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按古今纪要十九卷宋黄震撰震字东发慈谿人官至浙东提举事迹详宋史儒林传是书撮举诸史括其纲要上自三皇下迄哲宗元符每载一帝之事则以一帝之臣附之其僣窃割据亦随时附见词约事该颇有条贯非曽先之十八史畧之类粗具梗槩伤于疎漏者比所叙前代诸臣各分品目惟北宋诸臣事迹较厯代稍详而无忠佞标题盖不敢论定之意也朱子作通鉴纲目始遵习凿齿汉晋春秋之例黜魏帝蜀同时张栻作经史纪年萧常作续后汉书持论并同震传朱子之学故是书亦用纲目之例其谓论昭烈者毎以族属疏逺为疑使昭烈果非汉子孙曹操盖世奸豪岂不能声其罪而诛其伪今反去之千百载下而创疑其谱牒耶其所发眀可谓简而尽矣乾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二·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等·脱脱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九·柯劭忞
  卷一百十五 志九十·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一·杨仲良
  唐鉴卷十·范祖禹
  卷一百九十八·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八·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附录二·陶希圣
  敬乡录卷十一·吴师道
  张勋·陶菊隐
  陆慧晓传·李延寿
  胡宗宪传·张廷玉
  卷二百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范梈

      七言絶句  懐小栢  手种庭前小栢树,分枝散叶总天成。涉旬不见长相忆,况是经年别友生。  枫林雨止  篱角枫林露鹊巢,春深翠叶未全交。山家老屋浑相似,千里行人识把茅。  题黎氏家山图  漠漠家山在白云,石桥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四·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六九载二月髙仙芝破朅师虏其王勃特没【实录云载十一月吐火罗叶护请使安西兵讨朅师上许之不见出师今载三月庚子册朅师国王勃特没兄素迦为王册曰顷勃特没于卿不孝于国不忠不言朅师为谁所破按十载正月

  • 一三四四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通饬所属再行查缴《一柱楼集》悉营销毁·佚名

    一三四四 寄谕江苏巡抚闵鹗元通饬所属再行查缴《一柱楼集》悉营销毁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江苏巡抚闵<鹗元>,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奉上谕:江南东台县已故举人徐述夔所著《

  • 卷十五·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五 吉礼十五 祀旗纛 总叙 旗谓牙旗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候凡始竪牙必祭以刚日祭牙之日吉气来应大胜之徵纛谓旗头也太白隂经曰大将军中营建之天

  • 钦定南巡盛典卷首下·高晋

    凡例一恭纂南巡盛典前编成于乾隆三十三年始因原任两江总督臣髙晋于四巡旋跸后辑书呈览所纂祗系江南一省经军机大臣大学士臣傅恒等奉命校阅乃请以幸浙诸大典与经过之直山东二省事系南巡者令髙晋等裒为一书于是荟萃成

  • 卷二十五·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五宋 吕祖谦 撰正大雅【説已见正小雅】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欧阳氏曰周自上世以来积功累仁至于文王威德竝着周国自此盛大至武王因之遂伐纣灭商

  • 卷二·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易周易兼义下经咸止而説节疏能自静止则不随动欲【动欲字疑误倒】九三节注股之为物随足者也【股毛本误咸】九四象辞贞吉节疏正而故得悔亡也【而下当脱吉字】九五节疏

  • 卷二十六·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六士防礼上第十二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丧于五礼属凶大戴第四小戴第十三别録第十二 贾氏公彦曰此诸侯之士也知者下云君若

  • 《小雅》·傅斯年

    《小雅》《大雅》何以异《小雅》《大雅》之不在一类,汉初诗学中甚显,故言四始不言三始,而《鹿鸣》《文王》分为《小雅》《大雅》之始。但春秋孔子时每统言曰《雅》,不分大小,如《诗&middot;鼓钟》&ldquo;以雅以南&rdquo;,《

  • 成唯識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此識與幾心所相應。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二]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   位恆與此五心所相應.以是徧行心所攝故。[三]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

  • 告青年苾刍之还俗者·太虚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位者,每每因不安而有变动,政、学、军、商中人之出家入僧者固甚多,而僧中青年以返俗而入政、学、军、商界者亦殊不少。但其糊乱入僧、糊乱返俗者,或根本上对于佛教无信心而返俗者,非今所申告。而亦有

  • 宗镜录卷第四十五·延寿

    夫已上是引台教明定慧二法安心。次依华严宗释。华严经云。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从定出。示现色性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疏释云。定慧虽多。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释不觉义二。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二别示不觉虚妄相。今初。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 此心前际决不可得。故云从无始

  • 卷第二十九(第五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九(第五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迦絺那衣法第一佛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于桑祇陀国安居。过三月自恣竟作衣毕。持衣钵向舍卫国。道路多雨泥水。是诸比丘以多雨泥水故。甚大疲极热风所恼

  • 词学名词释义·施蛰存

    词学读物。施蛰存著。中华书局1988年6月版。《文史知识文库》之一。本书共25篇,对49个词学名词一一解释其涵义及源流演变,既是词学的入门读物,也是一本有价值的词学工具书。文笔深入浅出、通俗流畅,可读性强。

  • 毋宁死·程小青

    这是若干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和霍桑还住在苏城。初冬的雨夜,北风呼啸,越到晚上越是寒冷。突然有一个客人来访我的朋友。客人年约四十岁左右,穿着深颜色花绸的厚裘皮袍,十分大方。他乘轿子来,衣服鞋子都没有湿,但是面无血色,身

  • 青霞丹雪·老舍

    京剧。写于1959年,同年7月北京出版社初版。收入198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4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写了明嘉靖年间,正直的沈青霞不愿与严嵩父子同流合污,被严氏门下走狗杀害,后其子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