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

宣德十年六月辛丑朔行在礼部进 宣宗章皇帝梓宫出葬仪注一文武百官自六月初十日为始于本衙门斋宿至十一日早衰服朝临如仪至发引日止一京师内外至祔祭日止皆禁音乐一自发引前三日禁屠宰至葬毕止一皇亲公侯伯文武四品以上命妇本月十二日早服麻布大衫盖头赴顺天府东设祭处所恭俟 梓宫至共祭一坛祭毕各回一公侯伯忠勇王外国四夷使臣共祭一坛国师禅师剌麻共祭一坛驸马共祭一坛皇亲共祭一坛都督都指挥共祭一坛各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共祭一坛锦衣卫等衙门官共祭一坛顺天府并所属官吏耆老共祭一坛在外各王府所遣官共祭一坛自土城外至山口缘途以次行礼一神主回日文武百官衰服出土城迎接一神主还行在锦衣卫置幄次备仪卫先于城外迎接一神主祔庙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各具祭服赴 太庙陪祭一文武官员监生人等不系分送者及应各祭祀官员俱送出德胜门土城外行五拜三叩头礼举哀毕辞回一缘途市巷军民男女人等辏集之处遇 梓宫至皆跪俯伏举哀侯 梓宫过兴一在京大小文武衙门各分官送葬就于设祭坛所恭侯致祭

○命太保宁阳侯陈懋佩平羗将军印充总兵官降总兵官都督同知刘广充左副总兵官副总兵都督佥事李安充右副总兵官兵部试右侍郎徐晞参赞军务同镇守甘肃

○罢守莒州日照县官军初洪武中以是县边海分沂州卫官军百人于此守备至是行在兵部奏罢之以县南有安东卫县东有卫之后千户所守御故也

○壬寅行在户部奏襄府长史司言校尉军人侍王居京时支本色粮一石后随之国止关五斗食用不给请增三斗从之

○行在工部奏在京各厂所积芦席芦苇石灰木炭之类给用已尽今又移置甲字等库修葺内府费用浩大请徵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四府三千人夫赴工采办上以民方苏息不从

○癸卯给镇守狭西行都司地方内官关防

○升府军前卫指挥佥事曹泰为指挥使加赐彩币三表里钞三千贯彰德卫指挥同知吴敬为指挥使指挥佥事卜洪郑璘耿成为指挥同知俱以平盗功也

○巡抚湖广行在礼部右侍郎吴政奏湖广常德府库内寄留衣服等物岁久无主识认请给借缺食贫民变易种子耕种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直隶苏州卫镇抚黄昱奏洪武永乐间军人月粮一石已有定制今太仓镇海苏州等卫所自宣德八年撙节支放每军有家小者月关六斗无者四斗五升食用不周乞照旧关支从之

○虏骑千余入大同境肆掠官军死者十五人伤者百余人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及给事中王永和等论镇守总兵官方政误事失机 上念政临边未久特宥之既而政奏所部都指挥邓瑛等畏缩观望遂诏逮瑛等赴京

○甲辰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奏皇城四门及正阳等十三门守卫官军盔甲旗枪弓刀等器年久损敝请令工部遣官匠与各卫官军协力修治从之○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县丞李祐奏请变卖所贮窰柴徵还行殿校尉及修闭漳河以防民患疏通卫河以济舟楫事下行在工部请从所言其漳卫二河宜遣本部官一人往会所在官司发军民从宜浚治 上命校尉徵还窰柴不必动河道不必遣官第令所在军卫有司理之

○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吴也儿克台为都督同知以在 先朝曾有劳绩故也

○丁未命天下有司埋瘗暴露朽骨先是办事官吕中言各处坟墓有系忠臣孝子贤人烈士今多被盗破棺取物有子孙者即为掩葬无者至今暴露 上以先王仁及朽骨葬殍掩骼具有令典即令有司尽与掩埋仍申严禁令以止发掘○诏免河南彰德等府逃民复业者所负税粮时各府逃民复业者五万余户而有司仍追累年负欠棁粮民不聊生镇守官以闻 上以民遇荒歉故多逃逋若复业者不加存恤将复逼其逃窜逋者愈无归志矣命户部悉免所负租仍移文所司用意招抚优免

○广西总兵官右都督山云奏已将所俘思恩州蛮贼幼男净身欲行进用上敕云曰今后再有俘获者给与功臣之家毋得滥刑以伤和气

○戊申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方政等奏左副总兵都督曹俭领兵巡捕杀死鞑贼数十人获其弓箭袋等物 上敕政等曰朕度此事卿等但据曹俭言耳岂有杀虏数十而不获一马者乎今后报捷务验其实不可轻信切宜戒之○召巡抚浙江户部右侍郎成均还理部事升行在户部郎中王瀹为户部右侍郎巡抚浙江先是南京守备内臣言少保黄福参赞军务又兼掌户部职任繁剧乞除侍郎一员佐之 上以均熟闲部事故命均佐福以瀹代均

○己酉云南景东府头目陶暹等朵颜卫都指挥同知哈剌哈孙并哈剌陈指挥佥事苦列儿俱遣人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松潘总兵官都督同知蒋贵奏威州旧治凤坪里去威州千户所十五里且阻大河藉二索桥以渡宣德二年蛮人作耗断其桥使官军不能策应大肆焚掠臣等乃议迁新治七八年来居民安堵比者摠兵官方政凭凤坪里奸民言新治狭隘请复旧治实为不便臣按千户所城东门内有地闲旷请徙治为便从之○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巫凯奏兀良哈福余卫鞑贼犯边掠虏人畜其守边都指挥裴俊王祥佟胜不行用心备御乞正其罪 上命各罚俸半年

○壬子 宣宗章皇帝梓宫发引先期遣太师英国公张辅等祭告天地 宗庙 社稷中官祭皇城及应祀神祇丰城侯李贤祭后土之神工部尚书吴中祭 天寿山之神中官祭 长陵 献陵

○甲寅命行在工部造 景陵祭器

○乙卯敕谕福余卫都指挥安出等曰昔尔等诚心归附我 祖宗置卫建官许就缘边生理休息获免饥寒杀戮之虞夫何尔等不知感恩乃纵部属指挥头目阿克土魁歹卜儿等屡至边境剽窃马牛杀伤军卒边将屡请加兵朕体 上天好生之心不允所请特遣使赍敕往谕尔等其拘各人悉追所掠之物送还辽东若恃顽不悛即系赴京问罪庶见尔至诚归附之心

○丙辰鞑子打剌帖木儿来归贡马赐衣服等物

○丁巳南京守备内承运库大使袁诚奏请以各卫风快船四百艘作战船令都督陈政摠督操江 上敕守备太监王景弘及襄城伯李隆少保兼户部尚书黄福等计议行之

○应天府奏上元江宁二县坊厢长甲首俱洪武间起取殷实户充役后经年久有投充军匠厨役及官医等户者每遇造册輙赂官吏朦胧作带管却编畸零户为大户俾应前役以致负累失所逃亡者多其江宁溧水等县各乡豪猾又有洒己官粮入他户者有移他人甲首在己户者乞重勘造册如旧编役审实改正又龙江里外河泊所先有网业三百三十七户后有因事籍没责令上元等县佥补所佥农民因无网业变卖田宅人口陪纳鱼课以致耗乏者多每遇更佥纷然告讦乞重体实存旧户办课余不系网业户者悉令归农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戊午遣使敕建州等卫都指挥李满住等曰比得辽东总兵官巫凯奏尔遣指挥黄启奴儿等赍文来言乞取回东宁卫复业各寨人口具见尔之忠诚敕至尔等即遣人送还原卫复业庶不负我国家恩待尔等之意

○己未升龙门卫指挥使赵玟为都指挥佥事保安右卫指挥佥事张孟喆署都指挥佥事从行在兵部推选也○庚申礼部办事官吕中言应天凤阳庐州太平池州杨州淮安等府俱蝗旱灾伤人民艰食无以赈济臣见龙江抽分场所积柴薪如山乞量将货易米麦等物赈济饥民俟丰年还官 上令襄城伯李隆少保兼户部尚书黄福议行

○升金吾右卫指挥使钱贵为都指挥佥事金吾左等卫指挥同知萧能盛琦张楷羽林左等卫指挥佥事戴贵养政俱署都指挥佥事

○夜金星犯天关星光芒相接

○辛酉奉 宣宗章皇帝梓宫葬于 景陵

○占城国遣使逋沙怕茹该等奉金叶表文及方物来贡赐彩币等物有差

○癸亥监察御史张聪言在京赦所不及囚系幸已矜宥然天下岂无类此者请敕巡抚巡按官会审奏裁庶钦恤之意溥及已而行在刑科给事中贾铨朱纯言南京重狱宜敕南京三法司锦衣卫会审亦如聪言从之

○甲子 宣宗章皇帝神主还京文武百官衰服出迎于德胜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从 神主至午门外 上衰服奉迎步导升 几筵殿奉安于灵座行安神礼

○乙丑文武百官以葬 景陵毕行奉慰礼

○丁卯敕行在太常寺官曰朕惟祀神国之大事庙宇坛墠惟修惟洁牺牲粢盛惟丰惟备圭币香祝荐献之具乐舞之设咸用整饬惟尔之职凡典守坛庙及诸执事尔恒戒警之俾存其诚以时共事彼或不恭越礼废事尔具以闻必斥去之尔尚齐洁一心昭事天地鬼神以迓祯□上佑我国家下福我臣民惟尔禄位亦保永久钦哉○迎 宣宗章皇帝神主祔享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

○遣中官祭中霤之神

○戊辰命故驸马都尉宋琥子铉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食禄不任事从安成公主奏请也

○夜有流星大如杯尾赤光烛地出天廪东行至浊

○己巳升建州卫指挥同知李张家为指挥使从都督凡察奏请也

○行在工部奏镇守狭西少监张福都督同知郑铭等言西安左前后三卫潼关卫军器俱缺请给弓三千箭九万枝宜令狭西都司发官军来京关领盔二万甲二万五千刀枪牌铳等件俱以万千计宜令狭西都司布政司支官物造给以备边警从之○镇守密云都指挥佥事马骥奏密云中卫后卫遣官军往古北口防边多有新补役者俱无器械 上命行在工部量数给与凡给弓箭盔甲刀枪等件一万五千有余

○甘肃摠兵都督同知刘广奏比者鞑贼屡犯边境守备山丹署都指挥刘礼等领军追剿杀死鞑贼擒获人马弓矢等物 上命行在兵部录礼等功次以待褒赏

○应天府六合等县直隶杨州府高邮等州兴化宝应泰兴等县蝗少保兼户部尚书黄福差官督捕至是以闻

猜你喜欢
  卷九 善谋上第九·刘向
  第三十回 承兄位诛逐奸邪 重儒臣规行科举·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七·胡三省
  新倩籍·徐祯卿
  卷之一千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二百三十五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一卷 周至明·缪荃孙
  卷之十八·祁韵士
  卷十八·朱轼
  塔塔统阿传·宋濂
  第三十六章 龙潭之战·李宗仁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吕思勉
  卷73·陈邦瞻
  纲鉴易知录卷四八·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言律诗·刘克庄

    幸蜀回至剑门(唐)李隆基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和晋陵陆承相(唐)杜审言

  • 卷三·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三 (元)周权 撰 ○七言古诗 呈伯长袁学士 玉堂中有真仙人锦衣剪制五彩云瀛州高处睨八极奎躔光气胸中文挥毫对客惊风雨词翰风流迈前古榻前草制囘天顔夜归长照金莲炬龙门宾客何缤纷一经品藻生

  • 李羣玉诗后集目録·李群玉

    巻一仙明洲口号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送隐者归罗浮献王中丞赠元复中秋广江驿示韦益九日越台中秋越台防月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石联句伤友法性寺六祖戒坛东湖【二首】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湖阁晩晴寄

  •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附錄·王世贞

    錦衣志  (明)王世貞 撰 (四庫全書文章·集部·總集類·辨體彚選卷六百二十四) 燕王初起帥師蕩山東度臨邑臨邑書生紀綱叩馬首請効王與語恱之綱善騎射頗目法家言便辟應對精刻詭秘耐逆鉤人意所嚮先發以

  •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佚名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甲子年元旦卯时,汗往祭堂子,遂还家叩拜神主。辰时出御八角殿,大贝勒先叩头,其次恩格德尔额驸率众蒙古贝勒叩头,第三阿敏贝勒,第四莽古尔泰贝勒,第五四贝勒,第六阿济格阿哥,第七多铎阿哥,第八阿巴泰阿哥杜

  • 通志卷八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春秋周富辰 王孙满 刘康公 单襄公 太子晋单穆公鲁众仲 申繻 公子彄 臧孙达 臧孙辰 臧孙许 臧孙纥 公子遂 公子季友 季孙行父 季孙宿 季孙意如 季孙斯

  •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闵鹗元查缴违碍书籍情形片·佚名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闵鹗元查缴违碍书籍情形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四日臣等遵旨询问闵鹗元,据称:江苏省查办遗书,有从前未经缴过,新经查出之书,卽专折奏明缴进,其缴到已禁之书,不复专折具奏。鹗元于上年冬间,查得书局

  • 列传卷第三 高丽史九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一。○高丽封宗室之亲且尊者曰公其次为侯 者为伯幼者为司徒司空摠称曰诸王皆不任事所以保亲亲也今据旧录作宗室传公主别附其后。○太祖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索隐】:地理志汝南上蔡县,云“古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至十八代平侯徙新蔡”。二蔡皆属汝南。後二代至昭侯,徙下蔡,属沛,六国时为楚地,故曰楚上蔡。年少时,为郡小吏,【索隐】:乡小史。刘氏云“掌乡文书”

  • 第八章 医疾院·梁启超

      一、凡人有疾者入此院,医者视其疾之轻重而善待之。  一、每月医生到各人家诊视人一次,治之于未病之先,全地皆然。是时人体强壮,则疾病亦甚少,然不能无。有疾者,许其停工入院居住医治,所有药费医费皆公家所出。  一

  • 管子补注卷二十四·刘绩

      轻重乙第八十一    管子轻重十四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説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

  • 卷五八·邱濬

    ▲宗庙飨祀之礼(上) 《易》:王假有庙,致孝享也。 程颐曰:“王者萃人心之道,至于建立宗庙,所以致其孝飨之诚也。祭祀,人心之所自尽也,故萃天下之心者无如孝享。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其极也。” 吴澂曰:

  • 卷十四·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四     元 李廉 撰宣公【名接諡法善问周达曰宣在位十八年】左氏【注宣公文公之庶子母敬嬴敬嬴私事襄仲文公薨襄仲杀大子赤及母弟视乃立】【周匡王五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继弑

  •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康有为

    古论语古孝经小学通学刘歆桓谭郑众有《论语传》许慎马融有《论语解》郑玄有《论语注》十卷,《古文论语注》十卷,《论语释义》十卷程秉郑玄弟子,有《论语弼》陈群有《论语解》张昭有《论语注》虞翻有《论语注》十卷王肃有

  • 卷二·佚名

    △寿命品第一之二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拘尸那城工巧之子。名曰纯陀。与其同类十五人俱。为令世间善果故。舍身威仪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悲泣堕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哀受我等最後供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澄观

    疏。第二正说下分二。先依论科。后七中下料拣。先以论对经料拣。后又前二下。约三心料拣。七名广义至文当知。略已释竟疏。先标集德处者。于中先拣滥正释故。论云七地总相。后以是功用下。出总所以。四节之总初地已释

  • 第十一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十一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释授记品二。初解题二。初正解五初明。今是二种四种记者。首楞严三昧经。佛告坚意。记有四种。一者未发心记。或有流转六道生于人间。好乐佛法过百千万亿劫当发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