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宦者传

宋 【二】

○宋二

杨守珍

  韩守英

  蓝继宗

雷允恭

  阎文应

  任守忠

张惟吉

  石全彬

  甘昭吉

李宪

张茂则

  李舜举

李继和

  梁从吉

杨守珍

韩守英

蓝继宗

雷允恭

阎文应

任守忠

张惟吉

石全彬

甘昭吉

李宪

张茂则

李舜举

李继和

梁从吉

△杨守珍

杨守珍字仲宝祥符人为入内黄门习书史善射通兵略选为环庆路走马承受公事契丹谋入塞为镇定高阳关行营同押先锋事会许

民周继宗为人证告与外裔交通于证者六十人辞服遣守珍覆问悉辨理出之徙真定保赵等州驻泊都监邕桂等十州安抚都监从曹克明

降抚水州蛮筑二栅以扼其要天禧初擒盗于青灰山累迁西京作坊使进右班都知领端州刺史卒赠原州防御使

△韩守英

韩守英字德华祥符人为入内高品从驾河东奉诏至石岭关督战取隆州迁殿头再迁副都知随王继恩招安西州为先锋战于剑门有

功迁西京作坊使剑门都监还句当三班院历定州镇定高阳关并代路兵马钤辖契丹围岢岚军守英与钤辖张志言知府州折惟昌帅所部

渡河抵朔州以牵敌势遂破狼水砦俘数百人敌解去迁昭宣使复领三班出为鄜延路都钤辖徙并代路建言本路宿兵多百姓困于飞挽今

幸边鄙无事请留骑军千人余悉徙内地真宗嘉其能体朝廷恤民之意诏诸路视此行之历宣政宣庆二使领奖州团练使雅州防御使入内

都知提举诸司库务卒赠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

△蓝继宗

蓝继宗字承祖广州南海人初事刘鋹年十二归朝为中黄门从驾太原传诏营陈闲多称旨雍熙中温仲舒谕西羌献大小洛门砦而徙

羌众渭北言者以为生事太宗遣继宗按视还奏二砦据要害产良木不可弃帝悦复使继宗劳赐仲舒累迁西京作坊副使真宗谒诸陵近陵

旧乏水继宗疏泉陵下从官皆取以济擢入内副都知为赵德明加恩使德明与继宗射继宗每发必中德明遗以所乘名马为内侍省右班都

知迁入内都知仁宗即位迁左骐骥使历昭宣宣政宣庆使累上章求罢以景福殿使邕州观察使家居养疾卒赠安德军节度使谥僖靖

△雷允恭

雷允恭开封人初为黄门颇慧黠稍迁入内殿头给事东宫周怀政伪为天书允恭预发其事怀政死擢内殿崇班累迁入内内侍省押班

章献后初临政丁谓潜给允恭凡机密事令传达禁中由是势棋中外以为山陵都监驰至陵下司天监邢中和为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法宜

子孙类汝州秦王坟第恐下有石与水尔允恭曰上无他子若如秦王坟何不可中和曰山陵事重踏行覆按动经月曰恐不及七月之期耳允

恭曰第移就上穴我走马入见太后言之即改穿上穴入白其事章献后曰此大事何轻易如此允恭曰使先帝宜子孙何惜不可章献后意不

然曰出与山陵使议可否时丁谓为山陵使允恭具道所以谓唯唯而已允恭入奏曰山陵使亦无异议矣既而上穴果有石石尽水出允恭竟

以是并坐盗金宝赐死籍其家 【按雷允恭阎文应任守忠三人速事真宗宋史叙于英神两朝诸宦官之后编载失次今依时事改列谨识

△阎文应

阎文应开封人给事掖庭积迁至入内副都知仁宗初亲政与宰相吕夷简谋以张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积晏殊钱惟演皆章献后所任

用悉罢之退语郭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并罢夷简夷简素与文应相结使诇之仍知事由郭后夷简遂怨后及

再相杨尚二美人方宠尚美人于仁宗前语侵后后不胜忿批其颊仁宗自起救之误中帝颈仁宗大怒文应乘隙遂与夷简力谋废后竟废后

为净妃以所居宫名瑶华郭后既废杨尚二美人益专宠杨太后亟以为言仁宗未能去文应早暮入侍言之不已仁宗厌其烦强应曰诺文应

即以既车载二美人出二美人涕泣不肯行文应驱使登车翌日以尚氏为女道士居洞真宫杨氏别宅安置既而仁宗有复郭后之意文应大

惧会后有小疾挟太医诊视数日乃言后暴崩实文应为之也累至昭宣使恩州团练使时谏官劾其罪请并其养子士良出之以文应领嘉州

防御使为秦州钤辖改郓州士良罢御药院为内殿崇班始杨尚二美人出宫左右引陈氏女入宫杨太后许以为后宋绶不可王曾吕夷简蔡

齐相继论谏陈氏女将进御士良闻之遽见帝帝方披百叶择日士良曰陛下阅此岂非欲纳陈氏女为后邪帝曰然士良曰陈氏女父贱者也

陛下纳以为后无乃不可乎帝遽命出之文应后徙相州钤辖卒

△任守忠

任守忠字稷臣为人内黄门累转西头供奉官领御药院坐事废久之复故官稍迁上御药供奉初章献后听政守忠与都知江德明等交

通请谒仁宗亲政出为黄州都监西鄙用兵为秦凤泾原路驻泊都监以功再迁东染院使历为入内都知仁宗未有嗣属意英宗守忠居中建

议欲援立昏弱以徼大利及英宗即位拜宣庆使安静军留后守忠又语言诞妄交乱两宫于是知谏院司马光论守忠离闲之罪乞斩于都市

英宗犹未行宰相韩琦虑少缓则中变出空头敕一道参政欧阳修已签赵槩难之修曰第书之韩公必自有说琦遂坐政事堂立守忠陛下曰

汝罪当死贬保信军节度副使蕲州安置取空头敕填与之即日押行守忠久被宠幸用事于中人不敢言其过及贬中外怏之久之起为左武

卫将军致仕卒

△张惟吉

张惟吉字佑之开封人初补入内黄门迁殿头高阳关路走马承受公事护塞滑州天台埽役迁西头供奉官监在京榷货务为内殿崇班

迁承制为赵元昊官告使还言元昊骄僭势必叛请预饬边备及元昊寇延州遣按视延鄜环庆两路器甲并访攻守利害敌既退夏竦韩琦谋

自鄜延深入乘虚击之命惟吉募并汾骁勇副以士兵轻赍赴河外惟吉以为当持重伺变不宜驰赴不测以自困巳而元昊果引去还奏称旨

领皇城司累迁入内都知河决商湖为澶州修河都钤辖转运使施昌言请亟塞之崔峄以为岁灾民困役宜媛命惟吉按视言河可塞而民诚

困财用不足宜少待之从其议迁如京使果州团练使复领皇城司卒赠保顺军节度使谥忠安

△石全彬

石全彬字长卿初补小黄门累迁西头供奉官仁宗使致香币于南海密诏察所过州县吏治民俗还具以对帝以为忠谨陕石羣盗杀凤

州巡检遣往擒灭之元昊围延州全彬监鄜州兵救之解围去经略使用镐言其勇略善将得边人情除并代州都监进钤辖还为押班侬智高

寇广南以为湖南江西路安抚副使出桂林请于宣抚使狄青愿独当一队以自效于是使将左方兵力战于邕州南方平领绵州防御使累转

领信武军留后提点奉先院熙宁中卒赠太尉定武军节度使谥恭僖 【按宋史此下有邓守恩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甘昭吉

甘昭吉字佑之开封人以内侍殿头为英韶州巡检捕盗有功再迁内殿崇班京东路都巡检齐州武卫小校冯坦率营卒二百突入州厅

事欲为变昭吉驰往执首恶十余人立杀之余悉纵去州以无事迁供备库副使带御器械仁宗记前功特授内侍省押班迁入内副都知英宗

即位之夕昭吉秦禁中翊卫有劳超迁供备库使康州刺史昭吉奏曰臣本孤微无左右之举先帝知臣朴直拔用至此分当从葬愿得洒扫陵

寝足矣帝爱其忠特授永昭陵使加如京使还朝青辞职以左龙武军大将军致仕卒 【按宋史此下有卢守懃王守规二传皆无事迹可录

今删】

△李宪

李宪字子范祥符人皇佑中通入内黄门迁供奉官神宗初历永兴太原府路走马承受数论边事合旨王韶请复河湟命宪往视师与韶

进收河州复战牛精谷拔珂诺城为熙河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按视鄜延军制行至蒲中会栋戬首领果庄攻破踏白城杀景思立 【按宋

史夏国传及王韶景思立等传并载景思立之死于踏白城系为栋戬别将果庄所败栋戬始终效顺并未与谋穆整虽屡犯边而此战实未合

兵本传原文误作穆整合栋戬果庄之兵攻踏白城今改】 穆整乘势寇河州诏宪趣赴之宪至军督诸将傍山焚旅帐即日通路至河州贼余

众保踏白官军与战大破之进至余川又破贼堡十余穆整率酋长八十余人诣军门降捷闻以功加昭宣使嘉州防御使还为入内内侍省押

班干当皇城司令乘驿计议奏凤熙河边事诸将皆听节度于是御史中丞邓润甫御史周尹蔡承禧彭汝砺皆极论中人不可用为将帅弗听

喇木占巴诱山后生羌扰边穆整请自效众以为不可宪曰羌人畏服贵种听之往穆整盛装以出众耸视皆无鬬志师乘之杀获万计斩喇木

占巴栋戬惧遣使奉贽效顺加宣州观察使累迁宣庆使元丰四年五路出师讨夏宪领熙奏军至西市新城复兰州城之请建为帅府帝又诏

宪领兵直趣兴灵栋戬亦称愿协力往扫巢穴宪乃总兵东上进至屈吴山营达啰城趋天都烧南牟府库次葫芦河而还宪既不能至灵州栋

戬亦失期师无功宪欲以开兰会功赠罪同知枢密使孙固曰兵法后期者斩况诸路皆至而宪独不行不可赦帝以宪有功但诘擅还之由宪

以馈饷不接为辞释勿诛五年宪复上再举之策兼陈进筑五利会李舜举入奏具陈师老民困状乃罢兵趣宪赴阙改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

时永乐城告急宪赴援至延州而城巳陷令复还熙河仍兼秦凤军马夏人入兰州破西关宪以兰州乃西人必争地彼数至河外而相羊不进

意必大举乃增城守之备七年春 【按宋史神宗本纪载夏人大举寇兰州在元丰七年正月本传上称五年此讹作明年冬今改】 夏人果

大入围兰州步骑号八十万十日不克粮尽引去又诏宪遣闲谕阿里古结等选骑渡河与贼遇破之坐妄奏功状罢内省职事哲宗立改永兴

军路副都总管提举崇福宫御史中丞刘挚论宪贪功生事一出欺罔兴灵之役首违师期顿兵以城兰州遣思至今永乐之围逗留不急赴援

降宣州观察使又贬右千牛卫将军分司南京居陈州卒绍圣元年赠武泰军节度使初谥敏恪改忠敏宪为将虽拓地降敌而罔上害民终贻

患中国云

△张茂则

张茂则字平甫开封人初补小黄门五迁至西头供奉官干当仕东门盗入禁庭茂则首登屋以入获之迁领御药院仁宗不豫中夜茂则

趋入扶卫或掩宫门茂则曰事无可虑何至使中外生疑耶累迁内侍副都知熙宁初同司马光相视恩冀深瀛四州生堤及六塔二股河利害

进入内都知上元夜宫中火督众扑灭累乞退休诏褒之仍进其官哲宗即位迁宁国军留后加两省都知卒茂则性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

数年不易绍圣中以茂则尝预元佑任使追贬左监门卫将军入党籍 【按宋史此下有宋用臣王中正二传俱无事迹可录今删】

△李舜举

李舜举字公辅开封人少补黄门仁宗使督工冶金为器既成有羡数并上之帝嘉其不欺出为秦凤路走马承受英宗立奏事京师会帝

不豫内谒者止之宫门舜举曰天子新即位使者从边方来不得一见而去何以慰远人谒者以闻亟召对帝意良悦因言承受公事以察守将

不法为职而终更论最乃吏帅臣保任乞免之遂删旧制熙宁中累进内侍押班制置泾原军马五路师出无功议再举李宪督馈粮言受密诏

自都转运使以下乏军兴者皆听斩民惩前日之败皆惮行出钱百缗不能雇一夫相聚立栅山泽不受调吏往逼呼辄殴击解州至械县令以

督之不能集舜举入奏其事乃罢兵退诣中书王珪迎劳之曰朝廷以边事属押班及李留后无西顾之忧矣舜举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

相公当国而以边事属二内臣可乎内臣止宜供禁庭洒扫之职岂可当将帅之任闻者耻之而珪无惭色转嘉州团练使沈括请城永乐遣舜

举往鄜延议之及永乐被围急断衣襟作奏曰臣死无所恨愿朝廷勿轻此贼城陷为乱兵所杀赠昭信军节度使谥忠敏 【按神宗本纪作

赐谥忠愍与本传异】 舜举资性安重与人言未尝及宫省事颇览书能文辞在御药院十四年神宗尝书李舜举公忠奉上恭勤检身始终惟

一以安以荣十九字赐之 【按宋史此下有石得一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李继和

李继和开封人为内侍黄门庆历中为河北西路承受保州兵叛塞城门距守官军围之不得人继和独上南关门密呼所结内应者谕以

祸福众言挨李昭亮至即斩关自归巳而果然贼平迁两秩王则反贝州为城下走马承受沙苑阙马诏秦州置场以券帝之继和领职不数月

得马千数而人不援环州弓箭手岁时给酒州将不与众諠诉州将阖门不敢出继和步入众中譬晓之曰汝曹为一杯酒遂丧躯命乎众悟散

去事闻擢带御器械累迁入内副都知卒养子从善援例求赠官神宗曰此獘事也继和无军功何必赠自是为定制云 【按李继和给事仁

宗朝宋史叙于神哲时宦官之后编载失次今依时事改列谨识】

△梁从吉

梁从吉字君佑开封人补入内高班王则反奉命宣慰还言小寇无多诸将之兵足以翦除若得重臣统其事不崇朝可平矣于是仁宗以

文彦博为安抚招讨使贼平又奏请分河北为路每路以一帅府统之遂建魏镇定瀛四帅熙宁初为邠宁环庆路驻泊兵马钤辖夏人寇大顺

城围庆州七砦从吉率兵八百余人与战获其酋领又讨平宁州叛卒以功升都钤辖累官皇城使从高遵裕至宁武督士卒攻城被创进入内

押班迁永州团练使为副都知元佑中卒赠成德军节度使谥敏恪 【按宋史此下有刘惟简李祥二传俱无事迹可录今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毕沅
  卷五十一 咸平五年(壬寅,1002)·李焘
  卷中·马缟
  卷八·昭梿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胡宏
  皇王大纪卷二十六·胡宏
  严震传·刘昫
  宇文虚中传·脱脱
  卷十五廏库律·窦仪
  卷八、明南渡三帝及监国鲁王·黄鸿寿
  卷34·陈邦瞻
  钱方轼·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探病}·佚名

    『生 慢』 相思一病障颠倒,恨我呆痴自憔●;那畏琴书无凭准,害我一命送南柯。『生●』一时望伊,心肝恰是尖刀刺。那畏伊心不比旧时,空我有只想思。任恁那畏扁鹊,你恶医,须念同学时。三年恩情重,许结红丝。谁知到今

  • 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韩愈题楚昭王庙【襄州宜城县驿东北有井传是昭王井井东北数十步有昭王庙】丘坟【一作园】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宿龙宫滩

  • 别灉湖·张说

    念别灉湖去,浮舟更一临。 千峰出浪险,万木抱烟深。 南郡延恩渥,东山恋宿心。 露花香欲醉,时鸟啭余音。 涉趣皆留赏,无奇不遍寻。 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 列传第五十 李彪 高道悦·魏收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高祖赐名焉。家世寒微。少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晚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于名山,不果而罢。悦兄闾,博学高才,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既而还乡里。

  • 东林本末(中)·吴应箕

    门户始末(续)张江陵败后,诸不得志于江陵者,悉被显擢。一时气节之士,锐然以荡灭余党为事,张蒲州(名四维)实左袒之。而茂苑申公(名时行)素为江陵所信爱,其党非众所指名者,申辄默为地以免。蒲州亦不久罢去,以故众议纷纷,将移师向申、吴

  • 一三二七 军机大臣奏《左光斗集》《经世挈要》等书应营销毁片·佚名

    一三二七 军机大臣奏《左光斗集》《经世挈要》等书应营销毁片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前蒙发下《左光斗集》一册、曹飞所撰《经世挈要》二册,臣等详加阅看。谨将书内空字酌拟填写,其违碍字句酌量删改,黏签呈览。查《

  • 一一一五 寄谕山西巡抚伊桑阿查明旧刻《清凉山志》及板片等解交军机处·佚名

    一一一五 寄谕山西巡抚伊桑阿查明旧刻《清凉山志》及板片等解交军机处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山西巡抚伊<桑阿>,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晋省旧刻《清凉山志》内采辑经典,多有纰缪之处,

  • 三 生平和著作·许寿裳

    鲁迅的人格和作品的伟大稍有识者都已知道,原无须多说。至于他之所以伟大,究竟本原何在?依我看,就在他的冷静和热烈双方都彻底。冷静则气宇深稳,明察万物;热烈则中心博爱,自任以天下之重。其实这二者是交相为用的。经过热烈的

  • 卷三十六币制·冯煦

    银币皖省铸造银圆局,在东门城内火药库旧址。光绪二十三年,巡抚邓华熙奏:"皖省制钱缺少,筹议铸造银圆以便民用而维圜法。"原折援引户部议复陈其璋《奏请鼓铸银圆折》:"沿海、沿江各省可自行设局仿办。"奉朱批:"该衙门知道。

  • 春秋集传纂例卷九·陆淳

    唐 陆淳 撰讳义例第三十四啖子曰公羊云春秋为贤者讳为尊者讳谷梁云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旧说隐讳也乃隐其恶耳若隐其恶何名为直笔乎葢讳避之也避其名而逊其辞以示尊敬也犹鲁讳具敖以乡名山非谓隐讳言鲁无

  • 卷十一·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觧卷十一宋 钱时 撰旅獒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西旅西方之国也夫武王圣人也年且八袠矣獒微物顾何足道而召公反覆开陈不啻严师之训予弟盖作狂作圣在一念间一隙之投百邪之路也孟子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

  • 卷八·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八      元 吴澄 撰文王世子【方氏曰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故自诸侯以上之适子然後谓之世子此篇所言主於世子之事而文王之为世子可为法於後世故以名篇】

  • 第二十五卦:《无妄卦》·佚名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白话】《无妄卦》象征不妄动妄求:极为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然而,如果不能坚守正道的话就会发生祸殃,因而也就不利于前去行事了。《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

  • 卷下·佚名

    佛去淳家。呼阿难。去至鸠夷那竭国。阿难言诺。即与比丘僧。从华氏国。至鸠夷那竭国。佛道得玻下道止坐。呼阿难。阿难言诺。佛言:近是间有溪水。名鸠对。持钵往取水满钵来。我欲饮澡面。阿难即往。到溪水边。时有五百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灭业障品第五  尔时世尊住正分别。入于甚深微妙静虑。从身毛孔。放大光明。无量百千种种诸色。诸佛刹土。悉现光中。十方恒河沙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五浊恶世。为光所照。是诸众生。作

  • 中国学术之趋势·李宗吾

    李宗吾著,成都日新印刷工业社1936年7月出版,148页,1946年7月收入晨钟书局的《厚黑丛书》。这是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简史著作,全书共分4篇:老子与程明道;宋学与蜀学;宋儒之道统;中西文化之融合。作者在书中将中国学术的发

  • 旗军志·金德纯

    一卷,清金德纯撰。德纯字素公,辽阳人,隶汉军正红旗。张潮叙称:“三韩金君素公作《旗军志》,叙八旗之由始,与其阀阅之等,爵秩之序,及春秋讲武之政,赏罚之法,备载而详志之。”该志记叙清代八旗制度详备,文字简洁有法。

  • 禅外阅世·丰子恺

    《禅外阅世》是丰子恺先生用禅意去感悟人生心得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艺韵书香、如烟往事、人生如梦、心与物游等五部分,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一些人生随笔。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伯,舍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