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二

卢象

卢象字纬卿汶水人开元中由前进士补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张九龄深器之擢左补阙河南府司録司勲员外郎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禄山之乱象受伪署贬永州司户起为主客员外郎道病卒集十二卷今编诗一卷

赠程秘书

客自岐阳来吐音若鸣凤孤飞畏【一作果一作长】不偶独立谁见用忽从被褐中召入承明宫圣人借顔色言事无不通殷勤拯黎庶感激论诸公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顾余【一作今】久寂寞一岁麒麟阁且共歌太平勿嗟名宦薄

家叔徵君东溪草堂二首

开【一作関】山十余里青壁森相倚欲识尧时天【一作人】东溪白云【一作足】是雷声转幽壑云气杳流水【一作相表里】涧影生龙【一作虫】蛇岩端翳柽梓【一作梓杞】大道终不易君恩曷能已鹤羡【一作筭】无老时龟言摄生理浮年笑六甲元化潜一指未暇扫云梯空慙阮氏子

今朝共游者得性闲未归已到仙人家莫惊鸥鸟飞水深严子钓松挂巢父衣云气转幽寂溪流无是非名理未足羡腥臊讵所希自惟负贞意何岁当食薇

郷试後自巩还田家因谢邻友见过之作

鸡鸣出东邑马倦登南峦落日见桑柘翳然丘中寒邻家多旧识投暝来相看且问春税苦兼陈行路难园场近隂壑草木易凋残峰晴雪犹积涧深氷已团浮名知何用岁晏不成欢置酒共君饮当歌聊自寛

青雀歌

啾啾青雀皃飞来飞去仰天池逍遥饮啄安涯分何假扶揺九万为

杂诗二首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一作上】名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赠广川马先生

经书满腹中吾识广川翁年老甘无位家贫懒发蒙人归洙泗学歌盛舞雩风愿接诸生礼三年事马融

峡中作

高唐几百里树色【一作云树】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云【一作雷】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囘

竹里馆

江南氷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永城使风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一别故郷道悠悠今始归

和徐侍郎丛筱咏【一作蒋涣诗】

中禁夕沈沈幽篁别作林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隂

驾幸温泉

传闻圣主幸新丰清跸鸣銮出禁中细草【一作佳气】终朝随步辇垂杨几处绕行宫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此日小臣徒【一作从】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

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

佐理星辰贵分荣涣汗深言从大夫後用答圣人心骑拥轩裳客鸾惊翰墨林停杯歌麦秀秉烛醉棠隂爽气凌秋笛轻寒散暝砧秪应将四子讲德谢【一作识】知音

赠张均员外

公门世绪【一作业】昌才子冠裴王出自平津邸还为吏部郎神仙余气色列宿动【一作助一作炳】辉光夜直南宫静【一作近】朝趋北禁长时人归【一作窥】水镜明主赐衣裳翰苑飞鹦鹉天池待凤凰承欢【一作欣】畴日顾未纪【一作记】後时伤去去图南远微才幸不忘

送祖咏

田家宜伏腊岁晏子言归石路雪初下荒村【一作山】鸡共飞东原多【一作同】烟火北涧隐寒晖满酌野人酒倦闻邻女机胡为困【一作因】樵采几日罢【一作解一作被】朝衣

送綦母潜

夫君不得意本自沧海【一作江】来高足未云骋虚舟空复回淮南枫叶落灞岸桃花开出处暂为耳沈浮安系哉如何天覆物还遣世遗才欲识秦将汉尝闻王与裴离筵对寒食别雨乘春雷会有徵书到荷衣且【一作莫】漫裁

送赵都护赴安西

下客【一作结发一作结客】候旌麾元戎复在斯门【一作文】开都护府兵动羽林皃黠虏多翻覆谋臣有别离智同天所授恩共日相随汉使开宾幕胡笳送酒巵风霜迎马首雨雪事鱼丽上策应无战深情属载驰不应行万里明主寄安危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一本题上有同李北海四字】

谢朓出华省王祥贻佩刀前贤真可慕衰病意空劳贞悔不自卜游随共尔曹未能齐得丧时复诵离骚闲?七贤地醉餐三士桃苍苔虞舜井乔木古城壕渔父偏相狎尧年不可逃蝉鸣秋雨霁云白晓山高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作落】一毛故人皆得路谁肯念同袍

戏赠邵使君张郎

少妇石榴裙新妆白玉面能迷张公子不许时相见

同王维过崔处士林亭

映竹时闻转辘轳当窗只见网蜘蛛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蒙笼一老儒

寄河上段十六【一作王维诗】

与君相识【一作见】即相亲闻道君家住【一作在】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寒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寃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虵新可叹文公覇平生负此臣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一作悲】其别兼赋是诗三首【俱见王维集第一首题云休假还旧业第二第三首题云别弟妹】

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畴类【一作时辈】皆长年成人旧童子上堂家【一作嘉】庆毕愿与亲姻迩【一作齿】论旧或余悲思【一作目】存且相喜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中饮【一作饭】顾王程离忧从此始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念昔别时小未知疎与亲今来识离恨掩【一作拭】泪方殷勤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默默宛作越人言【一作语】殊乡甘水食别此最为难涙尽有余忆

叹白髪【一作王维诗】

我年一何长鬓髪日已白俛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惆怅故山云裴回空日夕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一作孟浩然诗】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一作已狎】鸥眷言华省旧暂滞【一作拂】海池游郁岛藏深竹前谿对舞楼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

吴越山多秀新安江甚清【见河岳英灵集】书名会粹才偏逸酒号屠苏味更醇【赠郑? 见唐语林】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仭峰【赠怀素 见顔真卿序】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五百八十三·彭定求
  牟子才·唐圭璋
  黄某·唐圭璋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第四十六回 一棹渡长江只为着渔香猎艳 千金买小妾空费了巧语花言·萧晶玉
  第三折·佚名
  第二折·佚名
  第四折·史樟
  冯子振·隋树森
  卷98 ·佚名
  卷88 ·佚名
  卷九十九·陈思
  卷十五·乾隆
  第六回 方氏骂官·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四·彭定求

        卷64_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姚崇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石泉石镜恒留月,   山鸟山花竞逐风。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卷64_2 【故洛阳

  • 第三十四章 冥司断案·屠隆

    〔小生上〕苦塡不满火坑。屡偿难了寃债。安得三轮尽空。化作莲花世界。自家阎罗天子。日夜为众生造业。勘磨公案。判断罪狱。不得安闲。世人造业。不论广众大庭。暗室屋漏。不论施为行事。动念举心。这裏幽隐悉知。毫发

  • ●种玉记目录·汪廷讷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赠玉第三齣 园逅第四齣 梦俊第五齣 縧探第六齣 笺允第七齣 奇术第八齣 赴约第九齣 露遣第十齣 怆别第十一齣 宠拜第十二齣 虏骄第十三齣 拂券第十四齣 隙中第十五齣 促晤第十六齣 

  • 卷2 ·佚名

    艾性夫 谢吴子与惠诗 解后西风野菊黄,别来冉冉历三霜。 未偿诗债如山重,曾结交盟引梦长。 老病终年亲药裹,清谈何日倒书囊。 闻君读罢多娱乐,萱草春深棣萼芳。 艾性夫 须语眉 只为长供撚断吟,萧

  •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 忽然间书桌上怨声腾沸: 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 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 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 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 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香炉咕喽着“这些

  • 列传第八 赵贵 独孤信 侯莫 陈崇·令狐德棻

    赵贵字符贵,天水南安人也。曾祖达,魏库部尚书、临晋子。祖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贵少颖悟,有节概。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荣败,尔朱荣以贵为别将,从讨元颢有功,赐爵燕乐县子,授伏波将

  • 卷十一 漢紀三·司马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重光赤奮若(辛丑),凡三年。   高皇帝五年(己亥、前二O二年)   冬,十月,漢王追項羽至固陵,與齊王信、魏相國越期會擊楚;信、越不至,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堅壁自守,謂張良曰:「諸侯不從,柰何?」對曰:「楚兵

  • ●卷三十五·赵翼

    ○万历中矿税之害万历中,有房山民史锦、易州民周言等言,阜平、房山各有矿砂,请遣官开采,以大学士申时行言而止。后言矿者争走阙下,帝即命中官与其人偕往,盖自二十四年始。其后又于通都大邑增设税监,故矿税两监遍天下。两淮又

  • 第十章 刑法·吕思勉

    谈中国法律的,每喜考究成文法起于何时。其实这个问题,是无关紧要的。法律的来源有二:一为社会的风俗。一为国家对于人民的要求。前者即今所谓习惯,是不会著之于文字的。然其对于人民的关系,则远较后者为切。中国刑法之名,

  • 吴安国传·脱脱

    吴安国字镇柳,处州人。他是太学进士,累官升任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金国,逢金人背弃盟约,把他拘留胁迫他服从,吴安国毅然正色说:“我的头可以得,我的气节不可以强夺,只知道为帝王的事业竭诚而死,皇帝的使命怎么敢侮辱

  • 十五年·佚名

    (乙亥)十五年清嘉慶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丁亥朔,行陳賀于仁政殿,權停例也。頒敎文若曰:躋慈齡於大耋,慶曠簡編,擧縟禮於元正,歡溢區宇。追先王考,廣八方恩。恭惟孝康慈禧貞宣徽穆惠嬪邸下,京室之嬪,聖人之母。昔閟宮四重騰頌,珩珮

  • 疑何疑·方以智

    疑何疑?谁非可疑?又谁可疑乎?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善疑天下者,其所疑、决之以不疑;疑疑之语,无不足以生其至疑。新可疑,旧亦可疑;险可疑,平更可疑。为其习常,故诡激以疑之。诡诡成习,习为嗢噱,故不如自然疑之至险至

  • 卷第十六·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六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三 赵州因僧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曰吃粥了也未。曰吃粥了也。州曰洗钵盂去。僧大悟。 云门偃征云。且道有指示无指示。若言有。赵州向伊曾道个甚

  •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于夜之初分,顺观缘起诸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 晁氏墨经·晁说之

    晁说之撰。制墨之书

  •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佚名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炼丹择日避秽之法。内称:道士摄生炼丹皆有禁忌,应避十二秽,若不避秽则丹不成。书中列举十二条炼丹避秽日历。如「阴阳交会秽」有云:春丁卯

  • 皱水轩词筌·贺裳

    词论著作。中国清代贺裳撰。裳字黄公,江南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工于词,著有《红牙词》1卷。《皱水轩词筌》共1卷,赖古堂集本为54则,今人唐圭璋又据《倚声集》、《词苑丛谈》、《昭代丛书》三书补遗13则,合之共67则。作者在论

  • 铁围山丛谈·蔡絛

    笔记。宋蔡絛撰。六卷。絛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别号无为子,兴化仙游(在今福建)人。官至徽猷阁待制。有《西清诗话》已著录。其父蔡京,于徽宗朝几度执政,封鲁国公,叔父蔡卞,兄蔡攸、蔡儵、蔡翛等皆居显官。蔡京父子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