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外戚传

○元

(臣)等谨按元史无外戚传后妃表仅载其氏多不详所自出无可征信今考列传中如托音色辰从太祖有功约以世世生男尚公主

生女为皇后故一代元后鸿吉哩氏为多他如台哈布哈布图缫勒噶和琳等皆椒房懿戚传有明文至布页赫虽非后族然子孙世为公主抑

亦帝室姻娅当以类附今汇集为一卷移附类传以符郑志体例云

托音色辰

布图【缫勒噶和琳】

布页赫【奇尔  济苏】

台哈布哈

托音色辰

布图

布页赫

台哈布哈

△托音色辰

托音色辰姓布斯格尔鸿吉哩氏世居朔漠本名托音从太祖起兵有功赐名托音色辰女布尔特格勒律太祖光献翼圣皇后 【按元

秘史太祖九岁时烈祖挈之同往其舅氏处求婚途遇托音色辰托音色辰以梦得吉兆遂请妻以女烈祖以从马为聘比归而烈祖卒于越九

年太祖寻至其家成礼焉】 子阿禅从太祖征伐凡三十二战皆有功赐号国舅阿禅诺延封河西王 【按孟琪蒙古备录元初功臣以穆呼

哩为首次则阿禅封尚书令传失载】 有旨鸿吉哩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又赐所俘获军民仍授万户以领之阿禅卒追封济宁王

谥忠武 【公主表称阿禅为鲁忠武王】 子旺泌授万户尚睿宗女伊苏布哈公主旺沁卒弟纳沁尚太祖孙女色彻肯公主 【按传失载

今据公主表增】 袭万户奉旨伐宋攻钓鱼山从世祖南涉淮甸又率兵平山东济兖单等州中统二年与诸王北伐以其子噶海托欢额埒春

等十人自从与额埒布格之党伯尔克巴尔斯等战追北至伯尔克图复战自旦及夕斩首万级及卒子额埒春袭万户尚鄂勒哲公主公主薨

继尚囊嘉特辛公主至元十四年卒无子弟特穆尔袭万户二十四年纳颜叛从帝亲征以功封济宁郡王二十五年诸王哈坦多罗千叛与诸

王率兵讨之歼其众帝赐名阿齐图诺延以旌其功寻卒子二人长曰多阿克巴拉次曰僧格巴拉皆幼以其弟曼济台袭万户亦尚囊嘉特章

公主成宗即位封为济宁王 【诸王表曼济台油济宁王进封鲁王】 奉旨率本部兵讨叛王海都都勒斡行伍未定单骑突入阵中敌兵惊

扰遂大捷有旨令总蒙古军民官辅武宗以镇北方囊嘉特章公主薨继尚裕宗女纳木喀巴勒公主曼济台卒大德十一年阿齐图诺延长子

多阿克巴拉袭万户尚僧格喇实公主六月封大长公主多阿克巴拉加封鲁王 【按诸王表作袭封鲁王此称加封鲁王互异】 至大三年

卒嫡子阿哩雅实哩甫八岁袭万户四年袭封为王尚多尔济巴勒公主元统元年卒僧格巴勒者阿哩雅实哩之叔也自幼奉世祖旨养于鄂

克沁公主所是为布扎尔驸马后袭统其本部民四百户成宗时尚博诺公主至顺闲封郓安王元统二年加封鲁王 【诸王表作元统元年

袭封鲁王】 卒此皆以驸马袭封王爵者也苏尔呼图克者亦阿禅之子以从征功在太祖朝遥授左丞相为千户其子曰阿哈驸马当宪宗朝

尝率兵破除州以功袭父官有托里者亦阿禅裔孙也世祖授本藩千户令守朔士之吉鲁尔二十四年从族父阿齐图诺延征叛王纳颜有功

赐号巴图尔托里孙满济勒噶尚博迪苏公主卒弟博罗特穆尔罗封懿德王有绰哈者阿禅次子伯克之裔孙尚托欢巴图公主仁宗朝封安

远王以兵守莽赉有达尔罕者亦托音色辰裔孙以从军功世祖亦赐以巴图尔之号其子曰布扎尔从征纳颜禽其赏金嘉努后有博硕者即

其孙也又阿禅之孙纳罕尚太宗苏哷肯公主和和之孙布扎尔尚鄙克沁公主又托音色辰诸孙有名托罗海者尚布尔罕公主继尚库库楞

公主此皆尚公主为驸马者也凡其女之为后者自光献翼圣皇后以降宪宗贞节皇后讳呼图克台及后妹约索尔皆阿禅从孙孟克沁之女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讳彻伯尔阿禅之女其讳特古伦者阿禅孙托里之女讳诺尔布册继守正宫者纳沁孙僊童之女成宗贞慈静懿皇后讳

实哩达喇额埒春之女顺宗昭献元圣皇后讳塔济武宗仁宗尊为皇太后延佑七年又加尊号太皇太后则阿禅孙呼图克特穆尔之女武宗

宣慈惠圣皇后讳珍格托里子班巴尔之女其讳苏喀实哩者阿禅从孙哈尔吉之女泰定皇后讳巴拜哈斯阿禅孙鄂兰彻尔之女 【按后

妃表称巴拜哈斯为兖王满济勒噶之女考后妃传与此相符当是表误】 其讳巴罕讳苏喀达喇者皆托里孙满济勒噶之女文宗皇后讳布

达实哩鲁王多阿克巴拉之女此则鸿吉哩氏之为后者也初鸿吉哩氏族居于库哷勒温都尔肯德哷穆尔额尔古纳河之地太祖分赐阿禅

及其弟和和策等农士 【原注农土犹言经界也】 使各居之至至元七年额埒春万户及其妃囊嘉特章公主请就所受达哩海子本藩驻

夏之地建城邑以居帝从之遂名其城为应安府二十一年改为应昌路元贞元年曼济台复与公主请于帝以应昌路东七百里驻冬之地刱

建城邑复从之大德元年名其城为全宁路鸿吉哩之分邑得任其陪臣为达噜噶齐者有济宁路及济兖单三州巨野郓城金乡虞城砀山丰

县肥城任城鱼台沛县单父嘉祥磁阳宁阳曲阜泗水一十六县此丙申岁之所赐也又汀州路长汀宁化清流武平上杭连城六县此至元十

三年所赐也又永平路滦州卢龙迁安无宁昌黎石城乐亭六县此至大元年所赐也又平江稻田一千五百顷则至大二年所赐也其应昌金

宁等路则自达噜噶齐总管以下诸官属皆得专任其陪臣而王人不与焉此外复有王傅府自王傅六人而下其羣属有钱粮人匠鹰房军民

军站营田稻田烟粉千户总管提举等官以署计者四十余以员计者七百余其五户丝金钞之数则丙申岁所赐济宁路之三万户至元十八

年所赐汀州路之四万户丝以斤计者岁二千二百有奇钞以锭计者岁十千六百有奇此则所谓岁赐者也

△布图

布图伊奇喇斯氏善骑射太祖尝潜遣珠鲁卜齐岱出使至额尔古纳河布图知其为帝所遣值日暮因留止宿杀羊享之复假以良马及

还有加礼珠鲁卜齐岱具以白帝帝大喜妻以皇妹特穆尔既而察察尔岱展楚珲托音等以兵三万入寇布图遣博啰岱摩哩托克托来告乃

与哈喇扎拉温都尔哈纳等讨托音等掠其辎重降其民奈曼叛帝召布图以兵至大败之皇妹薨复妻以皇女噶沁必济 【按蒙古备录太

祖有女七人今考公主表止有三人噶沁必济其一也】 而命哈喇巴图之子伊克呼喇图为之侍哈喇巴图曰吾儿岂能为人臣仆宁死不为

也帝令布图与之敌战于安图河刺杀伊克呼喇图哈喇巴图走渡卓沁河擒之尽杀其众从太师国王穆呼哩略地辽东西以功封冠懿二州

【按元秘史太祖戊寅岁布图以二千骑从征金传未叙及】 从征西夏病卒进封昌王 【按诸王表和琳驸马始寺昌王今传称布图始

受封而其子缫勒噶孙扎古喇沁曾孙和琳以次递袭彼此互异】 谥忠武子缫勒噶袭爵

缫勒噶

和琳

缫勒噶

缫勒噶娶皇子库春女安图公主生女是为宪宗皇后 【按本纪及后妃表宪宗四年不载有伊奇哈斯氏或当是未经册立】 初事太

宗与穆呼哩取嘉州遣巴图尔罕卓沁恰来献捷帝曰若父宣力国家今缫勒噶克光前烈召至中都以疾卒子扎古喇沁从定宗出讨万努有

功太宗命亲王阿齐台以女伊逊展公主妻之袭封昌王卒谥忠靖 【公主表作谥武靖】 扎古喇沁有子二人长伊埒台娶皇子赛音珠卜

女哈达罕公主生图占台与纳颜战有功次和琳

和琳

和琳尚宪宗女巴雅尔公主后托和特穆尔叛世祖命和琳与锡里济等讨败之帝复令尚宪宗孙女布哷齐公主宋平封广州纳颜沙喇

哈喇叛世祖亲征色彻肯等与哈喇罕屡战帝召和琳至值色彻肯等战于沁和实衮之地哈喇罕众甚盛 【按原传上文作哈喇罕此以下

俱作哈达罕葢因前传哈达罕公主而误也今悉改正】 和琳以兵二百迎敌败之哈喇罕等走度猱河还其巢穴踰年帝命和琳复征之其众

皆遁去余百人逃匿山谷和琳即率兵二百徒步追之色彻肯止之不听往杀其众又踰年复往征之与哈喇罕遇于乌拉河和琳夜率千人潜

入其军尽杀之卒追封昌王谥忠宣子阿实克事成宗都勒斡叛于海都帝遣晋王噶玛拉并武宗帅师讨之阿实克射中其膝擒杀甚多都勒

斡号哭而遁封为昌王 【按阿实克封昌王表称在延佑四年此作成宗时封考成宗本纪亦无明文续通鉴纲目则仅载其射膝事而不言

封爵识以阙疑】 仁宗朝赐以宁昌县税入阿实克尚成宗女伊埒哈雅公主复尚宪宗曾孙女满达着公主及卒子巴喇实哩袭封昌王 【

按公主表巴喇实哩子萨兰多尔袭封昌王尚伊噜勒公主本传失载】 和琳从弟布哈尚世祖女乌尔戬公主其弟索隆噶娶皇子莽噶拉女

钮抡公主生女是为武宗仁献章圣皇后实生明宗

△布页赫

布页赫 【按元史旧作阿勒古期托克塔古哩传今因其子布页赫实始尚公主附列外戚故改作布页赫传而仍以其父冠于传首】

翁观部人系出沙陀鴈门之后世为部长至其父阿勒古斯乇克塔古哩时有西北奈曼国王迪延汗遣使来约欲相亲附以同据朔方部众有

愿从者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弗从执其使来告太祖遂约同攻迪延河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先期至既平奈曼从下中原复为向导南出界

垣 【按元秘史太祖元年封功臣授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为千户本传未载】 太祖使归镇本部为其部众昔之异议者所杀长子巴延实

保并死之其妻阿里哈携布页赫与侄镇国夜遁因避地云中太祖购得之赐与甚厚乃追封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为高唐王阿里哈为妃以

布页赫尚幼先封镇国为北平王镇国卒子尼古尔岱袭爵尚睿宗女塔玛噶公主略地江淮卒于军 【按尼古尔岱诸王表称其由北平王

进封鄃王与此小异】 布页赫幼从攻西域还封北平王尚阿拉克必济公主公主明睿有知略车驾征伐西出尝使留守军国大政谘禀而后

行公主之力居多布页赫未有子公主为进姬妾以广嗣续生三子曰准布哈曰阿尔布哈曰珠尔布哈视之如已出布页赫卒追封高唐王谥

武毅后加封赵王子准布哈尚定宗长女伊埒默色公主 【按公主表准布哈子赵忠烈王薨嘉特台尚琳沁公主囊嘉特台子赵王吗展尚

僧格巴拉公主传俱失载】 阿尔布哈尚世祖季女伊埒公主中统初总兵讨额哷布格败扣布哈于阿勒坦和啰海之地三年围李坛于济南

独当一面事平又从征西北败叛王之尝色埒默子崆果啰卒子奇尔济苏摩和纳

奇尔济苏

奇尔济苏

奇尔济苏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裕宗女呼图克台默色公主继何成宗女阿裕尔实哩公主宗王

额布根叛率精骑千余追及之大杀其众额布根以数骑遁去奇尔济苏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成宗即位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请往平之及行

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大德元年夏遇敌于巴雅斯之地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冬

出且可休兵千境奇尔济苏独以为不然严兵以待是冬敌果大至三战三克奇尔济苏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遂为所执敌诱使

降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乃毅然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敌不敢逼后竟以不屈死九年追封高唐忠宪王加封赵王子专幼

诏以弟摩和纳袭高唐王摩和纳才识英伟谨守成业境内又安教养专过于已子至大二年摩和纳加封赵王 【按公主表称赵国大长公

主阿实克图噜适阿尔布哈子鄃忠襄王摩和纳诸王表称至大元年袭封鄃王此云袭高唐王加封赵王而不言尚公主互异】 即以让专三

年专袭赵王尚晋王女喇特纳巴拉公主一日召王傅托欢司马阿济苏谓曰先王旅殡卜罗荒远之地吾痛心欲无生若请得归葬先茔瞑目

无憾矣二人言之枢密院以闻帝嗟悼久之曰专孝子也即命阿济苏等一十九人乘驿以往至殡所奠告启视尸体如生遂得归葬

△台哈布哈

台哈布哈鸿吉哩氏世为外戚台哈布哈初以世冑入官累迁云南行省右丞厯通政使上都留守辽阳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八年太平为

丞相力荐可大用召入为中书平章政事明年太平罢托克托复相台哈布哈因党于托克托谋欲害太平众由是不平之十二年盗起河南诏

拜台哈布哈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加太尉将兵讨之未期月平南阳汝宁唐随又下安陆德安等路招降服叛动合事宜军声大振十四年 【

按本纪至正十四年诏台哈布哈率师讨安丰贼本传失载】 托克托以太师右丞相总大兵征高邮寻诏夺其兵柄升台哈布哈本自左丞相

与太尉伊彻察喇枢密知院舒苏代总其兵山东河北诸军悉令节制而台哈布哈颇骄傲不遵朝廷命令军士又往往剽掠为民患十五年监

察御史伊埒呼图克等劾其慢功虐民之罪于是诏夺其职顷之复拜湖广行省左丞相节制湖广荆襄诸军招捕沔阳湖广等处水陆贼徒会

朝廷复拜太平为中书左丞相台哈布哈意不能平叹曰我不负朝廷朝廷负我矣及击贼贼且退诸将欲乘胜渡江而台哈布哈反勒反退后

贼犯汴梁守臣请授十往反始率兵往犹按军不进时睢亳太康俱陷边警日急或谏其进兵台哈布哈大言曰若等毌多言我自有神算也既

而纵军出掠百里之内荡然无遗继又渡师河北声取曹濮遂驻于彰德卫辉 【按本纪至正十七年台哈有哈兵复大名路并所属州县本

传失载】 俄而曹濮之贼奔窜晋冀大同亦相继不守朝廷两遣重臣授以成算而台哈布哈恬不为意是时其子寿通以同知枢密院事将兵

分讨山东久无功尝以事入奏语言骄慢帝恶之十八年山东贼愈充斥逼近京畿诏拜台哈布哈中书左丞相总其兵讨山东既渡河即疏请

太平至军中供给粮饷欲因事害之时参知政事巴延特穆尔张晋等分省山东二人者尝劾寿通不进兵台哈布哈至则以其馈运不前断遣

之又以知枢密院事鄂勒哲特穆尔为左丞日尝劾其非亦加以失悞专制之罪擅改其官征至军欲害之事闻廷议喧然而太平以其欲害巳

也遂讽监察御史茂济噜海等 【顺帝纪作御史七十等】 劾其缓师拒命之罪自于帝前力谮之于是诏夺其官爵兵柄安置葢州以知枢

密院事乌兰哈达总其兵台哈布哈闻有诏夜驰诣刘哈喇布哈求救刘哈喇布哈者台哈布哈故部将也以破贼有功拜淮南行省平章政事

时驻兵保定见台哈布哈求因张乐大宴举酒慷慨言曰丞相有大勋劳天子终不害丞相我当自往见帝言之哈喇布哈即至京首见太平太

平问其来故具以实告太平曰台哈布哈大逆不道尔敢妄言祸将及尔若能致之来吾以尔见帝功不细矣哈喇布哈许之还缚台哈布哈父

子送京师未至皆杀之于路 【按台哈布哈元史旧系列传今以其世为外戚移入类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脱脱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八·赵尔巽
  东林列传卷二十·陈鼎
  卷之八百九十三·佚名
  第七卷齐·缪荃孙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佚名
  良时燕婉·胡兰成
  跋·马光
  周颠传·张廷玉
  附录二·胡传
  第二十三节 加富尔之长逝及其未竟之志·梁启超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钱穆
  第一讲·孙中山
  卷三·宋敏求
  四、姜羌为一字·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沈鲸

    第三十一齣 辕门遇友【醉扶归】〔外押生上〕逗荒烟衰草迷谿涧。乱排空剑戟翠巑岏。遍天涯跋涉恁艰辛。况秋声暗度魂将断。今朝目击剑南关。果然是地险连云栈。〔生〕暮宿月留茅店影。〔外〕晓行鸡弄竹窗声。〔生〕相

  • 卷263 ·佚名

    欧阳修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 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 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 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 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疑钝若寒蝇。 欧阳修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二卢象卢象字纬卿汶水人开元中由前进士补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张九龄深器之擢左补阙河南府司録司勲员外郎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禄山之乱象

  • 潘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闽县(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幹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刘克庄为撰

  • 高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高适(702?—765) ,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

  •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刘昫

    御史台 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 ,右台按察诸州。神龙复为左右御史台。延和年

  • 卷八十三·志第五十九·河渠一·张廷玉

        ◎河渠一   ○黄河上   黄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宋熙宁中,始分趋东南,一合泗入淮,一合济入海。金明昌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元溃溢不时,至正中受害尤甚,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馀里。贾鲁为总制,导使南,汇淮入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弘治十七年五月庚寅朔光禄寺卿艾璞陈五事一量减果品正统年间凡遇祭祀并筵宴茶饭等顷茶食果品俱系散撮天顺年间始用黏砌加添数倍成化初年有旨裁革近年以来凡遇奉天殿并先师孔子祭祀果品俱用二尺盘黏砌每盘高二尺用荔技

  • 六朝通鉴博议卷九·李焘

    (宋)李焘 撰作淮堰十三年二月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上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上弗听发徐扬民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于锺

  • 泰戈尔在我家做客——兼忆志摩·陆小曼

    “回忆”!这两个字早就在我脑子里失去了意义,□年前,我就将“回忆”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我不想回忆,不要回忆,不管以前所遭遇到的是甚么味儿,甜的也好,悲的也好,乐的也好,早就跟着志摩一块儿消失了,我脑子里早

  • 尤时熙传·张廷玉

    尤时熙,字季美,洛阳人。禀性机灵,但不合群。嘉靖元年(1522),他正二十岁,乡试中举。这时王守仁的《传习录》刚问世,士大夫多极力排斥,时熙一看惊叹道“:道不就在其中吗?过去我致力于词章,是舍本求末。”其后,因有病在家调养。授元

  • 弋谦传·张廷玉

    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出去巡按江西,因提建议忤逆了皇上,被贬为峡山县知县。又因犯过失而被罢免回家。仁宗在东宫时,素来知道弋谦正直。继位后,把他召回任大理寺少卿。他上书直陈时政,说官吏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七·佚名

    宋 滕珙 撰气类论孟子养气之説答何叔京此段谓孟子论养吾浩然之气当自勿忘勿助长始孟子论养吾浩然之气以为集义所生而继之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葢又以居敬为集义之本也夫必有事焉者敬之谓也若曰其心俨然常

  • 尚书疑义卷四·马明衡

    明 马明衡 撰周书泰誓此篇书序以为十一年观兵十三年防孟津通以文王九年数之为十一十三蔡传深辨其非而以经文为主经云惟十有三年春即为武王即位之十三年也夫虞芮质成西伯受命称王此司马迁不达理道之舛后儒因祖其说孔

  • 文殊师利菩萨·佚名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

  • 答潘圆音问(八则)·太虚

    答一:提倡教学,不济贫穷,是由智强悲弱,智悲未能平均耳。非但学佛者有之,社会中多有此类人。或亦因贫穷者多,善门难开,及济贫适以长惰等观念先横梗在胸也。贵亲娶四妾,或系学佛前已成之事实,非学佛后发生之行为。且少女偶然心欲

  • 卷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 集云堂 编 应化圣贤 舍利弗 入城遥见月上女出城。弗心思惟。此姊见佛不知得忍不。我试问之。乃问甚处去。女曰如舍利弗与么去。弗曰。我方入城。汝当出城。云何言如舍利弗与么去。女曰诸佛弟子当依何

  • 续孟子·林慎思

    二卷。唐林慎思撰,林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 (869)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尉,寻除尚书水部郎中、守万年县令。《崇文总目》及郑樵 《通志·艺文略》,皆载是书二卷,与今本合。《崇文总目》载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