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四

  炎兴下帙八十四。

  起绍兴八年六月十七日辛未,尽十月。

  十七日辛未殿中侍御史张戒奏论和议不可成。

  金国遣乌陵(改作乌凌阿)思谋石少卿来议和。且有还中原故地还梓宫及归渊圣之说殿中侍御史张戒以谓故地梓宫及渊圣必无可归之理或恐太后可以还耳乃具奏曰:臣昨五月四日蒙赐对尝力陈和议恐难成之状似蒙圣恩慨然开纳。且曰:卿言善和议成否当置而勿论但严设备目今王伦既虏(改作金)使随至两国之交谋议曲折小臣不敢与然其略可耳剽而闻臆度而知也。臣备员御史国有大利害义当尽言况已蒙开纳敢不毕其说臣窃为今日之议理有可必者画大河为界复中原还梓宫归渊圣此必不可得者也。各务休兵音问往复或归吾太后此或可得者也。两国之议和犹两家之议婚姻也。家声不敌虽有良媒决不能谐婚姻之好国势不敌虽有虏(乞讨作来)使决不能解侵伐之难虏(改作敌)强我弱国势殊绝事之可否岂在一使人之口易者可得而难者必不可得理则然耳其或反映狂。且痴矣。敌国以我。

  为狂。且(删此字)痴则(删此字)焉得不招寇(改作致侮)乎!臣恐其以此卜我也。我。若惧以增德则彼必以为智而不敢伐我。若喜而自宽则彼必以为愚而无所惮昔智伯欲袭卫遗之乘马先以之璧卫君大悦诸大夫皆喜而南文字独有忧色卫君问之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我未有往而彼有以来是以忧也。,於是卫君修津梁捍边城智伯不敢伐我今未有以胜虏(改作彼)而虏(改作彼)初非惮我虏(删此字)一废刘豫而自有中原乃遣王伦回扬言讲和。且有复中原还梓宫归渊圣之意此正所谓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南《文子》所忧而以为善意可谓智乎!石勒欲擒王浚而奉栈刘琨郭威欲篡汉室而迎立湘阴恐敌或乘之也。臣揣虏(改作敌)情。若非袭我则必恐我或乘其後耳是皆款我之意而柰何信之中原之复不复梓宫之还不还渊圣之归不归一言可决迁延往返事已可知敌国愚弄使人延慢於我臣恐不足以讲和而适以足招寇(改作致侮)复中原还梓宫归渊圣臣子之心孰不愿然以兵取之则可以货取之则不可非惟不可亦必海里亦或得之不过如童绩买燕云:之地虏人(二字改作彼)暂去复来财地卒两失之耳自古,岂有兵不能胜货财可以却敌复国者或兵强而後战可胜战胜而後中原可复梓宫可还渊圣可归苟力或未能则勤修厥政严设边备可也。不知务此而听其枝词游说侥幸万一欲中原无故自复梓宫无故自还渊圣无故自归不劳力而坐享成功臣窃以为过矣。事之必不可者臣既力言之其或可者臣亦妄为陛下谋之辄罄愚直(具画)如後乃画十二条尽切事机贴。

  黄云:臣谓渊圣固不可归而太后或可归自古伐人之国得其家而归之者易得其君而归之者难君之去来系於胜负而家则无与於事理势固然虏人贪婪惟利是视(删理势至此十二字改作以此揆之)太后有可归之理昔太祖常痛恨开运猾夏之祸自(删常痛至此十字)登极专务节俭乘舆服用一切简素别贮供御羡馀之物谓左右曰:俟及三百万缗当移书北虏(改作庭)赎晋朝陷番(改作被陷)百姓况陛下为太皇后虽缩衣节食可也。然亦须国势稍振兵力稍强乃可望耳齐弱周强而宇文护之母遂归况陛下有大半天下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不勉哉!。

  御史中丞常同户部侍郎向子諲中书舍人潘良贵并罢。

  遗史曰:先是秦桧向子諲范同请与金人讲和魏矼常同虑其诈和请善备之潘良贵主战上鸽坠座官共议子諲执讲和良贵大叱之及同奏事子諲与良贵交争於殿上上知同为子諲辟客必附子諲也。故固问於同同乃以称和为非而以良贵为是大忤上旨由是同及子谭良贵皆罢以同知湖州同字子正邛州人父安民为侍御史事哲宗常言蔡京之罪被贬书名元祐奸党世多其忠同以政和八年登进干第累官知柳州绍兴三年宰相吕颐浩荐其正直擢侍御史为御史中丞(旧按云:宋史子諲入见语言烦亵潘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閤门并弹之常同言良贵无罪忤旨,於是三人俱罢子諲出知平江府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拜金诏乃上章力言宜却勿受忤秦桧意乃致仕则子諲之废弃正以不附和议故也。遗史所载是非失实诸类此不可不辨)。

  刘移军镇江府。

  刘自庐州召还以主管马军司公事移军屯守镇江府王庶请之也。。

  三十日甲申张戒奏议和务先战守。

  朝廷议遣王伦奉使迎请梓宫殿中侍御史张戒以谓议和务先知战守乃奏论和状其大略云:臣为朝廷计外则姑示讲和之名内则不忘决战之志名则不忘决战之志而实则严兵据险以守此诚至论而臣之所以前後进言於陛下者也。自古能战能守而能和者有矣。未有不能战不能守而能和也。。又曰:使真宗无萧挞览(改作达兰)之捷仁宗非庆历之盛虽有百曹利用百富弼,岂能和哉!。又曰:苟不能战。又不能守区区信誓岂足恃也。上甚纳之。

  七月王伦加端明殿学士使於金国以请梓宫。

  金国使乌陵(改作乌凌阿)思谋来故复遣王伦也。。

  八月八日辛酉诏申饬边备。

  诏曰:日者复遣使人报聘上国申问讳日祈还梓宫尚虑疆场之臣未谕朝廷之意遂弛边备以疑众心忽於远图安於无事所以遏奔冲为守备者或至阔略练甲兵训士卒者因废讲求保御乏善後之谋临敌无决胜之策方秋多警实轸於衷尔其严饬属城明告部曲必谨必戒无忘捍御之方愈远愈坚更念久长之计以求无穷之固以成不拔之基凡尔有官咸体朕衷。

  巨师古军和州。

  马扩为沿海置制副使军於镇江府。

  九月韩世忠张浚岳飞来朝。

  参知政事刘大中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处州府。

  先是金人遣使来讲和好也。刘大中附合赵鼎之议以为不可秦桧怒令萧振言其罪罢其参知政事以资政知处州。

  十月刘来朝。

  赵鼎罢为检校少傅奉国军节度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金人有许和之议上与宰相议之赵鼎坚执不可讲和之说秦桧意欲讲和一日朝议宰执奏事退桧独留身奏诸和之说。且曰:臣以为讲和便上曰:然桧曰:讲和之议臣僚之说皆不同各持两端畏首畏尾此不足以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乞陛下英断独与臣议其事不许群臣干与则其事乃可成不然无益也。上曰:朕独与卿桧曰:臣亦恐未便欲望陛下更精加思虑三日然後别具奏禀上曰:然。又三日桧复留身奏事如初知上意欲和甚坚犹以为未也。乃曰:臣恐别有未便欲望陛下更思虑三日容臣别奏上曰:然。又三日桧复留身奏事如初知坚确不移方出文字乞决和议不许群臣干与上欣纳之鼎议不协遂罢宰相出知绍兴府首途之日桧奏乞备礼饯鼎之行乃就津亭排列别筵率执政俟於津亭鼎相揖罢即登舟桧曰:已得旨饯送相公何不少留鼎曰:议论已不协何留之有(遂登舟叱)稿师离岸桧亦叱从人收筵桧将归。且顾鼎言曰:桧是好意然舟已开矣。自是桧有憾鼎之意。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八十四校勘记。

  但严设备具(具误作目)然其大略(脱大字)今日之议理有可必者(一作今日之议和有可得者有不可得者)无方之礼(方一作力下同)南《文子》所忧而以为喜(喜误作善)即或得之(即误作亦)。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脱脱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张廷玉
  自序·欧阳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二·李心传
  附录·李贤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四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已疟编·刘玉
  世家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二十七·郑麟趾
  卷九十六上·班固
  卷四十一·阿桂
  卷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林和靖集巻二宋 林逋 撰七言律诗湖上隐居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闲门自掩苍苔色过客时惊白鸟飞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湖山小隐二首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

  • 第四十一出 耽试·汤显祖

    【凤凰阁】〔净扮苗舜宾引众上〕九边烽火咤。秋水鱼龙怎化?广寒丹桂吐 层花,谁向云端折下?〔合〕殿闱深锁,取试卷看详回话。〔集唐〕“铸时天匠 待英豪谭用之,

  • 卷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八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宋【五言古诗】赠峡山清伦禅师       简长【三首】褰衣汲灵水混涤巾屦尘烟霭霁杉竹澄凝此心神高僧洒真雨泽彼寒草春华月写空印清霜肃斋

  • 卷四百二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五锦鸡类七言古锦鸡          【元】周 权已山灵鸟初离羣葳蕤丽组云锦文羽翎新刷爪距利彩色胜似沙头鸳晴暾入戸烂相射嗉中有物垂红碧绶光若若花盘绦出示山童有矜

  • 卷七十九·志第四十六·柯劭忞

      ○食货十二   △赈恤上   赈恤之法有二:曰蠲免,曰赈贷。以恩免者:朝廷有大庆则免之;有盗喊之乱、军旅供给之费,则免之;逃亡复业者,则免之;军民站户困弊,则免之。以恩赈者:曰鳏寡孤独,曰诸王部众之贫乏。其余则恩免所及

  • 在厄第二十·王肃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汉纪四十四 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 [1]夏,四月,车师后部司马率后王加特奴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大破之;获单于母。 [1]夏季,四月,汉朝驻车师后王国的车师后部司马,率领后王国国王加特奴,在阊吾陆谷向北匈奴发动突然袭击

  •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佚名

    一九〇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北京。  正约  案查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及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国与英国所订两次藏印条约,其所载各款,西藏并未认为确实,亦未允切实遵办,英国政府惟有设法保卫该两约

  • 卷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二乐略【一】【臣】等谨案虞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故郑樵志乐谓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其所列四门皆系以声而辄以声歌湮没风雅不分为言盖必有声律身度之圣人斯能推阐精微折衷美善以昭盛

  • 卷50·陈邦瞻

    徽宗崇宁元年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造作器用。诸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之工,曲尽其巧。诸色匠日役数千,而材物所须,悉科于民,民力重困。三年二月,令天下坑冶金银悉输内藏。四年十

  • 名實論弟六·谢绛

      天地與其所産焉(四十九),物也。【天地與所産物,皆物也。】  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五十),位也。【如大木取其勝棟梁之任,細木取其勝榱桷之任,而不過焉謂之實也。勝棟梁之任者,取以爲棟梁;勝榱桷

  • 迩言后序·刘炎

    予读刘子迩言屡废而叹有问者曰刘子之言常言也子何叹之数乎予曰子以予为玩其文辞也耶若惟文辞之玩而已则刘子固常言也夫孰知其有功于学者耶夫学莫先于知性知性而后知天之畀于人者厚而望于人者深盖人之有生虽与物同而备

  • 第十一章 8·辜鸿铭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辜讲当孔子第一次听到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的死讯时,孔子放声恸哭:“噢!老天哪,就这么对我么!就这么对我么!”

  • 杂篇&middot;渔父第三十一·庄子

    [题解]《渔父》以虚拟人名名篇。本篇的主旨是通过渔父批判了孔子的作为和儒家的仁义、忠贞、慈孝、礼乐的思想。在“孔子游乎缁帷之林”段落中,指出孔子的仁是“苦心劳形以危害其真”的有害的观点,相距

  • 《經論斷章讀》敘·欧阳竟无

    法海難言,汪洋淵懿。學者嘗以易解文字囑請抉擇,而苦無專籍。因思方便,于諸經論節取雜集,期不背乎《般若》、《瑜伽》,以應其求。凡十五章,名之曰《經論斷章讀》。《左傳》賦詩斷章,予取所求,蓋斯意也。 舍生死身而取法身,猶儒

  • 卷五·佚名

    △宝女品第三之一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尔时会中有一童女名曰宝女。即从坐起。右手执持白真珠贯。而作是言:若我真实能於十方无量世界。受持如是大集正典。读诵书写演说其义广

  • 伤寒审证表·包诚

    一卷。清包诚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 《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奥义精,难以记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