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右《烬宫遗录》二卷,不知作者姓氏。专记崇祯一朝宫禁事。上卷尾注云:「长乐宫宦官钱守俊,国变后流落金阊,为黄冠后,住虞山致道观,与王君露湑往来,宫禁事皆所口述。」则作者似亦虞山人。

如「光庙两李妃」一条;「迎孝纯后御容」一条;「后忤上意」一条;「后尝以京师急于寇警」一条;「田妃敕居启祥宫」一条;上回宫见后,曰「大事去矣」一条;「宫人魏氏」一条,「宫人费氏」一条,均与《明史·后妃传》合。「勖勤宫得鱼」一条;「懿安召上」一条;「逮刘志选、梁梦环」一条;「上听琴」一条;「宫中镫镂金」一条;「田贵妃微词构后」一条;「后裁抑外家」一条;「议南迁,诋周延儒」一条;「刘太妃」一条;「福藩陷后」一条;「宫禁礼重」一条;「谕戚臣输助」一条;「上追悼田贵妃」一条,均与《彤史·拾遗记》合。「田、袁分住两宫」一条,与《玉堂荟记》合。「提铃」一条,与《酌中志》合。至见于陈悰《宫词》者尤多,殊非小说捏造蜚语流传可比。

庄烈帝勤于庶政,不迩声色,用度节俭,宫廷严肃,尝鉴天启朝内外交通之弊,有朕兆,必痛绝之。周后略言郑鄤,而诛之更速;田妃荐霍维华而斥之别宫。周后言「南边还有一个家」,帝立穷其何处得来?后以陈仁锡为其家门客,有「吾家探花」之语,上即曰:「既是汝家探花,莫想作阁老否?」后乱以他语而罢,即至推重之。懿安后言周延儒之短,上怒索传语者,懿安坚讳,帝坚请,懿安至欲自杀,乃已。防微杜渐,可谓严已。此书语语翔实,而事迹较详,则杂纪体制所以异于正史也。

癸丑四月,乌程张钧衡识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四·食货三·宋濂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 志一百十五·赵尔巽
  卷四百六十一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四百二十六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之六百十一·佚名
  一三九九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酌议纪昀请筹办新添空函诸书情形折·佚名
  安龙纪事·江之春
  李彪传·魏收
  萧吉传·李延寿
  刘伯林传(附刘黑马传)·宋濂
  杨博传·张廷玉
  卷之九十七  馬端肅公三記中 撫安東夷記(明)馬文昇 撰·邓士龙
  唐纪五十六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司马光
  谭福·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鼎禅师祖铭(古鼎外集)·顾嗣立

    祖铭,字古鼎,奉花应氏子。年十八,从金峨横山锡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竺西坦公主天童,使掌书记,后徧参诸尊宿,闻元叟在灵隐,往谒焉。言下豁然开悟,元统元年,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迁普陀,复迁中天竺。至正七年,还主径山,锡号慧性

  • 第二折·石君宝

    (郑府尹上,云)老夫郑公弼。自从遣我元和孩儿上朝取应,不觉又是两年光景。功名成否,自有个大数,这也不望他了。只是一去许久,怎么书信也不捎一封儿来?使老夫好生牵挂。正是:虽然千尺线,两地系人心。(张千上,云)可早来到也。老爷

  • 卷四十一·唐圭璋

    ○江城子和苍盖郭秀才韵乘车坐马走东西。论玄规。入幽微。天下峥嵘,随分立阶梯。吾教流通天地祐,无不喜,尽归依。其中消息与谁期。解忘机。识无为。霞友云朋,心地要平夷。抱朴全真明日用,神灿灿,性辉辉。○

  • 國語卷第十七·韦昭

      楚語上   1 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一〕,辭曰:「臣不才,無能益焉。」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二〕。」對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故堯有丹朱〔三〕,舜有商均,〔四〕啟有五觀〔五〕,湯有太甲〔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三十·徐乾学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大中祥符六年秋七月改上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曰东岳司命上卿佑圣真君初封禅毕诏上保生天尊之号至是以圣祖肇临名称相类故改上焉【李焘曰据此则保生天尊乃圣祖也佑圣真君乃东

  • 白门新柳补记·薛时雨

    前书以记为名,是记事非品花。采访所及,随得随录,名次之先后,与色艺之优劣无关焉。即以记事而论,传闻异词,爱憎异性,难免参错,稗官小说,游戏而已,不得以信史责之。前书间有遗珠,特为补记。养和近作淮海之游,他日归来,当不以鄙人为僭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大明宪宗孝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成化十二年八月辛未朔改南京户部左侍郎王恕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从大学士□辂等奏请增设也○巡抚顺天等府左佥都御史张纲奏乞餋病许之○癸酉兵科都给事中章镒等复劾奏镇守辽

  • ●上篇卷二·陈洪谟

    丁巳三月,宣内阁臣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至文华殿。上曰:“近前。”于是直叩御榻,司礼监诸太监环跪于案侧。上曰:“看文书。”诸太监取本付溥等,又分置朱砚笔,授片纸数幅。上曰:“与先生辈计较

  •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佚名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八·佚名

    光武刘伯升【何去非】世祖英雄【何去非】三辅复见汉官威仪【子西】卓茂为太傅【温公】封子宻为不义侯【权徳舆】邓禹【温公 子由 何去非】邳彤【东坡】梁统【东坡】马援【刘禹锡】伏波有功徳于岭南【东坡】严陵【权

  • ●弘光实录钞卷一·佚名

    崇祯十七年夏五月庚寅,福王建监国于南京。讳由崧,神宗皇帝之孙也。父常洵,国于雒阳。十六年正月,为流贼所害。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时晋都诸臣议所以立者,兵部尚书史可法,谓: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

  • 林氏宗庙修谱序·林献堂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

  • 安禄山传·刘昫

    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他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

  • 杨守陈传·张廷玉

    杨守陈,字维新,浙江鄞县人。祖父杨范学问操行俱佳,曾以精思实践之学教育杨守陈。杨守陈考中景泰二年(1451)进士任庶吉士,授编修职。成化初年,充任御前讲席的讲官,升为侍讲。《英宗实录》完成,守陈升为洗马。不久升侍讲学士,参

  •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经籍考子【天文 推算 五行占筮 形法】【臣】等谨案刘歆七略班固艺文志皆着隂阳家然班志所载二十一家之书无一存者隋书遂不立隂阳门故马考称隋唐已不能知其名义无由以後来所

  • 第61章·老子

    【原文】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1)。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2)。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3)。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4)

  • 转法轮品之二·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来化五人竟。作是念言:优楼频螺迦叶有大名称。与五百弟子俱。国王奉事臣庶宗仰。我当诣彼教以正法即往寻之。迦叶见佛迎前问讯。善安隐不。尔时如来报迦叶言:无病知足寂灭清信是为安隐。迦叶请佛。日既

  • 目录·丹霞子淳

    虚堂集目录 卷第一 一青原阶级(参学)  二石头曹溪(对机)  三药山坐次(禅定)  四船子夹山(舟楫)  五椑树洞山(参学)  六沙弥住庵(雨雪)  七道吾五峰(对机)  八洞山廊幕(姓名)  九云岩巾缾(香灯)