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文通传

冯文通,是冯跋最小的弟弟。他的本名犯了显祖的庙讳。高云僭立为帝的时候,授任他为征东大将军,兼任中领军,封为汲郡公。冯跋在高云死后即帝位,授予冯文通尚书左仆射之职,改封为中山公,仍旧任领军,在内掌管宫廷禁卫之事,在外总管朝廷政事,官位做到了司徒。到了冯跋死后,冯文通即帝位,就与刘义隆交结往来。

延和元年(432),世祖亲自率兵征讨冯文通,冯文通固城自守。冯文通所辖营丘、辽东、成周、乐浪、带方、玄菟等六郡全都向大魏投降,世祖就把这里的三万多户人家迁徙到幽州。冯文通的尚书郭渊劝文通向大魏朝投诚归附,并进献女儿入朝,请求做大魏的附庸,以保全自己的王位。冯文通说道:“我背负魏廷导致仇隙已成为事实,魏廷对我的愤怒也已经显露出来,投降归附只会得到死路一条,倒不如保持志向坚守到底,另外再谋求更好的出路。”

起先,冯文通废掉了他的原配妻子王氏,又废黜了王氏所生的长子冯崇,令他镇守肥如,把后妻慕容氏所生之子冯王仁立为太子。冯崇同母的弟弟广平公冯朗、乐陵公冯邈两人在一起说:“天运依然存在,家国已经衰亡,现在慕容氏又在背后诬陷我们,大祸肯定就会要来临。”于是他们就逃出奔往辽西,劝冯崇前来归降大魏,冯崇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恰好世祖派遣给事中王德前去向冯崇陈述事情的成败得失,冯崇就派冯邈来到朝廷。世祖派兼鸿胪卿李继手持符节授予冯崇假节、侍中、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幽、平二州牧等职,封他为辽西王,执掌他们国中尚书之事,食邑辽西十郡;并且秉承皇帝的旨意,借朝廷的名义授予他的属下文官尚书、刺史、武官征虏将军以下的官职。冯文通派遣他的将领封羽率领部众围攻冯崇,世祖诏令永昌王拓跋健督率诸军前往救援。封羽又献冯文通所属的凡城投降大魏,就把那里的民户三千余家迁回。

冯文通被迫派遣他的尚书高禺页前来朝廷请罪,请求把他的小女儿充当后宫的嫔妃。世祖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征召他的儿子冯王仁入朝侍奉,冯文通拒不接受。他的散骑常侍刘训对冯文通说:“虽然与魏朝缔结婚姻互通和好,但不遣太子入朝侍奉,魏朝如果大举进攻,我们将有危亡之忧。昔日刘禅凭借重山作为屏障,最终落得衔璧投降;孙皓倚仗长江天险来拒敌,最终还是归顺晋朝。况且如今魏朝强大胜过晋氏,我们燕国势力弱于吴、蜀,但愿能够按时派遣世子入朝,以奉行大国的诏令。然后再收集离散的兵民,对他们施以深厚的恩泽,分赈仓廪来接济百姓的困乏,大力劝导百姓从事农桑以求取丰收之年,方可望国家大业能够转危为安,社稷得以永久保存。”冯文通听了他这番话大怒,把他杀死。世祖又诏令乐平王拓跋丕等人率兵前往征讨,情况日益紧张急迫,上下无不深感危惧。冯文通属下太常陽山民日再次劝说文通向大魏请罪求降,赶快让冯王仁到大魏朝廷充当人质。冯文通说道:“我不忍心这样做,倘若事情果然不幸,我想暂且去东边临时住在高丽,以谋求今后的行动。”陽山民日说:“魏朝用天下之众来攻击我们一隅之地,凭我愚昧的看法,我朝势必土崩瓦解。况且高丽乃是夷狄,对它不能轻易相信并有所期望,它即使开始时同我们相亲,恐怕最终还是会变的。此事如果不及早决断,到时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冯文通不听,就秘密派人到高丽请求接纳。太延二年(436),高丽派将领葛卢等人率领部众迎接冯文通,葛卢等人来到和龙城,就脱掉他们粗陋的布衣服,拿来冯文通的精良兵器装备他的部下。冯文通于是就带着和龙城内的成年男女进入高丽。早先,冯文通国内有狼群在晚上围绕着和龙城嗥叫,像这样持续了一年之久;又有老鼠群集于城西,填满道路有好几里,向西而行到了河边,在前面的老鼠口里衔着马粪,互相交替地咬着尾巴渡过河去;又有宿军这个地方燃起地火,过了十天才熄灭,遍地长满了蛆虫,一个多月才消失;和龙城里到处长出白毛,有一尺二寸长。

冯文通到了辽东,高丽国派遣使者前去慰劳他,说:“龙城王冯君来到野外止息,兵马很辛苦吧?”冯文通听了非常羞惭恼怒,用皇帝的身份来应答使者,高丽就把冯文通安置在平郭,不久又让他迁往北丰。冯文通向来轻侮高丽,到这里之后,他的政令刑法、赏赐处罚,都还是像在自己国内一样。高丽竟然夺走冯文通的侍从,把冯王仁扣为人质。冯文通对此十分气愤怨恨,计划奔走到南边去。世祖又向高丽征索冯文通,高丽就在北丰把他杀掉,其子孙同时遇害的有十多人。

猜你喜欢
  卷六十·志第二十七·柯劭忞
  卷三十三·毕沅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一·顾炎武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乾隆
  通鉴续编卷十一·陈桱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司马迁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魏收
  晋纪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351)·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三十一·佚名
  王端毅奏议巻七·王恕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一·高晋
  庄俊·周诒春
  施振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彭·唐圭璋

      彭字商老,江西建昌人。自号日涉园夫,又号海昏逸人。在江西诗派图中,名居第十五。有日涉园集,不传。大典辑其集十卷,凡诗七百二十馀着。   渔歌十首   颂尊宿付杲山人   汾阳   南院嫡孙唯此个。西河狮子当门坐

  • 第四折·佚名

    (驱邪院主上,云)贫道乃驱邪院主是也。因为二郎与那吒神,在玉结连环寨饮酒,射破锁魔宝镜,走了两洞妖魔:金睛百眼鬼、九首牛魔罗王。今差二郎与那吒,同领本部神兵,擒拿去了。未知输赢胜败。使将个报喜的神探子打探去了。这早晚

  • 秋月·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云堆里升起——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它展开在道路上,它飘闪在水面上,它沉浸在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水底;它

  • 卷九·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九 五言排律 登广固旧城怀古      陈 经 下马寻孤垒登高俯旧城龙冈盘地险雉堞与云平东望沧溟会西瞻泰岳迎四山屏乱立一涧带相萦十二侔秦郡膏腴儗汉京封疆仍晋服巡狩尚尧名蔚蔚林臯接

  • 卷四十五 吴越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五 吴越上杜棱棱,字腾云,新城人。广明间为东安都将,始事钱镠。周宝败,镠以棱为常州制置使,以武艺称。大顺二年,为镇海节度副使。干宁三年董昌败,进两浙诸军都指挥使,累官润州刺史,卒。诗一首。 【(《全唐诗》

  • 巻二·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二宋 孙绍逺 编佛像王维呉道子画【苏子瞻】何处访呉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中有至人谈

  • 卷三百八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九荇花类【附葓】七言絶句胥门闲泛        【唐】皮日休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醉来欲把田田叶尽裹当时醒酒鲭次余仲庸松风阁韵    【宋】裘万顷已着遗经

  • 卷九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十六浦类五言古入溆浦         【梁】简文帝泛水入廻塘空枝度日光竹垂悬扫浪鳬疑逺避樯夕逗繁昌浦       【梁】刘孝绰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岸廻知舳转缆解觉船浮

  • 月泉吟社诗·吴渭

    宋 吴渭 编春日田园杂兴【律五七言四韵余体不取】第一名罗公福【杭清吟社三山连文凤伯正号应山】评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者此为冠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一犂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放犊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隆庆六年二月○戊子朔 诏免原任大同北东路参将原于天戍边于得胜堡专理互市于天初以失事谪戍总督王崇古以五市在迩宜得习事将官兵部以请故有是命○录宁夏旧五塘岔等处获功死事军人谷太等二十二人升赏如例○调督理广东

  • 第四章养赡租·佚名

    (一)署台湾北路理番驻镇鹿港海防总捕分府、加五级纪录十次、陈,为剀切晓谕交纳,并严禁典卖短折事。案蒙臬道宪刘札,奉总督部堂程奏明清厘南北两路屯弁丁养瞻埔地,归番自耕,札委勘办。诚以屯丁与绿营兵粮无异,其赡租亦与绿营兵

  • 戒子通録卷二·刘清之

    家训 颜之推【琅邪人终隋开皇太子学士著书二十篇训子思鲁等其大畧具此 按之推字子介颜子三十五世孙子思鲁字孔归唐秦府记室】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

  • 思辨録辑要卷十一·陆世仪

    修齐类自甲申乙酉以来教授不行飬生之道几废乙酉冬季学为贾而此心与贾终不习因念古人隐居多躬耕自给予素孱弱又城居不习四事不能亲执耒耜但此中之理不可不畧一究心虞九江兄向有水田在西郭已躬耕有年矣为予畧说其概予有

  • 左传折诸卷十二·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公败绩于徐吾氏程子曰王师于诸侯不言败不敢敌王也于夷狄不言战不能抗王也不敢敌不能抗者理也其敌其抗王道之失也桓王伐郑兵败身伤经不书败刘康公邀戎败于徐吾不

  • 编阅附言(五十七则)·太虚

    一 亚髡和尚小传(人菊)作按:此小传,曾揭载于客岁五月间太平洋报。一载以来,亚师主持总会事务,多所建设,众论翕然。尚未插入此段,容俟他日补记。编者谨识。(见佛教月报一期)二 说龙华之经营(天罄)顷有署名沪滨渔隐者,以印刷物一件

  • 居易录·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禛撰。三十四卷。体例仿庞元英《文昌杂录》。其内容以考辨典籍、品评诗文、议论史事为主,兼记时事和异闻。《四库全书总目》云: “是书乃其康熙己巳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辛巳官刑部尚书以前十三年中所记。

  • 修真历验钞图·佚名

    修真历验钞图,原不题撰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通志‧艺文略》着录「修真历验钞并图一卷,罗子一撰。」又《云笈七签》卷七十二载《真元妙道修丹历验钞》一卷,题「草衣洞真子凝述」。罗子一疑为唐代道士

  • 中观论·龙树

    Mady&amacron;maka-ś&amacron;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