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六 新饭碗问题

“练习生”虽做了三星期,“新饭碗”问题还是未能解决。

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有一位比我前一级毕业的约翰同学在上海青年会中学担任教务主任,有一级的英文教员被学生驱走,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这位约翰同学不知从那里听到我的教授法可以镇压“学潮”,赶快来和我商量,要我去暂行代庖;为我的便利起见,他特把功课的时间分排在午饭后的一小时,不致妨碍到我在交易所的办公时间。其实我这时只做过家庭教师,对于学校的正式教课并没有过实际的经验。但是因为他的要求非常迫切,我也还有时间凑凑,便答应他试试看,并说明是尝试性质,如果上了一两课,学生略有不服的表示,我就不来。他答应了这个条件,我才接受他的要求。

我这次试验的结论,觉得学校之所以有学潮,除有特殊的复杂情形之外,教师自己的不行实在是主要的原因,不能完全怪学生。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替自己瞎吹,表示自己是怎样“行”的好教师:我在上面已老实承认过,我此时对于学校的正式教课还是毫无经验的。可是我去代替那位被驱逐的教师,却也有我自己的方法。我很认真地把自己所教的功课准备好,上课的时候使学生们对于所提出的疑问得到满意的解释;等到大家没有问题可问的时候,就对学生加以考问,被问的人愈多愈好,使全课堂都有着紧张的空气;问的时候,要随手在一个小簿子上把各人答案的成绩,用符号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们知道你是在深切注意各人的平日成绩,不是可以含糊过去的;尤其是对于著名做“吵客”的几位学生,要每课都要问到,这倒不是有意和他们为难,却是使他们的精神材力转到研究学问方面去,不过问的时候却要在考问各人的当中随意问到他们,不可使他们误会是有意和他们为难;同时在课堂里要睁开眼睛时刻注意望到全课堂的各角落,使各人都知道你的注意力是在顾到全课堂的秩序,“吵客”们便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瞎吵了。在这样注意力笼罩下的课堂,偶有一二“吵客”捣乱,如向同学掷纸丸之类的恶作剧,教师只须立刻对他注目,甚至把功课暂行搁置几秒钟对他注目,全课堂的同学都会移转视线对他望望,竟可使他面红耳赤,感到不安,没有人更愿效尤了。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教师自己对于功课能够力求胜任愉快,其余的问题都比较易于解决了。

以前那位英文教员每课一句句用中文讲给学生听,学生不必自己预备,不必用工夫找字典,对他还是不满意;我渐渐使学生自己预备功课,找字典,上课用英语考问,学生不但不讨厌,不反对,反而表示欢迎,在学期末了,反而向教务主任要求叫我连任下去。(虽到后来我因离开交易所,另就他业,时间上难于兼顾,没有回报他们的好意。)以我当时那样没有经验的英文教师,和驱逐教员的学生们周旋,还有这样意外的结果,可见制造学潮的责任不得不归功于教员自己的“饭桶”!

每星期三四小时的功课,这不能成为整个的“新饭碗”,所以我还不能不设法解决我的“新饭碗”问题。

新闻界方面一时既没有相当的机会给我尝试,我在中学校里教英文又有相当的好印象,于是觉得倘若教育界方面能有相当的机会做做看,也颇想再试试“走曲线”的就业策略。主意打定之后,便向这条路线进攻。我想起教育界前辈黄任之先生。我知道他是南洋公学的师范生,那时候还是蔡孑民先生当教员,后来的南洋公学在那时还只有一个雏形,我要和他认先后同学,当然是远得很。我和黄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在南洋附属小学做小学生。记得那时他刚由美国考察回来,有一晚南洋学会请他到上院大礼堂向全体同学演讲,小学的最高两级由沈叔逵先生领导着去参加听讲,我也夹在这人群中听他演讲游美的感想。当然,那时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此后一直到我想要掉饭碗的时候,和他未曾再见过面,交情当然更说不上,可是我仍旧大着胆写一封信去试试看。事有凑巧,那时黄先生所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在物色一个中英文都有相当可取的编辑人材,我的“新饭碗”的机会居然到来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 天聖四年(丙寅,1026)·李焘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序·张唐英
  中俄伊犁交涉始末·罗惇曧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纪昀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卷八十二·张守节
  刘黻传·脱脱
  一五〇、陈仲考·钱穆
  宋武帝·苏辙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枢·唐圭璋

      枢字斗南,一字云窗,号寄闲,西秦(今陕西省)人,居临安。善词名世。   瑞鹤仙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 卷四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张都官集张先字子野乌程人康定进士知吴江县诗格清丽尤长于乐府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破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时号张三影李公择守吴兴招子野軰集于

  • 卷六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十八 杨衡【字仲师吴兴人】 送春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

  • 卷一·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 太白山人漫藁卷一 明 孙一元 撰 古乐府 拊劒篇 天风扬蓬海水啸波白日惨光严霜被柯【一解】 广野千里豺虎滋多朝无英雄守土奈何【二解】 余本秦人久客吴中楛矢不忘志念忡忡【三解】 十年无家被褐不完

  • 1912──中華民國元年壬子·郭廷以

      1﹐1(一一,一三)  (1)孫中山(文)自上海抵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下午十時),以是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2)清將領姜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占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等十五人電內閣,誓死反對共和,請飭各親

  •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乙丑年正月初二日,汗率众福晋、八旗诸贝勒、福晋、蒙古诸贝勒、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诸贝勒率随侍人等玩球二次之後,汗与众福晋坐於冰之中间,命於二边等距离

  • 卷八十八·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八十八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儒林传第五十八 古之儒者博学虖六艺之文【师古曰六艺谓易礼乐诗书春秋】六学者王敎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

  • 卷一百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八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十上哲宗乞省览农民封事   司马光臣伏覩近降农民诉疾苦实封奏状王啬等一百五十道除所诉重复外俱已签帖进入窃惟四

  • 治政篇 第十三 凡二十二条·范立本

    明道先生曰:&ldquo;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rdquo;唐太宗御制:&ldquo;上有麾之,中有乘之,下有附之。币帛衣之,仓廪食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rdquo;《童蒙训》曰:&ldquo;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

  • 卷八·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八周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检讨【臣】陈兆仑孔頴达正义略曰此明天地之体论天

  • 卷三·朱倬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三      元 朱倬 撰 小雅 二雅所以分曰小雅是所系者小大雅是所繋者大呦呦鹿鸣其义小文王在上其义大小雅燕礼用施之君臣之间大雅飨礼用则止人君可歌○变雅亦是变用大小雅腔调耳 释文

  • 卷十一·刘玉汝

    <经部,诗类,诗缵绪>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緖卷十一     元 刘玉汝 撰 小雅三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怃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怃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

  •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八解脱若常若无常。说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说八解脱若乐若苦。说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乐若苦。说八解脱若我若无我。说

  • 卷第三(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三(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之二第七事佛在拘舍弥国。尔时阐陀比丘。常出入诸家为说法。料理官事疗治众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无不亲敬。有诸人等同来问讯。遇于经行所头面礼足。为说妙法

  • 江村销夏录·高士奇

    三卷。清高士奇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 《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是间加评定之语,并将自己所作题跋附

  • 明月台·徐震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十二回。题“烟水散人著”。作者翁桂,字凝香,号烟水散人,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成书于清咸丰六年(1856)。本书从神话说起,写两个人的经历故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其用心如书中自序所言:“从忠孝节义

  • 介庵词·赵彦端

    一卷。宋赵彦端(1121—1175)撰。赵彦端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魏王赵廷美七世孙。绍兴八年(1138)进士。十二年为左修职郎、钱塘县主簿。乾道三年(1167),自右司员外郎,以直显谟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次年

  • 随巢子·随巢子

    一卷。周巢子(生卒年不详)撰。有人认为随巢系姓氏,或曰随名巢。墨子弟子。据《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载:“《随巢子》六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云一卷。宋《崇文总目》未著录该书,可能亡于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