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节 加富尔之长逝及其未竟之志

第一国会开会数月后,而加相国遂长逝。相国毕生之志事亦既十就八九矣。虽然,国之进步靡有穷,人之希望靡有穷,故爱国志士之责任之怀抱之缺憾亦靡有穷,于是加富尔遂自觉遗下无量数未了之缘,赍志以殁。其最大者则有二端:一曰尼布士善后问题也。尼布士虽合并,然其民未能同化。尼布士人久伏于专制政府之下,不知有法律,近以民气大动之后,流于嚣张,动辄以反对政府为事,于是廷议有欲以严峻之手段治之者。加富尔大忧焉,常语人曰:“若妄下戒严令,以威力治国,以军政临民,虽有智者,必不能善其后也。”加富尔深惧彼捐馆舍之后,执政者以此坠其业也。其在病床,如梦魇然辄喃喃自语曰:“勿下戒严令,勿下戒严令。”如是日数十次,盖忧之深矣。二曰教皇权限问题也。罗马教皇,以千年来掌握意大利之大权,其权不徒在宗教教育而已,而兼及于政治。使教皇而认此半岛(即意大利)为彼所辖之土地,则意大利王决不得为国民的政府之元首。其事理至易明也,然以教皇之尊严,固非能以待尼布士王之法待之也,而欲彼之甘自退让,将千年固有之权力,拱手以畀意王,又事之至难望者也。于是乎意廷不得不穷。当1860年,罗马康达之地之合于意也。教皇固已大怒,宣言屏逐其民于教外,夫使英玛努埃、加富尔即见绝于教皇,亦不足以为二子损,无如彼君臣者,皆热心于教会之人也。故常兢兢焉,不欲有所犯。虽然,无一国之大计,又安得含忍以终古也。加富尔深知乎改革之业,非通于全局而不能为功也。彼常言曰:“凡择一国之京师,不可不因人民之感情。罗马者,实适于为大国之首都。征诸历史上、智识上、德义上而皆然者也。为今之计,宜使教皇知教会之威力,不必依于政权而能独立。教皇脱离政权,然后教会益以光荣,吾有一主义欲宣布于意大利,即‘建设自由教会于自由国’是也。”云云。加富尔怀此主义,屡与罗马宫廷恳笃协议,而事与愿违,意大利每进一步,则教皇之执拗愈深一层。此等梦想,来往于此大政治家之脑者,殆数十年,而卒怀此梦想以入于地。吁,可悲矣!

加富尔三十余年之生涯,历人类所不能历之勤劳,荷人类所不能荷之忧虑。其晚年所经历,至可喜之胜利,与至可悲之失败,循环相续,而彼铁石比坚金玉失莹之躯体,亦销磨尽矣。王英玛努埃于其弥留前十日,寸步未曾离侧,易箦之时,无一言及他事,惟疾呼曰:“下戒严令于尼布士,臣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惟清彼等,清彼等,清彼等!”(Lilavi,lilavi,lalavi)

最后之一刹那,犹顾其旁侍之爱弟而言曰:“吾弟乎,吾弟乎,自由国中之自由教会!”(Brate,brate,Iibera chiesa in Iibera stato)

1861年6月6日,意大利独立大政治家宰相伯爵加富尔薨,上自王,下至士大夫、农民、商贾、儿童、走卒,莫不悲恸,如丧考妣,朝为罢朝,野为罢市,全意大利国民沉于烦恼海者数月。呜呼!意大利人之桎梏,加富尔解之;意大利人之荆棘,加富尔锄之;意大利人之常识,加富尔教之;意大利人之自由,加富尔畀之。意大利非加富尔之妻,而加富尔之儿也。加富尔之弃意大利也,年仅五十一,使更假以十年,其未竟之业可以竟,其未偿之愿可以偿,吾敢信意大利之国势,不止于今日也。加富尔之造意大利,与俾斯麦之造德意志同,而俾斯麦之死后于加富尔殆三十年,此德之所以能如彼,而意之所以仅如此也。此吾所以不得不重为意大利人悲也。虽然,加富尔亦可以瞑矣。林肯以放奴为一生大事业,南北美之难甫定而林肯逝;加富尔以统一意大利为一生大事业,第一国会甫开而加富尔逝。呜呼!加富尔其亦可以瞑矣。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脱脱
  ●卷二十八·徐梦莘
  西南纪事卷十二·邵廷采
  雷学淇校辑本《世本》·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卷十三·宇文懋昭
  一二八一 大学士和珅等奏请修书议叙升用人员缘事降调分别办理折·佚名
  卷二十五·鄂尔泰
  绎史卷四十四之四·马骕
  西南夷传·李延寿
  马世龙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七·雍正
  第二节 南方诸国·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二杂缀谐语附·梁章钜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涘答圣朝。”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圣朝无弃物;余事作诗人。”其实“诗人”二字尚

  • 第二折·佚名

    (净扮张士贵领卒子上,云)自小从来为军健,四大神州都走遍。当日个将军和我奈相持,不曾打话就征战。我使的是方天画杆戟,那厮使的是双刀剑。两个不曾交过马,把我左臂厢砍了一大片。着我慌忙下的马,荷包里取出针和线。我使双线

  • 卷198 ·佚名

    刘学箕 溪园 溪园辟平畴,左右接林麓。 沉沉水浮堰,泛泛潭转曲。 果木渐成行,台榭亦营篵。 何时东风起,吹满枝上绿。 刘学箕 夏雨叹 君不见去年六月田作龟兆拆,祷祠乞雨遍村陌。 时当饥馑民

  • 第九十一回 赖直谏太子得承基 宠正宫词臣同抗议·蔡东藩

      却说元帝寝疾,逐日加剧,屡因尚书入省,问及景帝立胶东王故事,即汉武帝。尚书等并知帝意,应对时多半支吾。原来元帝有三男,最锺爱的是定陶王康,系傅昭仪所出,见前文。初封济阳,徙封山阳及定陶,康有技能,尤娴音律,与元帝才艺相

  • 卷第一百三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四七六)〕1春,正月,

  • 大事记通释卷一·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易大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

  • 四六五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孙仰曾等人请翻刻聚珍版书籍折·佚名

    四六五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孙仰曾等人请翻刻聚珍版书籍折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九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恭刊聚珍版书籍事。窃臣接准武英殿修书处咨文内开:本处总裁臣董诰奏请将聚珍版排印各书发给江南等五省翻刊通行一

  • 厚黑丛话卷五·李宗吾

    成都《华西日报》二十五年一月二月  去岁元旦,华西报的元旦增刊上,我作有一篇文字,题曰《元旦预言》。我的预言,是“中国必兴,日本必败”八个字,这是从我的厚黑史观推论出来,必然的结果,不过其中未提明厚黑二字罢了。今

  • 卷十三·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十三无锡蔡德晋撰凶礼士丧礼下筮宅冢人营之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宅墓域也冢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营犹度也南其壤为葬时北首故壤在足处也敖君善曰士筮宅而不卜避尊者之礼也】既朝哭主人皆往兆

  • 卷一百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防第五十七哀公元年考异足利本传逢滑当公而进滑作猾 暴骨如莽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异本莽上有草字 亲廵其孤寡而共其乏困无上其字 冬十一月晋赵鞅

  • 卷五·姚炳

    <经部,诗类,诗识名解>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五 钱塘 姚炳 撰 兽部 鼠 鼠【召南行露篇】鼠具尾足如兽其属若鼬鼠鼫鼠皆出没山林与猿兔同类说文以爲穴虫者犹倮毛羽介之说盖生物通称也尔雅诸书并列兽部陆农师误读

  • 乡饮酒义·姚际恒

    「乡饮酒」不必尽同乡饮酒礼,古人为文虽共为一事,亦必另措手眼,不规规以某义释某礼,如后世拘儒所云也。礼记诸篇大抵经周礼剽窃其义而改其节目者,皆为注疏屈礼记以从之,一一解坏。如此篇第谓先王之法,乡有司相与尊贤,为宾于庠

  • 卷二十八(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大乘十法会第九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大阿罗汉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净无垢宝月王光。即从坐起整服右肩。右膝胡跪莲花台上。至如来所合掌向佛

  •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佚名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lsquo;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

  •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佚名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及众菩萨五千人俱,皆尊菩萨&mdash;&mdash;神通睿达,权慧变化,游三千世界,普利一切莫不蒙济。于时舍卫国大城之中,有豪长者名比罗达(晋言威施),与

  •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四·胡珽

    往生女人第六田婆田婆。泰州野田庄人。夫妇俱信三宝。造像放生。斋僧布施。其夫日诵法华经。婆独念佛。如是二十余年。婆忽於顺治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向子言。可将二妹领回。我今日西方去矣。子从之。家人都为泪下。

  • 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

    作者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的父亲把一套闲置的实验室改成“密室”,安妮一家在密室中生活了两年,直到遭人举报,才被纳粹投入集中营。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表现了寂寞苦闷的

  • 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6卷。清陈念祖(修园)原著,陈蔚(古愚)参订,陈元犀(灵石)韵注。书成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全书自“痉湿暍病方至妇人杂病方”,共收载《金匮》206方,以歌括的形式简要介绍诸方之方名、主治、药用剂量及煮服法等,并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