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

记台湾台东州疆域道里地方情形并书后

胡传手稿

胡适校写

州在台湾山后。东滨大海;西际番山;南界阿郎壹溪;北界加里宛社。(册本无社字;册本系指方豪先生钞寄的台东州采访修志册。凡册本有而家藏先人文集钞本没有的,以〔〕为记。)南北延袤三百二十七里;东西宽处数十里、〔窄处十余里〕数十里不等。南距恒春,西南距凤山,西距安平、嘉义、云林、埔里,北距宜兰,皆为番山所隔〔绝〕。

谨按旧通台东之道有六:一由恒春县出东门,东北行十三里至射麻里,又二十里至万里得,又二十里至八磘湾,又北二十五里至牡丹湾,又二十七里至阿郎壹(册作益)溪,又十里至巴塱卫,又十五里至大麻里,又四十里至埤南。此由恒春沿海北达埤南之旧道也。(按方豪先生函告:光绪五年夏献纶着台湾舆图并说,各厅县都附道里表。当时台东还没有设州,所以采访册疆域所记道里,一部分和夏献纶所记同,一部分是后来所加。连雅堂先生着台湾通史卷十九邮传志,也附有后山道里表。今据台湾通史,简称道里表。此条道里表作「自埤南二十里知本,二十五里大猫里,三十三里干仔辟,二十里巴塱卫,十里阿郎壹溪,二十七里牡丹湾,二十五里八磘湾,二十里万里得,二十里射麻里,十三里恒春东门。」)

一由恒春县(册无县字)北五十里之枫港东北行十里至射不力,又北十里至圆山下,又五里至双溪口,又十里至武吉山,又十里至大云顶,又十五里至英华岭,又十里至鲁木麻(册作鹿,道里表同)山,又东十里至阿郎壹(册作益)溪,又北十里至巴塱卫。此通判鲍复康所开之道也。(按此条道里表二作「自枫港十里射不力,十五里双溪口,二十里大云顶,十五里英华岭,二十里阿郎壹溪,十里巴塱卫,二十里干仔辟,二十里干仔仑,十三里大猫里,二十五里知本,二十里卑南。」)

一由凤山县(册无县字)东三十里之下淡水东行十二里至赤山,又十五里至双溪口,又五里至内社,又十五里至昆仑坳,又十五里至大石岩,又四十里至诸也葛,又东二十里至蚶〔虷〕(册蚶皆作虷,下同。)子仑。此同知袁闻柝所开之道也。(此条道里表三作「自下淡水十二里赤山,十五里双溪口,二十里昆仑坳,十里大石岩,四十里诸也葛,二十里干仔仑,十三里大猫里,二十五里知本,二十里卑南。」干仔仑以下与前山至后山道里表二重。)

一由凤山县(册无县字)之下淡水东行三十里至射寮,又八里至红泥嘴,又十六里至立里社,又九里至南昆仑,又东二十里至古阿仑,又二十三里至望春(望春册作春望,道里表同。)岩,又东十里至大乌万溪(亦名大竹高,一名大得吉。)(按:上注原作双行,不加括弧。后凡小注同。册无小注。)又北十里至蚶子仑。此总兵张其光所开之道也。

一由云林县东行十七里,至大坪顶,又七里至茅埔,又八里至红魁头,又五里至头社子坪〔顶〕,又五里至南仔脚蔓,又八里至合水,又十一里至东埔社心,又三里至霜山横排,又七里至东埔坑头,又五里至陈坑,又十里至铁门洞,又十八里至八同关,又十三里至八母坑,又十三里至架札,又五里至双峰仞,又五里至粗树脚,又四里至大命溪底,又十二里至雅托,又十三里至雷风洞,又三十一里至打淋社,又四十里至水尾。此总兵吴光亮所开之道也。

一由宜兰县南五十八里之苏澳沿海南行二十里至东澳,又三十里至大南澳,又三十五里至大浊水,又二十五里至大清水,又二(道里表二作三)十五里至得其黎,又十里至新城,又四十里至加里宛,又十五里至花连(花连册皆作花莲)港,(此条道里表作「自宜兰十五里溪洲渡,五里罗东,十二里猴猴社,十八里苏澳,二十里东澳,三十里大南澳,三十五里大浊水,二十五里大清水,三十五里得其黎,十里新城,五十里花莲港。」)又二十里吴全城,又沿山南行十五里至象〔鼻〕嘴,又十五里至鹿甲皮,又十二里至大巴塱〔兰〕,又十八里至拔子庄,又十五里至水尾。(道里表吴全城以下作三十九里大巴垄,二十二里周塱社,二十二里水尾。)此提督罗大春所开之道也。

以上六道,皆同治十三年秋冬以后,督办台湾海防大臣沉公葆桢建议,用重兵、糜巨饷所开;穿番中以行,处处筑堡设防,剿抚兼施,不遗余力。然兵甫撤,而道即为番所阻;今皆不复能通行,前功尽弃矣。

今前后山相通,只三条仑一缕之道;乃光绪八年以后提督周大发、张兆连相继开通者也。自凤山县南三十里之(册无「县南三十里之」六字)东港东南行三十里至三条仑,上岭十五里至归化门,又东南七里至六仪社,又南十三里至大树前,又南下岭十五里至(册无至字)大树林,又南下岭十八里至出水坡,又东七里下岭至溪底,沿溪东行七里至海,曰巴塱卫,折而北,沿海行十五里至大得吉(即大乌万溪)(册无小注。),又北十五里至蚶子仑,又北二十里至大麻里,又北二十里至知本社,又北二十里至埤南,即光绪元年移驻南路抚民理番同知、今台东州寄治之处也。

由埤南西北十里至大溪口(册作白石口),〔又〕沿溪行十五里至摆那摆社,(此处两本最不同。我因下文有白石口以至摆那摆云云,故疑此本误脱白石口。册本果有白石口而无大溪口。但册本「又」字使我猜想原文应是「至白石口,又十里至大溪口,又沿溪行」。但方先生替我参考了很多图志,都不能对这一段有所补益。)又北七里至鹿寮,又八(册作六)里至鹿寮埔,又七里至雷公火社,又十里至新开园,又五里至大陂,又十里至公埔,又十五里至大庄,又十二里至璞石阁,又十里至迪街,又北二十里至水尾,即光绪十四年奏请筑城设台东州治之处也。

自水尾而东(册无东字)沿大港行,二十五里至海,曰大港口;自大港口沿海而北,十五里至石梯庄,又北十二里至八里环,又八里至猫公社,又北六十五里至花莲港。

自大港口沿海南行,过纳纳社,十里至开伞埔〔册作铺〕,五里至水母丁,又十五里至加早湾,又二十里至彭仔村〔册作存〕,又南十里至乌石鼻,又十里至阿哈姑买,又五里至成广澳,又南二里至微沙鹿,又十三里至马老漏,十里至莪力社,五里至都律社(册无社字),十里至小马武吻,三里至大马武吻,八里至加里猛甲,五里至八里芒,八里至都峦,十八里至基南,四里至猴子山,过埤南溪(册无此四字)〔五里〕至埤南。

此台东内外沿山沿海道〔里〕之全数也。

自巴塱卫以至埤南,皆沿海行沙碛中。自白石口以至摆那摆,皆溯埤〔南〕溪行。自摆那摆以北至新开园,皆溯新武洛溪行。自大陂北至大庄,皆顺网绸溪行。自大庄以北过璞石阁至水尾,皆顺大密北纳河行。自水尾北至拔子庄,则又溯挖铃拗溪行。皆无路,行石碛中;溪多石也。自拔子庄以北达花莲港,则皆(册作又)顺红岩溪行。亦无路(册无此三字),行沙碛中;溪多沙也。所有溪河,皆两山夹之。所有番社皆在山之麓,溪(册作水)之滨。所有荒地皆溪中沙滩稍高之处,稍挂淤泥,草生甚茂者也。弃而不开,恐有水患也。所有已开地亩,皆在近山稍远溪流之处。然亦难免于水患,以山甚陡峻,水涨猛而且暴也(此句册作水易涨且猛而暴也)。此由巴塱卫沿海以北,由埤南沿山以北,所有地段之大略情形也。

自埤南涉溪而北,逾猴子山,沿海北达成广澳,又北达大港口,又北达猫公社,约二百里;可垦之地皆不甚广。自猫公社沿海以北,达花莲港,六十五里之间,亦有可垦之地。从前阿眉番曾开垦成熟;今为木瓜番时出扰杀(册作杀害),避而迁去;路遂不通。此由埤南沿海以北所有地段之大略情形也。

花莲港以北至加里宛各社二十里之间,最为平广,土之膏腴甲于后山;而大卤番时出扰之。加里宛以北,新城、得其黎、大小清水、浊水溪及大南澳等处,延袤一百六十七里(册作百六十里),今已弃在境外。而境内沿山沿河(册作海)所有溪河,夏秋多雨,(册作雨多)水涨阻隔而不能通往来者,岁必有一、二月之久。地势如此,水势如此,是以经营已二十年而土不加辟、民不加多也。(以上分段及标点,以下「书后」的分段标点,都是胡适加的。〕

谨按台东僻在后山,拊(册误作附)全省之背;用兵经营其地,以杜外夷窥伺之萌,所谓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鼾睡也。然由前山陆路劳师凿险,冒瘴深入,扼要设防,剿番、抚番,招民开(册作垦)荒,不遗余力,已二十年,糜饷已数百万,而兵犹不能(册无能字)撤,岁费尚需十余万金。始设厅,继改州,悉以内地之治治之。而至今民不加多,地不加广,如耕石田,徒费财力。且将成为漏卮,无所底止。岂前山可开而后山独不可开哉?

观于郑氏之往事,而得失难易之故可知矣。

郑氏以安平为巢穴,以鹿耳门为门户,以澎湖为障蔽,专事(册作恃)舟楫,以守、以战,以转运百货,厚自封殖,以招诱无业之民,使垦荒地。往来出入,飘忽无常,使中国不测其所为。而台湾日益开拓。盖由外而内,由近而远,渐推渐广,伸缩自如也。

今西洋诸(册作各)国经理各海岛而占据之,皆师郑氏故智。先以舟楫据海口,立市埠。置兵不多,不遽深入。力聚,易以自固。费少,易以持久。以互市诱远近,懋迁有无,使百货外自海至,内自(册作由)山出,各争便捷而自集。久之而人日众,土日辟,自成都会,然后设官以治之。务求有人、有土、有财而足用,不蹈务广而荒之失(册作失之)也。今我开后山,乃反其所为。舍海道,弃舟楫,专事陆道;逾山岭,穿番社,力求深入。处处设防,处处为番所牵制。徒自罢其力于荒山穷榖之中(册作间),如羝羊触籓,不能退,不能遂。师老财费,夫何怪焉!

粤之琼州,孤悬海外,与台湾同。珠崖置郡始于两汉;其来久矣。而(册无而字)深山之中至今犹为(册作有)生黎所据,不入版图,犹台湾之有生番也。自明以来,言琼事(言琼事册作善言兵)者往往议开十字道,横直穿黎心;使北由琼州,南达崖州,东由万州,西达儋州,均无阻隔(册作隔阻);置兵其间,谓可居中以制外。光绪十三年粤督张香涛制军用其策,果开通矣;而山中烟瘴甚厉,兵不能久驻,未几而仍废塞。亦犹台湾所开以通后山之六道皆不能常通〔也〕。可见岛屿之乡,利用舟楫,由海道自外而入易为力,由陆道自内而出难为功;不独台湾然也。

夫台湾后山有成广澳,有大港口,犹前山之有鹿耳门也;有火烧屿,犹前山之有澎湖也。如仿行郑氏之法,据海口而不深入,文埠市(册作市埠)以广招徕,造轮船一艘(册无此四字)、帆船十艘,置兵五百人足矣。杜外夷之窥伺,免内番之牵制,伸缩均得以自如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也。谨附末议,以待择采(册作采择)焉。

〔民国九年(一九二○)六月,周白棣先生从原钞本钞出一本。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三月,罗尔纲先生用原钞本校一遍。民国四十年十月一日胡适重钞;十月九日用方豪先生钞寄的「台东州采访修志册」校一遍。〕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横 夏侯亶弟夔 鱼弘附 韦放·姚思廉
  卷三百六十八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跋·张楚金
  第一百回 举总统孙文就职 逊帝位清祚告终·蔡东藩
  举要卷一·金履祥
  卷之二十一·佚名
  一五八 谕着杭州织造寅着亲往宁波询察天一阁房间书架具样呈览·佚名
  卷七十二·鄂尔泰
  十国春秋卷一·吴任臣
  耿豪传·令狐德棻
  成祖本纪·张廷玉
  潘司空奏疏巻一·潘季驯
  卷二十五·雍正
  职官二七·徐松
  卷二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子寰·唐圭璋

      子寰字圻父,号篁栗,建阳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居麻沙。早登朱熹之门,刘克庄序其诗。   昼锦堂   思纵步,时自驻篮舆,策杖荒郊。为有柔荑可坐,野菜时挑。思忆家山行乐处,片心时逐野云飘。歌长铗、遥寄故人,归路赋隐辞

  • 徐臣·隋树森

    作者简介见戏文部分。 小令 【中吕】满庭芳 乌纱裹头,清霜篱落,黄叶林邱。渊明彭泽辞官后,不事王侯。爱的是青山旧友,喜的是绿酒新筝,相拖逗,金樽在手,烂醉菊花秋。

  •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皇甫规 张奂 段颎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民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

  • 礼运第三十二·王肃

    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毕宾客之事也乃出游于观之上,观宫门外阙周礼所谓象魏者也喟然而叹。言偃侍曰:“夫子何叹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此谓三皇五帝时大道行也与三代之英,英秀谓禹汤文武也吾未之逮也,而有记焉。大道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汪楫

      崇禎三年八月   ○崇禎三年八月   三年庚午八月戊申朔祭社稷免朝   順天府府尹劉宗周上言大興縣皂隸張登欺官悞公為縣官申報府丞行經歷究觧張登拉弟內官張進忠於前月十九日闖入經歷司罵詈不遂復於二十日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正统十三年冬十月甲寅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复给镇远侯顾兴祖成安侯郭晟永康侯徐安驸马都尉焦敬永顺伯薛绶遂安伯陈埙都督佥事陈友俸禄兴祖等先以失误朝参奉旨免问但住俸禄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万历四年六月壬戌朔提督漕运总兵官灵璧侯汤世隆以母病乞归不允○内织染局署局事太监张钺等请敕差官苏杭织造工科都给中刘铉等山西道御史贾如式等交章极言民力匮乏供应浩繁乞赐停止 上曰织造事非淂已科道官既言民力困

  • 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一·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孝宗登真如寺钟楼佛宇挂钟之阁,多虚其中,盖欲声之透彻也。孝宗潜跃,在幼岁时,偶至秀州郡城外真如寺,登钟楼游戏,而僧徒先以蘧藤覆空处,上误履其上,遂并坠焉。旁观之人,失色无措,亟往视之,乃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五·阿桂

    正月丙辰明亮富徳奏言达頼喇嘛班禅额尔徳尼在前藏后藏聚集喇嘛四万余众讽经百日以彰天讨所加人心无不効顺【臣】等前奉谕防遵即敬谨译谕晓示附近南路大小土司今据徳尔格忒巴塘孔塘里撤麻书纳林冲绰窝白立东科以及明正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八·佚名

    髙祖上项籍【温公 老泉 李观 东坡 何去非】髙祖入闗【子由】还定三秦【唐子西】食其下齐城【吴筠】挠楚权趣刻印【东坡】纪信诈降楚【卢藏用】楚杀周苛【李观】楚置王陵母军中欲招陵【王元之】斩丁公【皮日休 温

  • 卷十一·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一宋 林虙 编西汉十一哀帝【三十三】益封王根等诏【绥和二年】曲阳侯根前以大司马【一云前在位】建社稷防益封二千户太仆安阳侯舜徃时防太子家导朕【一云辅导】忠诚专壹有旧恩益封五百户新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唐太宗贞观初上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寃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

  • 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司马光

    唐纪六十二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 [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仅而得免。上闻之大惊,命神策六军遣兵防卫,敕中外捕盗甚急,竟无所获。乙丑,百官入朝者九

  • 卷三百五十五·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五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观布施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寂静若不寂静。若远离若不远离。亦不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

  • 卷第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尔时四王子。与诸人众渐渐前行。至雪山下弶伽河侧。近劫比罗仙人所住之处。时四王子与诸人众。各剪茅草以为屋舍。依此而住。尔时众人共相采捕以自养活。时

  • 筮仕金鉴·邵嗣宗

    周公仪休相鲁嗜鱼一国争市鱼献之休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惟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周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上安信乎曰信于令安敢乎

  • 神针·平江不肖生

    短篇小说集,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五篇:《何包子》、《秦鹤歧》、《神针》、《梁懒禅》、《杨登云》。合肥何包子,是六十年前驰名南北的捕头,于今已死去四五十年了。而合肥人不谈到侦探与武侠的事情上面去便罢,谈必拉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