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赖吒和罗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转到黈罗欧吒国。国中人民婆罗门道人。皆闻佛转游到此国。闻佛功德妙达。无有贪淫嗔怒愚痴。人心所言者皆中正。但得佛道。自知所从来生。豫知去来现在之事。眼能彻视。知世间人民蚑行蠕动之类。所趣生死善恶之道。行即能飞能入地。出无间入无孔。自在变化所作。知世间人民及蚑行蠕动之类。心所念者皆豫知之。佛自制眼自制耳自制鼻自制口自制身自制心。世间凡九十六种道皆不及佛道。佛教天上天下人民。如父母教子。能使去恶就善。佛为天上天下人民作师。佛所教授诸天人民。皆得阿罗汉泥洹道。举一国中人民皆言。佛是吉祥之人善说经戒。共往观视其道德。其国中人民。或有五十人为伴者。有百人为伴者。有五百人为伴者。共行到佛所。中有为佛跪者。中有绕佛三匝者。中有头面著佛足者。中有叉手者。中有但说姓字者。人民皆坐。

佛为人民说经戒。人民皆叉手向佛。众座中有一长者子名赖吒和罗。在座中听佛说经以著心中。赖吒和罗自思惟。如佛经戒者不宜居家。居家者不能自净学佛道也。自思念。不如除头发被袈裟行作沙门。黈罗欧吒国人民闻经戒皆欢喜。绕佛三匝各自还归。赖吒和罗中道屈还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叉手长跪白佛言。我思念佛经戒不宜居家。居家者不能自净学佛经道也。意欲除头发须被袈裟作沙门。愿佛哀我令我得作沙门。佛言。汝报父母未。赖吒和罗言。未报父母也。佛言。诸佛法。父母不听者不得作沙门。亦不得与戒。赖吒和罗言诺。请归报父母。父母听我作沙门者。我当来还。佛言大善。自思议之。赖吒和罗即为佛作礼。而归到父母前白言。我所闻佛经戒不宜居家。居家者不能自净学佛经道也。意欲除头发须被袈裟作沙门。父母闻子语声。皆相对啼泣言。我曹夫妇少子姓。祷祀诸天日月四面叩头。求哀子姓令续门户后。常恐我卒死门户灭绝。我从天得汝一子耳。举家共重爱。见汝不知厌足。设汝终亡。我夫妇当共坐守汝尸至老。今反欲生弃我曹去耶。赖吒和罗语父母言。如今不听我到佛所作沙门者。从今以去不复饮不复食。不复沐浴。今听我作沙门者善。不者当就死耳。便却委卧空地不食。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五日不食。赖吒和罗宗亲九族中外。闻赖吒和罗从父母求欲作沙门。父母不听。委卧空地绝谷水浆五日不食。中外宗亲九族皆到赖吒和罗所。晓语令起沐浴饮食。语赖吒和罗言。汝父母未有汝时。祷祀诸天日月四面叩头。求子姓适得汝一子耳。汝当供养父母为续门户后。设汝终亡父母常欲坐守汝尸至老。何况欲生别离去乎。赖吒和罗亦不应。宗亲九族皆复到父母前。啼泣谓言。此儿终不受我谏也。赖吒和罗复有诸亲厚知识。闻赖吒和罗欲到佛所作沙门。父母不听委卧空地。不饮不食五日。亲厚知识皆到赖吒和罗所。谏晓令起沐浴饮食语言父母未有汝时。祷祀诸天日月四面叩头。求子姓适得汝一子耳。汝当供养父母为续门户后。设汝终亡父母常欲守汝尸至老。汝反欲生别离去耶。赖吒和罗亦不应。亲厚知识复到父母前。啼泣各自拭泪语父母言。宜放是子听令作沙门。所以者何。如使乐道作沙门者。后可生相见。设不乐道者自当弃道来归。当复如何乎。今反空使死亡。臭烂为虫蚁作食用死人躯为。今于大短气沮欲死。父母家室妻子伎人宗亲知识。皆举声大哭。父母拭泪语赖吒和罗。诸亲厚知识与共约束。设放若作沙门以后。汝当复来归与我曹相见不。赖吒和罗言。放我去到佛所作沙门。使我生不死。会当来归与父母相见也。父母闻子语声便复大哭。即听令去作沙门。赖吒和罗大欢喜自念。我不食五日身体大羸瘦。佛时从黈罗欧吒国至舍卫。相去五百里且自养视。须我强健乃行。赖吒和罗自养视数日有气力。前报父母言。自安我去到佛所作沙门。父母复举声大哭。父母拭泪言。可去自爱也。赖吒和罗便以头面著父母足。起绕父母三匝。便去转到舍卫祇洹前到佛所。为佛作礼白言。父母已听我。佛宁可持我作沙门。佛即用作沙门。被袈裟受沙门经戒。佛使诸阿罗汉。日共教授。不敢毁伤经戒。自思惟经道便得四禅。得第一须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罗汉。便得四神足飞行。能以天眼达视天耳达听。天上天下人民及蚑行蠕动之类。皆闻知所言所念。自知宿命所从来生。随佛十岁如影随人。十岁以后意念。我初去家时与父母辞诀。期当复还相见。赖吒和罗白佛言。我初去家时期当复还相见。愿得行到父母所。佛念赖吒和罗。不复能入爱欲中如在家时。已从爱欲得度脱。佛言大善。即为佛作礼而去。转行到黈罗欧吒国。晨起被袈裟持应器入父母里中向家门乞食。举家无肯应视者。所以者何。用沙门道故生亡我大夫子。举家恶见沙门故不应视也。赖吒和罗到家门。无有乞者亦无应视者。无有白者但得骂詈。亦不忧不愁适欲去家。有一婢欲出门弃臭豆羹滓。赖吒和罗还顾见婢问言。若用是臭豆羹为。时婢言。臭恶不可复食故欲弃之。赖吒和罗言。如姊欲弃者。持用乞我。婢便以著应器中。婢阴识赖吒和罗手足语声。即念是我大夫子也。即走入语其母。大夫子已来在外。母大喜语婢。审如汝言者。今日即免汝为良民。便以我所著身上衣被珠环。悉赐与汝母。便走至夫所夫时适在中庭梳头。语夫言。婢见我子赖吒和罗来在是门。我语婢言。汝审见赖吒和罗者。我悉脱身上衣被珠环。乞丐与汝免汝为良民。母语夫言。疾起分布行求索之。夫即敛头走行于诸街曲里巷而求索之。见赖吒和罗于屏处仰头视日。适得饭时便止食臭豆羹滓。公便前言赖吒和罗。汝不当来归于家好坐食美饭耶。而反于是间止食臭豆羹滓为。赖吒和罗语父言。我弃家学道作沙门无家。我当那所得家。公呼共归家不肯随去。公便宿请。明日来到家饭。行见汝母。赖吒和罗言。大善。公归语妪言。赖吒和罗审来在此。我已宿。请明日当来饭。子受请所。当具者便饶具之。母即呼舍中奴婢皆著前告言。我初入门时父母所送。我金银白珠珍宝。悉出著中庭地以物覆其上。婢即受母教。悉出金银白珠珍宝。积著庭中物覆其上。高出人头上。赖吒和罗。食时被袈裟持应器。到父母家。父母遥见子来入门。母便取金银积上覆去之。前以两手把金银散之。语赖吒和罗言。见金银珍宝。是汝母入门时所有也。汝父所有也。金银珍宝无央数汝可取。以布施饮食极自娱乐用。沙门作为不如作白衣自在家也。赖吒和罗语父母言。如使大人用我言者。我欲诫大人一事。父母言。大佳受教。赖吒和罗言。取宝物上覆皆用作囊。悉取珍宝盛著囊中。载著车上持到恒水边视占深处以投其中。所以者何。畜财宝者。令人多忧。或恐县官盗贼。或恐水火或恐怨家。父母便生意言。赖吒和罗不可以财宝化也。试持故时诸美人妓女化还之耳。母即到诸美人妓女所教令悉沐浴。庄严著珠环饰服。如赖吒和罗在时所喜被服来出。母教诸美人妓女言。汝出见赖吒和罗者。但言大家子。何所玉女胜我曹者。而弃我曹行学道。更求玉女乎。诸美人妓女即受母教庄饰出。诸美人妓女语赖吒和罗言。大家子。何所玉女胜我曹者。而弃我曹行学道。更求玉女乎。赖吒和罗言。我不用索玉女故弃诸姊去也。诸美人妓女闻之语即惭愧。长跪低头以手覆面。言以不用。我曹作妻反呼我曹为姊。赖吒和罗语父母言。何为致相娆。欲作饭者善。不能者已。父母即为出饭具著前便饭食。父母欲久视。其子恐饭已便舍去。敕闭诸门户皆令下门钥饭竟为父母说经言。诸野人畜兽不当拘闭。畜兽不得自在。且舍人走饭已当去耳。野兽得脱便走入深山。梳头著泽画眉粉白黛黑。可以化愚人耳。已度世之人。不可以此化也。视子骸骨皮肉裹之。饰以金珠珥珰[王*(止/少)]瑶之人。向是曹人如入汤火中。火适无所爱。香熏涂身可以化愚人。不可化度世之人也。不能自知当所为而为之。亦不能别父母。亦不能别兄弟人心有所爱不能自绝也。妇女譬若众水。水流入大海。愚人向女人。便流入泥犁中禽兽中薜荔中。意欲脱于生死忧苦者。欲得泥洹道者。当远离妇女。赖吒和罗为父母说经竟。便飞从天窗中出去。如猛师子走得脱。时国王名拘猎。与赖吒和罗少小亲厚。王有一庐观在城外。赖吒和罗飞往前入庐中。有树名维醯勒止坐其下。时王拘猎偶欲出到庐游戏敕庐监令豫扫除。庐监被敕即行扫除。见赖吒和罗在维醯勒庐树下坐。庐监见之。即行白王扫除已净。王常可道说亲厚知识赖吒和罗。今在庐中树下坐。王欲见者可孚行。王闻之大欢喜。即严驾而出到庐外。下车步入至赖吒和罗所前作礼却坐。赖吒和罗言。王来到是大善。王言。虽我自来者卿是我少小知识。意欲持财物极意相遗。赖吒和罗报王言。不宜持财物相遗也。今我以弃重担牢狱解去也。王复欲持牢狱重担著我上耶。不宜持是来相与也。王言。我当持何等相遗也。赖吒和罗言。王但当言。令我国炽盛五谷丰熟。人民众多乞丐易得可止我国中。我不得令吏民侵抂卿王言受教。当如所愿赖吒和罗所言。王言。我欲有所问愿听我言。赖吒和罗言。大善。王便言。凡人作沙门有四苦事。乃行作沙门耳。何等为四。一者年耆。二者病瘦。三者孤独。四者贫穷。人有是四苦者乃行作沙门耳。今我视卿了无是四事。用何等故作沙门乎。王言。所以年耆作沙门者。人老自念气力薄少坐起苦难。不能远行治生致钱财。正使有财产不能坚持。用是故除须发作沙门。我视卿了无有是。头须正黑身体完具。适是中年当自娱乐。时有父母啼泣不乐。卿作沙门。二者若人身被重病身体羸瘦。自念不能治生致钱财。正使有财产不能坚持。用是故除须发作沙门。我视卿了无是。重病身体强健。三者人有孤独一身不能治生致钱财正使有财产不能坚持。以是故作沙门。我视卿了无是。除王家宗亲。视我国中尚无过卿者。四者人贫穷饥寒无以自给。自念贫穷无以治生。以是故除须发作沙门。得乞丐以自活。我视卿了无是。我视国中富者无过于卿者。人用是四苦故作沙门耳。王问。宁复有异是四事作沙门者不。赖吒和罗言。佛持是四事常自道说。皆更知之用教诫人。我心中审如佛言。是故我除须发被袈裟作沙门。何等为四。一者人生无有能避于老者。无有能止身使不老者。二者无有能避于病者。身无有代人死者。三者人死空身。不能赍持财产去。四者人至死无有能厌于爱欲及财产者。人皆为财产爱欲作奴婢。佛为我说是四事。我心信之故作沙门。王言。卿说是四事征促。我意不解。愿更为我广说之。赖吒和罗言。我自问王。王当以诚报我。王年二十三十至四十时。气力射戏上象骗马行步趍走。当尔时自视宁有双无。王言。实如赖吒和罗言。我年二十三十至四十时自视无双。如我射戏上象骗马行步趍走。今年长老气力衰微坐起苦难。意欲有所越蹈不能越度。赖吒和罗言。佛说是一事。我用是故剃头须作沙门。王言。佛说是事。实奇实善入我心中。赖吒和罗问王言。国中宁有傍臣百官仰王生活者不。王言然有是。赖吒和罗言。王曾被病困劣著床时不。王言然有是。赖吒和罗言。被病著床时。王呼傍臣百官仰王生活者教敕言。今我被病困剧。汝曹共分取我病去。王虽有是教臣下宁能共分王病持去不。王言不也。身会当自受之。傍臣不能代。赖吒和罗言。佛说是。是为二事。我用是故作沙门。王言。实奇实善入我心中。赖吒和罗问王言。若人寿终欲尽且死时。人之意所不喜也。虽不喜亦不能得离于死。赖吒和罗言。人自知当死。何以故。不豫持珍宝著当所生处。王言。不能持珍宝豫著当所生处也。皆当弃空去耳。赖吒和罗言。佛说是。是为三事。我用是故作沙门。王言。佛说是事。实奇实善入我心中。赖吒和罗问王言。王宁有国中安宁人民炽盛五谷丰熟。王言有是。赖吒和罗言。若有人从东方来至诚语王。王亦当信其所言。我从东方来见有大国。国中丰熟人民炽盛。我识道径。能持王兵往攻取其国。王闻是语。宁欲使人往取其国不。王言然。贪其利入犹欲取之。赖吒和罗言。若复有人从方来西方来北方来者。道说有国如东方者。王宁欲取之不。王言然。贪其利入犹欲取之。赖吒和罗言。若复有人从海一边渡来至诚语王。王亦信其所言。言海一边有大国。国中五谷丰熟人民炽盛。我识道径。能持王兵往攻其国。王闻是语。宁欲使人取其国不。王言然。贪其利入犹欲取之。赖吒和罗言。佛见是事。知人苦贪无厌足也。是为四事。我用是故作沙门。佛见是四事用教诫人。王言。佛说是事。实奇实善入我心中。王言。佛豫知去来现在之事。善乃如是耶。赖吒和罗言。王自有国及四方国常不厌足。复悕望海外国。佛见世间人有财宝者。皆坚藏守之。不肯布施与人悭贪藏之。更复求索。帝王及人民皆不知厌足。至于死不弃爱欲。会当舍其死所有财宝皆置空去。当趣所作善恶道。善恶随人如影随人。人死后家室宗亲啼哭悲哀。棺敛葬埋。人生独生死亦独死。身作善恶身独当之无有人代者。饮食金银珍宝。不能令人得道。财富不能救护人命令不老死。人之所思念多端。人之所爱乐也。人志意数转不能专一。佛言。人坐恣意故以致凶变怨偶恐惧。譬如穿盗者之所念也。人从后得之。身所作恶自陷其死。如世间人作恶。死后当入泥犁畜生薜荔中。譬如树木生华叶成实者。中有花时堕者。中有成果时堕者。中有大时堕者。中有熟时堕者。人亦如是。中有从腹中堕者。中有堕地死者。中有半年死者。中有老时死者。人命不可知。赖吒和罗言。我用是故作沙门。凡人谓我不能治家故作沙门。虽有诸论议要不如学道。赖吒和罗说经竟。王便得第一须陀洹道。便受五戒。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犯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语两舌。五者不饮酒。王受戒已。即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八·明雪
  卷第十六·佚名
  第二十七章 瞿毗旃陀罗王等时期·多罗那他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九·佚名
  菩萨本缘经卷下·佚名
  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四(别录之四)·智升
  第三回·胡兰成
  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六卷·无著
  卷一·佚名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四·行秀
  序·觉岸
  华严持验纪序·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蒲提学道源(闲居丛稿)·顾嗣立

    道源,字得之,别号顺斋,世居眉州之青神,徙家兴元。道源强记过人,究心濂洛诸儒之学,尝为郡学正,罢归,绝口不言仕进。晚以遗逸征入翰林,改国子博士,岁余引去。起提举陕西儒学,不就,优游林泉。病,弗肯御医药,饮酒赋诗而逝。以仲子机贵,赠

  • 三集目录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七十七己丑元旦元旦试笔再题董祥岁朝图咏痕都斯坦玉壶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题钱维城花卉二十种题汉玉谷璧博洛尔部沙瑚沙默特伯克进玉欛双匕首诗以志事新正养

  • 卷四百二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九雕鹗类五言絶句客夜偶成        【元】马 臻男儿不得志壮心惜徂年长空起雕鹗目送入寥天榆林驿         【明】尹 耕天上白榆树千秋紫塞隂隔林观猎骑时

  • 卷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一首 【起元丰二年巳未守吴兴即以是年八月摄赴台狱十二月謪官黄州洎庚申春自京师赴黄作】

  •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六十九·赵尔巽

      姜希辙 余缙 德格勒 陈紫芝笪重光 任弘嘉 高层云 沈恺曾龚翔麟 高遐昌   姜希辙,字二滨,浙江会稽人。明崇祯间举人。顺治初,除温州教授。五年,以瑞安知县缺员,令暂摄。郑成功兵来犯,攻城,希辙督民守,遇事立应。援至,破成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一元 胡一桂 撰三皇总论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礼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史记秦初并天下令议尊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

  • 卷一百二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史记一百二十四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言文之蔽小人以僿谓细碎苛法乱政】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讥非言也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

  • 臧盾传·姚思廉

    臧盾字宣卿,东莞莒县人。高祖臧焘,是宋朝左光禄大夫。祖父臧潭之,任左民尚书。父亲臧未甄,博览文史,很有才干,年少时受到外兄汝南周禺页的重用。宋朝末年,入朝任领军主簿,侍奉的人就是齐武帝。齐朝建立后,历任太尉祭酒、尚书主

  • 三、周公之事功·傅斯年

    周公之在周,犹多尔衮之在后金。原武王虽能平殷,而不能奠定其国。武王初崩之岁,管、蔡流言,武庚以淮夷叛,此其形势之危急,有超过玄烨既亲政后,吴三桂等之倒戈而北。盖三藩之叛,只是外部问题,周公时之困难,不仅奄淮,兼有三叔。此时

  • 王导·苏辙

    西晋之士,借通达以济淫欲,风俗既败,夷狄乘之,遂丧中国。相随渡江,而此风不改,贤者知厌之矣,而不胜其众,俗乱于下,政弊于上,而莫能正也。东晋之不竞,由此故耳。是时王导为相,达于为国之体,性本宽厚容众,众人安之。然生于衍、澄之间,不

  • 三十年·佚名

    (乙未)三十年大明嘉靖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領議政韓效元卒。效元爲人,器量恢洪,不較細瑣,頗有公輔之望。郞官時,告公事于堂上鄭光弼,光弼謂其族人曰:「此人器度殊凡,我國官爵,終必盡做也。」果爲領相焉。但與金安老,居在比

  • 卷十一 先进第十一·邢昺

    [疏]○正义曰: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孔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众一万二千人俱。时阿逸多菩萨为首。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东方去此佛刹。有十不可说

  • 第九十三則 大光因齋慶讚作舞·胡兰成

    第九十三則大光因齋慶讚作舞舉:僧問潭州大光山居晦禪師:長慶道因齋慶讚,意旨如何?大光作舞。僧禮拜。大光云:見個什麼便禮拜?僧作舞。大光云:這野狐精。前此第七十四則,金牛和尚每至齋時,自將飯桶於僧前作舞,長慶云:大似因齋慶頌

  • 卷第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信州博山能仁禅寺语录 寿日上堂。诸佛时常说法。博山特地重宣。是何言。丫角女子鬓皓然。是何法。明察秋毫双眼瞎。此情惟有木人知。六月炎天生

  • 大清著作权律·佚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颁布。共5章55条。其主要内容是:凡称著作物而专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权。称着作物者,文艺、图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皆是。著作人应用本人姓名;凡以学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