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潘牥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闽县(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幹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潘牥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

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

折得梅花独自看。

潘牥词作鉴赏

此词有小题云:“题南剑州妓馆”。乃重临旧地,怀旧悼亡之作。

此词起笔就说“生怕倚阑干”,这是为什么呢?下句即点明:“阁下溪声闻外山”。原来是因为怕听那“阁下溪声”,怕看那“阁外山”。这种发端突兀的倒插笔法,极易抓住读者。昔日曾与伊人朝暮共赏的阁外山水,怎不令人黯然伤情!“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历劫不变的自然风景,还同往日一样;那个如仙的女子,却永远不会回来了。面对着眼前不变的青山绿水,痛感“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无奈那纤雨流云般的缠绵之情,总是留在心头。胸中郁结,不得不一叹再叹,一吐再吐。“依然”两字一顿,恰如眼含热泪的悲怆的呜咽声。

此词过片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希望晴雯死后化为花神一样,表现了一片痴情。词人幻想着:“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如此美丽、善良的人,怎么会死去呢?一定是化为仙女,乘鸾飞升了。词人多么希望他所钟爱的人会在这月色朦胧之夜,乘驾飞鸾从天而降,来跟自己共叙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他徘徊阁台,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着那环佩叮咚声的传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待芳魂而终不来,月已西沉,寒霜又下,余辉更觉惨淡,飞霜寒气逼人。此处连用两个“又”字,写尽心中凄凉况味,道出了死别的无情现实。夜已深,但他还是无法归寝,世间唯有情难舍啊。真情难以撇下,哀思又无法排遣。在这百无聊赖之时,只有“折得梅花独自看了”!这一结悲切极了,其寂寞凄凉、哀苦无告之状历历如在目。折花独看时的心情如何呢?恐怕难免要想起过去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往事悠悠,仍在心头。如今,凤去楼空,只有独对手里的梅花了。梅花姿致韵秀,品格高洁,看到它,似乎看到了所爱者的影象。万千思绪,皆从这“独自看”三字中传出。

上片说怕见旧时山水,这里偏偏又折花独看,总之是表现了作者摆不脱、撇不下的悲思和旧情的重重缠绕,真是越矛盾越见深情。

小词,贵在以情韵取胜。此词虽为小令,却有许多婉转之处。正如况周颐所说:此词“有尺幅千里之妙”。结句中又暗藏许多委婉曲折,哀感无限,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六·彭定求
  陈以庄·唐圭璋
  汪相如·唐圭璋
  李壁·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六·曾国藩
  第三十一出 草檄·孔尚任
  飞毛腿·闻一多
  卷十八·唐圭璋
  二集卷三十五·乾隆
  卷二十·韩淲
  卷240 ·佚名
  卷一·方回
  致吴景超·闻一多
  卷四·蔡正孙
  跋·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八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杜侍郎挽词三首【紘】 美政真吾母【荀子曰儒者在本朝则美政离骚经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後汉杜诗为南阳太守人方于召信臣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名家更杜陵【老杜诗

  •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七卢纶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野情随卷幔军士【一作事】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鹤分琴久罢书到鴈应还

  •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四十三·赵尔巽

      蔡毓荣哈占杭爱鄂善华善 董卫国佟国正 周有德张德地伊辟王继文   蔡毓荣,字仁庵,汉军正白旗人。父士英,初籍锦州。从祖大寿来降,授世职牛录章京。从转战有功。顺治间,累迁至右副都御使。出为江西巡抚,疏陈兵后荒芜,请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四九 湖北巡抚李绶奏续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及作速抽改给还缘由折·佚名

    一○四九 湖北巡抚李绶奏续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及作速抽改给还缘由折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湖北巡抚臣李绶跪奏,为遵旨抽改《纲目续编》,恭折汇奏,仰祈睿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一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因披

  • 后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五 宋 朱子 纂集 唐介 质肃公 字子方荆南人举进士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参政 张尧佐者以进士擢第累官至员外郎知开州会其侄女有宠於仁宗遂骤迁

  • 卷二十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丁酉(一六五七)、大清顺治十四年(永明王永历十一年、鲁王十二年)春正月甲辰朔永明王在云南,鲁王在金门。帝复遣王自奇偕张虎慰谕孙可望于黔;自奇告可望曰:『定国孤军,易擒也』。可望密令自奇为内应;自

  • 卷八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八十图绘【四  图说二】自西直门至西华门图说进西直门路右重檐演剧彩台左为迎驾官员集所中设香案後列金书百夀字屏风重廊叠槛间架曲折文石疎筠幽花秀木夹侍康衢稍前为立象上植旛竿五色陆

  • 十一 北票煤矿公司(1921—1925)——《努力周报》(1922—1923)·胡适

    我认识在君和徐新六是由于陶孟和的介绍。他们都是留学英国的。孟和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又是《新青年》杂志的社员,新青年社是一个小团体,其中只有孟和和我是曾在英美留学的,在许多问题上我们两人的看法比较最接近。在君和新

  • 第三卷·冯梦龙

    孤臣纪哭崇祯癸未进士孤臣程源泣血纪癸未年八月二十七日,会试榜放,首陈名夏,源列一百四十二名,出于宫庶方公坦菴讳拱乾之门。九月十四日,廷试,赐杨廷鉴、陈名夏、宋之纯进士及第;源列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先是,贼自中州入楚,荆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法师不空奉 诏译  尔时毗沙门天王。在于佛前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为未来诸有情等利益安乐。丰饶财宝护持国界故。说自真言。我此真言

  • 增集续传灯录目录·南石文琇

    (原在每卷初今合集于兹) 卷第一 大鉴下第十八世  天童应庵华禅师法嗣(嗣虎丘) 天童密庵咸杰禅师 南书记 侍郎李浩居士(已上三人旧传) 光孝善登禅师 严康朝教授 凤山守诠禅师(此后无传) 禾山心鉴禅师 智者满禅师

  • 卷第八·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八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宣州兴教坦禅师 坦禅师。温州牛氏子。业打银。因淬砺瓶器有省。即出家参琅琊觉公。机语顿契。天衣怀住兴教。师为第一座。及天衣受他请。欲闻州乞师继住。

  • 卷第四十四·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四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十四 江州圆通道旻圆机禅师(南十四泐潭乾嗣) 因左丞范冲宇致虚守豫章时过谒。茶罢曰。冲行将老矣。堕在金紫行中。去此事稍远。通呼内翰。公应诺。通曰何

  • 中国之武士道·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是梁启超为补足国民精神教育,实现中华复兴而撰写的尚武精神著作,在新时代发展中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尚武精神提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之武士

  • 黄帝阴符经集解·佚名

    一名《阴符经十家集解》。道教书。原题有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离权、吕岩、施肩吾、崔明公、刘玄英、曹道冲十人注,故名。然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吕等显系依托。采用三百字经文本,分为三章。每章一

  • 内科摘要·薛己

    内科著作。明薛己 撰。二卷。己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父薛铠,精医理,尤以儿科见长。立斋医学造诣较深,初以疡医知名,后又以内科著称,并兼通妇、儿、五官各科。正德间选为御医,嘉靖间晋升院使。撰有 《外科发挥》

  • 万善同归集·延寿

    凡三卷。北宋延寿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而后以问答体解明其意旨。问答总数有一一四条,其中第一一二条(大四八·九九二上):‘问:“此集所陈,有何名目?”答:“若问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