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

先二伯父文典公,讳万秩,字序卿,号礼斋;奠国公之次子也。母廖太孺人。时方鼎盛,先祖父甚爱之,故不治家人产。性洒落,谈吐风生。尝自念曰:「人居浊世,名利桁杨;千古会心人,唯有信陵君尔』。遂日持斗酒,娱声色,翛然自得。然事亲孝、与士信、待人诚,一家之中怡怡如也。

婚后二年,举一子曰纪堂。又三年,卒。时为光绪三年丁丑六月二十三日亥时,距生于咸丰二年壬子正月初一日寅时,享寿二十有六龄;葬于蓝兴堡内新庄。

配邱氏,名彩藻,号淑静;邑孝廉维南先生之长女也。素娴内则,事夫以礼。至是,欲以身殉;罗太夫人止之曰:『汝子幼,胡可死』!邱太孺人乃收泪,侍高堂;早夜抚孤,持斋绣佛。暇则诵「金经」祈姑寿,未尝一出家门。洎纪堂稍长,就外傅,归必课其所习;有不解者,谆谆诲之,督责甚严。每顾而泣曰:『汝父不禄,维酒之害;汝其慎之』!故纪堂善摄生,持行谨,未敢稍拂其心。邱太孺人性又慈惠,每闻灾异,辄令纪堂捐赈,岁率数千金。又以里中穷民,年老无所得食,月给米三斗、钱三百以周之,所存活者数十人;至今不改。邱太孺人生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正月初四日寅时,卒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且十三日未时,享寿五十有四龄;葬于阿罩雾庄南势细埔仔。

献堂谨撰。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王夫之
  卷之一百五·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八·王当
  第七牌示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三·佚名
  一一○九 吏部为知照曹文埴等罚俸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苏亮传·令狐德棻
  朱升传·张廷玉
  常遇春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感·唐圭璋

      感字应之,吴(今苏州)人。天圣二年(1024),省试第一。九年(1031),湖州归安县主簿。应书判拔萃科,入第五等,授江州军事推官。官至殿中丞。   折红梅   梅花馆小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

  • 歴代诗话卷二十八·吴景旭

      戊集上之上  汉魏六朝  豕韦  容斋四笔曰韦孟讽諌云肃肃我祖国自豕韦总齐羣邦以翼大商至于有周歴世防同王赧听譛实絶我邦我邦既絶厥政斯逸赏罸之行非繇王室庻尹羣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坠观孟之自叙乃祖

  • 御选明诗卷五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五五言律诗六徐祯卿登支硎山楼迟游侣谷寺怜幽宻兹楼表丽观烟云连壑动竹树入门寒独往迷前径慿高迟所欢时闻有清磬遥出暮林端送许补之还丹徒怜君挥手去匹马向南天旅病青山外乡心落日悬燕关变

  • 卷四百六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庚辰,觀稻於後苑。   朝散郎致仕劉宗傑落致仕,為比部郎中。(當考其故。)   壬午,以會聖宮奉安神宗皇帝神御,不視朝。   甲申,直龍圖閣、知桂州苗時中為寶文閣待制再任。內侍押

  • ◎民国之新讳辨·李定夷

    邱文彬具呈教育部,请转呈明令。邱字依旧避讳,当经教育部咨行内务部查照。内务部咨复,以政体改建。公讳之典,不必沿袭,所请一节应毋用议,其文如下: 为咨行事,准贵部咨开据两广方言学校毕业生邱文彬呈请转呈大总统明今天下,邱字

  • 甘茂亡秦且之齐·佚名

    【提要】 人的命运有升有落,在落魄的时候改变命运,不仅要吃苦,而且还要多动脑筋,跑关系、找门路,充分利用自己以前的积累和优势,闯出生机来。我们看看可怜的一代名将甘茂是如何摆脱困境的。  【原文】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

  • 传第三章·王夫之

    一“敬”字有二义:有所施敬而敬之敬是工夫,若但言敬而无所施,乃是直指心德之体。故先儒言“主敬”,言“持敬”,工夫在“主”、“持”二字上。敬为德体,而非言畏言慎之比

  • 卷二十七·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七宋 高闶 撰成公四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雨着木而成冰是上温而下寒也与陨霜不杀菽相反刘向谓木者少阳贵臣卿大夫之象也是时叔孙侨如出奔公子偃诛死此虽汉儒传会之说然後世雨木冰多应在

  • 卷十二·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二     宋 易祓 撰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神位者别而言之则天神独谓之神合而言之则人鬼地示皆神也何谓建国之神位雉门

  • 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问顺行法第五优波离问佛。颇有比丘。即是别住人。即是别住竟人。即是行摩那埵人即是行摩那埵竟人耶。答有。若比丘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是罪不覆藏。是人从僧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佚名

      谨启讽阎罗王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誓劝有缘。以五会启经入赞。念阿弥陀佛。    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 藏川 述  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 赞曰。  如来临般涅盘时  广召天灵及地祇  因

  • 第十六品·佚名

    第一章 制御论今称制御论。此处,言“于世间得力、得自在之人等,若不得制他人之心,何是彼等之得力,何是自在耶?依得力,依得自在,彼等确可制他人之心”者,乃大众部之邪执。一(自)他是制他心耶?(他)然。(自)他是制他心以&ldq

  • 梅村集[四库本]·吴伟业

    明末清初诗文别集。吴伟业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文学家。此集共40卷,计有诗18卷(五古3卷、七古4卷、五律3卷、七律5卷、五排1卷、绝句2卷),词2卷,文20卷(序7卷、记2卷、神道碑铭2卷、墓志铭1卷、墓表塔

  • 活幼口议·曾世荣

    元代演山省翁所撰述。曾世荣(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又号演山翁,衡州(今衡阳市)人,为元代著名儿科医家。生于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3年)以前,卒于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幼习举业,及长,从世医刘思道学医,以幼科知名于时。书凡20

  • 古文参同契集解·蒋一彪

    三卷。明蒋一彪撰。蒋一彪,自号复阳子,余姚人。《周易参同契》的各家注本,有的分章,有的不分章。但无论分章与否,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明代杨慎,则另出一本,称南方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参同契》上中下三

  • 历代诗余·王奕清

    原名《御定历代诗余》,一百二十卷。本书系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圣祖御定,由侍读学士沈辰垣、王奕清等搜罗旧集,编定而成。所录自唐至明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余首,厘为一百卷;又有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据考,梁代

  • 吴晗论明史·吴晗

    作者吴晗。《吴晗论明史》汇集了明史大家吴晗多部关于明史研究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排整理,更加完整、精炼地向读者展示出大明朝历史的华卷。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政治大势”“制度变迁”“世情百态”“风云人物

  • 如幻三昧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