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存传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善于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在江西拜师,五年才归。当时读书人正崇尚雕饰文辞,王存惟独写古文几十篇,乡老先生见到这些古文,自认为不及。

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调任嘉兴主簿,提升为上虞县令。豪门大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王存到任,审察到是州吏接受贿赂,豪门大族于是贿赂其他官员变改其狱案,王存反而被免职离去。过了很长时间,王存被授予密州推官。王存洁身自重,被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遇。治平年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升任秘书省著作佐郎,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王存原来与王安石相厚,王安石当权,多次引荐相互论事,意见不合,就辞谢没有前去。王存在三馆累年,没有稍稍贬低别人以希求进用。皇帝曾在便殿召见他,连连上书指陈时政,因而涉及大臣,无所附会,都是当时人难以说出的事情。

元丰元年(1078),神宗察知他忠实不偏私,以他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起居注虽然每天侍随,但奏事必须禀承中书等待旨令。王存请求恢复唐代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的成例,神宗赞成王存的意见,听任直接上前奏事,这是从王存开始的。

第二年,王存以右正言、知制诰、同修国史的身份兼判太常寺。论在祭坛合祭天地为不符合古制,应像《周礼》规定的那样亲自祭祀北郊。官制实行,神宗急于用人,王存请求自熙宁年以来众臣因论事获罪,或者因贻误被贬斥但真心忠诚没有大的过失的人,随其才能召用提升,以备官府差使。王存的话符合神宗的心意,因此而收录提拔了很多人。王存又说:“赦令出自陛下的恩惠,但近年议论法令治理狱案的人,多请求不用赦降原减。官衙禁止进见,本来是防止请托,但吊祭死者慰问疾病,一切都予杜绝,都不是适宜的。”执政大臣不高兴。

元丰五年(1082),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城傍河的居民,谋取开凿汴河堤防以自行扩大地盘,有人请命培植修筑恢复原样,又审察百姓屋舍侵占官道的使退还。这二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命了。王存说:“这是我的职责。”入朝上言此事。当天驰放筑堤的工役,京城人欢呼互相庆贺。王存进官枢密直学士,改任兵部尚书,转任户部尚书。神宗去世,哲宗即位,永裕陵财政费用,没有超过时间即宣告备办,宰相乘机又把王存移任兵部尚书。太仆寺请求内外马事得专线通达,不要隶属驾部。王存说“:这样,官制破坏了。先帝纠正省、台、寺、监的职权,使互相牵制,不可以曲从有关部门便利,而败坏已经形成的制度。”元..初年,王存还任户部尚书,坚决辞谢不接受。元..二年(1087),授任中大夫、尚书右丞。元..三年,升任尚书左丞。

有人建议废除京畿内保甲,王存说:“现在京师兵员越来越削弱,又废除保甲不予教练,这不是国家根本长久之计。何况先帝不畏艰难而为之,既然已经就绪,无故而废除它,这不行。”门下侍郎韩 维被罢免,王存说:“除去一个正直的人,天下失望,忠臣丧气,谗言邪佞之人将争相进用了。”又论杜纯不应罢免侍御史,王觌不应罢免谏官的职务。

四方各地上奏审判定案大法,刑部援引旧例请求宽大,尚书省屡以无可宽恕拒绝。王存说“:这是祖宗的制度。官员想救他,但朝廷破例杀他,可以吗?”又说“:近来废除进士专经一科,杂试诗赋,有失先帝贬退词律、崇尚经术的心意。”黄河决口向北流已几十年,水官建议归回旧有的河道,王存争论说:“原有的河道已经增高,水性趋下,白白浪费财力,恐怕不会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一工役。蔡确以写诗怨恨毁谤获罪,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行,蔡确再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知蔡州。开始,王存移任兵部,是蔡确之力。到这时,因为蔡确而被罢免,士大夫称赞王存能不记前嫌。一年多后,加官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州、润州相距一条河,用以前宰相的旧例,王存得以在逢年过节时访家上坟,拿出皇帝赐给的钱分给邻里,又备办酒食召见父老,亲自与他们互相敬酒,家乡人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当时,在朝廷朋党之论渐烈,王存对哲宗说:“人臣各树党羽,互相倾轧,诚然不可助长,但如果不明察,那么滥及好人。庆历年中,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朋党,幸赖仁宗圣明,不为所迷惑。今天果真有进此说的,希望陛下明察。”

绍圣初,因年老请求辞官,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按照旧制,应得太子少保、少傅,议者指责王存曾建议归还西夏侵地,所以减除他的恩典,不久降为通议大夫。王存曾经悲伤近世学士贵为公卿,但祭祀其先人,只遵循平民的礼制。等到告老回乡建筑居所,首先营造家庙。建中靖国元年(1101),王存去世,终年七十九岁。赠左银青光禄大夫。

王存性情宽厚,平素居处谦恭谨慎,不做欺诈过激的事,至于他所坚守的,则刚强不可以剥夺。司马光曾说“:一同在万马奔驰中能驻足的人,当数王存啊!”

猜你喜欢
  帝纪第四 世祖纪·魏收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六十六·赵尔巽
  卷第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司马光
  卷二一一 唐紀二十七·司马光
  卷五百十八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卷第八十五·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一百八·徐乾学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康献褚皇后传·房玄龄
  颜之推传·李延寿
  郑一鹏传·张廷玉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238_1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钱起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卷238_2 【送张五员外东

  • 初集卷二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古今体九十首【甲子一】甲子元旦根荄生意动温阳曰旦钦承和气祥百岁喜逢新甲子中元同庆始春王椒花玉版芳辰颂柏子金猊合殿香嘉会万方球小大惟应兢业与年长新春试笔露井融融冻欲消慈宁旭彩

  • 卷一七二 陳紀六·司马光

      起旃蒙協洽(乙未),盡柔兆涒灘(丙申),凡二年。   高宗宣皇帝太建七年(乙未,公元五七五年)   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癸酉,周主如同州。   乙亥,左衞將軍樊毅克潼州。   齊主還鄴。   辛巳,上祀北郊。   二月,丙

  •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到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奉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三建昌:邓思铭新城:杨应和(杨居久)新昌:陈泰来广信:胡梦泰、詹兆恒、周定礽、万文英(唐倜、胡奇伟、汪硕画)抚州:曾亨应(子筠、王秉干、汤仲发、弟和应附、乐平倪大显等附)南昌:揭重熙、傅鼎

  • 七八三 谕着添派德保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七八三 谕着添派德保同办《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七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初七日奉旨:《日下旧闻考》,着添派德保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辛丑条约·佚名

    一九〇一年九月七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北京。议定条款大德 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 穆 默大奥斯马加 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 齐 干大比

  • 十一年·佚名

    (丁未)十一年清乾隆五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庚午朔,上詣社稷,至鍾街,召貢市人詢瘼,罷平市提調金憙、都承旨李秉模職。憙不能來待,秉模不飭院隷也。○諭領敦寧府事洪樂性曰:「卿今年入耆社,內外又偕老,卿之福力,令人艶羡。此皆貴主

  • 卷八·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八    宋 郑伯谦 撰宫衞【论宫正宫伯宿卫】或问宫正掌兵卫宫伯掌郎卫而兵卫郎卫则皆统于太宰何也曰宿卫不统于太宰则内外之势有所限隔而贤否之人无所决择事权将分政令将下移而错出其祸

  • 重定授菩萨戒法·智旭

      明菩萨戒弟子古吴智旭述(若诸菩萨。欲学菩萨三聚净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菩提。发弘愿已。审求功德具足有智有力菩萨法师。先礼双足。偏袒右肩。膝轮据地。合掌恭敬。作如是请。)大德忆念。我某甲。于大

  • 卷上·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标宗显德篇第一集僧通局篇第二足数众相篇第三受欲是非篇第四通辨羯磨篇第五结界方法篇第六僧网大纲篇第七受戒缘集篇篇第八师资相摄篇第九说戒正仪篇第十安居策修篇第十一自恣宗要篇第十二标

  •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

    著名小说《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优秀作品之一。全书共25个短篇,自1847年起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小说以俄罗斯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以农民与地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描绘了19

  • 巾帼英雄·周恩来

    全文约9000字。这是周恩来于1914年10月和1915年4月用笔名“飞飞”发表在南开学校的校报《敬业》第一、第二两期上的一篇小说。由于时代所限,小说在文字上保留了文白相杂的形式。当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已经被窃国大

  • 台湾私法商事编·佚名

    本书(二册三三二面一九九、二○○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商事之事例,凡七章。此项事例之调查汇集,详见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篇。本书系抄录清宣统二年时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刊行「第一部调查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附录参

  • 经筵玉音问答·胡铨

    《经筵玉音问答》的作者是胡铨,其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2),卒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此书流传版本不多,仅《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澹庵文集》本 。此书流传版本不多,仅《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澹庵文集》本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佚名

    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为六十华严之异译。兹将八十华严与六十华严之异同处,列表如左:八十华严之梵本,乃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我

  • 三身梵赞·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