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三

景泰六年闰六月乙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故镇守广东雷廉等处都指挥佥事陈德子昭袭为陆安卫指挥使

○四川按察司佥事刘福奏保泸州知州贺让富顺等八县知县李贞等俱堪升调又保为事知县刘原改任别任吏科劾其狥情滥举不谙宪体请下巡按御史治罪从之

○丙午南京监察御史苖穟言臣见南直隶府州县卫所问刑官不问罪之轻重一概监禁有一年不决者有半年不理乞通移文在外问刑衙门今后真犯死罪监禁外其余轻重罪囚不许久禁照旧例大事五日小事三日不与决断者听受禁之人赴巡抚巡按等官伸告则囚犯不致淹禁而囹圄空虚矣 诏从之

○戊申升礼科左给事中杨燧为本科都给事中

○赐辽府松滋王庶弟镇国将军豪塽夫人秦氏及第二妹临武县主仪宾杜通第三妹邵阳县主仪宾阳伯川 诰命冠服鞍马等物

○周王子垕昨城王子壉各奏以受册封欲亲赴阙谢恩复书止之

○保安王公鋉奏母何氏患风疾求 赐药饵 帝命太医院依方给之

○己酉设四川灌县守御千户所摘成都后卫右千户所官军实之先是左副都御史寇深董卜韩胡久蓄异志而灌县实当其冲宜筑城置守以防未然事下兵部移文四川巡抚及三司议以为故宜有是命

○庚戌巡按广西监察御史沈琮等奏湖广武冈州杨峒等寨首贼杨通秀等纠率夷类越境屡于全州及西延巡检司地方杀掠为民患把哨都指挥秦敏哨守西延都指挥李敬等不能防御乞治其罪 诏姑不问移文总督等官廉察敏等失机事实及贼情如何从实具奏处置

○辛亥广东高要新会二县抚猺人谢守信猺首朱亚回等来朝贡方物 赐彩币纱绢有差

○易午门朝钟旧钟无故忽失声故易之也

○降福建按察司杨珏为湖广黄州府知府浙江道监察御史练纲为狭西西安府邠州判官纲巡按福建兴珏不相能珏乘轿道遇纲不下纲憾之由是互相抵讦珏奏纲应科举时怀挟文字及巡按又与盐运使史潜赂贿交通以求人保升都御史纲奏珏额外滥设皂隶役占马夫纳月钱俱下狱法司言纲珏奏词俱伪坐赎还职 帝以纲等有乖宪法体俱降之

○壬子调吏科给事中卢祥为山西平阳蒲州判官初祥劾吏部左侍郎项文曜憸邪谲诈愚弄尚书王直尝以私注其乡人为直隶行唐县丞适旧任县丞未满复以注福建沙县二邑皆丰富及朦胧奏升坐事御史张澜为参议丁忧御史项璁为副使专擅蠹坏选法下多官按其状文曜亦讦详尝嘱己欲升本科都给事中及左右给事中俱不从乃挟私陷害并诉奏升二御史时悉同尚书直无胧朦状乃命并执详按之刑部及多官坐文曜赎杖详赎徒俱还职诏以文曜未免有私其姑宥之详职近侍乃挟诈妄奏令赎既调用于外已而十三道御史张蓥等复上疏言廷鞫时时文曜尝面讦礼部右侍郎姚夔为祥嘱直等求升左右给事中法司乃党比不奏及恐御史执法等不从不令预议乞自今凡廷鞫罪囚宜会内阁大臣并六科十三道庶几奸党不致欺蔽而刑罚得以适平诏文曜等事既已处之姑置不问但今后凡多官议事俱会内阁及六科十三道

○铸给四川都司新设灌县守御千户铜印一颗百户所铜印十颗印夜巡铜牌五面

○江川徽王徽煝奏冠服年久朽敝保安王公鋉奏原赐织金常服窄短不堪用 命工部造办仍命各先给大红织金襄龙纻丝纱罗各一疋

○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直少傅兼太子太师吏礼部尚书胡濙任满六载俱 命复职羊酒劳之

○癸丑赐永寿王第四子镇国将军公镤并镇国将军志王□垂第三子辅国将军公镕 诰命冠服等物

○交城王美垸奏旧赐免服并皮弁服损坏乞赐新服 命工部制与之

○甲寅升四川布政司右参政何瑄为左参政监察御史顾曜为福建按察司副使汪琰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周文盛为四川按察司副使余泰为广东按察司司事复除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李贵于四川布政司以亲丧服阕也

○总督两广军务太监班祐奏湖广武冈州黄蓬峒襕等寨苖贼往往越境流劫广西全州地方北及调兵剿杀则奔避岩壑官军一退施得出没以致经年累月军士疲于守哨欲令湖广总兵官及守备武冈参将等官量率士马与臣等克期会合剿捕尽绝从之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杨绍工部右侍郎赵荣总督主事刘善指挥王玉修盖通州仓廒日久弗成军匠劳苦当究其罪 帝宥荣罪余命刑部鞫之

○董卜韩胡宣慰使司都指挥使克罗俄监粲死提督松潘兵备刑部右侍郎罗绮等以闻少保兼尚书于谦等言克罗俄监壑谲诈今称病死未可遽信宜再移文绮遣人体察虚实否从之

○乙卯 命故狭西行都指挥佥事马驯子麟袭为甘肃州左卫指挥使设湖广襄阳府房县抚民县丞一员以地旷山多逃民所聚故也

○西域坊草场火

○提督山海等处关右副使御史李宾以虚报达贼声息陈情服罪 诏宥之再犯不宥

○丙辰赐灵丘王第四子名曰仕土□胁第五子名曰仕<壉-豕乎>乌思藏南林叱寺剌麻克矣失贡舍利 赐宴并彩币等物

○戊午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萨琦奏臣近因庶母郑氏在家患病臣止有一子文昌遣归侍奉汤药不幸相继皆故忧愁痛切情不能堪况臣年老鳏居内无伯侄子侄强近之亲外无经营丧葬可倚之人且庶人母有期年之服乞容臣给暇还家安葬从之

○己未 命故广东都指挥佥事王<王朁>子源袭为广州右卫指挥使

○黜贵州按察司佥事王贯为民贯以公干至晋安州官科歛白金等物为巡按御史伍星会所劾覆治有验故黜之

○昏刻金火二星俱入太微垣右掖门

○壬戌给庆府甘泉郡主并仪宾路星岁禄八百石内米五百石折钞三百石

○广西博白县徭首陈应文等来贡方物 赐钞绢有差

○癸亥 命故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文广子宁袭为都指挥同知于本司带俸以广战殁故也

○甲子调金吾左卫带俸指挥佥事王善于永清右卫治治

○乙丑 命故江西都司都指挥使杨真子隆袭为袁州卫指挥使

○丙辰寅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石仆自陈衰老无为乞放归田里 帝曰兵部军政至繁卿协理其事不必以年老辞退

○提督倒马等关右佥都御史彭谊奏守备都指挥佥事胡玺明知所部官军逃归不行执问似有受赂之状宜下巡关御史究治从之

○卯时日生紫气一道未久渐散

○丁卯五府六部侯伯驸马都督等官宁阳侯陈<棥心>等一百八十二人以阴雨失朝鸿胪等处衙门请治其罪 帝悉宥之

○太子太保兼刑部尚书俞士悦奏近见福建各府草寇窃发臣惟福建僻在一隅边临大海隔远京师人多梗化往至廑王师虽渠魁授首而遗类尚存人被惊扰乞敕在廷重臣一人往彼巡抚庶几民心有所倚仗盗贼不致滋蔓事下廷臣集议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直等议曰廷臣巡抚本非定制迩者朝廷以福建年榖稍登民颇宁息已徵回京今虽有小寇宜督责三司禁捕 帝曰卿等议是朝廷设三司府县卫政欲安民楚盗今小寇未除寔彼之责其移文诘之令尽心抚安军民殄除寇盗非有大事不许轻遣廷臣

○遣太保宁阳侯陈懋告于 昊天上帝 厚土皇地祗曰不德灾及群黎禾稼在田遭连淫雨仰惟 洪造悯念民艰大布阳光俾谐丰获遣各衙门官遍祷各庙神祗

○庚午湖广散毛宣抚司遣把事王彪贡马

○命工部修宛平闸以水涨堤决故也

○辛未免在京各营及顺天府寄养倒失马以水灾宽恤之

○吏部考功司带俸郎中黄采奏臣任满三载例得封赠父母臣父淮任少保尝受 诰命并封臣嫡母杨氏为夫人今臣生母李氏年七十一老病淹淹乞赐 诰命推封并及臣妻从之

○壬申调右军署都督同知冯宗于后军督府视事

○吏部都给事中李瓒等言五事 一各处所保儒士或藉倚父兄之势而膺荐或私通贿赂而得举既非殊才骤致美职乞暂停止今后务须严加考试不中者罚连举主则人知廉耻而奔竞少息 一天下大小官考满起复省察等项到部其间多有不谙行移老病不满堪任事乞 敕吏部每一月或两月通类选考从公黜放则人才不致壅塞 一曩因钞法不通盐法阻坏于故泊船处所产盐地方差官京监收料钞巡察私盐近年各处水旱相仍人民困苦差去官供给洪费且以一处言之有巡抚镇守官又有三司分巡有既有巡按巡盐御史又巡河捕盗清军御史有仓者既令官收粮行船者又设官收钞者是张秋水利未成群官咸集若不减省民实不堪乞取回前项差去官其巡按者兼管巡盐清军巡河者兼管捕盗其余可兼其事者从宜斟酌停止庶免官多民扰之患 一京师天下之根本近因大兴宛平二县奏连年买办物料供用不给欲将京城内外开张铺店之家逐一照依所卖物货名色报官听候买办见差给事中御史等官在外清查类册臣等近见天雨连绵房屋倾圮物货萧条人民艰食若不存恤实不安宁乞移文顺天府仍照先年措置买办事例供用将见差官取回候丰稔之时再为区处庶可以安人心而固国本也 一南北二监监生不下万余人有因事故而渐衰老有因患病而成废笃若不听其自陈愈加淹滞乞令二监坐堂并各衙门历事监生果有老疾及取用未到愿告宁家者听其各处丁忧依亲等项在家不愿到京者宜从有司具实奏闻就彼放免如此则廪禄不致虚縻矣 帝曰朕览尔等所言多有理俱从其请

○户部上宽恤减省事宜 一京城内外被水淹没军民既发仓赈济矣而顺天并北直隶等府军民被灾者请移文请府各遣堂上官二人勘实抚恤安插赈济毋令转徙失所 一兵部所选各营头拨二拨官军既支本等俸粮行粮又奏添与月粮每月或一斗或五升列营坐食未效劳勚况今各处灾伤军民远运或恐不继请预为撙节止支本等俸粮月粮有警调用别为处置 一各处看仓海子种菜种蓝养牛跟官诸项军人月支米一石既无操练别无重难差拨请月减二斗以备缺乏 一浙江嘉兴并直隶苏常等府供用白粮纳欠数目多已尝奏拟追粮完日逮问今各府灾伤特甚而粮米陆续纳完宜免问以苏民力 帝釆纳焉

○癸酉 命故狭西都指挥佥事王信子英袭为西安后卫指挥使

○ 命给事中监察御史工部官督五城兵马疏浚京城沟渠

○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韩雍奏所辖诸府岁歉民饥巳发廪赈济候秋成备偿官

○是月江西九江南康山东济南兖州青州山西平阳狭西巩昌临洮诸府奏阶州各奏数月不雨直隶真定永平河间广平大名河南开封卫煇云南大理诸府各奏淫雨水泛伤民稼穑租税无徵事下户部命所司覆视以闻

○顺天府所属各奏猛风暴雨连日不止木拔河决坏民庐舍禾稼 命户部遣官赈恤

猜你喜欢
  列传三十一·李延寿
  第十一回 清太宗宾天传幼主 多尔衮奉命略中原·蔡东藩
  第三章 衰微时代·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八·温睿临
  清波杂志卷十一·周煇
  卷三十一·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杜大珪
  梅思祖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一·王世贞
  玉坡奏议巻三·张原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清末京报琐谈·齐如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邹应博·唐圭璋

      应博,应龙从弟。开禧元年(1205)登第,历知婺州,提点江南西路刑狱。   感皇恩   知平江日寿母上官太夫人   觅得个州儿,稍供彩戏。多谢天公为排备。一轮明月,酝作清廉滋味。倾入寿杯里,何妨醉。   我有禄书,呈母年万

  • 居竹轩诗集总目·成廷珪

    卷一操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卷二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卷三律诗七言卷四絶句五言絶句七言

  • 卷四百五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四杜防类五言律子规          【唐】杜 甫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和周赞善闻子规     【唐】

  • 卷八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五齐已湘中寓居春日感怀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衆让鸳鸯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纎燕麦长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潇湘寒清健碧远相含珠媚根源在极南流

  • 鹦鹉洲卷下·陈与郊

    第十九齝 佐酒 尤侯韵【满庭芳前】【生】金吼霜钟花催蜡炬夜来醉卧箜篌重铺秋宴净扫雁池头正喜髙秋爽气新却愁秋月解伤神酒阑七八年前事梦醒三千里外身风叶岸菊花津且须勤买剑南春人间窕元称假梦裹邯郸可道自从梦见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十八·柯劭忞

      博尔术(玉昔帖木儿、阿鲁图、纽的该) 博尔忽(布而古儿、月赤察儿、塔剌海、■〈亻瓜〉头塔察儿、密里察而、宋都台、伯里阁不花、赤老温、察剌、脱帖穆儿、月鲁不花、阿剌罕、健都班)   博尔术,阿鲁剌特氏。与太祖

  • 第八十五回 兴大军老成定议 堕狡计逆竖丧元·蔡东藩

      却说太和公主,还至京师,有诏令宰相等出迎章敬寺前,又命神策军四百名,备具卤薄,迎主入都。群臣当然奉命,肃班出迎。公主进谒宪穆二庙,欷歔呜咽,退诣光顺门,去盛服,脱簪珥,自陈和亲无状,有负国恩。武宗遣中使慰问,仍令服饰如恒,

  • 卷之二百三·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秋七月辛卯朔享太庙   ○壬辰 上御谨身殿观大学之书谓侍臣曰治道必本于教化民俗之善恶即教化之得失也大学一书其要在于脩身身者教化之本也人君身脩而人化之好仁者耻于为不仁好义者耻于为不义如此则

  • 卷六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巻六十七乾隆二十四年春正月庚寅恩谕加增甘省运价办给营驿粮料各事宜上谕大学士曰甘省承办军需一切粮料草束食物等项采购既多价值未免增长所有额支运脚亦恐不敷前已屡经降防节次量为増

  • 毛修之传·沈约

    毛修之字敬文,荥陽陽武人。他的祖父毛虎生,伯父毛璩,都是益州刺史。父亲毛瑾,官至梁、秦二州刺史。毛修之心怀大志,读了不少史书。荆州刺史殷仲堪用他当宁远参军。桓玄攻下荆州,毛修之便当了桓玄的官佐,历任后军参军、太尉参

  • 卷二十六·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六钱唐程川撰易二十六下经六丰亨王假之须是王假之了方且勿忧宜日中若未到这个田地更忧甚底王亦未有可忧宜照天下是贴底闲句【防渊录丰彖辞】或问丰宜日中宜照天下人君之德如日之中乃能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宗喀巴

    〔科〕巳二立自宗第二自宗。若未得无我了义正见,其身一切修行,皆未趣无我,故须先得无我正见。又此非唯了知便足,于正修时当忆其见而复观察,于所观义应善修习。又于无我义须二种修,谓不观察住与观慧思择,非以一分便为满足。〔

  • 卷第七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七说一切有部有四大论师。各别建立二世有异。谓尊者法救说类有异。尊者妙音说相有异。尊者世友说位有异。尊者觉天说待有

  • 五分比丘尼戒本·明徽

    梁建初寺沙门释明徽集大姊僧听。春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姊。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  合十指爪掌  供养释

  • 记胡雪岩故宅·许指严

    予此次续作西泠之游,已于湖艇再笔中,详纪游踪。今兹所作,则完全纪胡雪岩之故宅而已。七月初五星期曰,汪君来寺游散,语次及杭城近状,忽郑重言之曰:“杭城有一特殊建筑物,今将拆毁,后此更无机缘,可再睹庐山面目,盍一往观?”予询安在

  • 太清五十八愿文·佚名

    太清五十八愿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摘录灵宝经戒改编而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内容分三部分。其一为《五十八愿文》,罗列五十八条愿念,如「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于命门,以远祸乱」

  • 河岳英灵集·殷璠

    中国古代诗歌选集。唐人殷璠编选。成书于天宝十二年(753),今有《四部丛刊》影明翻宋本、汲古阁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出版,入《唐人选唐诗(十种)》。殷璠,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本书

  • 清代之竹头木屑·佚名

    唐景星香山唐景星观察廷枢,洞悉欧洲情势,有干才。同治初,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时大臣未谙欧洲交涉之术,每欧使盛气相凌,诸大臣辄噤缩相顾,不敢发一语,于是外人玩侮益甚。一日,威使争一事未得,辄拍案厉声,唐忽奋拳起曰:“威妥马,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