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序

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官行都颇得窃窥玉牒所藏金匮石室之副退而过庭则获剽闻名卿才大夫之议论每念渡江以来纪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闲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乃缉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有涉一时之利害与诸人之得失者分门着录起丁未迄壬戌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勒为二十卷或谓心传日子之是书固学者之所宜究心也况言人之善而不及其恶记人之功而不录其过是书之行于世也则宜虽然子以论着之余而记见闻之故凡有所取则未及乎取者必以为见遗凡有所扬则不足乎扬者必疑其见抑吾惧夫两端之怨詈将不得免子安用此其以贾祸也可不虑哉心传谢曰下国山野之人上而名卿才大夫下而岩穴幽栖之士其未之识者众矣远而朝廷四方久而二万七千八百四十有八旬之事其未闻与未知者亦不少矣事苟有所略人苟有所遗盖孤陋寡闻之罪非敢去取乎其闲也 有所得屡书不一书而后已可乎哉既以告人遂笔其辞于编首嘉泰二年冬十月晦秀岩野人李心传伯微甫序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李延寿
  卷一四九 梁紀五·司马光
  ●卷一百三·徐梦莘
  卷五十四·宋·蒋一葵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绎史摭遗卷五·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纪昀
  六四二 谕校阅全书错误之倪承宽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佚名
  卷十一·傅恒
  绎史卷五十五·马骕
  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范晔
  卞彬传·萧子显
  齐武帝本纪·李延寿
  卷二百五十一·杨士奇
  卷四·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香咏·李渔

    (老旦上)扫径开轩拂坐床,为传闺客到禅房。欲辞世上缠绵苦,翻惹山中应接忙。贫尼静观是也。前日寓下那位曹小姐,与贫尼相得甚欢。不知为着甚么,又要搬到学里去。今日范介夫的新人满月,闻得要来烧香,我且扫径相候。〖双调引子&m

  • 卷一百九十七·毕沅

      ◎元纪十五 ∷起上章掩茂正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二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至大三年年   春,正月,癸未,省中书官吏,自客省使而下一百八十一员。   李孟入见于玉德殿,帝指孟谓宰执大臣曰:“此皇祖妣命为

  • ●卷二·刘一清

    ○淳熙盛事 宋孝宗御宇,高宗在德寿,光宗在青宫,宁宗在平阳邸,四世本支之盛,亘 古未有。杨诚斋时为官僚,贺光宗诞辰诗云:“祖尧父舜真千载,禹子汤孙更一 家。”读者服其精切。又云“天意分明昌火德,诞辰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一·徐乾学

    宋纪五十一【起黓敦牂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二年秋七月壬寅朔知諌院张方平言朝廷政令之所出在中书若枢宻院则古无有也盖起于后唐权宜之制而事柄遂与中书均分军民为二体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天启六年六月壬申朔 上以雨泽应祈 郊坛等处仍令前遣各官行礼○吏部尚书王绍徽言海内多故东有奴酋之警南兴问罪之师朝有营建之役州县征税之贮上供殆尽内府累世之积日渐消耗当事之臣姑为一切不得已之计以佐经费税粮外

  • ◎淫妇自毙·李定夷

    邹复顺,武昌县属马鞍山人,向开设饭馆。其妻姿色可人,名为饭馆,暗兼提调,远近皆知。与比邻蔡大文之妻黎氏甚善,而大文之妻,亦系淫荡者。前夜有猪贩某,寄宿该饭馆。闻该馆系提调衙门,即请提一姑娘为欢。该馆即将蔡黎氏提来,价钱二

  • 第三七禀光绪六年三月二日一一二○五-七·佚名

    三班头役陈有等三人,禀举林惠等为挑夫首台下三班头役陈有、徐祥、陈宝同叩首叩禀,为蒙饬举充,恳给谕戳示遵事。缘因挑夫首最难举充。伏查郑前厅宪任内,适逢军务大差临境,小夫首贻误逃走。当经选举庄道

  •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佚名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乾隆四十年八月初一日*臣舒赫德谨奏:本月二十八日,接准浙江巡抚三宝咨称,续经查出违碍书籍共一百五十九部,书版一千二百二十九块,解送军机处,又续获可采之书一十四种,解

  •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二。吉礼大祀。太庙。○太庙享有常日者寒食腊腊兼荐鱼。 无常日者 择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时享。 册

  • 政学录卷五·郑端

    畿辅丛书 枣强郑端辑 听讼 人命 婚姻 奸情 田土 状式 刑具 刑戒 监禁 ◆听讼 民淳事简之地初二十六放告此正理也然州县繁剧无日无之正不必不准以滋越诉以添缠扰盖朝廷设立官府之意原为民间分忧息争使之一一和解今人不

  • 七年·佚名

    (甲戌)七年大明萬曆二年春正月1月2日○戊寅,右相盧守愼,四度呈辭。上命遞。○政院啓曰:「國家安危,係於大臣進退。右議政盧守愼雖疾告退,遽允所請,甚非重大臣之意。況守愼素有重望,允合具瞻,臣等不勝未安。敢啓。」傳曰:「知道。

  • 富可求吗?·孔子

    【原文】 子曰:“富而①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①而:如,如果。②执鞭之士:古代于拿皮鞭为达官贵人开道或为市场守门的人,代指做下贱差事的人。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三章 难易·林语堂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语译众人是有所为而为,圣人是

  • 卷三十五·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五明堂位明堂在国南郊取南面答阳之义尸子云神农曰天府黄帝曰合宫则自古有之方氏慤曰孔子言宗祀文王於明堂孟子言行王政而此言朝诸侯君臣上下尊卑前後

  • 毗沙门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阿他渴嚧蔇室拏末拏写摩诃罗阇写摩罗满怛蓝钵罗毗沙弥萨婆萨埵苏诃钵唅萨婆萨埵[口*皿]底史南怛侄他摩尼吠达驮罗野莎婆诃布噜拏跋达啰野莎婆诃摩拏罗也野莎婆诃悉澄迦罗耶莎婆诃

  • 笺注陶渊明集·李公焕

    陶诗文注本。十卷。李公焕撰。公焕,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吴焯跋称:“此编汇集宋朝群公评注,淳祐中又刻于省署,当时所称玉堂本者。”据此则公焕为宋人,而何孟春跋以为元人。二说皆未言所据,不知孰是。此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有二本。旧本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新本为不空译,题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二卷。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

  • 杂譬喻经·佚名

    有四部:一,旧杂譬喻经二卷,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二,杂譬喻经,一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三,杂譬喻经二卷,失译。四,杂譬喻经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五,譬喻经十卷,不入藏经。有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