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一

宋玉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始事屈原,原旣放逐,求事楚[王於]友景差。景差惧其胜己,言之於王,王以为小臣。玉让其友,友曰:“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为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玉曰:“若东郭(狻)者,天下之狡兔也,日行九百里而卒不免韩卢之口。然在猎者耳。夫遥见而纵(泄)[绁]耶?”友谢之,复言於王。

玉识音而善(友)[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旣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乃谓之]曰:“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 “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与?]始而曰《下里》《巴人》,[国中(唱)[属]而和之者数万人;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属而和之者数百人,旣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离》,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十人;含商吐角,绝(伦)[节]赴曲,国中属而和之者不至三人矣。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也。”

习融 子郁

习融,襄阳人。有德行,不仕。

子郁,字文通,为黄门侍郞。[其为侍中时,从光武幸黎丘,拜大鸿胪;录其前后功,]封襄阳(公)[侯]。[於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皆种竹及长楸,芙蓉覆水,是游宴名处。当中筑一钓台。将亡,敕其儿曰:“必葬我近鱼池。”]

王逸

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元初中,擧上计吏,为校书郞。累至侍中。著《楚词章句》行於世。其赋、诔、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作《汉诗》百二十三篇。子延寿。

王延寿

王延寿,字文考。作《灵光殿赋》。蔡邕亦造此赋,未成,及见甚奇之,遂辍翰。曾有奇梦,恶之,作《梦赋》以自励。后溺死。

庞德公

庞德公,襄阳人。居岘山之南[沔水上],未尝入城府。躬耕田里,夫妻相待如宾,[休止则正巾端坐,]琴书自娱,睹其貌者肃如也。

荆州牧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自往候之,谓公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公笑曰:“鸿鹄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亀鼉穴於深泉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趋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但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每)[因]释耕陇上,妻子耨於前。表(诣)[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之闲,而不肯当禄,然后世将何以遗子孙乎?”公曰:“时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亦不为无所遗也。”表曰:“何谓?”公曰:“昔尧、舜擧海内授其臣,而无所执爱,委其子於草莽,而无矜色。丹朱、商均至愚下,得全首领以没。禹、汤虽以四海为贵,遂以国私其亲,使桀徙南巢、纣悬首周旗,而族受其祸。夫岂愚於丹朱、商均哉?其势危故也。周公摄政天下,而杀其兄。向使周公兄弟食藜藿之羮,居蓬蒿之下,岂有若是之害哉!”表乃叹息而去。

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公於牀下,公殊不令止。司马德操尝造公,値公渡沔,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堂上,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言,有客卽来就我与公谈论。”其妻子皆罗列,拜於堂下,奔走供设。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

德操少德公十岁,以兄事之,呼作庞公也。故世人遂谓“公”是德公名,非也。

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托言采药,因不知所在。

《先贤传》云:“鄕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

其子仙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为魏黄门吏部郞,早卒。子焕,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牁太守。去官还乡里,[居荆南白沙鄕。]里人[宗敬之,相]语曰:“我家池里龙来归。”乡里仰其德让,少壮皆代老者担。

德公从子统。

庞统

庞统,字士元。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诣司马德操。德操与语自昼达夜,乃叹息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必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显名。

后刘备访世事於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闲有卧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备后幷用为军师中郞将。]

[统]每称咏,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若不美其谈,则声名不足慕。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长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吴将周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初,刘备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鲁肃与备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其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备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劝备入益州。备向成都,所向辄中。於涪大会,曰:“今日之会可为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所为。”备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乎?”

进围雒县,统帅众攻城,为矢所中,卒,年三十六。

统弟林妇习。

庞林妇习

庞林妇,同郡习祯妹。曹操之破荆州,林妇与林分鬲,守养弱女十有馀年。后林随黄权降魏,始复集聚。魏文闻而贤之,赐牀帐、衣服,以显其节义。

蔡瑁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喜。

少为魏武所亲。刘琮之败,武帝造其家,入瑁私室,[呼]见其妻、子,谓[瑁]曰:“德珪,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孟星不见人时否?闻今在此,那得(百)[面]目见卿耶!”是时,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墻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

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瓒,字茂珪,为鄢相,琰,字文珪,为巴郡太守,瑁同堂也。永嘉末,其子犹富,宗族甚强,共保於洲上,为草贼(张)[王]如所杀,一宗都尽,今无复姓蔡者。

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竟)[章]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遂为]魏武从事中郞、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魏武虽以故旧待之,而为时人所贱,责其助刘琮、谮刘琦故也。

魏文作《典论》,以瑁成之,曰:“刘表长子曰琦。表始爱之,称其类己。久之,为少子琮纳后妻[蔡氏之](子)侄,遂爱琮而恶琦。瑁(又)[及]外甥张允,并得幸於表,又睦於琮。琮有善,虽小必闻;有过,虽大必蔽。蔡氏称美於内,允、瑁诵德於外。爱憎由之,而琦益疏。乃出为江夏太守,监兵於外。瑁、允阴伺其过阙,随而毁之。美无显而不掩,阙无微而不露。於是忿怒之色日发,诮让之言日至。而琮竟为嗣矣。故曰,‘容刃生於身疏,积爱出於近习’,岂谓是邪!泄柳、申详,无人乎穆公之侧,不能安其身。君臣则然,父子亦犹是乎!”

后表疾病,琦慈孝,[还省疾。]瑁、允恐其见表,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谓曰:“将军令君抚临江夏,为国东藩,其任至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亲)之(叹)[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於户外,使不相见,琦流涕而去,士民闻而伤焉。表卒,琮竟嗣立,以侯印与琦。[琦]怒而投之,伪辞赴丧,有讨瑁、允之意。会王师已临其郊,琮擧州请罪,琦遂奔於江南。

杨虑 许汜

杨虑,字威方,襄阳人。少有德行,为沔南冠冕。州、郡礼重,诸公辟命,皆不能屈。年十七而夭。门徒数百人,宗其德范,号为“德行杨君”。

许(洗)[汜]是虑同里人,少师虑,为魏武从事中郞。(事)[与]刘备(昔)[共]在刘表坐论陈元龙者,其人也。

虑弟仪。

杨仪

杨仪,字威公。为蜀相诸葛亮长史,加绥军将军。

亮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故(尝)[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建兴]十二年,亮出屯谷口,卒於敌场。[仪率]全军而还,又(诛讨)[讨诛]魏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当代亮。而方废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遂大怨愤,谓费禕曰:“往者吾若擧军就魏,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更及。”

禕表其言,坐徙。仪复上书诽谤,词旨激切。遂下郡收仪,自杀。

繁仲皇

繁仲皇,襄阳人,为靑州刺史。自尔以来,虽无名德重位,世世作书生门户。

习询 习竺

习询、习竺,才气锋爽。

习承业

习承业,博学有才鉴。历江阳、汶山太守,都督龙鹤诸[军]事。

习蔼

习蔼,有威仪,善谈论。

习珍

习珍,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

孙权杀关羽,诸县响应。[珍]欲保城不降,珍弟[宏]曰:“驱甚崩之民,当乘胜之敌,甲不坚密,士不素精,难以成功。不如暂屈节於彼,然后立大效以报汉室也。”珍从之,乃阴约樊胄等擧兵,为权所破。珍擧七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孙权遣]潘濬讨珍,所至皆下,唯珍所帅数百[人]登山。珍遂谓曰:“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因引射濬。濬还(共)攻,[珍固守]月馀,粮、箭皆尽。[珍谓群下]曰:“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卽仗剑自裁。

刘备闻珍败,为发丧,追赠邵陵太守。

[弟宏在吴,凡有问,皆不答。]张邵伯难(习)宏曰:“若亡国之大夫不可以访事,败军之将不足以言勇,则商之箕子当见捐於昔日,赵之广武君无能振策於一世也。”

贼发其汉末先人墓,堀习郁冢作炭灶,时人痛之。

珍子温。

习温

习温,识度广大。历长沙、武昌太守,选曹尚书,广州刺史。从容朝位三十年,不立名迹,不结权豪。饮酒一石乃醉。有别业在洛上,每休沐常宴其中。

长子宇,执法郞,曾取急(趋)[归],车乘道从甚盛。温怒,杖[宇,责]之曰:“吾闻生於乱世,贵而能贫,始可以亡患,况复以侈靡竟乎!”

潘濬见温十数岁时,曰:“此儿名士,必为吾州里议主。”敕子弟与善。[温]后果为荆州大公平。

[及至晋朝,以江表始通,人物未悉,使江南别立大中正,人沿称]大公平,今之州都。

潘秘过,辞於温,曰:“先君昔(因)[曰]君侯当为州里议主,今果如其言。不审州里谁当复相代者?”温曰:“无过於君也。”后秘为尚书仆射;[先是]代温为公平,甚得州里之誉。

黄承彦

黄承彦,高爽开朗,为沔南名士,谓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面,才堪相配。”孔明许[焉],卽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鄕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习祯 子忠 忠子隆

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子忠,亦有名。忠子隆,为步兵校尉,掌校秘书。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四·徐梦莘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序·李心传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三·乾隆
  ◎和平文学家傅彦长·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弁言·佚名
  战国策卷八·鲍彪
  第31章 把装备齐整的军队藏起来·冯玉祥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魏校、王应电、王敬臣传·张廷玉
  一六 新饭碗问题·邹韬奋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王世贞
  卷十六、台湾朱一贵之乱·黄鸿寿
  第六节 后唐明宗时内外形势·吕思勉
  228.土木堡的惨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黄以周

      英宗   △治平四年(丁未,一○六七)   1、八月(案:《宋史》:八月丁未朔,太白昼见。钱大昕《四史朔闰考》:丁未朔。同。) 甲辰,司马光言:“臣窃闻陛下好令内臣采访外事及问以?臣能否,臣愚窃以为非也。(案:《传家集》“非也”作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六月丙寅朔诏自今朔望遥拜二圣于殿上百官于殿下行礼先是上与百官并拜于庭而中书舍人林遹以为非宜请用家人礼故有是旨 敦武郎房湜为武翼大夫荣州刺史知房州用知唐州胡安中奏也时道路犹梗乃令安中

  • 卷第二百二十二·胡三省

    唐纪三十八〔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单阏(癸卯)六月,凡二年有奇。〕《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七六一)〕1春,正月,癸卯,史思明改元应天。2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败,补迈翻。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公法与私法之区别·吴虞公

    此次以举贡资格应高等文武考试者,佳作刊布,传诵一时。想见咬残指甲,揩破鼻尖篇辐间。且夫尝思铺排门面,满口里之乎者也。嚼出宫商,因就原题拟为斯文。不衫不履,似通非通,刻意摹仿恐不能肖其万一也。 (瞻庐着) 尝思公法者,天下之

  • 四二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收应毁书籍缘由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四二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收应毁书籍缘由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三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收应毁各书,恭折奏闻事。窃照浙江省第十一次收缴应毁各书,经臣派员解送军机处进呈销毁,并将严饬各员再行上紧查

  • 第65章 把三民主义变成三我主义的蒋介石·冯玉祥

    要开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我看准了,蒋介石一切的行为,完全是为他自己打算。因此我不愿意再做国民党党员,我给蒋介石和中央朋友们写了两封信,请他们开除我的党籍;并且说明了:“开会不出席”。第二天居正和邹鲁两

  • 冯文通传·魏收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改封为中山公,仍旧任领军,在内掌管宫廷禁卫之事,在外总管

  • 梁台传·令狐德棻

    梁台字洛都,是长池人。父亲梁去斤,魏献文帝时任陇西郡守。梁台从小果决勇敢,有志气操行。孝昌年间,跟随尔朱天光讨平关、陇一带,一年之中,打了大小二十几仗,以战功授给子都督,赐爵陇城乡男。普泰初年,升任都督。后来隶属侯莫陈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李延寿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协调,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在哪

  • 杨贵妃传·欧阳修

    玄宗贵妃杨氏名玉环,是隋代梁郡通守杨汪的四世孙女。其家后来徙居入籍蒲州,便成了永乐县人。杨氏幼孤,养于叔父家。起初成为寿王之妃。开元二十四年(736),武惠妃逝世,后廷妃嫔中没有合于玄宗心意的人。有人上言说寿王妃容

  • 卷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旗分志九八旗佐领九【正红旗满洲佐领 正红旗包衣佐领分管管领】正红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国初编立始以岱松阿管理岱

  • 151.狄仁杰桃李满门·林汉达

    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

  • 传第九章·王夫之

    一章句&ldquo;立教之本&rdquo;云云,亦但从性情会通处,发明家国之一理,以见教家之即以教国耳。&ldquo;识端推广&rdquo;,乃朱子从言外衍说,非传意所有。缘恐人将孝弟慈说得太容易,以为不待学而自能,竟同处子之不学养子一例,故补

  • 卷二十一·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縂义卷二十一    宋 易祓 撰秋官司防第五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防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小宰言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而此经乃言秋官司防掌邦禁者何也先王立

  •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二)·太虚

    【悬 论】优婆塞戒经,即今日开讲之经。在未讲经文之前,先将宣讲此经大意略言之:一 佛法与人生之关系现在流行于人世之佛法,所以开导人生者最为深切,故先就佛法与人生之关系,分别明之。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从佛法出发

  • 卷第十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十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如来现相品第二 【论】释此一品义分为三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此品何故

  • 灵峰达变禅师语录叙·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灵峰达变禅师语录叙大道虽曰现成然非苦心精研者莫克证入至理繇来平坦然非铁骨负荷者未易传持是以少室安心必待立雪断臂之子而黄梅大众惟腰石负舂者入室禀受为六传冢嫡后世以轻慢心妄窥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