无有,高拂然起曰:“外戚如此,国事去矣,多金何益!”奎奏捐万金,上少之,勒其二万。太监王永祚、曹化淳助王三万五万。王之心最富,上面谕之,仅献万金。诸内官各大书于门曰“此房急卖”,复杂出雕镂玩好诸物陈于市以求售。后贼拷王之心,追十五万,他金银器玩称是;周奎钞见银五十二万,珍币复数十万。魏藻德首输百金。陈演既放未行,召入,诉清苦。百官共议捐助,勉谕至再。时谕上等三万金,皆无应,惟太康伯张国纪输二万,余不及也。又议前三门巨室各输粮给军,且赡其妻孥使无内顾,诸巨室多不乐而止。
编 大风霾,昼晦。命司礼太监王承恩提督内外京城,总督蓟、辽王永吉节制各镇。
纪 贼警益逼,有劝上南迁者,上怒曰:“卿等平日专营门户,今日死守,夫复何言!”谕兵部曰:“都城守备有余,援兵四集,何难刻期灭寇。敢有讹言惑众,及私发家眷出城者擒治。”
编 分营都门,设大炮,给九门守者人百钱,召前太监曹化淳守城。
编 南京孝陵夜哭。
编 风晦。寇自柳沟抵居庸关。
纪 柳沟天堑,百人可守,竟不设备。总兵唐通、太监杜之秩迎降,抚臣何谦伪死私遁,总兵马岱自杀其妻子,疾走山海关。时京师以西诸郡县望风瓦解,将吏或降或遁。伪权将军移檄至京师,云“十八日至幽州,会同馆暂缴”,京师大震,诏三大营屯齐化门外。
编 李自成兵陷昌平州。
纪 贼陷昌平州,诸军皆降。总兵李守骂贼不屈,手格杀数人,人不能执,诸贼围之,守拔刀自刎。贼焚十二陵享殿,传警至京师。
先是上知寇警益急,下吴麟征请徙宁远疏,飞檄趣吴三桂入关。三桂徙五十万众,日行数十里,是日始及关,贼骑已过昌平矣。太监高起潜弃关走西山,贼分兵掠通州粮储,上方御殿,自考选诸臣,问裕饷安人。以次对,未及半,秘封入,上览之色变,即起入。诸臣立候移刻,命俱退,始知为昌平失守也。
编 李自成陷京师,帝自经于煤山,皇后及宫人魏氏、费氏皆死之,诸臣一时死难者四十余人。
纪 贼乘夜自沙河而进,直犯平则门,竟夜焚掠,火光烛天。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太监选去,登陴赢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入,守陴不充,无炊具,市饭为餐,饷久阙,仅人给百钱,无不解体。
乙巳,上早朝,召对诸臣而泣,俄闻贼大至,方报过卢沟桥,俄攻平则、彰义等门矣。城外三大营皆溃降,火车、巨炮,皆为贼有,贼反炮攻城,轰声震地。京军五月无饷,一时驱守,率多不至,每堵一人多不及。诸臣方侍班,襄城伯李国桢匹马驰阙下,汗浃沾衣,内侍呵止之,国桢曰:“此何时也,君臣即求相见,不可多得矣!”内臣叩之,曰:“守军不用命,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上召入,因命内臣俱守城,凡数千人。上括中外库金二十万犒军,是日细民有痛哭输金者,各授锦衣卫千户。
丙午,寇攻城,炮声不绝,流矢雨集,贼仰语守兵曰:“亟开门,否且屠矣。”守者惧,空炮向外,不实铅子,徒以硝焰鸣之,犹挥手示贼,贼稍退,炮乃发。贼驱居民负木石填壕,急攻;我发万人敌大炮,误伤数十人,守者惊溃,尽传城陷,阖城号哭奔窜。贼驾飞梯攻西直、平则、德化三门,势甚危急。太常少卿吴麟征累土填西直门,因单骑驰入西安门,吏部侍郎沈惟炳守门,曰:“内守有宦寺,百官不得入,奈何?”麟征排门而入,太监王德化语麟征曰:“守城人少,奈何?请增益之。”麟征至午门,遇大学士魏藻德止之曰:“兵部调度,兵饷已足,公何事张皇邪?藻德且出,上方休,公安从入?”麟征流涕,藻德挽之出。
是日封刘泽清东平伯。时左谕德杨士聪等入直,语臣:“左良玉、吴三桂俱封,而遗刘泽清,且临清地近,可虞也。”揭上,得封。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至正阳,欲登城,中贵拒之。李自成对彰义门设座,晋王、代王左右席地坐,太监杜勋侍其下,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勋也,可缒下一人以语。”守者曰:“留一人下为质,请公上。”勋曰:“我杜勋无所畏,何质为。”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同入见大内,盛称贼势重,皇上可自为计。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贼,亦缒上入见,备述贼犯上不道语,请逊位;上怒叱之。诸内臣请留勋,勋曰:“有秦、晋二王为质,不反则二王不免矣。”乃纵之出,仍缒下。
兵部尚书张缙彦奏曰:“时势如此危急,臣屡至城阈,欲觇城上守御,辄为监视抑沮。今闻曹化淳、王化成缒贼杜勋上城,未知何意,恐有奸宄不测。”章上,上手书遣缙彦上城按之。至城,内监沮之如故,示以上传,始登,问“杜勋安在?”云“昨暮上,今晨下之。已上闻,无容致诘。”又曰“尚有秦、晋二王在城下,亦欲通语。”缙彦曰:“秦、晋二王既降贼,如何可上。”化淳拂衣去。因阅城上守卒寥寥,兵部侍郎王家彦痛哭云:“贼势如此,监视将营兵调去。李襄城处尚有十之四,家彦所守两堵仅一卒。”语末竟,城下坎墙声急,王承恩炮击之,连毙数人。化淳、化成饮酒自若。缙彦驰至内,约同奏,至宫门,传止之。
上下诏亲征,召驸马都尉巩永固,谋以家丁护太子南行。对曰:“臣等安敢私蓄家丁,即有之何足当贼。”乃罢。已,召王承恩亟饬内员备亲征。
申刻,彰义门启,盖曹化淳献城开门也。贼恣杀掠,前大学士蒋德璟宿会馆被创。上亟召臣入曰:“卿等知外城破乎?”曰:“不知。”上曰:“事亟矣,今出何策?”皆曰:“陛下之福,自当亡虑;如其不利,臣等巷战,誓不负国。”命退。
是夕上不能寝,内城陷,一阉奔告,上曰:“大营兵安在?李国桢何往?”答曰:“大营兵散矣,皇上宜急走。”其人即出,呼之不应。上即同王承恩幸南宫,登万岁山,望烽火烛天,徘徊逾时,回乾清宫,朱书谕内:“命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来辅东宫。”内臣持至。因命进酒,连沃数觥,叹曰:“苦我民尔!”以太子、永王、定王分送外戚周、田二氏。语皇后曰:“大事去矣!”各泣下,宫人环泣,上挥去,令各为计。皇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皇后拊太子、二王,恸甚,遣之出,后自经。上召公主至,年十五,叹曰:“尔何生我家!”左袖掩面,右手挥刀断左臂,未殊死,手栗而止。命袁贵妃自经,系绝,久之苏,上拔剑刃其肩,又刃所御妃嫔数人。召王承恩对饮,少顷,易靴出中南门,手持三眼枪,杂内竖数十人,皆骑而持斧,出东华门,内监守城,疑有内变,施矢石相向。时朱纯臣守齐化门,因至其第,阍人辞焉,上太息而去。走安定门,门坚不可启,天且曙矣。帝御前殿,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亭新成,所阅内操处也。太监王承恩对缢。上披发御蓝衣,跣左足,右朱履,衣前书曰:“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又书一行:“百官俱赴东宫行在。”犹谓臣已得朱谕也,不知内臣持朱谕至,臣已散,置几上而反,文武群臣无一人知者。
丁未昧爽,天忽雨,俄微雪,须臾城陷。贼先入东直门,杀守门御史王章,兵部侍郎张伯鲸走匿民舍。贼骑塞巷,大呼民间速献骡马,贼经象房桥,群象哀鸣,泪下如雨。贼千骑入正阳门,投矢令人持归闭门得免死,于是俱门书“顺民”。太子走诣周奎第,奎卧未起,叩门不得入,因走匿内官外舍。上之出至南宫也,使人诣懿安皇后所,劝后自裁,仓卒不得达。两宫已自尽,宫人号泣出走,宫中大乱。懿安皇后青衣蒙头,徒步走入成国公第。尚衣监何新入宫,见长公主断肩仆地,与宫人救之而苏,公主曰:“父皇赐我死,我何敢偷生。”何新曰:“贼已将入,恐公主遭其辱,且至国丈府中避之。”乃负之出。
午刻,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骏马,伪丞相牛金星、尚书宋企郊等五骑从之。时宫中大乱,诸贼帅率其骑,皆擐甲执兵,先入清宫,诸宫人逸出,遇贼复入,宫人魏氏大呼曰:“贼入大内,我辈必遭所污,有志者早为计。”遂跃入御河死,顷间从死者积一二百人。
自成自西长安门入,弯弓仰天大笑,手发一矢,中坊之南偏。至承天门,自成顾盼自得,复弯弓指门榜语诸贼曰:“我一矢中其中字,必一统。”射之不中,中“天”字下,自成愕然。牛金星趋而进曰:“中其下,当中分天下。”自成喜,投弓而笑。司礼视印太监王德化以内员三百人先迎德胜门,令仍旧任,各监局印官迎,亦如之,因集选百余人,余皆散去。自成入宫,问帝所在,大索宫中,不得,伪尚玺卿黎某进曰:“此必匿民间,非重赏严诛不可得。今日大事,不可忽也!”乃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自成登皇极殿,据黼座,牛金星檄召百官,期二十一日俱集于朝。自成同伪都督刘宗敏等数十骑入大内,太监杜之秩、曹化淳等前导,自成责其背主当斩,秩等叩首曰:“识天命,故至此。”自成叱去之。贼分宫嫔各三十人,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亦各数人。宫人费氏,年十六,投眢井,贼钩出之,见其姿容,争相夺,费氏绐曰:“我长公主也。若不得无礼,必告汝主。”群贼拥之见自成,自成命内官审之,非是,赏部校罗贼。罗携出,费氏复绐曰:“我实天潢之胤,义难苟合,惟将军择吉成礼,死生惟命。”贼喜,置酒,极劝,费氏怀利刃,俟贼醉断其喉立死,因自刎。自成大惊,令收葬之。内臣献太子,自成留之西宫,封为宋王,太子不为屈。辛亥,改殡先帝后,出梓宫二,以丹漆殡先帝,黝漆殡先后,加帝翼善冠,衮玉渗金靴,后袍带亦如之。
初,贼犯都城,大学士范景文知事不可为,叹曰:“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埸少树功伐,虽死奚益!”十八日,召对,已不食三日矣,饮泣入告,声不能续。翼日城陷,景文望阙再拜,自经。家人解之,乃赋诗二首,潜赴龙泉巷古井死,其妾亦自经。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闻难曰:“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乃衣冠向阙北谢天子,南谢母,索酒招二友为别,酬汉寿亭侯像前,遂投缳。题几案云:“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慎勿棺衾,以志吾痛。”因诏家人曰:“若即欲殓,必大行殓方收吾尸。”乃缢。死三日后,贼突入,见之,颜色如生,贼惊避他去。一门殉节共十有三人。左都御史李邦华闻难叹曰:“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得为东宫导一去路,死庶可无憾。已矣,势不可为矣!”乃题阁门曰:“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矢死靡他。”乃走文丞相祠,再拜,自经祠中。贼至,见其冠带危坐,争前执之,乃知其死,惊避去。左副都御史施邦曜闻变,恸哭,题词于几曰:“愧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遂自缢。仆解之,复苏,邦曜叱曰:“若知大义,毋久留我死。”乃更饮药而卒。大理寺卿凌义渠闻难,以首触柱,流血被面,尽焚其生平所著述及评骘诸书,服绯正笏望阙拜,复南向拜讫,遗书上其父,有曰:“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乃系帛,奋身绝吭而死。协理京营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贼犯都城,奉命守德胜门,城陷,家彦自投城下不死,折臂足,其仆掖入民舍,自缢死。贼燔民舍,焚其一臂,仆收其遗骸归。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贼犯都城,奉命守正阳门,贼至,死于门下,妻何氏亦死。其子进士章明收葬父尸,亟归,别其妻王氏曰:“吾不忍大人独死,吾往从大人。”妻曰:“尔死,吾亦死。”章明以头抢地曰:“谢夫人,然夫人须先死。”乃遣其家人尽出,止留一婢在侧,章明视妻缢,取笔作诗已,复大书壁曰:“有侮吾夫妇尸者,吾必为厉鬼杀之!”妻气绝,取一扉置上,加绯服,又取一扉,置妻左,亦服绯自缢,属婢曰:“吾死亦置扉上。”遂死。左谕德马世奇是日方早食,闻变曰:“是当死。”家人曰:“奈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人耳。”遂作书别母。侍妾朱氏、李氏盛服前,世奇曰:“若辞我去邪?”二妾言:“主人尽节,吾二人亦欲尽节。”拜辞已,并入室自缢,世奇亦遂缢。家人救之,复苏,告曰:“闻圣驾已南幸矣,可为从亡计。”世奇不应,睹二妾已死,笑曰:“若年少,遂能死乎?”乃朝服捧敕北面再拜,取冠带焚之于庭,以司经局印置案上,属仆曰:“上如出幸,以此上行在,否则投之吏部。”复南向拜母,端坐引帛力自缢死。左中元刘理顺,贼入城,理顺题于壁曰:“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酌酒自尽,其妻万氏、妾李氏及子孝廉并婢仆十八人,阖门缢死。贼多河南人,至其居,曰:“此吾乡县刘状元也。居乡厚德,吾军奉李将军令护卫公,何遽死也!”数百人下拜,泣涕而去。时谓臣死君,妻死夫,子死父,仆死主,一家殉难者,以刘状元为最。太常少卿吴麟征奉命守西直门,贼势急,同守者相继避去。麟征遗友人书曰:“时事决裂,一旦至此,同官潜身远害,某惟致命遂志自矢而已。”城陷,徒步归,贼已据其邸,因入道左三元祠。时传天子蒙尘,有劝公南归,不应,同官来招之降贼,怒挥之户外,遂自经。家人救之苏,泣而请曰:“明旦待祝孝廉至,可一诀。”麟征许之。先是祝孝廉渊以奏保刘宗周被逮,留京师,渊晨至,麟征酌酒慷慨与别曰:“自我登第时,梦见隐士刘宗周题文信国零丁洋诗二语于壁,数实为之。今老矣,山河破碎,不死何为。”相对泣数行下,因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年宗社,一旦而失,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应褫服,殓时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藉以布席足矣。茫茫泉路,咽咽寸心,所以瞑予目者,又不在乎此也。罪臣吴麟征绝笔。”书毕,投缳死之。渊为视含殓,乃去。右庶子周凤翔,上梓宫暴露东华门外,凤翔赴哭恸绝,归寓遗书诀父,有曰:“男今日幸不亏辱此身贻两大人羞,吾事毕矣。罔极之恩,无以为报,矢之来生。”复作诗一首,有“碧血九泉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之句,向阙再拜,自缢,二妾从之惧死。简讨汪伟,先是闻贼渐近都城,遗书友人曰:“京师单弱,不惟不能战,亦不能守,一死外无他计也。”及贼犯关,伟憏,累日不食。妻耿氏从容语曰:“苟事不测,请从君共死。”城陷,伟趋吴给事甘来所,约同殉难。归与妻耿氏呼酒命酌,伟大书前人语于壁曰:“志不可屈,身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为两缳于梁间,伟就右,耿氏就左,既皆缢,耿氏复挥曰:“止止,虽在颠沛,夫妇之序不可失也。”复解缳正左右序而死。户科给事中吴甘来,贼薄京师,兄礼部员外泰来至寓,执甘来手泣曰:“事势至此,奈何?”甘来曰:“有死,无二义也!”城陷,传闻圣驾南出,甘来曰:“上明且决,必不轻出。”乃疾趋皇城,不得入,返寓,家人进饮食,却之。有劝甘来潜遁者,甘来曰:“今不能调兵杀贼,顾欲苟全求活邪?”遂作书以后事属其兄弟,简几上有疏草在,曰:“留此恐彰君过”,取火焚之。兄子家仪奔至,相与恸哭曰:“我不死无以见志,汝父死无以终养。古者兄弟同难,必存其一。使皇上在,则土木袁彬,逊国程济,皆可为也。否则求真人于白水,起斟于有仍,是我虽死犹生也。努力!免之!”遂冠带北向拜者五,南向拜者四,赋绝命诗一首,引佩带自缢死。监察御史王章,贼犯京师,章与给事中光时亨同巡城,至阜城门,贼缘堞而上,从人骇走,贼持刃问曰:“降否?”章叱之曰:“不降。”贼以刃筑其膝仆地,遂遇害。章子之栻后亦死难于闽,甚烈,与章同。监察御史陈良谟闻变,痛饮作诗,为缳于梁欲自尽。妾时氏有娠,良谟谓之曰:“吾年逾五十无子,汝幸有娠,倘生男以延陈氏血食,汝必勉之!”时氏曰:“主人死,妾将谁依?与其为贼辱,不如无子也。妾请先死以绝君念。”遂入投缳。良谟别作一缳,与之同尽。监察御史陈纯德时提督北直学校,行部至易水,试士未竟,闻都城贼警,即戒装入都。不数日,城陷,自缢死。四川道御史赵撰巡视中城,捕贼谍,杀之。城陷,贼获撰,撰瞑目大骂,贼怒,杀于白帽胡衕。太仆寺丞申佳胤闻城陷,投井死。吏部员外许直,都城陷时,传先帝从齐化门出,有客劝曰:“天子南迁,公等宜扈跸偕行,共图光复。”直唯之。既而出门一望,曰:“当此四面干戈,驾将焉往?”比闻帝崩,号恸几绝,有客从旁慰解,动以亲老子幼,直曰:“有兄在,吾无忧也。”是夜,为书报其父,作诗六章,起拜阙已,复拜父毕,自缢死。一手持绳尾,一手上握,神气如生。兵部郎中成德,贼报急,即致书同年马世奇曰:“主忧臣辱,我等不能匡救,贻祸至此,惟有一死以报国耳。君常忠孝夙禀,谅有同心也。”及帝崩,梓宫暴露东华门,德以鸡酒哭奠梓宫前。贼怒,露刃胁视之,不为动。归寓,跪母张氏前哭,母曰:“我知之矣。”入室自缢死,妻张氏亦死。一子六岁,德扑杀之,然后自杀。兵部员外郎金铉,贼攻城急,铉跪母章氏前曰:“儿世受国恩,职任车驾,城破,义在必死,得一僻地可以藏母,幸速去。”母曰:“尔受国恩,我独不受国恩邪?事急,庑下井是吾死所。”铉恸哭,即辞母往视事,归至御河桥,闻城陷,铉望寓再拜,即投入御河,从人拯救,铉啮其臂,急赴深处。时河浅,俛首泥泞,死之。家人报至,母章氏亦投井死。铉妾王氏亦随死。其弟诸生哭曰:“母死,我必从死,然母未归土,未敢死也。”遂棺殓其母,既葬三日,复投井而死。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冠带,呼妻亦衣命服同缢死。副兵马使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皆自尽。中书舍人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咸投御河死。儒士张世禧二子懋赏、懋官,俱自经死。又菜佣汤之琼见先帝梓宫过,恸哭触石死。襄城伯李国桢,贼李自成舁帝后梓宫于东华门外,设厂,百官过者莫进视,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贼执国桢见自成,复大哭,以头触阶,血流被面,贼众持之,自成以好语诱国桢使降,国桢曰:“有三事,尔从我即降:一,祖宗陵寝不可发;一,须葬先帝以天子礼;一,太子、二王不可害。”自成悉诺之,扶出,贼以天子礼藁葬先帝于田贵妃墓,惟国桢一人斩衰徒步往葬,至陵,襄事毕,恸哭作诗数章,遂于帝后寝前自缢死之。新乐侯刘文炳,贼破外城,帝召文炳同驸马巩永固各率家丁二十余人,欲于崇文门突围出,不得,乃回宫,文炳叹曰:“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其女弟适李年,未三十而寡,文炳召之归,城陷,与弟左都督文耀择一大井,驱子孙男女及其妹十六人尽投其中,纵火焚赐第,火燃,俱投火死。祖母,瀛国太夫人,即帝外祖母也,年九十余,亦投井死。驸马都督巩永固,从帝突围出,不得,归家杀其爱马,焚其弓刀铠仗,大书于壁曰:“世受国恩,身不可辱。”时乐安公主先薨,以黄绳缚子女五人于柱,命外举火,遂自刭。太傅惠安伯张庆臻闻城陷,尽散财物与亲戚,置酒,一家聚饮,积薪四围,全家燔死。宣城伯卫时春闻变,合家赴井死,无一存者。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国兴闻变,自缢死。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珪守崇文门,城陷,作绝命词云“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自缢死。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守宣武门,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杀,尸狼藉于路。顺天府知事陈贞达自尽。阳和卫经历毛维张不屈死。百户王某,周钟寓其家,百户劝钟死,钟不应,出门欲降,百户挽钟带至断,钟不听,百户自经。长洲生员许琰,闻京师之变,悲号欲绝,遍体书“崇祯圣上”四字,绝粒七日而死。会稽生员王毓蓍闻京师之变,作致命词以见志,夜肃衣冠赴柳桥水而死。
贼兵充塞街巷,恣意淫掠,惟殉难诸臣家,贼戒不敢骚扰。一时诸臣尽节稍不决烈者,即被其拘执于朝,迫胁献金,极刑拷掠;献不满意,仍复受刑;受刑不过,陈演仰药死,魏藻德自勒死,方岳贡不食死,邱瑜自经死。贼毁太庙,迁太祖神主于历代帝王庙中。贼每升御座,辄目眩头晕。铸永昌钱,字不成文。有明制度,任意纷更。识者已知其终于贼矣。
编 平西伯吴三桂乞师于我大清,长驱而入。夏四月,贼李自成遁走。
纪 初,三桂率兵入援,闻京城已陷,顿兵山海,走大清乞师而后长驱以入。自成闻之大惊,胁三桂父襄作书招三桂,复遣唐通赍银四万两犒师,别以贼兵二万守关。三桂佯受其犒,而出不意尽杀守关贼,遂复书绝父。四月,自成率精锐六万众,挟太子、定王、永王及吴襄东行向永平。三桂击贼于关门,贼方合围,大清兵至,自成策马先走,贼众奔溃;三桂追贼至永平,又破之。自成奔还京师,三桂压城而营,自成合十八营拒战,官军击之,贼死者二万人。自成杀吴襄,尽戮其家口三十八口,悬襄首于城上。三桂披发坠鞍,哭于地,三军感愤,拔刀砍地誓杀贼。
丙戌,自成称帝,即位于武英殿。
丁亥,自成出彰义门西走,三桂轻骑追之。贼马骡皆重载,自卢沟至固安百里内,所弃财物、妇女塞路,贼众半散去。三桂追至保定,贼还兵而斗,尽失其辎重。追至真定复拒战,官军击之,杀贼万余人,自成中流矢,拔营走山西。三桂以兵逐之,及关而止,遂还军京师。
编 五月,我大清定鼎顺天。
猜你喜欢 建康实録卷十八·许嵩 平回纪略·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六·佚名 一百六十六 内务府总管赫奕奏请补放杭州织造处物林达缺摺·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八六二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所有《沧浪乡志》一案无庸查办·佚名 一六三 户部为纂修日下旧闻处查明各衙门情况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附记·杨时伟 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 撒吉思卜华传·宋濂 卷七十七·宋敏求 卷十二 礼七(嘉礼 )·龙文彬 56.霸王乌江自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