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宦者传

宋 【一】

○宋一

窦神宝

  王继恩

  李神佑

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

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

卫绍钦

窦神宝

王继恩

李神佑

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

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

卫绍钦

△窦神宝

窦神宝初为黄门太平兴国中从军太原擐甲登城中流矢稍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屡出袭贼前后破砦三十六斩千余级因筑三砦

诏褎之九年命与尹宪屯夏州时岌伽罗腻第十四族久叛神宝率兵大破之焚其庐帐斩千余级虏获甚众雍熙中遣使绥宥麟府募边部愿

攻契丹者神宝上言由此或生边隙乃止俄转殿头高品淳化中使河东阅视堡栅兵骑慕容德丰自邢台徙延州未至诏神宝乘传权州事环

州近边内扰与陈德玄讨之破牛家族二十八部且规度通远入灵武路就命环庆同驻泊牛家族复结众叛又破之获渠帅九人西戎寇鄜以

兵援之用劳迁供奉官与田绍斌部送灵州刍粮即命驻泊李继迁入寇与慕容德丰袭破其堡砦焚帐幕获人畜数万计迁内殿崇班至道初

继迁再寇灵武神宝遣人间道告急贼围之岁余城中粮竭潜遣人市籴河外宵运以入间出兵击贼贼引去以功拜西京作坊副使迁西京左

藏库副使出使灵武还授供备库使咸平中出为高阳关钤辖徙具冀巡检会原州野狸族三千余众徙帐于顺成谷与熟魏族接战诏神宝和

治之至则定其强界令悉还旧地入为内侍右班副都知真宗朝陵与刘承珪同掌大内事大中祥符初累迁西京大藏库使兼掌往来国信神

宝莅职精恪性吝啬畜货巨万天禧初以皇城使罢内职三年卒录其养子守志为入内供奉官 【按宋史此下有王仁睿传无事迹可录今

删其附载内侍赠官养子之制仍节录附神宝传后谨识】 宋制内侍都知押班不领他职淳化至道后皆内殿崇班以上兼充多至诸司使有

领观察使者没皆赠官又内侍许养一子开宝四年以其争财起讼诏自今满三十无养父者始听养子仍以其名上宣徽院违者准前诏抵死

△王继恩

王继恩陕州陕人初养于张氏名德钧开宝中求复本宗太祖许之赐今名累为内侍行首会讨江南与窦神兴等部禁兵及战船抵采石

雍熙中率师屯易州为天雄军驻泊都监自岐沟关君子馆败后河朔诸路为契丹所扰城垒多圯与翟守素田仁朗郭延浚分路按行增筑之

淳化五年君昭宣使勾当皇城司李顺乱成都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讨之许以便宜马步军都军头王杲崇仪使尹元分道讨贼并受继

恩节度继恩由小剑门路入研石砦破贼斩首五百级逐北过青疆岭平剑州进破贼五千于柳池驿斩千六百终贼众望风奔走杀戮溺死者

不可胜计又克绵阆二州至成都破贼十万余斩首三万获顺朝议赏功中书欲除宣徽使太宗不欲宦官预政事命学士张洎钱若水议别立

宣政使序位昭宣使上以授以 【按古来宦官之称忠良者自后汉吕强后唐张承业而外类不数见而愤军误国之徒史策相望是以人主

用之止宜备掖庭洒扫之役委之战阵非其职矣宋初踵唐币使内侍典兵寖至童贯梁师成擅权酿祸未必非太宗贻谋之不善也伏读通鉴

辑览

御批谓太宗于王继恩虽不与宣徽之除而命之领兵巳属乖舛诚千古定论恭录识之】 进领顺州路防御使继恩握重兵久留成

都转饷不给专以宴饮为务出入奏音乐令骑执博局棋枰自随威振郡县仆使恣横所部剽掠子女金帛无鬬心余贼迸伏山谷闲郡县有复

陷者帝闻命入内押班卫绍钦同领其事又遣枢密直学士张鉴等乘传督其捕贼议分减师徒出蜀境以便粮运麾下高品王文寿领卒二千

分遂州路追讨御下严急士卒皆怨一夕卧帐中指挥使张嶙遣卒杀之时嘉州贼帅张余有众万余嶙以所部合之贼势甚盛奏至帝令巡检

程道符谕旨招抚亡卒斩嶙函首送继恩皆自拔来归因使为乡导击贼悉平之太宗崩加领桂州观察使继恩初事太祖特承恩顾及崩夕太

宗在南府继恩中夜驰诣府邸谓太宗入太宗忠之自是宠遇莫比喜结党邀名誉或乘闲荐外朝臣由是轻薄好进者从之交每以多宝院僧

舍为期真宗初继恩益豪横颇漏泄机事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缄题往来多请托素与胡旦善时将加恩密委其为褒辞又士人诗颂盈门帝恶

其朋党黜为友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籍没赀产多得蜀士僭拟物咸平二年卒于贬所大中祥符三年特诏追复官爵 【按宋史此下有李

神福传无事迹可录今删谨识】

△李神佑

李神佑开封人初以养父继美任授殿头高品开宝二年从军太原时诏下缘边和市军储巳五日车驾在潞州虑扰民令神佑驰驿止之

一夕而及攻晋阳甲士既阵敌潜纵火焚梯冲亟命神佑部卫兵为援斩戮甚众余悉溃去士寇周琼等叛又副尹崇珂讨平之六年随曹彬南

征克关城擒伪将朱令赟驰入献捷太宗即位迁南作坊副使钱俶归朝命往按府藏之积再驾太原领工徒千人备缮甲兵刘继元纳降款太

宗陈仪卫城北台以受之继元移时未至神佑单骑入城引继元至燕蓟用师命与刘延翰统精骑为大阵之援又令率兵屯定州以备契丹太

平兴国六年滑州治河防材苇未具命驰往垣曲伐薪蒸四百万以济其用累迁洛苑使真宗北巡为天雄军都监子城内巡检时北兵充斥道

途阻塞命神佑单骑谕密旨于诸将敌骑数百忽至神佑周麾而呼若召伏兵敌惧而逃遂达其命景德初帝幸澶州领随驾壕砦三年迁入内

都知从东封还迁南作坊使时内侍将迁秩命神佑第其勤状帝亲阅而叙迁之有范守逊皇甫文史崇贵张延训等皆尝有遣而互陈劳效且

言神佑等品第非当泣诉于帝帝怒悉停其官神佑坐削职寻掌御厨大中祥符七年卒

△刘承规

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时泉帅陈洪进归朝遣承规疾置封具府库会士民啸聚为寇承

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太平兴国四年命率师屯定州以备契丹又护滑州决河至道中与周茔同签书提点枢密宣徽诸房公事仍加

六宅使承规恳辞帝虽不许而嘉其退让咸平三年迁北作坊使时边境未宁议修天雄军城垒命承规乘传经画迁宫苑使帝调承规西事请

益环州木波镇戍兵以为诸路之援从之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

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进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五年以疾屡求致仕弗许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

使上仍改新州观察使承规以廉使月廪归于有司手诏褒美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帝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疾甚解务还私第

寻卒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忠肃后加赠侍中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堂内藏三十年检察精密制定权衡法性沈毅徇公帝深倚信尤

好伺察人多畏之遇事亦或宽恕铸钱工常诉本监前后盗铜瘗地数千斤承规佯为不纳因密遣人发取还官不问其罪颇好儒学喜聚书闲

接文士质访故实咸平中朱昂杜镐编次馆阁书籍钱若水修祖宗实录其后修册府元龟国史及编着雠校之事承规悉典领之自寝疾惟以

公家之务为念遣奏求免赠赙帝甚嗟惜之

△阎承翰

阎承翰真定人事太祖以谨愿称太宗时擢为殿头高品稍迁内侍供奉官内殿崇班先是八作司材木颇有隐獘承翰建议于都城西置

场以给之雍熙中知广州徐林复奏转运使王廷范不轨状遣承翰驰往鞫之拷掠过若延范竟坐诛李顺乱蜀命为川峡招安都监贼平授西

京作坊副使真宗即位改西京作坊使内侍左班副都知咸平三年河决郓州王陵埽遣承翰护塞时议徙郓州以避河患又诏承翰与工部郎

中陈若拙乘传规度徙于旧治之东南五年帝以承翰莅事勒恪令代韩守英为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钤辖时中山屯兵甚众艰于飞挽承

翰请凿渠引唐河水自嘉山至定州三十二里又至蒲阴东六十二里合沙河经边吴泊入界河以济馈运亦可旁为方田帝嘉而从之渠成人

以为便优诏褒之景德初契丹谋侵顺安军诏承翰发雄霸精兵与荆嗣张延同筑垒御之俄又遣诸德清军提度重修城垒二年加领廉州刺

史勾当羣牧司条上马政遂兼羣牧副使时契丹结好以承翰领国信司多所规置大中祥符四年迁内园使左班都知领奖州团练使坐擅用

羣牧司钱赎六十斤六年帝制内侍箴赐之承翰表请刻石省中明年建应天府为南京作鸿庆宫设太祖太宗像遣承翰自京奉往授南作坊

使入内都知未几卒

△秦翰

秦翰字仲文真定获鹿人十三为黄门开宝中迁高品太平兴国四年崔彦进领众击契丹翰为都监以善战闻太宗赏异谓可属任淳化

四年补入内押班赵保忠叛命李继隆率师问罪翰监护其军次延州翰卢保忠遁逸即乘驿先往矫诏安抚师至翰又讽保忠郊迎因并驱而

出保忠遂就擒 【按宋史夏国传载赵保忠为赵光嗣闭之别室开门迎继隆继隆乃执保忠送汴并作奏翰讽使郊迎以致就擒也所载互

异】 以功加崇仪副使咸平中河朔用兵为镇定高阳关排阵都监败契丹于莫州追斩数万尽夺所掠老幼徙定州行营钤辖王均之乱为川

峡招安巡检使时上官正与石普不协翰恐生事为和解之亲督众击贼中流矢不却五战五捷遂克益州至广都斩首千余级还迁内园使领

恩州刺史出为镇定高阳关前阵钤辖徙后阵破契丹兵二万俘其大将等十五人又为邠宁泾原路钤辖兼安抚都监率所部按行山外召部

帅谕以恩信凡三千余帐相率内附未几康奴族拒命翰与陈兴许均深入击之斩级数千焚其庐帐获牛马甚众复与陈兴曹玮破童埋族于

武延川诏书嘉奖景德初车驾北巡先遣翰乘传往澶魏裁制兵要充邢洺路钤辖与大军会德清军张掎角之势又召为驾前西面排阵钤辖

管勾大阵翰即督众环城浚沟以拒契丹功毕契丹兵暴至翰不脱甲冑七十余日契丹通好令率所部还京师加宫苑使入内都知出为泾原

仪渭钤辖先是西鄙无藩篱之蔽翰规度要害凿巨堑计工三十万数年而成役不烦民就迁皇城使入内都知以宠异焉大中祥符初改昭宣

使又为羣牧副使祀汾阴时夏州属户有扰境上者即遣往脽上按巡边部翰至事宁复还扈从凡行在诸司细务悉令裁决不须中覆礼毕加

领平州团练使八年营葺大内诏翰参领其事暴卒赠贝州观察使翰倜傥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前后战鬬身被四十九创李继迁之未宾也翰

因使常出入其帐中闲白太宗言臣一内官不足惜愿手刺此贼死无所恨太宗嘉其忠翰性谦谨接人以诚信轻财好施与将士同休戚故众

乐为用其殁也禁旅有泣下者

△周怀政

周怀政并州人父绍忠从太宗征河东得怀政于乱尸闲养为子给事禁中果至入内高品天禧二年累迁左藏库使仁宗为皇太子命为

任内副都知管勾左右春坊转左骐骥使三年领英州团练使加昭宣使怀政日侍内庭权任尤盛于是附会者颇众往往言事获从同列位望

居右者心排抑之中外帑库皆得专取因多入其家性识凡近酷信妖妄有朱能者本单州团练使田敏厮养 【按东都事略作本永兴军民

家厮养与此异】 性凶狡赂怀政亲信得见因与侍卒姚斌妄谈神怪以訹之怀政大惑援能至御药使领阶州刺史俄于终南山修道观与刘

益辈造符命托神言国家休咎否臧大臣朝廷屡言其妄适帝得疾自疑不起尝枕怀政股与之谋欲命太子监国 【按东都事略载真宗以

疾因与周怀政谋欲令太子监国此怀政潜谋窃发传位太子之由来也宋史本传不载今据增辑伏读通鉴辑览

御批谓真宗以国家大

事谋及宦官几至醵成祸乱为始事不臧诚千古之正论恭录识之】 怀政东宫官也出告寇准已而事泄准罢丁谓等因疏斥怀政使不得近

怀政惧获谴不自安四年七月潜与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等谋以二十五日窃发杀丁谓复相寇准奉帝为太上皇而传位太子崇

勋等密告丁谓谓即夜至曹利用第计议翼日利用入奏真宗怒令曹玮与崇勋鞫讯怀政具服命斩于城西普安寺怀政既诛亟遣入内供奉

官卢守明邓文庆驰驿永兴捕朱能能侦知使者至衷甲出杀守明以叛诏遣内殿承制江德明入内供奉官于德润发兵捕之能众溃入桑林

自缢死坐与怀政能交结相称荐者皆论罪降寇准太常卿再贬道州凡朝士官吏与准厚善者悉降黜焉

△张崇贵

张崇贵真定人太祖时为内中高品迁殿头太平兴国中钱俶纳士命驰往阅城防储偫之数亲征太原从崔彦进李汉琼先路视水草淳

化四年命乘传之延州招羌人之内附者转内班右班押班就命管句鄜延屯兵李继隆讨李继迁诏崇贵以延安兵掎角进讨及擒赵保忠留

崇贵与石霸守绥州徙平夏民以实之继迁扼橐駞路驱胁内属羌人崇贵与田敏率熟仓族战于双□斩二千余级连诏褒谕继迁走漠中遣

将赵光祚张浦求维款会于石堡砦崇贵椎牛酾酒犒谕之既而继迁贡橐駞名马待罪遣崇贵往赐器币茶药衣物至道元年进崇仪副使内

侍右班副都知时继迁复叛围灵州急廷议弃之未决命崇贵与冯讷乘传往议其事乃益兵固守就命为灵环庆州清远军路监军又为排阵

都监真宗立迁洛苑使右班都知管句并州军马继迁 【按李继迁赐姓名赵保吉据宋史夏国传在淳化二年非真宗时事本传继迁名数

见而于真宗立下忽称保吉殊未画一今并改为继迁谨识】 复修贡诏以定难节度授之命崇贵持诏赐衣带器币还加六宅使咸平元年命

管句鄜延屯兵泊延安改驻泊都监又为钤辖其后继迁复与熟户李继福为隙因缘内扰崇贵与张守恩共击之焚庐舍获赀畜器甲生口甚

众四年诏归领奖州刺史复莅鄜延仍制置沿边清白盐事与卫超领军入敌境焚庐舍帐幕获廪糗牛羊屡诇契丹事传递以闻愿身当一队

为前锋诏不允景德元年继迁死其子德明尚幼崇贵移书谕以朝廷恩信德明请俟释服禀命诏书慰抚自是边防事宜经制大小皆崇贵专

主之二年春召赴阙面授方略三年以德明誓表来上崇贵因请入朝许之以功拜皇城使内侍左右班都知领博州团练使又持旌节诰命授

德明四年使还会车驾上陵崇贵入对琼林苑即命为行宫使是秋复还延安大中祥符元年加昭宣使崇贵在边久识羌人情伪西边畏服二

年上言久去乡里愿得告归葬父母许之锡与甚厚复命为都钤辖提举榷场四年卒赠丰州观察使

△张继能

张继能字守拙并州太原人以黄门事太祖太平兴国初从军河东命主城南洞屋以劳迁高品契丹入侵命为高阳镇定路先锋都监从

崔彦进战长城口多所俘馘明年又与彦进败契丹于唐兴口转殿头高品雍熙中监李继隆军讨夏州俄徙护定州屯兵领骁捷卒三千屯五

回岭端拱初迁入内殿头从赵保忠讨李继迁保忠荐其有材命与保忠同经略其事代还掌内弓箭库淳化三年与白承睿护刍粟入灵武会

继迁复寇边命继能承睿与知灵州侯延广领骁卒五千同主军务俄留为本州岛都监又与田绍斌同掌积石砦就迁内供奉官灵环庆清远军

后阵都监与西人转鬬败走之累迁泾原仪渭都巡检使咸平三年王均之乱命为川峡两路招安巡检使成都平留为利州招安巡检寻召归

复为邠宁驻泊都监夏人寇清远军营于积石河继能与杨琼冯守规在庆州逗遛不赴援致陷城堡又焚弃青冈砦特诏下御史府免死长流

儋州景德二年会赦还为内侍省内常侍又为陕西捕贼巡检获千余人改内殿崇班四年宜州卒陈进为乱诏曹利用张煦为广南东西路安

抚使张从古及继能副之发荆湖蕲黄兵致讨贼溃乃斩进并其党利用分兵捕余寇遣于德润驰奏授利用引进使煦如京使从古庄宅副使

继能供备库使余俱进秩有差东封留继能为京旧城内巡检钤辖大中祥符二年擢入内内侍省副都知七年为泾原仪渭镇戎军两路钤辖

未几徙鄜延都钤辖先是内属户杀汉口者止罚孳畜继能则丽于常法繇是西人畏而不敢犯德明虽受朝命而羌部寇边不绝继能日课卒

截竹为签署字其上且言以备将士记杀获功状贼闻之甚惧归朝莅羣牧九年坐前护修庄穆皇后陵摧陷左授西染院使掌往来国信天禧

初为西京左藏库使三年迁崇义使以衰老求解职转内园使掌琼林苑五年卒特赠汀州团练使继能性沈密知兵颇勇敢喜读书然好治生

晚年急于聚蓄众以此少之

△卫绍钦

卫绍钦开封人以中黄门给事晋邸太宗即位补入内高品甚被亲倚从征太原命督诸将攻城刘继元降命领骁卒先入城烧其营栅迁

殿头高品雍熙二年擢入内西头供奉官淳化五年加崇仪副使李顺之乱与王继恩同领招安捉贼事遇贼鬬学射山南又攻清水坝破双流

砦招降数万众斩千余级顺死余党保险为寇又与杨琼扼要路邀之擒斩万余人遣别将曹习捕余贼于安国镇斩三百级时贼尚扰嘉眉又

遣内殿崇班宿翰讨之两川平召还深被褒劳真定嗣位拜宫苑使景德二年改皇城使从幸河朔命为车驾前后行宫四面都巡检次澶渊命

领扈驾兵守河桥厯掌三班院皇城仪鸾翰林司卒 【按史此下有石知颙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萧辅沈李梁·欧阳修
  國語卷第十七·韦昭
  ◎农商部·费行简
  第一八四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一四○三—八·佚名
  卷十八·宇文懋昭
  八一四 军机大臣奏节年各省解到销毁书板难以铲用俱作烧柴片·佚名
  长孙俭传·令狐德棻
  吐突承璀传·刘昫
  王瑶传·欧阳修
  泰不华传·宋濂
  蔡道宪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杨士奇
  唐纪七十三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887)·司马光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191)·司马光
  郡阁雅言·潘若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四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惟云吾上祖自买给孤园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又 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水石香

  • 十集 三卷·钱德苍

    风云会访普(末上)【引】调元补衮,扫荡妖氛;佐明君,伫看图影麒麟。柳絮纷纷飞徧地,梨花袅袅撒长空;光照乾坤增气概,银装世界壮威风。老夫赵普,官居首辅,位列三台。目今天下稍定,还有四处未平。我主计将讨乱,老夫日夜思维,一时无策。

  • 卷三十八·黄以周

      徽宗   △重和元年(戊戌,一一一八)   1、九月(案:《四史朔闰考》:九月係庚辰朔。) 丙戌,太学、辟雍各差通《内经》、《庄子》、《列子》二人为博士。(《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宋史·本纪》并云《道德经》,此当脱去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徐乾学

    宋纪五【起彊圉单阏正月尽屠维大荒洛十二月凡三年】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干徳五年春正月庚寅朔御乾元殿受朝升节度使班在龙墀内金吾将军上故事节度使不带平章事者皆位在卿监下于是特改焉 诏以时

  • 涌幢小品卷之十二·朱国祯

    兵制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木为兵。蚩尤以铜、铁为兵。挥于作弓。夷牟作矢。汤筑五库藏五兵。秦孝公以战获首功多寡授爵。秦二世发闾左民戍边。汉惠帝令戍卒岁更。武帝置八校尉、五属国。宣帝募佽飞射士。初置屯卫、屯

  • 卷四十三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三下 朱批刘世明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初三日福建巡抚【臣】刘世明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查福建地方无为天主等教原无掌教为首之人乡愚无知妄求果报往往私相传习此等旁门邪教必须除浄根株风

  • 卷一百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四宋 宋敏求 编政事祥瑞诸符瑞申所司诏不许奏祥瑞诏令诸道不得奏祥瑞诏医方【疾病附】诸州置医学博士勅牓示广济方勅颁广利方勅三卫彍骑疾病给食料勅收瘗收瘗隋末丧乱骸骨诏掩暴露骸

  • 论语稽求篇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武子节】集注按春秋传武子仕衞当文公成公之时又云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明下按春秋传四字似宜无误但予读春秋又不然岂别有一传耶抑犹是传而读者又有异耶尝考春秋僖十九年即卫文之十九年卫人

  • 卷二·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二    宋 袁燮 撰臯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臯陶谟益稷尧舜曰典大禹臯陶曰谟典者道之常行者也谟者言之至嘉者也典即谟谟即典本一也臯陶大略是论思献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三·唐慧琳

      (从五十一尽第八十凡三十卷经)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下    大唐沙门惠苑撰  经从第五十一尽第八十  作务(作则各反务事业也)。  或牟萨罗(或曰牟婆罗此云紫色宝)。  哮吼(哮呼教反吼呼口反)。

  • 佛说赖吒和罗经·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转到黈罗欧吒国。国中人民婆罗门道人。皆闻佛转游到此国。闻佛功德妙达。无有贪淫嗔怒愚痴。人心所言者皆中正。但得佛道。自知所从来生。豫知去来现在之事。

  • 中国危机之救济·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开封人民会场讲── 一 中国危机之现状    甲 白赤帝国主义之压迫    乙 内战频仍下匪祸天灾之密集    丙 立国术穷与生产基溃    丁 思想混乱与风俗偷靡   二 中国危机之

  • 净土疑辨·祩宏

    《净土疑辨》序豫章微休居士陈 所蕴撰莲池禅师作《净土疑辨》,摧慢幢,破痴网,如闇得灯,如贫得宝,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论,未有若此之精切而著明者也。修净土者,最宜服膺。或疑:&ldquo;未后戒彼,恣意妄谈,贻苦报于无

  • 卷第二十四·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四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长庆四年。杭州永福寺刊石壁法华经成。相国元稹为之记。其辞曰。按沙门释慧皎自状其事云。永福寺一名孤山寺。在杭州钱塘湖心孤山上。石壁法华经在寺之中。

  • 约翰·克利斯朵夫·罗兰

    长篇小说。罗曼·罗兰著。作于1904—1912年。共分10卷: 《黎明》、《早晨》、《少年时代》、《反叛》、《广场上的市集》、《安多纳德》、《在家里》、《女友们》、《燃烧的荆棘》、《新的日子》。主人公约翰·克利斯

  • 六朝文絜·许梿

    文总集。清许梿评选。12卷,本书系清人对六朝骈文之一种选本。收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等类骈文凡七十二篇。近十四万字。便利初学,偏重小品,篇幅不多,但基本能体

  • 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

    长篇小说。赵树理著。1946年1月华北新华书店初版,标为“通俗小说”。它“不但是表现解放区生活的一部成功的小说,并且也是整风以后文艺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水准之一例证。”(茅盾:《谈〈李家庄的变迁〉》)。全书共16章,以太

  • 读史记十表·汪越

    十卷。清汪越撰,徐克范校。汪越,字师退,又字季超。南陵(今安徽繁昌县)人。康熙举人,史学家,著《读史记十表》、《二楼小习》、《绿影草堂集》。徐克范,字尧民。南阳人。十表是同友人商榷完成的。《四库提要》记载,此书有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