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国朝宫史卷二十九

书籍八

仪象

御制律历渊源一部

圣祖仁皇帝指授臣工编纂排日进呈

亲定成书区为三部互相表里一曰历象考成为编二曰揆天察纪明时正度二曰律吕正义为编三曰正律审音和声定乐协均度曲三曰数理精藴为编二曰立纲明体分条致用凡一百卷雍正二年校刋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 粤稽前古尧有羲和之咨舜有后?之命周有商高之访逮及历代史书莫不志律历备数度用以敬天授民格神和人行於邦国而周於乡闾典至重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生知好学天纵多能万几之暇留心律历算法积数十年博考繁赜搜抉奥微参伍错综一以贯之爰

指授庄亲王等率同词臣於大内蒙养斋编纂每日进呈

亲加改正彚辑成书总一百卷名为律历渊源凡为三部区其编次一曰历象考成其编有二上编曰揆天察纪论本体之象以明理也下编曰明时正度密致用之术列立成之表以着法也一曰律吕正义其编有三上编曰正律审音所以定尺考度求律本也下编曰和声定乐所以因律制器审八音也续编曰协均度曲所以穷五声二变相和相应之源也一曰数理精蕴其编有二上编曰立纲明体所以解周髀探河洛阐几何明比例下编曰分条致用以线面体括九章极於借衰割圜求体变化於比例规比例数借根方诸法盖表数备矣洪惟我国家声灵远届文轨大同自极西欧罗巴诸国专精世业各献其技於阊阖之下典籍图表灿然毕具我

皇考兼综而裁定之故凡古法之岁久失传择焉而不精与西洋之侏诘屈语焉而不详者咸皆条理分明本末昭晰其精当详悉虽专门名家莫能窥万一所谓惟圣者能之岂不信欤夫理与数合符而不离得其数则理不外焉此图书所以开易范之先也以线体例丝管之别以弧角求经纬之度若此类者皆数法之精而律历之要斯在故三书相为表里齐七政正五音而必通乎九章之义所由试之而不忒用之而有效也书成纂修诸臣请序而传之恭惟

圣学高深岂易钻仰顾朕夙承

庭训於此书之大指微义

提命殷勤岁月斯久尊其所闻敬効一词之赞盖是书也岂惟

皇考手泽之存实稽古准今集其大成高出前代垂千万世不易之法将欲协时正日同律度量衡求之是书则可以建天地而不悖俟圣人而不惑矣

御定星历考原一部

圣祖仁皇帝特命监臣纂辑

亲定成书曰象数本要为目二十有六曰年神方位为目四十曰月事吉神为目七十有四曰月事凶神为目九十曰时日总类为目五十有五曰用事宜忌为目五十有七

御纂历代三元甲子编年万年书一部

圣祖仁皇帝命监臣纂辑

亲定成书首列历代三元甲子编年始黄帝六十一年

上元甲子次为万年书始

大清天命九年甲子次第续编通为一册

钦定律吕正义後编一部

皇上考定大乐器数音节一遵

圣祖仁皇帝钦定律吕正义之法复

命纂辑後编

亲定成书首列诸乐凡五曰祭祀曰朝会曰宴飨曰

导迎曰

行幸次为乐考凡四曰乐器曰乐制曰乐章曰度量权衡次为乐问三十五篇以申明其旨凡一百二十卷乾隆十一年校刋迨西域底平

功成治定鎛钟特磬大备宫悬囘乐凯歌聿彰伟绩并续登简册以垂永久

皇上御制序

皇祖圣祖仁皇帝建中和之极通声气之元钦定律历渊源一书审推步以明象纬研数理以备成法至律吕正义凡所以定尺考度制器审音与夫五声二变应和之原析其精微区其讹舛古乐之大义明而千古有定论今乐之至理具而千古有正声诚所谓惟

圣人能之者顾七政授时九章布算至今遵循罔斁而律吕尚未暇施行太常之司和声之署习其器而不能究其所以然遂并其所习者而失之袭谬承讹不协不度篇章音节非重为厘正不可和硕庄亲王亲承

皇祖指授贯彻乐义尚书张照研穷律本博习往训因命协同考正朕亲加厘定为器为音为宫为调声之高下节奏之长短分刌而节比之合则仍其故不合则易其辞更其调或出自臣工撰述或出自几暇亲裁必考义理之原究制作之本夫而後

庙所陈朝会燕飨所奏律吕各得其宜歌奏不淆其序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矣爰诠次成编俾垂永久更参稽前代因革损益之异为乐器考乐制考乐章考度量权衡考以备律吕之条贯复推阐为乐问三十五篇以申明其旨趣於是而

圣祖之所为审音定乐制器协均者一一施诸实用自汉魏以迄元明是非得失之故了然可述名之曰後编者实以徵

皇祖天纵圣神通极造化千古作者无能出其范围亦

无能窥其涯涘至於继述

先绪则在我後人益亹焉而弗敢忘

钦定仪象考成後编一部

圣祖仁皇帝用监臣南怀仁言改造六仪辑灵台仪象志乾隆九年监臣戴进贤等奏请重修

命廷臣编辑仪象考成凡三十卷以

御制玑衡抚辰仪说冠於简首乾隆二十一年校刋皇上御制序 上古占天之事详於虞典书称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後世浑天诸仪所为权舆也历代以来递推迭究益就精密所传六合三辰四游仪之制本朝初年犹用之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奉若天道研极理数尝用监臣南怀仁言改造六仪辑灵台仪象志所司奉以测验其用法简当如定周天度数为三百六十周日刻数为九十有六分黄赤道以备仪制减地平环以清仪象创制精密尤有非前代所及者顾星辰循黄道行每七十年差一度黄赤二道之相距亦数十年差一分所当随时厘订以期脗合而六仪之改创也占候虽精体制究未协於古赤道一仪又无游环以应合天度志载星象亦间有漏略躐次者我

皇祖精明步天定时之道使用六仪度至今必早有以

随时更正矣予小子法

祖敬

天虽切於衷而推测协纪之方实未夙习兹因监臣之请按六仪新法参浑仪旧式制为玑衡抚辰仪绘图着说以裨测候并考天官家诸星纪数之阙者补之序之紊者正之勒为一书名曰仪象考成纵予斯之未信期允当之可循由是仪器正天象着而推算之法大备夫制器尚象以前民用莫不当求其至精至密矧其为授时所本熙绩所关尤不容有杪忽差者折衷损益彰往察来以要诸尽善奉时修纪之道敢弗慎诸至乃基命宥密所为夙夜孜孜监於成宪者又自有在是为序

御制协纪辨方书一部

皇上以阴阳选择诸书授时利用宜有定则

特命正譌订谬编辑成书厘为十二门曰本原二卷曰义例六卷曰立成曰宜忌曰用事各一卷曰公规二卷曰年表六卷曰月表十二卷曰日表一卷曰利用二卷曰附録曰辨譌各一卷凡三十六卷乾隆六年校刋

皇上御制序 粤昔帝尧命羲和敬授人时厥民知析因夷隩之节後圣有作推而弥广至於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此皆载之经典百王不易者也厥後滥觞日以讹谬术士皆以吉凶祸福之说震惊朕师不可方物如禇少孙补史记所称彼家云吉此家云凶彼家云小吉此家云大凶茫乎不知其畔岸汉武以来已如聚讼而荀悦王充辈斥为理之所无弃而勿论者也虽然天以日月行四时人奉天而时若向明而治向晦而息后王君公所以奉若天道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羣黎百姓所以奉若天道也否则不能晨夜不夙则莫诗人议焉人之所知也然则举大事动大衆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岂无寸分节解以推极其至精至微之理者欤其支离蒙昧拘牵谬悠之说乃术士之过而非可因噎而废食者也钦天监旧有选择通书刻於康熙二十二年其书成於星官之手因讹袭谬见之施行往往举矛刺盾

皇祖圣祖仁皇帝知其荒率不可以训曾纂为星历考原一书刋刻颁行而未将监本改正盖以待夫後人

圣人之心慎而又慎如此也以谕监臣监臣曰通书之谬允宜改正朕因其请谓及今犹有庄亲王等数人曾经

皇祖指授稍明此理使此时不加订正恐後此益复无可任使爰命编辑成书颁布天下较之旧本谬说少除然俗所久沿则亦不能尽去便民用也命名曰协纪辨方书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一作止一语默天地实式临之况其大乎如曰如是则吉如是则凶如是则福如是则祸则明者所弗道也虽然敬不敬之间吉凶祸福随之矣是为序

钦定天文正义一部

皇上以天文家推占旧说率多附会

特简儒臣编纂正义

亲定成书自天体日月星辰象占推步之道皆备各

系以图凡八十卷

万年书一部

万年书为时宪书之纲领首列年神立成次详铺注条例以四时分册以十二月分卷前列月事公规次以六十日甲子分列日建吉神凶神并列

御书用事民书用事及不宜用事於每日之下凡十

二卷

国朝宫史卷二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卷三十一·志第十二·礼四·脱脱
  东林列传卷二十四·陈鼎
  卷之七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六百八十六·佚名
  一百七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禺页)奉旨采办石竹情形摺·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五·朱熹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阿桂
  卷七十五·张守节
  第六章 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李叔同
  卷二十二兵志二陆军·黄遵宪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二 外祖父荣禄·溥仪
  顾觊之传·李延寿
  卷五十二·黄训
  191.欧阳修改革文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笠翁之著述愈出而愈奇,笠翁之心思愈变而愈巧。读至《巧团圆》一剧,而事之奇观止矣,文章之巧亦观止矣!笔笔性灵,言言精髓。吐人不能吐之句,用人不敢用之字;摹人欲摹而摹不出之情,绘人争绘而绘不工之态。然此非自笠翁始也。古来

  • 第五折 钦召御敌·冯梦龙

    【黄钟引西地锦】[生上]为国愁添霜,何时净扫妖氛。[老旦]良人心事难安顿,见他镇日含颦。[生]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老旦]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生]我起身行伍,屡立战功。目今新天子即位临安,改元建炎,以下官有

  • 巻三十三·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三十三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絶句仙人词【刘基】玉府仙人氷雪姿生来即遣侍瑶池五云隔防尘凡路説着人间总不知汉宫曲【刘基】小雨如烟昼掩扉卷帘忽见燕双飞不知春色能多少总向昭阳栁上归双带子【

  • 卷十一·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一  宋 郭知达 编古诗杜鹃【华阳风俗録见上杜鹃行注识者谓此诗上四句非诗乃题下甫自注尔后人误写一説谓上皇幸蜀还肃宗用李辅国谋迁之西内上皇悒悒而崩此诗感是而作】西川有杜鹃东川

  • 列传第三十九·刘昫

    ○狄仁杰 族曾孙兼谟 王方庆 姚璹 弟班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

  • 卷第二百七十七·胡三省

    后唐纪六〔起上章摄提格(庚寅),尽玄黓执徐(壬辰)六月,凡二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九三○)是年二月方改元。〕1春,正月,董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辛巳,孟知祥遣赵季良如梓州修好。〔先是董璋在东川,

  • 读礼通考卷三十九·徐乾学

    丧仪节二正终防大记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注君子重终为其相防】君夫人卒扵路寝大夫世妇卒扵适寝内子未命则死于下室迁尸于寝士之妻皆死于寝【注言死者必皆于正处也 疏诸侯三寝一正者曰路寝余二曰小

  • ●御制书事·温睿临

    幼年即羡闻我摄政睿亲王致书明臣史可法事,而未见其文。昨辑「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乃得读其文。所为揭大义而示正理,引「春秋」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辞严,心实嘉之。而所云可法遣人报书,语多不屈,固未尝载其书语也。夫可法,明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七·阿桂

    紫光阁曲宴即席成什【丁酉】紫光筵开迓始春每教卜日先【去声】于人【是日为人日前一日】民安物阜期引翼北西戎集仰鳞【时朝正新旧诸藩年班四部哈萨克来使及轮班觐谒之土司等咸集并命曲宴】众土司都欣得所两金川那更

  •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六人物志六十六大臣传五十二【蒙古正白旗上 武讷格 明安达哩 额琳齐岱青 色尔格克德穆图 克什  阿必达 拉锡 阿兰泰宪德】武讷格武

  • 二十二年·佚名

    (丙子)二十二年清康熙三十五年 春正月1月13日○庚午,吏曹判書尹趾善,疏救疏儒朴繲及前修撰閔震烱,仍斥震烱疏捧入時喉司措語論列之事,上答以忠樸嘉尙。〈原疏、批旨見上。〉翌日,上下備忘,推考喉司,收還閔震烱特遞之命。道峰卽

  • 春秋师説卷上·赵汸

    元 赵汸 撰论春秋述作夲防前汉艺文志凡春秋二十三家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周室既防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

  • 四称第三十三·管仲

    桓公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辱令?”桓公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之义,仲父不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得一切如来金刚三昧智,得一切如来种种具足最上宝冠,得一切如来大自在相应金刚智,受三界灌顶一切如来智印,乃至圆满一切众生所欲之愿,种种变化,大明平等

  • 卷三十三·佚名

    释初品中到彼岸等【经】&ldquo;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当学般若波罗蜜!&rdquo;【论】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尽有为法总相、别相,种种悉解;无为法中,从须陀洹至

  • 佛说贫穷老公经之二·佚名

    宋沙门释慧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精舍中坐。与二千比丘俱。时有一贫穷老公。年二百岁。眉生秀毛。耳出于头。齿如齐贝。手过于膝。貌而视之。似如有相。而贫穷辛苦。衣不盖形。五体裸露。腹恒饥虚。行步时动

  • 谈虎集·周作人

    现代杂文集。周作人著。上册1928年1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作者1919至1927年间所写有关社会评论方面的杂文76篇;下册1928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收作者1921至1927年间所写有关社会评论方面的杂文56篇;上下册共计收杂文13

  • 白圭志·崔象川

    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又称《第八才子书》,石印本改名《第一才女传》。题“博陵崔象川辑”, “何晴川评”,首有晴川居士序。 崔象川,生平不详,除本书外,尚写有《玉蟾缘》。晴川居士序称:“戊午之夏,博陵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