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六

洪武二十二年夏四月己亥朔命杭湖温台苏松诸郡民无田者许令往淮河迤南滁和等处就耕官给钞户三十锭使备农具免其赋役三年  上谕户部尚书杨靖曰朕思两浙民众地狭故务本者少而事末者多苟遇岁歉民即不给其移无田者于有田处就耕庶田不荒芜民无游食靖对曰去年  陛下念泽潞百姓衣食不足令往彰德真定就耕今岁丰足民受其利  上曰国家欲使百姓衣食足给不过因其利而利之然在处置得宜毋使有司侵扰之也

○诏置全宁卫遣使赍印往命捏怯来为指挥使失烈门以下俱授以武职有差

○壬寅贵州都指挥使司奏赤水层台二卫军饷不给请令四川运粮往济之户部尚书杨靖奏曰如此供运益见民劳莫若令富民输粟而以淮浙盐偿之候各卫屯种收成下年必可足用从之

○甲辰诏兵部核实北平都指挥使司并行都司燕山左护等卫编伍军士凡一十三万九千八百人山东都指挥使司并青州左护等卫军士凡六万七千四百一十人

○乙巳赐九江等府贫民钞

○上谕户部尚书扬靖曰闻九江黄州汉阳武昌岳州荆州诸郡多贫民其遣人运钞往赈之每丁与一锭沿江递运所水驿夫人五锭凡九十一万二千一百六十七锭

○丁未享太庙

○命户部起山东流民居京师人赐钞二十锭俾营生业

○戊申户部奏造小钞自一十文至五十文以便民用从之时有旨复造钞故也○庚戌山东莱州兖州二府久雨害稼民饥乏食遣使赈之凡钞二十六万九千二百一十锭

○辛亥夜有大星起自翼宿流至游气中没

○癸丑复命户部运钞往湖广常德长沙辰州靖州衡州永州宝庆郴州德安沔阳安陆襄阳等处赈贫民凡一百四十六万八千七百余锭

○遣使敕魏国公徐允恭开国公常昇曹国公李景隆靖宁侯叶昇吉安侯陆亨东来侯韩勋东川侯胡海南雄侯赵庸江阴侯吴高全宁侯孙恪平凉侯费聚于湖广各卫简阅军士练习备边

○甲寅诏故元诸王来降者俾居耽罗国且遣中使往谕其国为造庐舍处之

○丙辰置安庆九江二卫指挥使司

○分建五军断事司于太平门外○赐迤北来降千户蛮子白金二锭文绮帛各六疋

○己未卒有告千户盗箭者  上曰千户箭当给但不当自取非财物比宥之而赏其卒

○癸亥真腊国遣使贡丁檀速香蔷薇露琉璃椒蜡等物诏赐其使绮帛钞有差

○甲子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何福奏云南都匀苗蛮叛率兵讨之斩首四千七百余级擒获六千三百九十余人收剿寨洞一百五十二处粮谷三万一千一百石有奇

○丙寅置詹事院秩正三品  上谓吏部侍郎侯庸曰朕观历代贤明之君于辅导太子必择忠正贤良之士三代保傅礼甚尊严后世若唐太宗为子择师傅而李纲之徒直言正义颇有禆益今东宫官属詹事未设众务无所统领兵部尚书唐铎为人谨厚有德量宜当兹任其以铎兼詹事仍食尚书之禄○兵部尚书沈溍奏淮安府桃源县崇河驿及应天府江宁驿原设马少不足应役命给淮马充之

○丁卯山东青州卫卒有罪当死其妻击登闻鼓愿代夫受刑释之

○旌表辽东州民李思善母杜氏贞节

○是月遣监察御史按郯城沂水诸县官罪初山东郯城等县殒霜伤稼县官不以闻至是遣御史按之

五月己巳朔置骆驼亭诸群定其名曰紫驼金驼锦鲜豹文鸣凤凌云知泉双峰千里一封共一十群每群给印章设官如香泉等群之数

○庚午初福建建宁右卫军人孙德兴自甲午从军既没三子各籍充军又丧其二妻拏例在优给所隶总旗百户以言于卫所皆不为理至是巡按御史以闻  上以卫所官吏无仁心不恤下命逮治之其尝听理百户升千户总旗升百户又念德兴从军久而父子皆死于役特以其子为小旗者升总旗以优之

○辛未改建历代帝王庙成遣官致祭以奉安神主告礼部定拟自今每岁止以仲秋月遣官祭之从之

○乙亥夜太阴在太微中

○丁丑命兵部凡总旗升百户者与道里费

○庚辰留守右卫军士于内库支给赏钞有过其数而不知者既出为门卒所发法司论当盗内府财物律  上曰此司藏者之误也以其钞赏门卒而释之

○丁亥改祥符卫为武平卫飞虎卫为信阳卫熊韬卫为归德卫坚城卫为睢阳卫

○辛卯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于兀良哈之地以居降胡

○癸巳遣使赍敕往谕故元辽阿札失里等曰覆载之间生民之众天必择君以主之天之道福善祸淫始古至今无有僣差人君能上奉天道勤政不贰则福祚无期若怠政殃民天必改择焉昔者二百年前华夷异统势分南北奈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择元君起于草野戡定朔方抚有中夏混一南北逮其后嗣不君于是天更元运以付于朕自即位来今二十余年尔阿札失里等知天命有归率众来附朕甚嘉焉朕每于故元来归臣民悉加优待况尔本元之亲属者乎今特于泰宁等处立泰宁福余朵颜三卫以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溪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以安畜牧自古胡人无城郭不屋居行则车为室止则氊为庐顺水草便骑射为业今一从本俗俾遂其性尔其安之

○夜太白犯诸王星

○乙未监察御史王英劾奏辽东都指挥使潘彝道经山东擅令县官发民夫头匹递送请治其罪  上以武臣初犯姑宥之

○改六安千户所为六安卫指挥使司

○思南宣慰使田大雅等贡马赐钞有差

○赐兵部尚书唐铎致仕

○佥都御史黄政从征云南还赐普安遇寇与其子琬皆死之政徐州砀山人用荐为佥都御史以事谪为桂林府吏或言其知兵习武事召还十八年命往徐宿收集旧战士卒赴辽东从征二十一年复从政云南至是还至普安遇夷寇父子力战而死

六月戊戌朔

○庚子  上退朝与侍臣论及守成之道  上曰人常虑危乃不蹈危常虑患乃不及患车行于峻坂而仆于平地者慎于难而忽于易也保天下亦如御车虽治平何可不慎

○壬寅擢国子监助教陈南宾为蜀府长史

○赐蜀府营造工匠钞人各十锭有死亡者给其家

○癸卯革四川保宁府绵谷县以其地并入广元县

○辛亥命孝廉茂才年四十以下者于行人司差遣以试其才

○真腊暹罗二国贡方物

○癸丑工部尚书秦逵言鼓铸铜钱本与宝钞相参行使不宜停罢请仍收废铜铸造以便民用从之且诏更定钱样主事徐观言往岁铸钱分两不一难为定则今定其制每生铜一斤铸小钱一百六十折二钱八十当三钱五十四当五钱三十二当十钱一十六制可.

○甲寅夜太阴犯垒壁阵

○乙卯遣官诣各郡祭历代帝王陵寝

○夜太阴入羽林军

○丙辰夜辰星犯太白

○丁巳诏凡指挥使升都指挥使不系世袭者出职仍授本卫世袭指挥使指挥同知升都指挥同知不系世袭者出职仍授本卫世袭指挥同知著为令

○戊午监察御史许圭巡按河南上言自开封永城至彰德春夏旱暵麦苗疏薄农民所收无几今年夏税宜减半徵收左都御史詹徽以其欲希旨要誉请罪之  上曰朕宵旰图治以安生民故遣御史巡行以广耳目御史能恤民隐以达下情朕所乐闻岂可罪耶即命有司赈贷仍蠲其税○旌表饶州府乐平县民徐德安妻陈氏贞节初陈氏年二十时其夫病革谓之曰汝年少无子我死从汝更嫁陈氏泣曰既为君妇尚忍事二姓乎即割耳剪发为誓夫死纳之棺中终身不改节事闻诏旌表其门

○癸亥置兴隆卫隶贵州都指挥使司初其地属狼洞黄平安抚司至是蛮民作乱颍国公傅友德讨平之遂置卫命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胡质领兵守之

○甲子复置江西河南广西狭西山西山东北平四川八布政使司所辖宝泉局与浙江湖广福建广东所置并同每局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未入流

○丙寅四川岩州卫奏每岁长河西等处番商以马于雅州茶马司易茶其路由本卫经黎州始达茶马司茶马司定价每堪中马一匹给茶一千八百斤令于碉门茶课司支给不惟番商往复路远实且给茶太多今宜量减马价移置茶马司于岩州将碉门茶课司所贮茶运至于此马至则验马之高下以茶给之诏茶马司仍旧唯定其价上马一疋与茶一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驹马五十斤番商有不愿者听秋七月丁卯朔

○戊辰赐国子罗罗生阿聂等夏衣靴袜

○己巳升户部员外郎聂震为户部左侍郎户部主事傅友文为试右侍郎

○夜太阴入太微垣

○丙子先是故元知院捏怯来等既降遣使赍印各授以武职而其丞相失烈门犹豫不肯受命数称疾不与使者相见至是  上闻之敕礼部曰朕削平祸乱以一天下二十余年而朔漠尚未清近命永昌侯蓝玉等率  师直渡大漠俘虏其众虏主脱古思帖木儿逃窜北归未达和林为也速迭儿所害惟知院捏怯来等拥兵自固去逆效顺率众来归朕旋给印章各授以职而失烈门称疾不与使者相见尔礼部可移文往谕捏怯来若失烈门有意南来可令入朝决意北向从其所欲古之有杀身亡家而立名者有保身全家而求生者人之志固有不同不可强也

○戊寅享太庙

○辛巳置湖广镇远卫指挥使司

○壬午给赐文武官锦绶初  上以朝服锦绶民间不能制命工部织成颁赐之至是文官五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皆给赐俱不用云龙凤文

○甲午夜有星自外屏西南流三丈余化为白云

○是月征南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有疾命还京师寻召从征诸将皆还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张廷玉
  卷四十·毕沅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与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六·佚名
  通鉴续编卷十三·陈桱
  序·陈继儒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大事记卷十一·吕祖谦
  通志卷一百八十一·郑樵
  陈后主张贵妃传·李延寿
  寇准传·脱脱
  曹文诏传·张廷玉
  朱赓传·张廷玉
  致身录·史仲彬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晞远·唐圭璋

      晞远字照庵,通州人,咸淳、德祐间,通判平江府。宋亡,隐居不仕。   失调名   梦绕荆溪,蟹肥春瓮满。

  • 卷八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六陆防【二】近体诗村中晚望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雁寒犹忆侣人病更离家短鬓堪成雪双眸旧有花何须万里外即此是天涯袭美题郊居十首次韵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闲打脩琴料时封谢药书夜停

  • ●北邙说法·沈泰

    (勾馀六桐叶宪祖编西湖长吉黄嘉惠评长人叶体仁、汉年黄之禧阅) 正目天神礼枯骨,饿鬼鞭死尸。 若知真面目,恩怨不须提。 (〔丑扮土地上〕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小圣土地是也。俺这

  • 卷六·韦应物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六 唐 韦应物 撰 怀思 有所思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暮相思 朝出自不还暮归花尽发岂无终日会惜此花间月空馆忽相思微钟坐来

  • 卷七·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七(明)邓雅 撰○七言长律寄刘隐君云庄前代衣冠数二刘云仍几叶学弓裘吟诗自可传千里习隐惟闻守一丘门外竹松还引径花间池沼更通流藏修有道书连屋富贵无心雪满头久喜孙登同啸傲却如顔阖避徵求冥鸿

  • 卷七十一 魏紀三·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上章閹茂(庚戌),凡三年。   烈祖明皇帝太和二年(戊申、二二八年)   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申儀久在魏興,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于洛陽。   初,征西將軍夏侯淵之子楙尚

  • 1916──中華民國五年丙辰·郭廷以

      1﹐1(一一,二六)   (1)袁世凱公布【洪憲元年】度預算。  (2)袁世凱改總統府為【新華宮】。   (3)袁世凱策令孔令貽仍襲封衍聖公,並加郡王銜。   (4)雲南都督唐繼堯誓師討袁。  1﹐2(一一,二七)   (1)策令外交次長曹汝霖儀同特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六月戊子朔勒提督操江都御史史褒善闲住初褒善驻芜湖闻有倭自浙西突至即以是日驰往徽宁避之贼度江阴过狼山直抵瓜州至扬州宝应城大掠皆江防地官军无能御者于是南科给事中张师载论劾褒善选愞失职遂坐免○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万历十年十月乙酉朔 上亲享 太庙○颁万历十一年大统历○以恩诏荫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掌詹事府事许国男立功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刘思问男承遇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陈经邦孙钟岱刑部右侍郎胡价男可化巡抚大同右副都御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进呈表·佚名

    历代纪事年表进呈表纂修历代纪事年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臣王之枢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伏以羣籍之垂训孔多道则同归而不易累代之编年维永表以条析而弥彰徵往察来本春秋而扩经中之史维风淑世参纲目而弘史中之经恪奉圣裁

  • 二六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并未拘系家属折·佚名

    二六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并未拘系家属折乾隆四十年五月初四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年三月三十日奉上谕:前日据熊学鹏奏查出字句违碍不应存留

  • 提要·费枢

    臣等谨案廉吏传二卷宋费枢撰枢字伯枢成都人其仕履始末则无考也是书书录解题作十卷此本祗分上下二卷与旧目不符然断自列国迄于隋唐凡百十有四人与陈振孙所记人数相合则卷数有所合併文字无所删薙也大旨以风厉廉隅为主故

  • 卷之八十六  君子堂日詢手鏡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君子堂日詢手鏡,二卷(別本有作一卷者),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顧氏文房叢刻本、明紀錄彙編本皆作王濟撰。濟,字伯雨,號雨舟,烏程人,官至廣西橫州判官。事蹟詳國朝獻徵錄卷一0一本傳。) 君子堂日詢手鏡

  • 势胜学原文·薛居正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心不生恶,道未绝也。未明之势,不可臆也。彰显之势,不可逆耳。无势不尊,无智非达。迫人匪

  • 卷五百九十八·佚名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六复次善勇猛。若诸菩萨能如是行则不缘色清净而行。亦不缘受想行识清净而行。何以故?善勇猛。是诸菩萨已能遍知色乃至识所缘本性清净故。若诸菩萨能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多。善勇猛。若诸菩萨

  •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佚名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要法也。曼殊以慈悲之力请说尊号。如来以利物之心盛陈功业。十二大愿彰因行之弘远。七宝庄严显果德之纯净。忆念称名则众苦咸脱。祈请供养则诸愿皆满。至于病士求救应死更生。王者攘

  • 麟角集·王棨

    一卷。唐王棨(约873前后在世)撰。王棨,字辅文,一作字辅之,福清 (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黄巢起义后,不知所终。著有《麟角集》。唐代取士,科目至多,而所最重者当推进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